首页 » 纲鉴易知录 » 纲鉴易知录全文在线阅读

《纲鉴易知录》纲鉴易知录卷八七

关灯直达底部

南宋纪

理宗皇帝

纲 丁酉,嘉熙元年,春正月,以李埴同知枢密院事,宣抚四川。

纲 二月,以郑性之知枢密院事,邹应龙签书院事,李宗勉同签书院事。李鸣复罢。

纲 诏经筵进讲朱熹通鉴纲目。

纲 三月,资政殿学士魏了翁卒。

纲 夏五月,临安大火。

目 临安大火,自巳至酉,烧民庐五十三万。士民上书咸诉济王之冤,进士潘牥对策亦以为言,并及史弥远。侍御史蒋岘,弥远之党也,上疏谓:“火灾天数,何预故王?”遂劾方大琮、王迈、刘克庄等鼓扇异论,并斥牥性同逆贼,语涉不顺,请皆论以汉法。自是群臣无敢复言济王冤矣。

纲 六月,邹应龙罢。秋八月,以李鸣复参知政事,李宗勉签书枢密院事。

纲 蒙古校儒士于诸路。

目 耶律楚材奏:“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儒臣之事业,非积数十年殆未易成也。”蒙古主曰:“果尔,可官其人。”楚材请校试之,乃命税课使刘中、杨奂随郡考试,以经义、词赋、论分为三科,儒人被俘为奴者亦令就试,其主匿弗遣者死,得士凡四千三十人,免为奴者四之一。楚材又请一衡量,立钞法,定均输,庶政略备,民稍苏息。

纲 冬十月,蒙古寇安丰,知军事杜杲力战御之,蒙古引还。

目 蒙古口温不花攻黄州,孟珙帅师救却之。遂攻安丰。杜杲缮完守御,蒙古以火炮焚楼橹,杲随陷随补完。蒙古令拔都鲁斫牌杈木。拔都鲁者,皆死囚为之,攻城以自赎。杲募善射者用小箭射其目,拔都鲁多伤而退。会池州都统制吕文德突围入城,合力捍御,蒙古引去,淮右以安。文德,安丰人,魁梧勇悍,尝鬻薪城中,赵葵见其遗屦长尺有咫,异而访之,值文德出猎,暮负虎鹿各一而归,召置帐下,遂累功劳,超擢军职。

纲 戊戌,二年,春正月,以余天锡同签书枢密院事。

纲 二月,以史嵩之参知政事,督视京湖、江西军马,置司鄂州。

纲 夏六月,李埴卒。

纲 秋七月,以赵以夫同知枢密院事。

纲 九月,蒙古围庐州,杜杲败走之。

目 蒙古察罕帅兵号八十万围庐州,期破庐后造舟巢湖以窥江左。于壕外筑土城六十里,穿两壕,攻具皆数倍于攻安丰时。杜杲极力守御,蒙古筑坝高于城楼,杲以油灌草,即坝下炼之,皆为煨烬。又于串楼内立雁翅七层,俄炮中坝上,众惊,杲乘胜出战,蒙古败走,杲追蹑数十里。又练舟师扼淮河,遣其子庶监吕文德、聂斌伏精锐于要害;蒙古不能进,遂引师北归。诏加杲淮西制置使。

纲 以孟珙为京湖制置使。冬十月,珙复郢州、荆门军。

纲 蒙古建太极书院于燕京。

目 时濂溪周子之学未至于河朔,杨惟中用师于蜀、湖、京、汉,得名士数十人,始知其道之粹,乃收集伊洛诸书,载送燕京。师还,与姚枢谋建太极书院及周子祠,以二程、张、杨、游、朱六子配食,请赵复为师,选俊秀有识度者为道学生。由是河朔始知道学。

纲 己亥,三年,春正月,以乔行简为少傅、平章军国重事,李宗勉为左丞相兼枢密使,史嵩之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督视江淮、四川、京湖军马。

目 嵩之既相,一时正人多以不合逐去。时三相当国,论者谓乔失之泛,李失之狭,史失之专;然宗勉清谨守法,犹号为贤。

纲 以余天锡参知政事,游佀签书枢密院事。

纲 三月,孟珙复襄阳。

目 珙遣兵及蒙古三战皆捷,遂复樊城,襄阳,因上奏曰:“取襄不难而守为难。非将士不勇也,非车马器械不精也,实在乎事力之不继尔。襄、樊为朝廷根本,今百战而得之,当加经理,如护元气,非甲兵十万,不足分守。与其抽兵于敌来之后,孰若保此全胜!练兵集谋,此不争之争也。”乃以蔡、息降人置忠卫军,襄、郢降人置先锋军。

