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朝典故 » 国朝典故全文在线阅读

《国朝典故》卷之七十六  菽園雜記四(明) 陸容 撰

关灯直达底部

(菽園雜記,十一卷,明太倉陸容撰。容(一四三六──一四九四),字文量,號式齋。成化二年進士。陸容少有文名,學識淵博。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另著有式齋集三十八卷。傳見明史文苑傳。此書通行者為十五卷本,如明嘉靖間毛仲良刻本,清雍正四年鈔本,墨海金壺叢書本,守山閣叢書本。惟本叢書將原書之卷十二至十五更名為蓬軒類記。參見卷六十八第一五一五頁第一個注釋,此本詳實,多有通行本所未收錄者。)

菽園雜記四

景泰皇帝即位於正統十四年九月六日,今上時已在儲位矣。明年為景泰元年,上皇還自北庭,居南宮。又明年,冊己子為皇太子,更封今上為沂王。未幾,皇太子薨,災異迭見。今南京吏部章公綸,時為儀制郎中,應詔陳言修德弭災十四事。內「敦孝義」一事尤為剴切。大意謂:太上皇帝君臨天下十有四年,陛下向嘗親授冊封為臣子,是天下之父也。至以天位授陛下,尊為太上皇,是天下之至尊也。每月朔望及歲時節旦,宜率羣臣朝見于延安門,以極尊崇之道。至于儲位不可久虛,宜推同氣猶子之義。詔沂王復正儲位,則和氣充滿,歡聲洋溢,天心自回,災異自弭。疏入,上天怒,逮繫詔獄,榜掠五日,體無完膚。欲置之死,天忽大風雨沙,獄遂少緩,得不死。初,御史鍾同嘗諷禮部言此事,因併逮之。明年,南京大理少卿廖公莊亦繼公有言,詔廷箠八十,幾死。且并箠公暨同,同死獄中。天順元年,詔首釋公,擢為禮部右侍郎,尋改南京禮部,轉今官。

古人以病不服藥為中治,蓋謂服藥而誤,其死甚速;不藥,其死猶緩。萬一得明者治之,勢或可為耳。以吾所聞見者驗之,中治之說有以也。崑山周知縣景星家一婦病,腹中塊痛,有產科專門者診之為氣積,投以疏氣破積之劑,又令人以湯餅軸戞之,不效。聞有巫降神頗靈,往問之,云: (「云」,原缺,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墨海金壺叢書本補。) 「此胎氣也,勿用藥。」信之。後果生一男。南京戶部主事韓文亮妻病,腹中作痛,按之,若有物在臍左右者。適淛中一名醫至京, (「適淛中一名醫至京」,「適」字原作「通」,據墨海金壺叢書木改。) 請診視之,云是癥瘕。服三稜蓬朮之劑, (「服三稜蓬朮之劑」,「朮」字原作「述」,據墨海金壺叢書本改。) 旬餘覺愈長,亦以其不效乃止。後數月生二男。此皆有命而然,可不慎哉!

王忠肅公翱,素不喜諧謔,間有之,亦若寓規警者。然一日與大臣同行,彼大臣目送一美姝,復回顧之。忠肅云:「此人甚有力。」大臣曰:「先生何以知之?」應云:「不然,公之頭何以被他掣轉去?」

白恭敏公圭,凝重簡默,喜怒不形。為兵部日,奏疏悉假手屬曹正官。藁具,稍加筆削,人往往以簡當服之。公退即閉閣坐臥,請謁者至,左右拒之,多不得入見而去。故當時有酣睡不事事之謗。一中官請託不入,令邏卒陰伺其短以脅之。公密召四司官,令戒飭羣吏而已, (「令戒飭羣吏而己」,「羣」字原作「部」,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墨海金壺叢書本改。) 竟不從。公嘗再與征討,累有軍功,未嘗令家人冒功得官職,此尤過人者。公歿後,刑書項公忠代之。視篆日語四司云:「吾不如白大人有福,爾各司凡事慎之。」未幾,項公以簠簋不飭敗去。有福者,蓋輕之之辭,然亦若所謂讖云。

