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本国志 » 日本国志全文在线阅读

《日本国志》卷三十刑法志四刑法

关灯直达底部

第一编 总 则第一章 法 例凡罪名分为三:一,重罪。二,轻罪。三,违警罪。第一条,以刑轻重定罪轻重,违警罪即其最轻者。法律无正条,虽所为有不合者,不得遽行其罚。第二条,刑法为一国公法,官民所共守,未有正条而遽罚之似为非理,然而旧法条例未备,不得不别设不应为一律以备临时拟议。新法既删此条并明示此语,所以防滥纵也。新法未颁以前,所犯之罪不得以此法行罚,若颁布以前所犯未经判决者,比照新、旧二法从轻处断。第三条。凡应以海陆军军律处断者,不得弓用此法。第四条,军律有正条者据军律,军律无正条而常律有正条者,据此法拟断。刑法无正条而别设规则,有刑名者则从其规则。谓如税关、邮便、卖药等诸规则。若于别法无专条者从此总则。第五条。

第二章 刑 例

第一节 刑 名

刑总称主刑、附刑,主刑必宣告,附刑于法有宣告者,有不宣告者。第六条,有宣告主刑则不必别行宣告而即科,附刑者又有必须宣告乃科附刑者。重罪之主刑:一、死刑。二、无期徒刑。三、有期徒刑。四、无期流刑。五、有期流刑。六、重惩役。七、轻惩役。八、重禁狱。九、轻禁狱。第七条,无期者终身也,有期谓岁月有期,因罪轻重以定期之长短。禁狱即入狱,徒刑、惩役以待常事犯,流刑、禁狱以待国事犯。轻罪之主刑:一、重禁锢。二、轻禁锢。三、罚金。第八条,禁锢拘置于内地禁锢场也,轻重以服役不服役定之,不以岁月长短,故有轻禁锢而长于重禁锢者,重禁锢而短于轻禁锢者。罚金谓收金二圆以上者。违警罪之主刑:一、拘留。二、科料。第九条,拘留拘置于拘留所也,无服役。科料亦罚金,惟不及二圆,指一圆九十五钱以下者。附刑:一、剥夺公权。凡国民固有权力日公权,剥夺之最为损声名、丧品行者。二、停止公权。停止谓限时日停止之。三、禁治产。其人所有财产不许自治,别设管理者摄治之。四、监视。谓其人主刑满期后犹监督视察其行止作为。五、罚金。同主刑罚金,但行此附刑必要宣告。六、没收。第十条,谓没收其犯法之物,非谓没收其家产,故轻于罚金。用刑及检束犯罪人别有详细方法。第十一条,此宜参观治罪法。

第二节 主刑处分

死刑绞行之于狱中,照职制所定官吏谓检事、书记、监狱长等。监察其事。第十二条。死刑虽既定,非有司法卿之命不得行。第十三条。大祀、令节、国祭、本日停行死刑。第十四条。孕妇定死罪,待产后一百日决行。第十五条。死囚遗骸,亲戚故旧有请者则付之,但不许行通常葬礼。第十六条。徒刑不论有期无期,发配远岛服役,有期徒刑十二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第十七条。妇女处徒刑不发配岛地,置内地惩役场服役。第十八条。徒囚满六十岁免苦役,服体力相当之役。第十九条。流刑不论有期无期,幽于岛狱,不服役,有期流刑十二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第二十条。无期流囚既过五年,行政官得令出狱,限在岛内居住。行政官谓若监狱长之类,奉行政令者称此,所以别于司法官也。有期流囚过三年亦如之。第二十一条。惩役入内地惩役场服役,但满六十岁,从第十九条例。重惩役九年以上、十一年以下,轻惩役六年以上、八年以下。第二十二条。禁狱入内地狱,不服役。重禁狱九年以上、十一年以下,轻禁狱六年以上、八年以下。第十三条,、禁锢拘置禁锢场,重者服役,轻者不服役,禁锢刑期不论轻重,皆十一日以上、五年以下,仍就各本条分定长短。第二十四条,短期起十一日者长期止一月,或二月;起一月或月,止一年或二年。起一年或二年者,止五年为例。少L服役囚人工钱,从监狱规则分之若干以供狱费,若干以给囚人,但服役不满一百日者不在给予之限。第二十五条,罪囚积历年岁满期出场,毫无资金以图生计,则往往不免再陷于罪,故设此法以示宽典。若未满百日则入狱日浅,理不应给。罚金限二圆以上,仍就各本条分定多寡。第二十六条,多数无限,大抵起二圆者止二十圆,起三圆者止三十圆,起四圆者止四十圆,起五圆者止五十圆,起十圆者止百圆,起二十圆者止二百圆,其余有至五百圆者。又如伪造货币条,及诸罚则等不可预计其数。罚金自裁判定之Lt宣告之后,已过控诉上告期限乃为决定。限一月完纳,至期未完纳,则一圆当一日折算易轻禁锢,其剩数不满一圆者亦算一圆换禁锢。以罚金者判官不待更判,因检察之求请直命行之,但其限期不得过二年。罚金多数无限,若以一圆算一日禁锢,或至数年,恐失轻重权衡,故预为之限。其禁锢限内若又纳金,扣除所过日数免减金额,亲戚代纳亦许。第二十七条。拘留拘置拘留所,不服役,刑期一日以上、十日以下,仍就各本条分定长短。第二十八条。科料五钱以上、一圆九十五钱以下,仍就各本条分定多寡。第二十九条,多数止于一圆九十五钱,惟加重得至二圆四十钱,然犹称科料,不称罚金。科料自裁判决定罪之日起算,限十日完纳,至期未完纳,照二十七条易以拘留。第三十条。