纲 冬十二月,观文殿大学士致仕崔与之卒。

目 与之晚出番禺,屹然有大臣风,与张九龄齐名异代。赠少师,封南海郡公,谥清献。

纲 孟珙遣兵御蒙古于蜀口,遂复夔州。

纲 以陈埙为国子司业。

目 埙,史弥远之甥也,绍定中为太常博士,上疏“乞去君侧之蛊媚以正王德,从天下之公论以新庶政”,盖指贾贵妃及弥远也。弥远召谓曰:“何为好名?”埙曰:“好名,孟子所不取,然求士于三代之上,惟恐其好名;求士于三代之下,惟恐其不好名耳。”因力请外。弥远卒,乃召还,历官吏部侍郎,至是授司业,诸生相庆以为得师。

纲 庚子,四年,春正月,彗见营室。

纲 临安大饥。

纲 蒙古张柔等分道入寇。

纲 二月,以孟珙为四川宣抚使,珙遂大兴屯田。

目 珙条具上疏事宜,逐拜四川安抚使,知夔州。珙至镇,招集散民为宁武军,以降人回鹘爱里八都鲁为飞鹘军。寻兼夔州路制置屯田,调夫筑堰,募农给种,首秭归,尾汉口,为屯二十,为顷十八万八千二百八十。又创南阳、竹林两书院,以处襄、汉、四川流寓之士。以李庭芝权施州建始县,庭芝训农治兵,选壮士杂官军教之,期年民皆知战守,善驰逐,无事则植戈而耕,敌至则悉出而战。珙下其法于所部行之。

纲 夏四月,召史嵩之还。

纲 以杜杲为沿江制置使。

纲 秋九月,乔行简罢。寻卒。

纲 冬闰十二月,李宗勉卒。以游佀知枢密院事,徐荣叟签书院事,范钟参知政事。

纲 辛丑,淳祐元年,春正月,诏加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封爵,与朱熹并从祀孔子庙庭;黜王安石从祀。

目 诏曰:“孔子之道,自孟轲后不得其传,至我朝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真见实践,深探圣域,千载绝学,始有指归。中兴以来,又得朱熹,精思明辨,表里浑融,使大学、论、孟、中庸之书本末洞彻,孔子之道益以大明于世。朕每观五臣论著,启沃良多。今视学有日,其令学官列诸从祀,以示崇奖之意。”寻以:“王安石谓‘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为万世罪人,岂宜从孔子!其黜之。”越二日,加封敦颐汝南伯、载郿伯、颢河南伯、颐伊阳伯。

纲 三月,赵以夫罢。

纲 秋八月,求遗书。

纲 冬十一月,蒙古主窝阔台卒,第六后乃马真氏称制。

目 窝阔台立十有三年,卒年五十六,庙号太宗。初,蒙古主有旨以孙失烈门为嗣。至是六皇后召耶律楚材问之,楚材曰:“此非外姓臣所敢知,自有先帝遗诏,幸遵行之。”后不从,遂称制于和林。失烈门,蒙古主第四子曲出之子也。

纲 成都将田世显叛,以城降蒙古,制置使陈隆之死之。

目 塔海部汪世显等复入蜀,进围成都,隆之守弥旬,誓与城存亡。部将田世显潜送款于蒙古,乘夜开门,北兵突入,隆之举家数百口皆死。槛送隆之至汉州,命谕守臣王夔降,隆之大呼曰:“大丈夫死尔,勿降也!”遂见杀。汉州兵三千出战,城破,尽为蒙古所屠。

纲 十二月,余天锡卒。

纲 蒙古使月里麻思等来,至淮上,守将囚之。

纲 壬寅,二年,春正月,游佀罢。

纲 以范钟知枢密院事,赵葵同知院事,别之杰签书院事。

纲 以徐荣叟参知政事。

纲 蒙古复寇蜀,孟珙分兵御之。

纲 蒙古也可那颜、耶律朱哥自京兆取道商、房以趋三川,遂攻泸州。孟珙遣一军屯江陵及郢州,一军屯沙市,一军自江陵出襄与诸军会,又遣一军屯涪州。且下令应出戍主兵官,不许失弃寸土。权开州梁栋以之粮还司,珙曰:“是弃城也!”斩以徇。由是诸将禀命惟谨。

纲 蒙古燕京行省郎中姚枢弃官隐于苏门。

目 蒙古牙刺瓦赤在燕,惟事货赂,以枢为幕长,分及之,枢一切拒绝,因辞职去,携家往辉州之苏门,作家庙,别为室,奉孔子及宋儒周、程、张、邵、司马六君子像,刊小学、四书并诸经传注以惠学者,读者鸣琴,若将终身。

纲 夏五月,赵葵罢。

纲 六月,徐荣叟罢。以别之杰同知枢密院事,高定子签书院事,杜范同签书院事。定子寻罢。

纲 秋七月,蒙古兵渡淮入扬、滁、和州。

纲 冬十月,蒙古陷通州,屠其民。

纲 十二月,别之杰罢。

纲 癸卯,三年,春二月,以余玠为四川制置使。

目 初,玠家贫落魄,无行,亡命走扬州,上谒赵葵,葵壮之,留置幕府,俾帅舟师溯淮入河抵汴,所向有功,累推淮东制置副使。入对言:“方今指即戎之士为粗人,斥为‘哙伍’。愿陛下视文武之士为一,勿令偏有所重。偏则必到于激,文武交激,非国之福。”帝曰:“卿人物议论不寻常,可独当一面。”乃授四川宣谕使。至是加制置使,知重庆府。