諸葛景,江浦人。嘗舒紙賦詩, (「嘗舒紙賦詩」,「舒」字原作「伸」,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墨海金壺叢書本改。) 出思齋外, (「出思齋外」,「齋」字原作「齊」,據清雍正四年鈔本、墨海金壺叢書本改。) 及得句而入,已有詩書紙上矣。景怪之,不以告人,他日屢試之,皆然,益怪之。因稱為大仙,日焚香禮之,凡有詩文必求代筆焉。嘗求一見,書紙云:「不許。」及求之愈切,乃期與暮會。景自懼,拉一友同候之。至夜,聞戶外彈指聲,開門出迎,乃一無頭人,景遂驚仆。自是求代筆不應矣。杭州李知府端之壻,夜起如廁,不返。家人覓之,門闥關閉如故,而莫知所之。李驚異,乃升堂鳴鼓,聚羣吏徧索之,不可得。次日暮,忽墜自屋上。問其去來之故,皆不能知。視其衣服沾污有黃緑痕,若草樹摩戞者,然莫知何謂。二事聞之同年蔣御史宗誼。諸葛,蓋宗誼之父執;李則其為推官時舊長官也。故言之皆詳。

唐章氏二女採桑,母為虎攫,二女號呼搏虎,虎遂棄去,母得免。南唐當塗聶氏隨母採薪,母為虎攫去,持刀跳虎背,抱虎項,刺殺之,收母屍歸。宋嘉祐中,南昌分寧女彭氏隨父入山伐薪,父遇虎,女抽分斫虎,父得不死。事聞,詔賜粟帛。宋鄞縣女童氏,虎衘其大母,女手曳虎尾,祈以身代。虎棄其母,衘女以去。事聞,祠祀之。永嘉盧氏女與母同行,虎將噬母,女以身當之,虎得女,母乃免。宋理宗朝,封其廟曰孝姑。元餘杭姚氏,母汲澗水遇虎,姚手毆虎脅,隣人執器械以從,虎置之而去。元建寧官氏,其夫耨田,為虎所攫,官棄饁奮挺速擊,虎舍去,負至中途而死。事聞,旌表其家。元濱州人劉平妻胡氏,同夫戍棗陽,暮宿道旁,夫被虎噬,胡以刀刺死,夫脫,至中途而死。元至大間,建德王氏父耕田舍旁,為豹所攫,曳之升山。父大呼,王以父所棄鋤連擊豹腦,殺之,父乃得生。客有以劉平妻殺虎圖求題。以類考之,得此數人。

朝廷禮制,頒曆其一也。頒者,自上布下之謂。欽天監所進者,既頒於內庭,則京尹及直隸各府領於司曆者, (「則京尹及直隸各府領於司曆者」,「領」字原作「頒」,據清雍正四年鈔本、墨海金壺叢書本改。) 當各頒於所部之民。各布政司所自印者,亦當如是。今每歲頒曆後,各布政司送曆於內閣若諸司大臣者,旁午於道,每一百本為一塊。有一家送五塊者,十塊者,二十塊者。各視其官之崇卑,地之散要,以為多寡。諸司大臣又各以其所得餽送內官之在要津者。京師民家多無曆可觀,豈但山中無曆, (「豈但山中無曆」,「曆」字下原衍「日」字,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清雍正四年鈔本刪。) 寒盡知年而已哉。 (「寒盡知年而已哉」,「盡」字下原衍「不」字,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清雍正四年鈔本刪。) 此風不知始於何年,今不可革矣。 (「今不可革矣」,「可」字原缺,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清雍正四年鈔本改。)

