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洋洋洒洒的几句道尽了孔明先生的一生……他是汉室名相,蜀中谋士,更是在危难之际承起托孤重任,集正能量于一身的当世豪杰。但是,传说终究是传说,毕竟我们谁也未曾见过诸葛亮,也不是所有的历史都经不起时间的推敲,最后骨感的现实只能令我们重新再塑“三观”。
诸葛亮在没遇到刘备之前已小有名气,但是从史料及自叙《出师表》看,其只是躬耕于南阳,投奔荆州刘表名下,直至建安十二年,遇见刘备之后才开始大展拳脚。这一年,诸葛亮26岁,是何其有幸得到“刘皇叔”的垂爱,“三顾茅庐”至古隆中请其出山,也就是在这诸葛亮就已经为未来的主公做出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即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以此为荣,苦读圣贤书,只为一朝名垂千古。可是,这一切又有些不太符合逻辑。据记载,诸葛亮经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可见其绝非甘于平寂之人,恰逢此乱世,诸葛亮是一定会要出山的,而刘备也正是他所物色的良主。而当时刘备的确求贤若渴,急需一群人才,即一群“贤臣”,绝不只是一个“诸葛亮”。况且,此时的刘备已经四十有余,而诸葛亮出山时才二十六岁。让一个四十六岁的人,对一个二十六岁的人表示心悦诚服,已属不易,何况是接二连三的拜访?这不符合人物的历史关系,最有可能的还是在“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就曾“登门自荐”过,只是当时刘备并没把这个年轻人放在眼里,才导致日后一连串事情的发生……
虽然,历史没有我当初印象中的完美,但是,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扭转乾坤的赤壁之战。正是有了这场战争,使刘备在连番后退之后终于有了喘息之机,据江夏借荆州终于有了一块根据地,得以扩张势力,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这期间,诸葛亮促成了刘备军事集团和孙权军事集团的联合,功不可没,但是仔细想想,赤壁之战也绝不是《三国演义》中描绘的那样!空城计中司马懿带了二十万大军,为何最后不攻而退,就算围而不打也是有胜算的呀?再者,略懂些自然常识的都知道,“东风”是没法借的,杜牧也曾有诗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就算借东风也不应该是诸葛亮啊。
历史上很多英雄的光环都被无限扩大,看来诸葛亮也不例外,单要说道诸葛亮的影响非四川莫属,看看成都武侯祠就知道了。自赤壁之战后,刘备于十二月平定荆南四郡,诸葛亮就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与关羽、张飞等一同镇守荆州,当年十二月与刘备一起围成都。至214年,刘璋投降,刘备入主益州,时隔七年,汉献帝被害,诸葛亮顺势辅佐刘备登基为帝。这被视为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成绩,但是更艰巨的任务还在等着他……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决定为汉献帝报仇,在汉中之战中斩杀曹操名将夏侯渊,击败曹操、占据战略要地汉中。此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关羽开始孤军北伐曹魏,致使荆州后方空虚,东吴吕蒙乘机夺取荆州,并擒获关羽,“失荆州”使得刘备元气大伤,只得暂时败退到白帝城。不想刘备在白帝城一病不起,临危托孤于诸葛亮。
225年,四川西部、云南、贵州大部分地区的地方武装趁机反叛,酿成战乱,当时朱褒、雍闿、高定,南中豪强孟获参与其中,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平定南中,正是’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而七擒孟获就是在保山,所以现在保山武侯祠还依稀存留着战争的痕迹时局平稳后,诸葛亮并没有将大权退让给刘禅,而是欣然的接受了刘婵所封的“封武乡侯”,开府治事,领益州牧,简直与曹操的头衔不分伯仲。这时,他将全国的人力、物力都用于筹备打败魏军,统一中原,实现刘备恢复汉室的遗愿,为此他六出祁山,最后病死于五丈塬军营之中。历史对此并没有任何的非议,难道刘婵真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曹操注定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臣,而诸葛亮就是万古流芳的忠臣?事实并非如此,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立马就废除了丞相制度,由两人主持军事,到后来干脆自摄国政,自己主政。那为什么刘婵会一直忍让,甚至在诸葛亮死后第二年,还为其下诏立祠,即汉中武侯祠,为什么是第二年,而不是立马修建?众多谜一样的故事等待着后人去挖掘,同时还原一个最真实的诸葛亮!“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人世沧桑,现在的诸葛八卦村是迄今发现的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村中建筑格局按“八阵图”样式布列,且保存了大量明清古民居,是国内仅有、举世无双的古文化村落。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也不枉如此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