第三节 附刑处分

剥夺公权:一、国民特权。国民所特有权力。二、就官之权。三、得勋章、自第一等至第八等。年金、谓从文武官勋功大小,每年定额所赐金。位记、凡十八等,叙位必赐之。贵号、皇、华、士族称号。恩给从军人恩给。之权。四、许佩外国勋章之权。五、编入兵籍之权。六、在审廷为证人之权,但仅系陈述事状者不在此限。七、为后见人谓因户主幼少或痴痖疯癫等,假使管摄家事者。.乙L仪r,但得亲属允许、为其子孙谋者不在此限。八、为破产者之管理人或管理会社,及管理共有财产之权。九、为学校长、教官、学监之权。第三十一条。处重罪刑者不待宣告剥夺终身公权。第三十二条,虽遇特赦免主刑,若非别有复权宣告,不得免附刑。处禁锢者不待宣告现任官即夺职,于刑期内停止公权。第三十三条,虽得期满免除,限内犹不得行公权。处轻罪刑而附于监视者不待宣告于刑期内停止公权,免主刑而止付监视者亦如之。第三十四条,虽得期满免除附刑,监视不在免除之限。处重罪刑者不待宣告于刑期内禁自治家产。第三十五条,但免主刑则此刑亦免。流囚出狱,行政官得酌宽其治产之禁。第三十六条,所谓限岛地内居处者酌宽之,并非除禁之谓,但酌量减宽、不行严禁云尔。盖行政官之权仅止于此。处重罪刑者不待宣告约本刑短期之三分一,则付于监视。第三十七条,如有期徒、流刑十二年之三分一,即四年,,重惩役、禁狱九年之三分一,即三年。附加轻罪之刑付于监视者,必应宣告,但本条无明文者不得付于监视。第三十八条。死刑及无期刑得期满免除者,受宣告而遁逃者,经历岁月不获就捕,官亦不复发令逮捕,则死刑、三十年,无期徒流刑、二十五年,而免其罪名,为期满免除。详下第七节。不待宣告于五年间付于监视。第十九条。监视期限自主刑满期之日起算,主刑若期满免除,则自就捕之日起算,若其免主刑而止付监视者,自裁判决定之日起算。第四十条。付于监视者,行政官因其情状得酌量假免之。第四十一条。附刑罚金必行宣告,一月内不完纳照第二十七条例换轻禁锢,待主刑满期行之。第四十二条。没收如下所揭物件,必行宣告而收入于官,但别法有专条者各从其法:一,法律所禁物件。谓伪造货币、诸证券及毒药、度量衡、赌博器具等。一,犯罪所用物件。谓凶器及伪造之器械等。一,因犯罪所得物件。第四十三条,谓赝货所换真金、赌博所得金钱及收受赃贿等类。法律所禁物件不问何人所有,皆籍没。如犯罪所用之物及因犯罪而得之物,除系本犯所有或无主物外,不得没收。第四十四条。

第四节 征偿处分

刑事裁判费,科本案全额或几分于犯人,但其费额多寡别设法定之。第四十五条,裁判审罪要证明事实,则不得不用证佐人、评价人、鉴定人及医师、化学各人,费金亦随而加多.谓之裁判费所科费金有多暴者,如初认为重罪,郑重其事,多传证人,终归于轻罪,自不应科其全额也。犯人虽处刑或赦宥,其被害者所请追赔之赃物不得不偿。第四十六条。若数人共犯,裁判费及偿还费使共犯人连带办之。第四十七条,连带者同任而非分赔之谓,如甲无资财则使乙呈缴费用,或甲已死亡亦可使乙偿还金额,此类皆然。裁判费及偿还费应待被害者求请,第四十八条,是治罪法第四条所谓附带公诉之私诉也,因问官不得审判被害者请求以外之事,故必待其求请。乃审判之于刑事裁判所。若赃物在犯人手,不待求请直使还付。

第五节 刑期计算

计算刑期,称一日者以二十四时,称一月者以三十日,称一年者从历。谓一周年。受刑初日不论早晚即算一日,放免之日不算入刑期中。第四十九条,以满期之翌日为准。凡刑非裁判决定后必过控诉、上告期限。不得行。第五十条。刑期自宣告刑名之日起算,但上诉者从左例:一、犯人自行上诉者,当理则自前判宣告之Lt起算,若不当则更自后判宣告之日起算。上诉当理,曲在判官,不可使上诉者为之受害。若不当,则曲在犯人,由后计算乃为允当。二、检察官上诉者,不论其当不当自前判宣告之日起算。当与不当不由犯人故也。三、上诉中得保释或责付者,其间日数不得算人刑期中。第五十一条,保释、责付详《治罪法》中。刑限内逃走再就捕者,除逃走间Lt数,通算前后受刑之日。第五十二条。

第六节 假出狱

是处置悔悟悛改者之恩典,即行政官特权假免其刑,使之出狱。

处重、轻罪刑者谨守狱则,有悛改之状,则行政官得待其过刑期之四分之三假许出狱。无期徒刑过十五年亦如之。若流囚应照二十一条免其幽狱,不在此例。第五十三条。徒囚虽许假出狱,仍使居住岛地。第五十四条,是系行政官假行或有复使入狱之事,故限居岛地。得假出狱者,行政官得酌宽其治产之禁,但于刑期内仍付特定监视。第五十五条特定监视者,通常监视之外所别定者殊为严密,例以限其居地不许漫出,或禁往某地等类。盖虽得假出,仍在刑期内,则后日难保不复令入狱,故不得与常人同。假出狱中再犯重、轻罪者,直停其出狱,而出狱间日数不得算入之刑期中。第五十六条,例如处重惩役十年者,悔悟悛改过刑期之四分三为七年六个月,而得假出狱乃经一年又再犯罪,则直止出狱,仍令惩役二年六个月,通算为十年。刑限内又犯重、轻罪者,不再许假出狱。第五十七条。

第七节 期满免除

期满免除有二,日公诉期满免除,是为免除刑事之诉者,详《治罪法》中。此项满期免除乃处刑之期满免除,因经过法律所定期限而免除之也。应处刑而遁逃者兼宣告后遁逃者与处刑中遁逃者言之。已过法律所定期限,则得满期免除。第五十八条,遁逃经过十数年岁月而不闻其再犯罪,则宜认为悛悔,且世人亦渐遗忘其事,免之无害于公众,而却为适于人情。主刑得满期免除,定年限如左:一、死刑三十年。二、无期徒、流刑二十五年。三、有期徒、流刑二十年。四、重惩役、禁狱十五年。五、轻惩役、禁狱十年。六、禁锢罚金七年。七、拘留科料一年。第五十九条。附刑之剥夺公权、停止公权付监视者,不得期满免除。但禁锢中之停止公权从于主刑者亦得免除,附刑之罚金从主刑者,亦得期满免除。与主刑罚金定年限者不同。没收者过五年则得期满免除,但法律所禁物件不在其限。第六十条,谓如伪造度量衡、伪造货币、伪造药物及赌博器具等类,留之无益,犯者而有害世人.故不得期满除。期满免除年限自逃刑之l起算。既就捕而再逃者,则自其再逃之日起算。受阙席裁判则自宣告之日起算。第六十一条,凡犯罪待原、被[告]对质而后裁判,然被告人藏匿不出,则不待其出直由原告等请求宣告刑名,谓之阙席裁判,其法详《治罪法》中。盖受对审裁判者宣告后得为上告,乃不为上告而自行逃走,则应自其遁刑之日起算。至阙席裁判,被告并未就捕,无由定上诉期限,故自宣告之日起算。其逃走后就捕者,前日免除年限算为中断,故再逃走则自其再逃之日起算。年限中屡发令逮捕,则自其最后发令之日起算。第六十二条,盖期满免除年限自非于其期内安全无事,不得如期满免除,若其犯罪较重者,官屡发令逮捕,则发令之目即为期满免除中断之日。至于不再发令,乃以最后发令之日为期满免除起算之日。