南京洪武門、朝陽門、通濟門、旱西門,皆不許出喪。北京正陽門無敢出喪者,餘皆不禁。大明門前,雖空棺亦不許過,各門空棺亦不許昇入。嘗有不知此禁者,文臣家住闕西,買棺闕東。已而不得過,乃從北上門過,繞宮牆而至其家。 (「繞宮牆而至其家」,「繞宮牆」原作「統官璠」,據清雍正四年鈔本改。) 亦有帶壽櫬上京,知有禁,寄門外而止。人以為笑。古人入國問禁, (「古人入國問禁」,「問」字原缺,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清雍正四年鈔本補。) 良有以也。外京城則無禁,以為禁者,軍衞索賂之術也。如仕遼東故者,返柩必由山海城入;仕陝西故者,返柩必由潼關城入;仕口外故者,必由古庸等關入。此外無他途矣。

府軍前衞幼軍,年六十,驗有老疾者,兵部引至御前奏過疏放。京營隨操軍職避事逃者,管隊官具奏通政司引奏緝捉。 (「通政司引奏緝捉」,「捉」字原作「投」,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清雍正四年鈔本改。。下文「緝捉逃官」之「捉」,亦同。) 軍民身軀長大自願投充將軍者,通政司亦引奏。予登進士時猶見之。及為職方主事,疏放幼軍,緝捉逃官,奏本皆封進,收充將軍告通狀,送部施行而已。蓋兵書白公以為幼軍疏放,多疲癃殘疾之人,職官不當在逃。恐四夷來朝者在廷,聽望不美,故奏止之。收將軍細事,不當煩凟聖聽,故禁之。

古人謂:「為官生一事不如省一事。」公於是不但省事,且得處事之義矣。

予登進士,觀政工部。父執徐翁孟章謂予曰:「仕路乃毒蛇聚會之地,君平昔心腸條直,全不使乖,今卻不宜如此。坐中非但不可談論人長短得失,雖論文談詩,亦須慎之。不然,恐謗議交作矣。」 (「恐謗議交作矣」,「恐」字原作「忌」,據清雍正四年鈔本改。) 予初不以為然,後任兵部職方主事,考滿,同年與予有隙者,適在河南道,遂以考語中之,吏部詢之輿論而寢,且以歲得連遷。 (「且以歲得連遷」,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作「且一歲得連遷」。) 予於是始信徐翁之言為不妄,而又喜人自有命,非作惡者所能害也。

洪武中,內官僅能識字,不知義理。永樂中,始令吏部聽選教官入內教書。正統初,太監王振於內府開設書堂,選翰林檢討、正字等官入教,於是內官多聰慧知文義者。然其時職專辦內府衙門事,出差者尚少。宣德間,差出頗多,然事完即回。今則干預外政,如邊方鎮守、京營掌兵、經理內外倉場,提督營造、珠池、銀礦、市舶、織染等事,無處無之。嘗在通州遇張太監,交阯人,云:「永樂年間,差內官到五府六部稟事,內官俱離府部官一丈作揖。路遇公侯駙馬伯,下馬旁立。今則呼喚府部官如呼所屬,公侯駙馬伯路遇內官,反廻避之,且稱呼老爹矣。」

書之同文,有天下者力能同之。言之同音, (「言之同音」,墨海金臺叢書本作「文之同音」。) 雖聖人在天子之位,勢亦有所不能也。今天下音韻之謬者,除閩、粵不足較已。如吳語黃王不辯,北人每笑之,殊不知北人音韻不正者亦多。 (「殊不知北人音韻不正者尤多」,「尤」字原作「有」,據清雍正四年鈔本改。) 如京師人以不為布,以謝為卸,以鄭為正,以道為到,皆謬也。河南人以河南為喝南,以妻弟為七帝。北直隸、山東人以屋為烏,以陸為路,以閣為果,無入聲韻。入聲內以緝為妻,以葉為夜,以甲為賈,無合口字。山西人以同為屯,以聰為村,無東字韻。江西、湖廣、四川人以情為秦,以姓為信,無清字韻。歙、睦、婺三郡人,以蘭為郎,以心為星,無寒、侵二字韻。又如去字,山西人為庫,山東人為趣,陝西人為氣,南京人為可去聲,湖廣人為處。此外如山西人以坐為剉,以青為妻;陝西人以鹽為年, (「陝西人以鹽為年」,「鹽」字原作「監」,據清雍正四年鈔本改。) 以咬為褭;台、溫人以張敞為漿搶之類。如此者不能悉舉。蓋習染之久,久則難變。非聰明特達嘗用心於韻書者,不能自拔於流俗也。