时蜀地残破,两川无复纪律,遗民咸不聊生。监司、戎帅各专号令,擅辟守宰,荡无法度,蜀日益坏。玠至,大更弊政,遴选守宰。筑招贤馆于府左,士之至者,玠不厌接,随其材而任之。遂于利、阆城大获山以护蜀口,蓬州城营山,渠州城大良坪,嘉定城旧治,泸州城神臂山,其他因山为垒,棋布星列,如臂使指,气势联络。屯兵聚粮,为必守计,民始有安土之心。

纲 三月,蒙古中书令耶律楚材以忧卒。

目 乃马真氏称制,奥都剌合蛮专政用事,权倾中外,后至以御宝空纸使自书填。楚材谏不听,愤悒成疾而卒。或谮之曰:“楚材为相二十年,天下贡赋,半入其家。”后命近臣覆视之,惟琴玩十余及古今书画、金石、遗文数千卷。

楚材天资英迈,夐出人表,正色立朝,不为势屈,每陈国家利病,生民休戚,辞色恳切。蒙古太宗尝曰:“汝又欲为百姓哭邪!”楚材每言:“兴一利,不若除一害。生一事,不若减一事。”人以为名言。至顺初,赠太师,追封广宁王,谥文正。

纲 余玠城钓鱼山,徙合州治之。

目 播州冉琎及弟璞俱有文武材,隐居蛮中,前后阃帅辟召,皆坚辞不至。闻玠贤,自诣府上谒,玠待以上客。琎、璞居数月,无所言,玠疑之,乃更开别馆以处之,且日使人窥其所为。兄弟终日不言,惟对踞以垩画地,为山川城池之形,起则漫去。如是又旬日,请见玠,屏人曰:“某兄弟辱明公礼遇,思有以少裨益。为今日西蜀之计,其在徙合州城乎?”玠不觉跃起,执其手曰:“此玠志也,但未得其所耳。”琎曰:“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玠大喜曰:“玠固疑先生非浅士。先生之谋,玠不敢掠以归己。”遂密以其谋闻于朝,请不次官之;诏琎权发遣合州,璞权通判,徙城之事悉以任之。钓鱼城成,蜀始可守。

纲 甲辰,四年,春正月,以李鸣复参知政事,杜范同知枢密院事,刘伯正签书院事。范固辞,遂与鸣复俱罢。

目 初,范为殿中侍御史,尝论郑清之、李鸣复之过,不行,即弃官去。至是不屑与鸣复共政,上疏辞位而去。帝遣使召还,太学诸生亦上书留范而斥鸣复,并斥史嵩之。嵩之讽谏议大夫刘晋之并论罢二人。

纲 三月,以金渊签书枢密院事。

纲 夏六月,赐礼部进士留梦炎及第。

纲 以吕文德为淮西招抚使。

纲 秋九月,诏起复史嵩之;将作监徐元杰、太学生黄恺伯等上书论之,不报。

目 先是,黄涛、刘应起、徐霖等俱上书论嵩之深奸擅权,帝不听,而论者益众。及其父弥忠疾亟,嵩之谒告,许之;翌日弥忠卒,诏嵩之起复。徐元杰上疏曰:“陛下为四海纲常之主,大臣身任道揆,扶翊纲常。自闻嵩之有起复之使,凡有父母之心者,莫不失声涕零。是果何为而然?人心天理,谁实无之,兴言及此,非可使闻于邻国也。臣恳恳纳忠,何敢诋讦,特为陛下爱惜民彝而已。”疏出,嵩之憾之,帝不听。

于是太学生黄恺伯等百四十四人上书曰:“嵩之心术回邪,踪迹诡秘。曩者开督府,以和议堕将士心,以厚货窃宰相位,罗天下之小人为私党,夺天下之利权私室。蓄谋积虑,险不可测,在朝廷一日则贻一日之祸,一岁则贻一岁之忧,万口一辞,惟恐其去之不速。今嵩之不去,徘徊牵引,弥缝贵戚,买属貂珰,转移上心,衷私御笔,必得起复之礼,然后从容就道,初不见其忧戚之容。大臣佐天子以孝治天下,孝不行于大臣,是率天下而为无父之国矣。以法绳之,虽置之钺犹不足谢天下,况复置之具瞻之位乎!”武学生翁日善等六十七人,京学生刘时举等九十四人、宗学生与寰等三十四人皆上书切谏,亦不报。时范钟、刘伯正领相事,恶京学生言事,谓皆游士鼓倡之,讽京尹赵与筹尽削游士之籍。

纲 冬十月,以刘汉弼为左司谏。

目 史嵩之久擅国柄,帝亦患苦之,乃夜降御笔,黜四不才台谏,于是谏议大夫刘晋之、侍御史王瓒、监察御史龚基先、胡清献皆罢去,以汉弼为左司谏。汉弼首赞帝曰:“拔去阴邪,庶可转危而安;否则是非不两立,邪正不并进,陛下虽欲收召善类,不可得矣。”帝嘉纳之。