第八节 复 权

复其所既失公权,其法详《治罪法》中。

被剥夺公权者,自主刑满期之日经过五年,得因其品行情状开复以后公权。既过年限,认其人为改过复善,则许请求复权,由司法卿上奏,待朝旨允许。但复权不得溯既往,如剥夺中年金、恩给不能补领。主刑得期满免除者,自其监视初日过五年亦如之。第六十三条。遇大赦而免罪者直许复权。因特赦而免罪者,非于恩赦状揭载则不得复。凡许复权者,监视亦随而免除。第六十四条。复权非经朝旨不许。第六十五条。

第三章 加 减 例

于法律本刑可以加重、减轻者,照次条以下诸例加减,但不得加至于死。第六十六条,死刑可减不可加,故加重至无期刑而止。重罪刑照左等级加减:常事犯罪。一、死刑。二、无期徒刑。三、有期徒刑。四、重惩役。五、轻惩役。第六十七条。关国事重罪刑照左等级加减:一、死刑。二、无期流刑。三、有期流刑。四、重禁狱。五、轻禁狱。第六十八条。当轻惩役而可以减轻者,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重禁锢,为一等。从前二条例宜曰减轻,轻惩役处重禁锢为一等,然重禁锢短期有仅止十一目者,今减轻惩役,处重禁锢,最短之期则为过轻,失于权衡,故日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重禁锢为一等。下文仿此。当轻禁狱而可以减轻者,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轻禁锢,为一等。第六十九条。当禁锢罚金而可以减轻者,减各本条所揭刑期金额四分之一,为一等。可以加重者亦加其四分一,为一等。轻罪刑不得加入重罪,但禁锢得加至七年。第七十条,从重罪刑例可减入轻罪,轻罪可减入违警罪。然减入违警罪可也,若由轻罪加至重罪为不可,故别设此加减四分一例以处之。例如本刑系二月以上、四年以下重禁锢者,自首减一等为一月十S.日以上、三年以下。再减二等处十日以上、一年以下。重禁锢又本刑六月以上、五年以下。重禁锢者再犯,加一等为七月半以上、六年三月以下。仍以其犯者二人?上加一等,宜为九月以上、七年六月以下。依此类推,加至七年而止。若锈金则无此制限。减尽禁锢则处拘留,减尽罚金则处科料,减禁锢罚金短期至十日以下,寡数至一圆九十五钱以下,亦得处拘留科料。第七十一条,所减轻之刑,长期多数犹在轻罪内,而短期寡数既入违警罪内,则判官得以权进退之,情重者处禁锢罚金,情轻者处拘留科料。当拘留科料而可以加减者,照禁锢罚金例加减其四分一,为一等。违警罪刑不得加入轻罪,但拘留得加至十二日,而不得减至一日以下。科料得加至二圆四十钱,而不得减至五钱以下。第七十二条,科料加重止此,以轻罪别有罚金也。拘留科料不得减至一日以下、五钱以下者,刑虽可减,不得直行放免也。加减禁锢拘留,而刑期生奇零不满一日者则除弃之。第七十三条,以四分一算之故生奇零。附刑罚金,从主刑加减其额之四分一,为一等。若减尽则止科主刑。第七十四条,附刑罚金不许减至科料,何也?盖减主刑入主刑可也,减附刑入主刑不可也。又此例不及他项附刑者,以其他附刑有不能加减者,亦有无须从主刑加减者故也。

第四章 不论罪及减轻第一节 不论罪及宥恕减轻遇威逼强制而力不能抗拒、致作非意之事者,不论其罪。罹天灾、事变不可逃避之难,出于防卫自己及亲属身体者亦如之。第七十五条。所属官奉本管上司之命由职事而犯者,不论其罪。第七十六条,谓在其职则不可不从其命,如刽手之从检察官使令刑杀囚人,巡查之从判官令状逮捕犯人是也。若其非职事所关,而听从他人使令者非在此例。无意犯罪而误犯者,不论其罪。但法律别有专条者不在此限。谓如第百十七条以下,及他则例所定过失杀伤者。不知为有罪之事而犯者,不论其罪。罪本应重而犯时不知其重者,不得从重论。例如不知为官吏或祖父母、父母,而殴打杀伤之者仍以凡论。亦不得以不知犯律为无犯罪意。第七十七条,国民之于法律虽不能悉知,然亦为不可不知者,且法律所罪皆不善事也,今虽不知法律,必知其事之为善不善,而居然犯之,故不得为无罪。犯时迷乱精神不辨是非者,不论其罪。第七十八条,是虽特为疯癫人而设,凡犯时精神错乱者皆然。然平时虽精神迷乱.而犯时复常,则不得免罪。犯时不满十二岁者不论其罪。但满八岁以上者,得因其情状至满十六岁时使入惩治场。第七十九条,是非刑罚也,他日再犯罪不得以再犯论。国制满二十岁以上为丁年,以下为幼年,然幼年问又智识体力从年而异,不可一视,故分为三期:十二岁以下为第一期十二岁以、十六岁以下为第二期.十六岁以、二十岁以下为第三期。此条记处置第一期幼年法。犯时满十二岁以上、未满十六岁者,审案其所行能辨别是非与否,果不能辨别则不论其罪。但得因其情状至满二十岁时使入惩治场。若能辨别是非,则酌宥其罪,就本刑减二等。第八十条,此条记处置第二期幼年法。犯时满十六岁以上、未满二十岁者,酌宥其罪,就本刑减一等。第八十一条,此条记处置第三期幼年法。哑子犯罪者不论其罪,但得因其情状于五年间使入惩治场。第八十二条,同一废人而不及聋瞽者,何也?盖瞽者自中岁而始,聋者亦能辨别是非,独哑子自生时或一二岁耳聋,不闻人语,故口亦不能言,惟目能睹耳,是以犯罪亦不得不与第一期幼年者同视。犯违警罪,自十六岁以上、虽二十岁未满者,不得宥恕其罪。违警罪刑之最轻者,其事虽出于微细,而罚之亦轻,故虽幼年已满十六岁以上仍不得宥恕之。满十二岁以上、十六岁未满者宥恕其罪,就本刑减一等。未满十二岁及哑子不论其罪。第八十三条。此节所举外别有不论罪及宥恕减轻特例者,各于本条记之。第八十四条,例如第三百九十条以下所揭杀伤宥恕不论罪等。