李文達公賢在內閣時,太監曹吉祥嘗在左順門令人請說話。文達語云:「聖上宣召則來,太監請,不來也。」曹乃令二火者掖而至。文達云:「太監誤矣。此處乃天子顧問之地,某等乃謹候顧問之官。太監傳聖上之命,有事來說,自合到此,豈可令人來召耶?」曹云:「吾適病足耳,先生幸恕罪也。」聞李公歿後,有事,司禮監只令散本內官來說,太監不親至。今日閣老請太監議事,亦不至矣。內閣體勢之輕,又非前比。

胡僧有名法王若國師者,朝廷優禮供給甚盛。言官每及之。蓋西番之俗,一有叛亂讎殺, (「一有叛亂讎殺」,「有」字原作「時」,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清雍正四年鈔本改。) 一時未能遙制,彼以其法戒諭之,則磨金餂劍,頂經說誓,守信惟謹。蓋以馭夷之機在此,故供給雖云過侈,然不煩兵甲、芻糧之費,而陰屈羣醜,所得多矣。新進多不知此,而朝廷又不欲明言其事,故言輒不報。此蓋先朝制馭遠夷之術耳,非果神之也。後世不悟,或受其戒,或學其術,或有中國人偽承其緒而纂襲其名號,此末流之弊也。成化初,一國師病且死,語人云:「吾示寂在某日某時。」至期不死,弟子耻其不驗,潛絞殺之。凡法王、國師死中國者,例該營造墓塔。時固安王公復為工書, (「時固安王公復為工書」,「工」字原作「上」,據清雍正四年鈔本、明史卷一七七王復傳改。) 奏言此僧平素受國賜賚,積蓄頗多。宜藉以營造墓塔,不復動支官錢。人以為得宜。

成化初,給事中張寧等欲上疏乞起曹州李公秉為兵書,河州王公竑掌都察院事。恐左右或間之,密以奏章請教南陽李公,且求調護。公視草,哂之,復正言曰:「薦人但當言其人可用,若預擬某為某官, (「若預擬某為某官」,「擬」字原作「欲」,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於事體得無礙乎?」寧深服之,乃退而易草以進。翌日,御批出,王為兵書,李掌院事。後有問其故者,文達云:「事在朝廷,不可知也。意者上以王公少度,恩讎太分明,置之彼處,恐或不靜而然邪?」人服其有識而慎。

大同貓兒莊,本北虜入貢正路。成化初,虜使有從他路入者,上因守臣之奏,許之。時姚文敏公夔為禮書,奏請筵宴賞賜一切殺禮。虜使有後言,姚令通事諭旨云:「故事:迤北使臣進貢俱從正路入境,朝廷有大筵宴相待。 (「朝廷有大筵宴相待」,「筵宴」原作「宴筵」,據清雍正四年鈔本改。) 今爾從小路來,疑非迤北頭目,故只以他處使臣相待耳。」虜使不復有言。人以為得馭夷之體。

諸司職掌,職方郎中、員外、主事之職,掌天下地圖及城隍、鎮戍、烽堠之政。其目有五:一曰城隍,二曰軍役,三曰關津,四曰烽堠,五曰圖本。餘皆未載。以今職掌事件記于左方:

整點軍士

奏報聲息 (此二事原隸司馬部,即武選司。今隸職方司。)

出征動調官軍

京營軍馬

京城門禁

五城兵馬巡邏

月報軍馬 (京營) 季報軍馬 (京衞)