纲 十一月,诏史嵩之终丧。

目 徐元杰复上疏论:“嵩之起复,士论纷然,乞许其举执政自代。”帝曰:“学校虽是正论,但言之太甚。”元杰对曰:“正论乃国家元气。今正论犹在学校,要当保养一线之脉。”因乞引去。左司谏刘汉弼亦上言愿听嵩之终丧,亟选贤臣,早定相位。会嵩之亦自知不为众论所容,上疏乞终制,帝乃许之。

纲 十二月,以范钟、杜范为左、右丞相,并兼枢密使。

目 范入相首上五事:曰正治本,谓“政事当常出于中书,毋使旁蹊得窃威福”。曰肃宫闱,谓“当严内外之限,使官府一体”。曰择人才,谓“常随其所长用之,而久于职,毋徒守迁转之常格”。曰惜名器,谓“如文臣贴职,武臣卫,不当为徇私市恩之地”。曰节财用,谓“常自人主一身始,自宫掖始,自贵近始。考对桩国用出入之数,而补窒其罅漏;求盐筴楮币变更之日,而斟酌其利害。仍乞早定国本,以安人心”。

纲 以孟珙兼知江陵府。

目 珙至江陵,登城叹曰:“江陵所恃三海,不知沮洳有变为桑田者,敌一鸣鞭,即至城外。”盖自城以东,古岭、先锋直到三汊,无限隔,乃修复内隘十有一,别作十隘于外,有距城数十里者。沮、漳之水,旧自城西入江、因障而东之,俾绕城北入于汉,而三海遂通为一。随其高下,为渠蓄泄,三百里间,渺然巨浸。土木之工,百七十万,民不知役。因绘图上之。

纲 乙巳,五年,春正月,刘伯正罢,以李性传签书枢密院事。

纲 夏四月,右丞相兼枢密使杜范卒。

纲 六月,工部侍郎徐元杰暴卒。

目 史嵩之既去,元老旧德次第收召,杜范既入相,复延元杰议政,多所裨益。六月朔,元杰当侍立,先一日谒范钟归,是夕热大作,夜四鼓,指爪忽裂以死。三学诸生相继伏阙上言:“昔小人倾君子者,不过使之死于蛮烟瘅雨之乡;今蛮烟瘴雨不在岭海而在朝廷。”诏会临安府鞫治常所给使之人,狱迄无成。刘汉弼亦每以奸邪未尽屏汰为虑,未几以肿疾暴死,太学生蔡德润等百七十有三人复叩阍上书讼冤。诏给元杰、汉弼官田五百亩,缗钱五千,恤其家。时杜范入相八十日卒,元杰、汉弼相继暴死,时谓诸公皆中毒,堂食无敢下筯者。

初,嵩之从子璟卿尝上书谏嵩之曰:“久开督府,所成何功?东南民力困于征输,州县匮于应办,诚恐祸起萧墙,危如朝露。为今上计,莫若尽去在幕之群小,悉召在野之君子,相与改弦易辙,戮力王事,以收桑榆之功。”言甚切至,居无何,璟卿暴卒,相传亦嵩之致毒云。

纲 冬十一月,以陈同签书枢密院事。

纲 十二月,以游佀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赵葵知枢密院事,李性传同知院事。性传寻罢。

纲 丙午,六年,春正月朔,日食。

纲 二月,范钟罢。

纲 夏六月,以陈参知政事。

纲 秋七月,蒙古主贵由立。

纲 九月,宁武节度使、汉东公孟珙卒。以贾似道为京湖制置使。

目 珙忠君体国之念可贯金石。在军中,参佐、部曲论事,言人人殊,珙徐以片言折衷,众志皆惬。谒士、游客、老校、退卒,一以恩意抚接。名位虽重,惟建旗鼓、临将士,面色凛然,无敢涕唾者;退同扫地焚香,隐几危坐,若萧然事外。远货色,绝滋味,尤邃于易学。累赠太师,追封吉国公,谥忠襄。

纲 冬十二月,诏史嵩之致仕。

纲 蒙古寇京湖、江淮之境。

纲 丁未,七年,夏四月,以王伯大签书枢密院事,吴潜同签书院事。

纲 游佀罢,以郑清之为太傅、右丞相,兼枢密使。

纲 以赵葵为枢密使,督视江淮、京湖军马。陈知枢密院事、湖南安抚大使。

纲 戊申,八年,春三月,蒙古主贵由卒,后斡兀立海迷失称制。

目 贵由年四十三卒,庙号定宗。皇后斡兀立海迷失抱曲出子失烈门听政,诸王大臣皆不服。

纲 秋七月,王伯大罢。

纲 己酉,九年,春闰二月,以郑清之为太师、左丞相,赵葵为右丞相。并兼枢密使,应徭、谢方叔参知政事,史宅之同知枢密院事。夏五月,陈罢。冬十一月,应徭罢。十二月,以吴潜同知枢密院事,徐清叟签书院事。史宅之卒。