第二节 自首减轻

犯罪未发而自首者,就本刑减一等。但系谋杀、故杀者不在自首之例。第八十五条,其他人已告官及官已探知者,无论犯人自首时知与不知,亦不及减轻之限。犯罪因财产总称窃盗及拾得遗失物不还事主,及倒产之人藏匿财物等诸罪。而自首者,已还赃物偿损害,则自首减等外更减二等。通减三等。虽不全额偿还,至半额以上亦减一等。第八十六条,通减二等。犯罪系因财产而自首服于被害者,与自首于官同,照前二条处断。第八十七条。此节所记之外,其本条别揭有自首例者各从其例。第八十八条。

第三节 酌量减轻

总则及各条有宥恕、自首诸减轻例,其法既备,然犯罪情状千变万化,或有事实可悯者不得不更行减轻,而亦不得预设之制,故一任判官所见随时酌核,所以与他减轻例不同。不论重、轻罪,违警罪,其所犯情状可原谅者得酌量以减轻本刑。本刑虽在法律可以加减,但应行酌量者仍得减轻。第八十九条。凡可酌量减轻者,于本刑减一等或二等。第九十条,不得减至三等。

第五章 再犯加重

再犯有可加重者,有不可加重者,可加重者如此章所揭是也,其不可加重者,一,初犯无期刑,再犯重、轻罪。二,初犯重罪,再犯违警罪;或初犯违警罪,再犯重罪。三,初犯轻罪,再犯重罪。四,初犯轻罪,再犯违警罪。初犯、再犯共违警罪,而犯时不同一年及犯处不同一所是也。

前处重罪刑者再犯重罪,则就本刑加一等。第九十一条,但前处无期刑者无可加重,止可囚狱则加罚或不许假出狱等耳。前处重、轻罪刑者再犯轻罪,亦就本刑加一等。第九十二条,初犯轻罪而后犯重罪,不加重。初犯重罪而后犯轻罪,加重。何也?盖前刑轻而后刑重,虽不别加重处亦足以惩戒,若前刑重而后刑轻,则既经重刑而犹未悛改,非加重何以惩之?所以此加等而彼不加等也。前处违警罪刑者再犯违警罪,则就本刑加一等。但非于一年内、在同一裁判所管内重犯,不以再犯论。第九十三条。再犯加重,非初犯判罪决定后不得论。第九十四条,虽经宣告刑名,苟未经过上诉期限不得作为处刑人,若有于其间复行犯罪者,以数罪俱发论。刑期内再犯罪而宣告其刑,则先服役者,次及不服役者。若初、再犯皆应当服役,或皆应当不服役,则先其重者。先行初犯刑,后及再犯刑,顺也。然前刑若轻于后刑,则后刑未行前或遇赦典而负是因再把却免重刑也,故不问所犯前后,先服后或重者。应当罚金科料,不论次序各征收之。第九十五条。经陆海军裁判所判决者再犯重、轻罪,其初犯非照常律处断者不以再犯论。第7LL六条,虽陆海军裁判所判决,其初犯据常律处断者仍以再犯论。遇大赦而免罪者,虽再犯不以再犯论。第九十七条,如特赦期满免除、自首免罪等类,皆不得从此钆,虽三犯以上,加重之法同再犯例。第九十八条,加一等外不得别加重。

第六章 加减次序

因犯罪情状以加减应照总则,其同时加减者从左开次序以定刑名,但从犯与未遂犯及各条所揭加重、减轻,即以其加减之刑为本刑:一、再犯加重。二、宥恕减轻。三、自首减轻。四、酌量减轻。第九十九条,不定次序则判官随意先后,恐有彼此失权衡者。然先加重后减轻,亦非无一二为犯人不幸,但大抵属于宽宥,例如无期刑加重不入于死,则止从原刑减轻为有期刑等例,可以见矣。

第七章 数罪俱发

犯重、轻罪未经论决,而二罪以上俱发,从一重者处断。重罪刑以刑期长者为重,刑期相等则服役者为重。轻罪刑从其所犯情状最重者处断。第百条,轻罪刑有期长而轻者,有期短而重者,其处刑多与罚金并行,故不得不由情重者拟断。违警罪二罪以上俱发,并科各刑。若与重罪或轻罪俱发,从一重者。第百一条。一罪先发已经论决,余罪后发,其轻相等者不论,重者更论之,通计前刑以充后数。但应当罚金科料已完纳者,照第二十七条例折算以通计后刑。一圆换一日,就后刑期中扣除,其所纳金额日数止科其剩期。若其罪当笋决前罪时未发,而后与再犯罪俱发,则与再犯罪比较从一重者,而不通算前罪刑。第百二条,再犯可加重,如其俱发之罪重于再犯罪,亦可从其重者。而通计前刑扣除所经年月,或反有轻于再犯者之刑,故不通算。数罪俱发虽从一重者,其没收征偿仍从各本条科之。第百三条。

第八章 数人共犯

第一节 正 犯

二人以上共犯罪者皆为正犯,各科其刑。第百四教诱人而使犯重、轻罪者亦为正犯。第百五条,教诱或以诈欺,或以胁迫,或以赠遗,或以威权,罪皆同等。就正犯之身应特加重者,不得施之他正犯、从犯及教诱者。第六条,例如子殴其父母,加凡人例二等,而不得以此例施之他共犯人。由犯人多数而应加重者,不得通计教诱者以充其数。第百七条,例如一人教诱已决囚徒,而二人应之通谋逃走,若算之为三人,不得不依第四十五条例各加一等。而不算入教诱者,则止照第百四十二条例拟断,不加等。如指画方法以教诱人,其应者乘其教诱及其所指画之外,例如教之殴打人而至杀伤人者。或其所现行之事与教诱者之指画殊者,例如教之窃盗,而犯人乘所教为强盗。照左例处断教诱者:一,所犯重于所教诱罪,止从其所指画罪科刑。例如教诱为窃盗,而犯者乃为强盗,处教诱者止于其所指画窃盗罪。二,所犯轻于所教诱罪,则从其所犯之罪科刑。第百八条,例如教诱为强盗而犯人止窃洛.亦钋教诱者以窃椿罪。