歲報軍馬天下都司衞所

推舉邊將

舉用將才

邊將失機

傳報夷情

來降夷人

虜中走回人口

將軍

勇士

民壯

弓兵

幼軍

土兵

嚮導

盗賊

鹽徒

漕運官軍

編發充軍

投充軍

軍伴

軍匠

內府幼匠

土官讎殺

本朝將軍之名不一,如云子授鎮國將軍,孫授輔國將軍,曾孫授奉國將軍之類,為親王子孫應授官職之名。如云初授驃騎將軍,陞授金吾將軍,加授龍虎將軍之類,為武臣給授散官之名。如征南將軍、鎮朔將軍、平寇將軍之類,為各邊掛印總兵官之名。職方司職掌收充將軍與上項不同,蓋選軍中之長軀偉貌者以充朝儀耳。今謂之大漢將軍,優旃所稱陛楯郎, (「優旃所稱陛楯郎」,「郎」字原作「朗」,據墨海金壺叢書本改。) 疑即此也。凡大朝會,若虜使入貢,天子御正殿,大漢將軍着飾金介冑, (「大漢將軍着飾金介冑」,「飾」字原作「飭」,據墨海金壺叢書本改。) 持金瓜、鐵鉞、刀劍,列丹陛上。常朝著明鐵介冑,列門楯間。其次等者,御道左右及文武官班後,相向握刀布列。凡郊祀,臨藉田、太學,鑾輿出入扈從,以行宿衞巡警之事,則以侯伯都督係國戚者統之。其常朝宿衞,各以番上,謂之正直。有大事,無番上,謂之貼直。正直者,金牌相傳懸掛。貼直者,尚寶司奏而給發。事畢復納之。

甲午北征,歸自宣府,過土木。嘗詢問己巳車駕蒙塵事。有老百戶云:「初,大軍出關,以此地有水草之利,因以安營建牙。初,忽有梟集其上,人心疑之。且此山舊有泉一道,流入渾河,未嘗乾澁,至此適涸。乃議移營近渾河以就水。虜遙見軍馬移動,遂羣譟而衝至,未及交兵,我師顛頓,莫能為計,相與枕藉於胡馬蹴踏之餘矣。由是車駕蒙塵,太師、英國公、兵部鄺尚書等,皆不知所存。蓋北虜臨敵,必待人動彼纔動。使我師堅壁不移,未必如此之速也。先是,大臣亦嘗七奏勸上班師,皆不聽,蓋王振主之也。自是虜酋也先乘勝入寇,隳夷障塞,驅掠人畜,攻陷州縣,馴至逼近京師矣。蓋宦者喜寧本夷種,土木之敗降虜,為其鄉導,故以後猖獗特甚也。於時賴少保于公內總機宜,外修兵政。而武強侯楊洪、武清侯石亨又皆戮力捍禦,故能保固京師,奠安社稷也。近見翰林敘此事,謂嘗與虜戰而失利。蓋知之未真,抑亦粉飾也歟?

古人嗜味之偏,如劉邕之瘡痂,僻謬極矣。 (「僻謬極矣」,「謬」字原作「疹」,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清雍正四年鈔本改。) 予所聞亦有非人情者數人。國初,名僧泐季潭喜糞中芝麻,雜米煮粥食之。駙馬都尉趙輝,食女人陰津月水。 (「駙馬都尉趙輝食女人陰津月水」,「女」字原缺,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補。) 南京內官秦力強喜食胎衣。南京國子祭酒劉俊喜食蚯蚓。

宣府、大同之墟產黃鼠,秋高時肥美,土人以為珍饌。守臣歲以貢獻,及餽送朝貴,則下令軍中捕之。價騰貴,一鼠可直銀一錢,頗為地方貽害。凡捕鼠者,必畜松尾鼠數雙,名夜猴兒,能嗅黃鼠穴,知其有無。有則入嚙其鼻而出。蓋物各有所制,如蜀人養烏鬼以捕魚也。