纲 庚戌,十年,春三月,以贾似道为两淮制置大使,李曾伯为京湖制置使。

纲 赵葵罢。

目 言者论葵非由科目进,且曰:“宰相须用读书人。”葵因力辞,其表有云:“霍光不学无术,每思张之语以自惭。后稷所读何书,敢以赵抃之言而自解。”帝不得已,授醴泉观使,兼侍读;复固辞,乃以观文殿大学士判潭州。

纲 冬,余玠出兵至兴元而还。

目 玠帅蜀,慷慨自许,数年之间,边境稍息,浸以骄恣。而郑清之再相,因从臾其进兵,于是一意出师,虽有小捷,至兴元遇蒙古将汪德臣、郑鼎,无功而还。

纲 辛亥,十一年,夏六月,蒙古主蒙哥立。

目 初,定宗卒,久未立君,中外汹汹,至是诸王木哥及大将兀良合台等咸会议所立。时定宗后所遣使者在坐曰:“昔太宗命以皇孙失烈门为嗣,诸王百官皆与闻之。今失烈门故在,而议欲他属,将置之何地邪?”兀良合台等不听,共推蒙哥即位于阔帖兀阿兰之地,追尊其考拖雷为帝,庙号睿宗。失烈门及诸弟心不能平,蒙哥因察诸王有异同者并羁縻之,取主谋者诛之;遂颁便宜事于国中,罢不急之役,凡诸王、大臣滥发牌印、诏旨、宣命,尽收之,政始归一。兀良合台,速不台之子也。

纲 秋七月,蒙古主命其弟忽必烈总治漠南。开府金莲川。

目 诏凡军民在漠南者听忽必烈总之,遂开府于金莲川。时姚枢隐居苏门,忽必烈遣赵璧召之。枢至,大喜,待以客礼,枢乃为书数千言上之,首陈帝王之道,与治国平天下之大经,汇为八目,曰修身、力学、尊贤、亲亲、畏天、爱民、好善、远佞,次及救时之弊,为条三十。忽必烈奇其才,动必召问,枢因言于忽必烈曰:“今土地、人民、财赋皆在汉地,王若尽有之,则天子何为?后必有间之者矣。不若惟持兵权,凡事付之有司,则势顺理安。”忽必烈从之。

纲 冬十一月,郑清之卒。

纲 以谢方叔为左丞相,吴潜为右丞相,并兼枢密使。

纲 以徐清叟参知政事,董槐签书枢密院事。

纲 蒙古忽必烈置经略司于汴,分兵屯田。

目 忽必烈从姚枢之请,置经略司于汴、以忙哥、史天泽、杨惟中、赵璧为使,俾屯田唐、邓等州,授之兵、牛,敌至则战,退则耕。

纲 蒙古号西域僧那摩为国师。

纲 壬子,十二年,春二月,蒙古主蒙哥徙诸王子边,杀定宗后斡兀立海迷失,窜失烈门于没脱赤。

纲 夏六月,闽、浙大水。

纲 蒙古分汉地封宗属。

目 蒙古主以中州封同姓,命弟忽必烈于汴京、关中自择其一。姚枢曰:“南京河徙无常,土薄水浅,不若关中。”忽必烈遂请于蒙古主,蒙古主曰:“关中户寡,河南怀孟地狭民伙,可取自益。”由是尽有关中、河南之地。

纲 癸丑,宝祐元年,春正月,诏以与芮子禥为皇子,封永嘉郡王。

目 帝在位岁久,无子,群臣屡以为言,至是乃下诏以母弟嗣荣王与芮子孜为皇子,赐名禥,封永嘉郡王,明年进封忠王。

纲 夏五月,召余玠还。六月,以余晦为四川宣谕使。

目 初利州都统王夔素残悍,号“王夜叉”,恃功骄恣,桀骜不受节度,所至劫掠,蜀人苦之。玠至嘉定,夔帅所部兵迎谒,班声如雷,江水为沸,旗帜精明,舟中皆战掉失色,而玠自若也。徐命吏班赏。夔退谓人曰:“儒者乃有此人!”玠久欲诛夔,独患其握重兵居外,谋于亲将杨成。成曰:“今纵弗诛,养成其势,后一举足,西蜀危矣。”玠意遂决。夜召夔计事,潜以成代领其众;夔才离营,而新将以单骑入矣。夔至,玠斩之。

会戎州帅欲举统制姚世安为代,玠素欲革军中举代之弊,以三千骑至云顶山下,遣都统金某往代世安;世安闭关不纳。而世安素结丞相谢方叔子姓,至是求援于方叔,方叔遂倡言玠失戎伍心,帝惑之。世安乃与玠抗,玠郁郁不乐。

玠专制西蜀,凡有奏疏,词气不谨,帝不能平。会徐清叟入对,语及玠,因言:“玠不知事君子礼,陛下何不出其不意而召之。”帝不答。清叟曰:“陛下岂以玠握大权,召之或不至邪?臣度玠素失士心,必不敢。”帝然之,乃以资政殿学士召,而以知鄂州余晦为宣谕使。