第二节 从 犯

凡从犯止重、轻罪,不及违警罪。

知其犯重、轻罪而给之用具或诱导指教,如为窃盗者,指示事主门户及财货所在等。或预为准备,如为强奸者,诱致妇女于犯所等。以帮助正犯使其易于犯罪者为从犯。于正犯刑减一等。犯人现犯罪时为其耳目手足帮助之者,皆为正犯,不得为从犯。但正犯所行重于从犯所知,则止照其所知罪减一等。第百九条,若正犯所行轻于从犯所知,亦照其所知罪减一等。由其人地位应加重者,为从犯则从其重者减一等。例如从犯于正犯刑减一等为常例,然其所犯殴打致死罪在犯人乃为父母,自不得从寻常从犯例,照其重者即本刑死刑减一等,为无期徒刑。虽由正犯之身应减免时,其从犯之刑不得从轻减免。第百十条,例如正犯窃夫财物,虽得免窃盗罪,其从犯仍为窃盗,照本刑即二月以外、四年以内重禁锢,减一等为一月十五日以外、三年以内重禁锢。

第九章 未遂犯罪

虽谋犯罪如立意决犯一罪而料其独力难成,与同志议其方法。或预为准备,例如欲犯罪已携凶器、怀毒药,或深夜持锯凿近人家之类。未发于行事者,自非本律,别有专条者不科其刑。第百十一条,谋犯罪者止发于心而未显形迹,固无端绪可寻。至预为准备则形迹已显,非不可穷究,然其间或恐有怖威曲从等事,故不得竟科其罪。然事关内乱外患,所系在国家安危,又不得与寻常犯罪同视,故亦别揭其条例,即如第百二十五条、第百三十三条是也。犯人虽已行其事,然意外生妨碍、如持刀将杀人,而为旁人所夺不得斫下,或欲窃取财物而为主人所觉逃去。或舛错如欲杀人,已发铳而不中,或窃取财物而当日直被夺还。而不遂者,于既遂者之刑减一等或二等。第百十二条。将犯重罪而未遂者照前条例处断,将犯轻罪而未遂者,自非本律别有专条,不得照前条之例处断。将犯违警罪而未遂者,不论其罪。第百十三条。

第十章 亲属例

此刑法称亲属者揭示如左:一、祖父母、父母、夫妻。二、子孙及其配偶。配偶者兼称男女。三、兄弟姊妹及其配偶。四、兄弟姊妹之子及其配偶。五、父母之兄弟姊妹及其配偶。六、父母之兄弟姊妹之子。七、配偶之祖父母、父母。八、配偶之兄弟姊妹及其配偶。九、配偶之兄弟姊妹之子。十、配偶之父母之兄弟姊妹。第十四条。称祖父母者,高、曾祖父母,外祖父母皆同。称父母者,继父母、亲父母皆同。称子孙者,庶子、曾、玄、外孙皆同。称兄弟姊妹者,异父异母兄弟姊妹皆同。律中单日亲属,总称此条所揭者,若特称某某,则不得统称亲属,如第三百七十七条等是也。养子于所养亲属,亦与亲子同例。第百十五条,日本风俗有女无子者,即以赘婿称为养子,并冒其姓,承其宗祀,食其世禄。源平以后此风盛行,养子等于亲子,因俗施政,不得不尔也。

第二编 有关于公益重罪轻罪公益谓其事所关其大者.如国家安危.众民利害导柑。

第一章 对皇室罪

危害天皇、兼太上天皇。三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皇太子,及将危害者皆处死刑。第百十六条,言涉至尊,理宜隐讳。然总则中既有法律,无正条不得行罚之语,故预立之法以防之。对天皇、三后、皇太子为不敬者,如骂詈、侮辱、诽毁等。处三月以上、五年以下重禁锢,附科二十圆以上、二百圆以下罚金。对山陵为不敬者谓毁坏发掘等事。亦如之。第百十七条。危害皇族者处死刑,将危害者处无期徒刑。第十八条。对皇族为不敬者,处二月以上、四年以下重禁锢,附科十圆以上、百圆以下罚金。第百十九条。犯此章所揭罪而处轻罪刑者,付六月以上、二年以下监视。第百二十条。

第二章 关国事罪

关系全国安危存亡,利害所及极大,故虽未遂犯亦科其罪。然其事大抵出于愤世忧国之意,亦有可悯谅者,故亦或宽于常事犯。

第一节 关国乱罪

谋覆政府,或僭窃邦土,或紊乱朝宪以酿起国乱者,从左例处断:一、首魁及教唆等处死刑。二、指挥群众及主管枢要者处无期流刑,其情轻者处有期流刑。三、资给兵器、军需及管理诸职者处重禁狱,其情轻者处轻禁狱。四、乘人教唆、附和随行又应使令、供杂役者,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轻禁锢。第百二十一条,是即数人共犯罪之大者,然不嗣其例别揭此条者,盖由国事犯不可同于常事犯也。欲酿起国乱,劫掠兵器、弹药、船舶、金谷及可供军用诸物者,日乱人同删。第百二十二条,以变乱国政之意谋杀人者,虽未至举兵与乱人同论,其教唆者及下手者皆处死刑。第百二十三条,之资给兵食、附和随行,如第一百二十一条所载者,非无小异,要其意在变乱国政,则亦不得不依例处断。前三条犯罪在未遂时则科本刑。第百二十四条。征募兵士或收藏兵器、具备金谷、为起乱而准备者,照第百二十一条例各减一等。凡谓照同何条,系一条一项者,其谓照同何条例,系一条内有二项以上者。阴谋起乱而未为准备者各减二等。第百二十五条。虽阴谋起乱或为准备未举事前自首于官者,免本刑,止付六月以上、三年以下监见。第百二十六条,自首减轻例所载,专指未发觉前自首者,此例则犯人未举事不问,已发觉与未发觉及知之与否皆许免刑。何也?盖常事犯成否止一身一家利害,至国事犯皆关系公众、国家安危,而其人自首防大害于未萌,其为益实不眇,是处刑之所以特异。然犹付之监视者,未知其果真悔悟与否故也。知起乱之情而故给与集会处者,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轻禁锢。第百二十七条。乘国乱而对他人之身体、财产犯重、轻罪者,照通常例从重处断。第百二十八条,对身体、财产罪并详下条,从重,恶其乘乱也。

第二节 有关外患罪

背本国,潜从外国,比之国乱罪可恶尤甚,然征之古今史乘,其犯罪多因政事,故亦列于此,为国事犯之一。

与外敌抗本国,或内外交战中凡谓交战,不专指战时,总称两国失和既宣战令以后。抗我同盟国,是非谓平时和亲结约之国,谓其战时联络协力者。及背叛而属敌者,并兼未抗本国者而言。处死刑。第百二十九条。交战中诱敌人人我管内,或以我国及同盟国之都府城寨、兵器弹药、船舰暨其他可供军用之土地、家屋、物品交付外敌者,亦处死刑。第百三十条。漏泄我国及同盟国军机密情于敌,或通知屯兵要处、道路险夷者,处无期流刑。诱导敌人间谍入我管内或藏匿者亦如之。第百三十一条。奉陆海军之命供给物品及工作,于交战之际通谋敌国或受其赂遗、违背命令以致军备缺乏者,处有期流刑。第三十二条。私与外国不问敌国与同盟国。开战端者,处有期流刑。其止为准备犹未开战者,减一等或二等。第百三十三条。当外国争战时我国布告局外中立之令,而违背其布告者,如将兵器弹药等物卖于外国者。处六月以上、三年以下轻禁锢,附科十圆以上、百圆以下罚金。第百三十四条,凡犯此章所揭罪,处轻罪刑者,兼称原系重罪刑,而宥恕减轻为轻罪者。付六月以上、二年以下监视。第百三十五条。