國初,官養馬於各苑馬寺、各監苑而已。永樂中,始以官茶易和林等處馬,養之民間,謂之茶馬。正統十四年,京師有警,乃選取以備軍資,養於順天府近京屬縣,謂之寄養騎操馬。及京師無事,寄養之馬不復散去,至今遂為故事。每歲孳生陪補之法,悉與各處茶馬無異。養馬之家,雖云量免糧差,而陪補受累者多。北方民力疲弊,此其大端也。成化丁酉,予嘗差往畿內及山東、河南三處印馬,咨訪馬政之弊。力能行者,嘗為處置一二。其最害事者,牝馬每歲通淫而不孕,謂之飄沙。新樂縣一家養此馬,每三年陪二駒,九年已陪六駒,產已廢矣。有司莫肯為理。予為覈實, (「予為覈實」,「覈」字原作「覆」,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清雍正四年鈔本改。) 呈于本部,擬行各府縣,如民間有此,勘驗無詐,以馬送驛走遞,別給騍馬,責令領養孳生,以紓民患。適該司一無狀者掌事,以予為掠美而寢之。

凡空屋久閉者,不宜輒入。欲入,先以香物及蒼朮之類焚之,俟欝氣發散,然後可入。不然,感之成病。久閉眢井、窨窖,尤宜慎之。御醫徐德美寓京日,家人方春入花窖。窖深,久不起,疑之,又使一人入焉,亦久不起。燃炬照之,二人皆死其中。蓋欝毒中之也。

相馬經相口齒止于三十二歲,異相者壽五十、四十,然世罕有之。京師李千戶某,馬死哭之,人怪問焉。曰:「此馬與予同年生,予今六十。馬死,予死無日矣。」非悲馬,蓋自悲也。近聞之,乃知物亦有稟賦特厚者,固不可常數拘也。

「昔公孫弘對策于漢武之朝,有曰:『心和則氣和,氣和則形和,形和則聲和,聲和則天地之和應矣。故陰陽和。甘露降,五穀登,六畜蕃,嘉禾興,朱草生,山不童,澤不涸,此和之至也。』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觀今日上下之心,和邪?不和邪?傷天地之和氣者誰歟?使盲風怪雨發作者誰歟?凶年饑歲老弱將轉乎溝壑矣。思夫下有溺,由己溺之;思天下有饑,由己饑之者又誰歟?庖有肥肉,廐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當此之時,為民父母不以由己饑之、由己溺之之心處之,而泛泛迎請起某寺觀音大士至普照,有同兒戲。具文之禱祈,安能召和氣而回戾氣哉?為今之計,莫若講行救荒之政,平糴價以紓民力,行賑濟以救饑貧,放商稅以通客旅,清獄訟以伸冤枉,察吏姦以革賄賂,抑小人以扶君子,通下情以療民瘼,凡可以弭災異、召和氣者,盡心力而為之。憂國願豐,出于一念之誠,則大士不須祈禱,而慧日自呈。人事和而天理見,惟閣下留意,幸甚。」此松江僧順昌祈晴上官府疏。凡僧人文字,多道佛之靈異,及奉佛利益,未有能自指斥其無益者。國初名僧如復見心輩,亦不免此。此僧獨出正論,且以為「有同兒戲」,可謂超乎流俗者矣。當時具文祈禱者皆衣冠士夫,覽此疏能無愧乎?讀之起敬。

高文義公穀無子,置一妾。夫人素妬悍,每間之,不得近。一日,陳學士循過焉,留酌,聚語及此。夫人於屏後聞之,即出詬罵。 (「即出詬罵」,「詬」字原作「語」,據清雍正四年鈔本改。) 陳公掀案作怒而起,以一棒撲夫人仆地,至不能興。 (「至不能興」,「至」字原缺,據清雍正四年鈔本補。) 高力勸乃止。且數之曰:「汝無子,法當去。今不去汝而置妾,汝復間之,是欲絕其後也。汝不改,吾當奏聞朝廷,置汝於法,不貸也。」自是妬少衰。生中書舍人峘,陳公一怒之力也。妬婦之見於記載者多矣,朋友治妬亦新聞也,故記之。

范希榮者,文正公之嫡孫。其先有為京官者,因家京師。嘗與他商行貨,道遇暴客,見其姿美,問之曰:「汝非秀才乎?」希榮曰:「然。吾本范文正公之後。」暴客曰:「好人子息也。」凡舟中之貨,悉令認留,不取而去。文正公之蔭庇後人多矣,雖暴客猶知愛之,况他人乎?