纲 秋七月,资政殿学士余玠暴卒。

纲 八月,以余晦为四川制置使。

纲 甲寅,二年,夏六月,诏籍余玠家财。

目 侍御史吴燧等论故蜀帅余玠聚敛罔利七罪。玠死,其子如孙尽窃帑庾之积以归。诏簿录玠家财以犒师、赈边。如孙遂认钱三千万,征之累年始足。

纲 加贾似道同知枢密院事。

纲 召余晦还。闰月,以李曾伯为四川宣抚使,置司夔州。

目 初,晦制下,徐清叟奏曰:“朝廷命令不甚行于西蜀者十有二年,今者天毙余玠,乃陛下大有为之机也。今以素无行检、轻儇浮薄、不堪任重余晦者当之,臣恐五十四州军民不特望而轻鄙之,夷狄闻之,亦且窃笑中国之无人矣。乞收回所除内批。”帝不听。及晦在蜀屡败,边事日急,帝乃召晦还。董槐上疏请行,且请顿重兵置司夔州,以固荆、蜀辅车之势。帝以槐言事无隐,方向用之,不许,而以李曾伯代晦。

纲 秋九月,杀利州西路安抚使王惟忠。

目 惟忠以余晦镇蜀,心轻之,呼其小字曰:“余再五来也。”晦怒,诬奏惟忠潜通北国。诏下大理狱,勘官陈大方煅成其事,遂斩于市;血上流而色不变,且谓大方曰:“吾死诉于天!”未几,大方亦死。

纲 冬十一月,蒙古忽必烈以廉希宪为京兆宣抚使。

目 希宪,畏兀人,少入侍忽必烈,笃好经书,一日方读孟子,闻召,因怀以进。忽必烈问其说,希宪以性善、义利、仁暴之旨为对。忽必烈善之,目为“廉孟子”。又一日,与诸贵人较射,连发三中,众惊叹曰:“真文武材也。”忽必烈以京兆分地置宣抚司,命希宪为使。京兆控制陇、蜀、诸王贵藩分布左右,民杂戎、羌,尤号难治;希宪讲求民病,抑强扶弱,境内大安。

纲 乙卯,三年,春正月,迅雷,罢元夕张灯。

纲 二月,蒙古忽必烈征许衡为京兆提学。

目 衡,怀庆河内人,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此而已乎?”师大奇之,谓衡父母曰:“儿颖悟非常,他日必有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得书疏义。避难徂徕山,得易王弼说,夜思昼诵,言动必揆诸义。既而乱少定,往来河、洛间,从柳城姚枢得程、朱氏书,益大有得。寻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慨然以道自任。尝语人曰:“纲常不可一日亡于天下。苟在上者无以任之,则在下之任也。”凡丧、祭、娶、嫁必征于礼,以倡其乡人,学者浸盛。衡尝语之曰:“进学之序,必当弃前日章句之习,从事于小学。”因悉取向来简帙焚之,使无大小皆自小学入。是时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嘉幸,于是郡县皆建学,民大化之。

纲 三月,以王埜签书枢密院。

纲 雨土。

纲 夏五月,四川地震,闽、浙大水。

纲 六月,以丁大全为右司谏。

目 大全,镇江人,面蓝色,为戚里婢婿,夤禒阎妃及内侍卢允升、董宋臣遂得宠于帝,自萧山尉累拜右司谏。时正言陈大方、侍御史胡大昌与大全同除,人目为“三不吠犬”。

纲 罢监察御史洪天锡,秋七月,谢方叔、徐清叟免。

纲 八月,王埜罢。

纲 以董槐为右丞相兼枢密使,程元凤签书枢密院事,蔡抗同签书院事。

纲 丙辰,四年,春三月,以蒲择之为四川制置使,置司重庆。

纲 夏四月,加贾似道参知政事。

纲 五月,赐礼部进士文天祥及第。

目 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其言万余,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纲 六月,丁大全逐右丞相董槐,诏罢槐提举洞霄宫。窜太学生陈宜中等于远州。

目 槐自以为人主所振拔,苟可以利安国家者无不为。时帝年浸高,操柄独断,群臣无当意者,渐喜狎佞人。丁大全方谄事内嬖,窃弄威权,帝弗觉悟。大全尝遣客私于槐,槐曰:“吾闻人臣无私交,吾惟事上,不敢私结约,幸为谢丁君。”大全度槐终不容己,乃日夜刻求槐短。槐入对,极言大全邪佞不可近,大全益怨之,乃上章劾槐,章未下,大全夜半以台檄调隅兵百余人,露刃围槐第,驱迫之出,而罢相之制始下,物论殊骇。三学生屡上书言之,乃诏槐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大全既逐槐,益恣横用事,道路以目,太学生陈宜中、黄镛、林则祖、曾唯、刘黻、陈宗六人上书攻之。大全怒,使御史吴衍劾之,削其籍,编管远州,立碑三学,戒诸生勿得妄议国政,士论翕然,称宜中等号为“六君子”。