第三章 害静谧罪

谓妨害人民安静,以下系常事犯罪。

第一节 凶徒聚众罪

凶徒聚众共谋暴举,官吏已说谕仍不解散者,首魁及教唆者处三月以上、三年以下重禁锢。附和随行者处二圆以上、五圆以下罚金。第百三十六条,虽至暴举,如服从官吏说谕即行解散,则不论其罪。凶徒啸聚多众、喧闹官厅、强迫官吏、或骚扰村市及为暴行者,首魁及教唆者处重惩役,相从煽动以助势者处轻惩役,其情轻者减一等,附和随行者处二圆以上、二十圆以下罚金。第三十七条。乘暴行之际杀人或烧毁家屋、船舶、仓库等,其下手者及放火者处死刑。

首魁及教唆者、知情而不禁制亦如之。第百三十八条,如殴打、创伤、逮捕、胁迫、毁坏家屋物品者等,皆止以暴行论,不别问其罪。

第二节 妨害官吏职务罪

当官吏奉职行法及施行官司令命,而暴行胁迫、出身抗拒者,处四月以上、四年以下重禁锢,附科五圆以上、五十圆以下罚金。纵令官吏所行或越职,或误举,亦不许免罪。盖奉行官吏只从上官使命,故不能以越职或误举责之其人也。暴行胁迫,使官吏强为其不可为之事者,罪亦如之。第百三十九条,例如强迫计吏违期给禄,强迫狱吏释放罪囚之类。犯前条罪因而殴伤官吏者,照殴打创伤各本条加一等从重处断。第百四十条,例如殴伤人,二十四日间致罹疾病者,照第百三十一条例更加一等,处一年三月以上、三年九月以下重禁锢。而比之前条反为从轻,故声明从重处断,谓比较两例从其重也。对官吏职事直以言貌侮辱者,例如判官听断时.诉讼者或旁听人对判官骂詈等类。处一月以上、一年以下重禁锢,附科五圆以上、五十圆以下罚金。其以书画刊行其事,或登场演说其事,对众人以行侮辱者,罪亦如之。第百四十一条。

第三节 囚徒逃走及藏匿罪人罪

虽只关囚人及藏匿者一身之事,然使罪囚得以免罪,则多害良民,故亦以为关公众罪之一。

囚徒已决后逃走者,处一月以上、六月以下重禁锢。若毁坏狱舍、狱具,如连锁、槛车等。或暴行胁迫以逃走者,处三月以上、三年以下重禁锢。第百四十二条,此条系专指有期刑囚徒,若无期流刑而逃走者原刑重于禁锢,不用此例,无期徒刑止从狱则加罚,且不许假出狱耳。已决囚徒虽犯逃走罪,不以再犯论。其刑期内再逃走者以再犯论。第百四十三条,刑期内逃走依总则豆力冉,卟以冉犯论者,以其身带有原刑,科逃走罪已足示惩,故不以犯他罪者同例。然至其科逃走罪,刑期内再逃走则亦不得不以再犯论也。未决囚徒入监中逃走者,同第百四十二条例。但至其判决原犯罪时,照数罪俱发例处断。第百四十四条,若原犯系无罪,止科逃走乳囚徒止称囚徒,兼已决未决。三人以上通谋逃走者,照第百四十二条例各加一等。第百四十五条。欲令囚徒逃走而指教其法,或给与凶器及他用器者,处三月以上、三年以下重禁锢,附科二圆以上、二十圆以下罚金,因令逃走者加一等。第百四十六条。劫夺囚徒或以暴行胁迫助囚徒逃走者,处一年以上、五年以下重禁锢,附科五圆以上、五十圆以下罚金。若其囚徒系重罪刑者,则处轻惩役。第百四十七条。看守罪囚或护送中故令逃走者,亦同前条例。第百四十八条。犯前数条所揭轻罪而未遂者,照未遂犯罪例处断。第百四十九条,是所谓总则外别揭专条者,详第百十三条,,看守或护送中因懈怠,故不觉罪囚逃走者,处二圆以上、二十圆以下罚金。若其囚徒系重罪刑者,处三圆以上、三十圆以下罚金。第百五十条,虽处重罪刑者,如其未决仍依前项处断。知其为犯罪人罪迹发觉,未就捕者。或逃走囚徒,既就捕而未决或已决扎及被监视者本刑满期或免刑者。而藏匿隐避之者,处十一日以上、一年以下轻禁锢,附科二圆以上、二十圆以下罚金。若其囚徒系重罪刑者,加一等。第百五十一条。欲图免罪,隐蔽其可为证左物件者,处十一日以上、六月以下轻禁锢,附科二圆以上、二十圆以下罚金。第五十二条。犯前二条罪者系犯人亲属,不论其罪。第百五十三条。

第四节 遁附刑罪

被剥夺公权或被停止者,私行其权,处一月以上、一年以下重禁锢,附科N以上、十圆以下罚金。第百五十四条,处主刑而逃走者,其刑仅止一月以上、六月以下重禁锢,而遁附刑者反处一月以上、一年以下,殆如失轻重者。然附刑易犯而防之甚难,且其诈伪之情亦不与寻常逃走有可怜悯者比,故其刑亦不得不重于彼。付监视者背违其则,例如乘夜私出、擅移居处等类。处十五日以上、六月以下重禁锢。第百五十五条。前二条罪,非刑期内再犯不以再犯论。第百五十六条,此条律意与第四十三条同。

第五节 私造军用铳炮弹药及私藏罪

不由官命、官许而制造可供陆海军用之铳炮、弹药及爆烈性物品者,如地雷、水雷等。处二月以上、二年以下重禁锢,附科二十圆以上、二百圆以下罚金。其输人者亦如之。输入谓由他国购买输入于本国。私贩卖前项所揭物品者,处一月p2 、一年以下重禁锢,附科十圆以上、百圆以下罚金。第百五十七条,此二项皆不问其所以制造,止就迹断之耳,若明知其志在谋乱,则照第百二十五条,第百三十条等处断。虽犯前条罪,其人系职工雇人,止供正犯使令者,各照本刑减二等。第百五十八瓤欲犯前二条罪而未遂者,照未遂犯罪例处断。第百五十九条,前二条皆轻罪刑,故从例别揭此条,,私藏统称已有与受托于人、借贷于人而言。第百五十七条所揭物品者,处二圆以上、二十圆以下罚金。第百六十条。制造第百五十七条所揭物品之器械,独可供其用者,谓制造他物所不堪用与不须用者,制造铳炮等物已有明禁,故亦视为法律所禁之物。不论何人所有,悉行没收。第百六十一条,是特例,即总则中所谓别揭者也。

第六节 妨害通行音信罪

通行即车船桥梁人所通行之类。音信即邮书申信柏,毁坏道路、桥梁、河沟、港埠,以妨害通行者,处二月以上、二年以下重禁锢,附科二圆以上、二十圆以下罚金。第六百十二条。伪计威力以妨碍邮信或阻止者,罪亦同前条。第百六十三条。毁坏电信、器械、柱木或切断条线,以致电气不通者,处三月以上、三年以下重禁锢,附科五圆以上、五十圆以下罚金。虽毁坏器械、柱木、条线,妨害电信而未至不通者,减一等。第百六十四条,此条及第百七十条外,凡关电信把者总依电信条例.,欲妨碍汽车通行、毁坏铁道及标识,或障碍致危险者,处重惩役。第百六十五条,此条及第百七十条外,凡关铁道犯者总依铁道条例。欲妨碍船舶通行,毁坏灯台、浮标及保安航海标识,或点揭伪造标识者,亦同前条。第百六十六条。凡于前数条所揭罪,自第六十二条至第百六十六条。官吏及雇人职工自犯者,各照本刑加一等。第百六十七条。犯第百六十二条罪因而杀伤人者,照殴打创伤各本条从重处断。第百六十八条,虽非故意杀伤,然实因毁坏道路桥梁而至有此事,是不得为过失杀伤,亦不得为故杀伤,故以殴打创伤论之。犯第百六十五条及百六十六条罪因而颠覆汽车、覆没船舶者,处无期徒刑。致人死者处死刑。第百六十九条,虽官吏及雇人职工犯之,亦不别加重处。此节所揭罪若在关国乱等犯者,依各本例处断,不用此例。欲犯此节所揭轻罪而未遂者,照未遂犯罪例处断。第百七十条。

第七节 侵他人居处罪

白昼无故而人他人居宅,或人有人看守之屋舍者,如官署、学校等。处十一日以上、六月以下重禁锢。若如左所记者加一等:犯一项或俱犯二项三项,亦止加一等耳,不与第三百七十九条特称"每犯一项加一等"之文相同。一,逾越、坏损门户、墙壁或启锁钥而入者。二,携带凶器及可供犯罪器具而入者。

三,暴行而人者。四,二人以上共人者。第百七十一条。莜间无故而人他人之宅,或人有人看守之屋舍者,处一月刿上、一年以下重禁锢。若如前条所揭而加重非为者加一等。第七十二条。无故而人皇居、禁苑、离宫、行在所及陵内者,照前二条例各加一等。第百七十三条。

第八节 弃毁官署钤印罪

弃毁官令所缄封屋宅、仓库及他物品钤印者,例如官割倒产者之家屋、仓库及可为犯罪l佐之书册物件,及犯罪人之器具记印等。处二月以上、二年以下重禁锢。若看守人自犯者加一等。第百七十四条。弃毁官钤印,盗取物品或毁坏者,照盗罪毁坏各本条从重处断。第百七十五条。看守人因懈怠,故不觉犯者弃毁官钤印或被盗毁坏物品者,处二圆以上、二十圆以下罚金。第百七十六条。

第九节 扦拒公务罪

官吏职务及21商等奉命所为之业,暨人民义所当为之事,总谓之公务。陆海军将校遇官司有可请出兵之权者,有事请其出兵,府县厅及检事局等遇其管内起乱或聚众者,则得乞陆海军出援以征讨镇定。无故而不肯者,处二月以上、二年以下轻禁锢,附科五圆以上、五十圆以下罚金。第百七十七条。当陆海军征兵应编入兵队之人,毁伤身体、假装疾病、以图免役者,处一月以上、一年以下重禁锢,附科三圆以上、三十圆以下罚金。此二条似关军律,然要求出兵者系行政司法职,不系军职。至应征之兵所犯系属出役以前之事,故揭之常律也。若嘱托他人令诈称名氏代应征募者,照第二百三十一条例处断。第百七十八条。医师、化学士等受官命以其职业解剖、分析、鉴定,例如毒杀人小知共原剀,判百。命医士解剖死体,命化学者分析毒品,或不知品物冥伪,传唤业此之人鉴定等类。无故而不肯者,处四圆以上、十圆以下罚金。第七十九条。裁判厅命为证人知其所诉事实者,或判官、原、被告认为知其事实者等。陈述证左,无故而不肯者,亦同前条。第百八十条。当传染病流行之际,若船舶中疑有此病人港之际,医师受命检验病客或行消灭法,无故而不肯者,处五圆以上、五十圆以下罚金。兽畜传染病流行之际,兽医犯此条者减一等。第百八十一条。

第四章 害信用之罪第一节 伪造货币罪伪造国内通用金银货及楮币,行使者处无期徒刑。

如古金银非当今所通用,其伪造者以诈伪取财论。若改造行使者,处轻惩役。第百八十二条,如剪削金银货或将楮币挑剜描改等事。伪造国内所通用外国金银货,行使者处有期徒刑。若改造行使者,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重禁锢。第百八十三条。伪造官许发行纸币,兼外国银行纸币,如方今横滨所发行洋银券等。或改造行使者,从内、外国之别照前二条例处断。第百八十四条。伪造国内通用铜货,行使者处轻惩役。若改造行使者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重禁锢。第八十五条。、前数条所揭伪造、改造货币已成,未行使者各照本刑减一等。其未成者减二等。若预备伪造之器械而未造者各减三等。第八十六条,是总则所谓别揭刑例者。知伪造、改造之情而被雇作工者,照前数条所揭正犯所受刑各减一等。若照总则宜共为正犯,然其刑过重恐权衡失当,故此条别揭刑例。下皆准此。若帮助职正供其杂役者,照职工之刑减一等或二等。第百八十七条。知伪造、改造之情而给贷房室者,照伪造、改造本刑减二等。第百八十八条。以伪造、改造货币于外国制造者。输入国内者,与伪造、改造同刑。第百八十九条,未用者同第百八十六条。知伪造、改造之情而受其货币,行使者照伪造、改造行使者之刑各减二等。其未行使者各减三等。第百九十条¨犯前数条所揭罪处轻罪刑者,付六月以上、二年以下监视。第百九十一条,是亦总则所谓别揭者,。伪造、改造货币及输入收受者未行使前自首于官,免本刑,付六月以上、三年以下监视。是亦总则所谓别揭自首例者,意同第百二十六条。若职工杂役及给贷房室者,未行使之前自首者免本刑。第九十二条,不付监视。收受货币之后知其为伪造、改造而行使者,处其价额二倍罚金,但不得降至二圆以下。第百九十三条,即行使价额不过数钱,亦科二圆罚金。