纲 秋七月,以程元凤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蔡抗参加政事,张磻签书枢密院事。

纲 九月,监察御史朱熠乞汰冗吏,不报。

目 熠言:“境土蹙而赋敛日繁,官吏增而调度日广。景德、庆历时,以三百二十余郡之财赋,供一万余员之俸禄;今日以一百余郡之事力,赡二万四千余员之冗官,边郡则有科降支移,内地则欠经常纳解。欲宽民力,必汰冗员。”帝嘉之而不能用。

纲 冬十一月,以张磻同知枢密院事,丁大全签书院事,马天骥同签书院事。

目 时阎妃怙宠,大全、天骥用事,有无名子书八字于朝门曰:“阎马丁当,国势将亡。”

纲 蔡抗罢。

纲 丁巳,五年,春正月,加贾似道知枢密院事。召吴渊参知政事;渊未至卒。

纲 蒙古罢忽必烈开府,命阿兰答儿行省事于京兆。

目 或谗忽必烈得中土心,蒙古主遣阿兰答儿行省事于京兆,刘太平佐之。忽必烈闻之不乐,姚枢曰:“帝,君也。大王为皇弟,臣也。事难与较,远将受祸。莫若尽王邸、妃主自归朝廷,为久居谋,疑将自释。”及忽必烈见蒙古主,皆泣下,竟不令有所白而止。

纲 夏六月,马天骥罢。

纲 秋八月,蒙古主蒙哥分道入寇,以其少弟阿里不哥守和林。

纲 冬,张磻卒,以林存签书枢密院事。

纲 戊午,六年,春正月,以丁大全参知政事。

纲 二月,以马光祖为京湖制置使。

目 光祖为沿江制置,辟召僚属皆极一时之选,至是移镇江陵,以汪立信、吕文德、王登、王鉴为参议官。

纲 夏四月,程元凤罢,以丁大全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纲 秋九月,蒙古主蒙哥入剑门;冬十一月,陷鹅顶堡诸城。

纲 林存罢。以贾似道为枢密使、两淮宣抚使。

纲 十二月,诏马光祖等进军归、峡州以援蜀。

目 诏光祖移司峡州六郡,镇抚向士璧移司绍庆,士璧遂进师归州,与光祖迎战房州,蒙古少却。

纲 蒙古主蒙哥入阆州,守将杨大渊以城降。

纲 己未,开庆元年,春正月,以贾似道为京湖南、北、四川宣抚大使。

纲 二月,蒙古主蒙哥围合州,王坚力战御之。

纲 三月,以吕文德为四川制置副使。夏六月,文德及蒙古史天泽战于嘉陵江,败绩。

纲 以朱熠参知政事,饶虎臣同知枢密院事。

纲 秋七月,蒙古主蒙哥卒于合州城下,余众解围北还。

目 王坚固守,蒙古主督诸军攻之。屡战不克,前锋将汪德臣选兵夜登外城,坚率兵逆战。迟明,德臣单骑大呼曰:“王坚,我来活汝一城军民,宜早降。”语未既,几为飞石所中,因得疾死。会天大雨,攻城梯折,后军不克进,俱退。蒙古主亦卒于合州城下,年五十二,诸王、大臣用二驴蒙以绘槥,负之北行。合州围解,捷闻,诏加坚宁远军节度使。

纲 八月,蒙古忽必烈将兵渡淮,九月渡江,遂围鄂州。

纲 以戴庆炣签书枢密院事。

纲 蒙古陷临江,知军事陈元桂死之;蒙古遂入瑞州。

纲 诏诸路出师以御蒙古,大出内府银币犒师。

纲 冬十月,丁大全有罪,免。

纲 以吴潜为左丞相兼枢密使。

目 潜既相,首言:“鄂渚被兵,湖南扰动,推原祸根,由近年奸臣壬,设为虚议,迷国误君,仁贤空虚,名节丧败,天怒而陛下不知,人怨而陛下不察,稔成兵戈之祸。章鉴、高铸尝与丁大全同官,倾心附丽,躐跻要途。萧泰来等,群小噂沓,国事日非,浸淫至于今日。沈炎实其爪牙,而任台臣,甘为搏击,奸党盘据,血脉贯穿,以欺陛下,致危乱。望令炎等与祠,铸等羁管州军。”帝不听。

纲 即拜贾似道右丞相兼枢密使,军汉阳以援鄂。

纲 以赵葵为江东、西宣抚使。

纲 十一月,诏贾似道移军黄州。

纲 闰月以吕文德知鄂州,向士璧知潭州。

纲 贾似道乞和于蒙古,忽必烈引还,鄂州围解。

目 蒙古攻城益急,似道大惧,乃密遣宋京诣蒙古营,请称臣纳币;忽必烈不许。会合州守臣王坚使阮思聪走鄂,以蒙古主讣闻。似道再遣京往,请称臣,割江南为界,岁奉银绢匹两各二十万。忽必烈亦闻阿蓝答儿等谋立阿里不哥,乃许之,遂拔砦而去,遣张杰、阎旺以偏师候湖南兀良合台之兵。

纲 十二月,蒙古兀良合台引兵趋湖北,潭州围解。

纲 庾申,景定元年,春二月,蒙古兀良合台至鄂州引还,贾似道使夏贵等杀其殿卒于新生矶。

纲 三月,贾似道奏诸路大捷,召似道还朝。

目 似道匿议和称臣、纳币之事,以所杀获俘卒殿兵,上表言:“诸路大捷,鄂围始解,江、汉肃清,宗社危而复安,实万世无疆之休。”帝以似道有再造功,召入朝。

纲 白气如匹练亘天。

纲 夏四月,蒙古主忽必烈立。

目 忽必烈北还,时诸王合丹莫哥、塔察儿俱会于开平,旭烈亦自西域遣使劝进,惟阿里不哥不至。廉希宪、赵良弼及商挺等力言:“先发制人,后发人制,逆顺安危,间不容发,宜早定大计。”忽必烈然之,遂即位,建元中统。

目 蒙古召窦默、许衡至开平。

目 默,肥乡人,金末避乱转徙,隐于大名,与姚枢、许衡朝暮讲习,至忘寝食。蒙古主在潜邸,尝召之,默变姓名以自晦,使者俾其友人往见之,微服踵其后,默不得已,乃拜命。既至,问以治道,默首以纲常为对,且曰:“失此,则无以自立于世矣。”又言:“帝王之道,在诚意正心。心既正,则朝廷远近莫敢不一于正。”蒙古主敬待加礼,久之南还。至是,复与衡同召。

纲 吴潜罢。

目 初,贾似道在汉阳,以潜移之黄州,为欲杀己,衔之。至是帝欲立忠王禥为太子,潜密奏云:“臣无弥远之才,忠王无陛下之福。”帝遂积怒潜,似道因陈建储之策,令侍御史沈炎劾奏,且云:“忠王之立,人心所属,潜独不然。章汝钧乞为济王立后,潜乐闻其论,授汝钧正字,奸谋叵测。请速召贾似道正位鼎轴。”帝从之,遂罢潜奉祠。

纲 加贾似道少师,封卫国公;将士进官有差。

目 似道既至,诏百官郊劳,如文彦博故事,奖眷甚至。诸将士悉进官:吕文德检校少傅,高达宁江军承宣使,刘整知泸州、兼潼川安抚副使,夏贵知淮安州、兼京东招抚使,孙虎臣和州防御使,范文虎黄州、武定诸军都统制,向士璧、曹世雄各加转有差。初,似道恶达在军中尝侮己,言于帝,欲杀之,帝知其有功,不从,故论功以文德为第一,而达居其次。似道既相,权倾中外,进用群小,变更法制矣。

纲 蒙古初定官制。

纲 以饶虎臣参知政事,戴庆炣同知枢密院事,皮龙荣签书院事。

纲 蒙古以廉希宪为陕西、四川宣抚使。

纲 蒙古阿里不哥称帝于和林。

纲 五月,饶虎臣罢。

纲 戴庆炣卒,以沈炎同签书枢密院事。

纲 蒙古以王鹗为翰林学士承旨。

目 鹗,金正大元年进士第一人,历官尚书左右司郎中。金亡,将被杀,张柔闻其名救之,馆于保州。蒙古主在藩邸召对,甚礼重之。至是为翰林学士承旨,制诰、典章,皆所裁定。又荐李冶、李昶、王盘、徐世隆、高鸣为学士,复奏立十道提举学校官,蒙古主皆从之。

纲 荧惑入南斗。

目 留五十余日。

纲 六月,立忠王禥为皇太子。

目 帝家教甚严,太子鸡初鸣问安,再鸣回宫,三鸣往会议所参决庶事,退入讲堂讲经史,将晡,复至榻前起居,问今日讲何经,答之是则赐坐赐茶,否则为之反复剖析,又不通,则继以怒,明日须更覆讲,率为常例。

纲 秋七月,蒙古使翰林侍读学士郝经来修好,贾似道幽之真州。

目 似道还朝,使其客廖莹中辈撰福华编,称颂鄂功,通国皆不知所谓和也。蒙古主既立,欲来修好,以郝经为翰林侍读学士,充国信使,来告即位,且征前日请和之议。似道恐经至谋泄,竟拘留于真州之忠勇军营。经上表曰:“愿附鲁连之义,排难解纷;岂知唐俭之徒,款兵误国。”又数上书于帝及执政,极陈和战利害,且请入见及归国,皆不报。驿吏棘垣钥户,昼夜守逻,欲以动经;经不屈,但语其下曰:“死生进退,听其在彼,屈身辱命,我终不能!汝等不幸,宜忍死以待,揆之天时、人事,宋祚殆不远矣!”蒙古遣详问官崔明道诣淮东制司访问经等所在,仍以稽留信使、侵扰疆埸来诘。淮东制置李庭芝奏蒙古使者久留真州,不报。

纲 以贾似道兼太子太师。

纲 冬十二月,蒙古号西僧八思巴为国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