第二节 伪造官印罪

兼御玺、国玺及印影记号。

伪造御玺、国玺,使用者处无期徒刑。第百九十四条。伪造各官署印,记何官、何某者亦同。使用者处重惩役。第九十五条。伪造所捺土产商品等官印记号,而使用者处轻惩役。伪造所捺书籍什具等官印记号,而使用者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重禁锢。第百九十六条,此条虽主官物言,其私物捺官印者亦同。盗用御玺、国玺、官印记号、印信影迹者照前数条所揭伪造刑各减一等。第九十七条,其监守盗用者不得减等。伪造、改造官所发行各印纸、界纸、印纸,以极精之纸刻花草禽鱼如方印形,有例须贴用印纸者必贴之以为信,即如证券印纸、烟草印纸、毒药剧药印纸、颁历印纸之类。界纸者,画纸为栏,分行如羿,其文书不能将印纸贴用者乃令书之界纸,即如证券界纸、诉讼用界纸之类。及邮便券贴邮书印纸为邮便券。若知其情而使用者,处一年以上、五年以下重禁锢,附科五圆以上、五十圆以下罚金。第百九十八条,是皆轻罪,故不分伪造、改造与受而行使者,若其多寡长短一由判官临时处断。再用先已贴用之各印纸、邮便券者,处二圆以上、二十圆以下罚金。第百九十九条。欲犯此节所揭轻罪而未遂者,照未遂犯罪例处断。第二百条,是关人民信用者,虽未遂不得付之不问,故别揭此条。犯此节所揭罪处轻罪刑者,付六月以上、二年以下监视。第二百一条,是亦依总则别揭者。

第三节 伪造官文书罪

谓诏书、官署文书、公债证书、地券等。

伪造诏书或增减变换者,不待行使。处无期徒刑。其毁弃诏书者不问全书与一半。罪亦同。第二百条。伪造官文书或增减变换而行使者,处轻惩役。其毁弃官文书者罪亦同。第二百三条。伪造公债证书、官发于民之债券谓之公债证书,即如新、旧公债证书、秩禄公债证书、金禄公债证书等。地券及官司所用执照,或增减变换而行使者,处轻惩役。若其证书系无记名者即不记所主之氏名者,如起业公债证书等是也。加一等。第二百四条,既无一定主名,所用殊广,故伪造增减被害不鲜,而察出亦难,所以加重也。官吏伪造其所管文书,或增减变换而行使者,照前二条例各加一等。其毁弃文书者罪亦同。第二百五缸,因伪造官文书而并伪官印或盗用者,照伪官印各本条从重处断。第二百六条。犯此节所揭罪因减轻而处轻罪刑者,付六月以上、二年以下监视。第二百七条,此节所揭皆重罪,故减等而始为轻罪。

第四节 伪造私印私书罪导对官印官文书而言.即谓人民所用印信文券等,伪造他人私印而使用者,处六月以上、五年以下重禁锢,附科五圆以上、五十圆以下罚金。人民紧要文书必捺印以为证左,故伪造其印为害不鲜,然虽属伪造而犹未使用,未可为罪,必已冒他人氏名捺用行使始为有罪。所以与"伪造官印虽未行使即为有罪者异也.若盗用他人印影者减一等。第二百八条。伪造交引、交引犹古言交子,今言汇票。或署名背面可以卖买文书、甲欲卖文券于乙.记其卖与之事于券之背面,而乙亦记其自甲买得,如此则其券可以迁转附人。及可以交换金银契证、或增减变换者处轻惩役。其伪署文契关书背面以行使者罪亦同。第二百九条。伪造、卖买、借贷、赠遗、交换及关于义务权利诸文契,或增减变换而行使者,处四月以上、四年以下重禁锢,附科四圆以上、四十圆以下罚金。其伪造他项私书如手简、领票等。或增减变换而行使者,处一月以上、一年以下重禁锢,附科二圆以上、二十圆以下罚金。第二百十条,此条所揭皆民间紧要文券,比前条更有重者,然其券皆本主所有,转移他人者甚少。而前条所载直可与金银交换卖买,则诈伪易为,害众亦大,所以前条特重而此较轻也。欲犯此节所揭轻罪而未遂者,照未遂犯罪例处断。第二百十一条,同第百四十九条等。犯此节所揭罪处轻罪刑者,付六月以上、二年以下监视。第二百十二条,同第二十条等。

第五节 伪造准照准牌及病患证状罪

凡职业得特许或允许始得营为者,官必附以准照或准牌。准照即允许状,如版权允许状、铳猎允许状、航海允许状、医术开业允许状等是也。准牌即烙印木牌,世谓之鉴札、如酿酒营业鉴札、牛马卖买鉴札、俳优艺娼妓鉴札等是也。种豆或传染病要医师保证者,必自医师出书以证其真伪轻重,谓之病患证状。

伪造官准照或准牌行使者,处一月以上、一年以下重禁锢,附科四圆以上、四十圆以下罚金。但其伪造官印或盗用者,照伪造官印各本条处断。第二百十三条。诈称籍贯、谓其门籍所属府、县、国、郡、村、驿。地位、人身本分地位,即谓华士族、平民,户主非户主等之别。氏名或诈为诡谲以得准照准牌者,处十五日以上、六月以下重禁锢,附科二圆以上、二十圆以下罚金。未得者依第二三十一条处断。该管官吏知情而下附准照准牌者加一等。第二百十四条。欲避公务诈冒医师氏名伪造病患证状而行使者,不问自为与为人,皆处一月以上、一年以下重禁锢,附科三圆以上、三十圆以下罚金。其非避公务而仅图自利者不在此条例限。医师受嘱托造伪证者加一等。第二百十五条,但嘱托人未行使不问其罪。欲免陆海军征募、伪造病患证状而行使者,及医师受嘱托造伪证者,照前条例各加一等。第二百十六条,止假妆疾病而不伪造证状者,依第百七十八条。增减变换准照准牌及病患证状而行使者,亦同伪造刑。第二百十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