鳥鼠同穴之說,自幼聞之。及讀禹貢蔡氏傳,則以為二山名,頗疑之。後訪陝西人,云:「莊浪山中鳥鼠同穴而處,遂為雌雄,行者多見之。」蓋仲默理學之士,止據常理以自信,殊不知物之以類,自為配偶,此理之常。亦有非常理所能該括者,如螽與蚯蚓異類,同穴而交,龍與馬交,蛇與龜雉交,蜈蚣多與促織同穴。浙東海邊有小蜯,名瑣蛣,殼中必有一小蟹,失蟹則死,皆異類也。知此則鳥鼠之同穴,無足怪矣。

朱子註詩云:「黍,穀名。苗似蘆,高丈餘,穗黑色,實圓重。稷,亦穀也,一名穄。似黍而小。」嘗與北人論辨黍之形似,乃知所謂苗似蘆,高丈餘者,即今南方名蘆粟,北方名薥林,其榦名秫稭者是已。蓋自是一種,非黍也。其所謂一名穄, (「其所謂一名穄」,「其」字原作「兵」,據清雍正四年鈔本改。) 似黍而小者,此乃是黍,非稷也。今北人謂黍為黃穄,又名黃米,粘膩可釀酒,則黍之名穄明矣。稷與黍甚相似,但不可釀酒耳。其註「鶴」云:「頂赤身白,頸尾黑。」黑羽實生於翅,非尾也。此皆一時之誤。

都指揮本在外方面官,京師各衞指揮有功,陞都指揮而未得外選者,或在京營管事,或在各處守備,仍於原衞支俸。其列銜皆云某衞帶俸都指揮,蓋以別京師無方面官,此時制也。又有軍職犯私罪者,例該革住,帶俸差操。帶俸之名雖同,其實無妨。近者有以都指揮掌錦衣衞事者,以帶俸字自嫌,妄意去之。禮部於登科錄列銜,亦遂其非而刻板印行,若定制然。是以其在權要之地,而貶制度以順之也。使生殺予奪自己出者,以勢臨之,禮儀制度欲不紊亂,得乎?

唐人避諱甚者,父名「岳」,子終身不聽樂;父名「高」,子終身不食餻;父名「晉肅」,子不舉進士。最為無謂。今士大夫以禁網疏闊,全不避忌。如文皇御諱,詩文中多犯之。楊東里作「棠狄」,似為得體。

馬之性善驚,故驚駭字從馬。女之性善妬,故嫉妬字從女。馮、篤之從馬,威委之從女,亦各有義。

湖廣長陽縣龍門洞有鳥,四足如狐,兩翼蝙蝠,毳毛黃紫,緣崖而上,乃翥而下,名曰飛生。有怪鴟,貍首肉角, (「貍首肉角」,「貍」字原缺,據清雍正四年鈔本補。) 斷箬使方而銜之,呱呱而鳴,名曰負版。遇之則凶。

蜀中氣暖少雪,一雪則山上經年不消,山高故也。大理點蒼山,即出屏風石處。崖中積雪尤多,每歲五六月,土人入夜上山取雪,五更下山賣市中,人争買以為佳致。蓋盛暑嚙雪,誠不俗也。

宋景濂先生以文學際遇高皇,禮眷特優。洪武十四年,其孫慎犯罪,舉家當坐重辟。上不忍,特赦景濂,安置四川茂州。未至,歿夔府。葬蓮花池山下。成化間墓壞,巡撫都御史池州孫公仁為遷葬成都。適蜀王府宋承奉昌新作壽藏於成都東門外, (「適蜀王府宋承奉昌......」,「蜀」字原作「屬」,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孫公令人求以葬先生。承奉以其同姓名人也,慨然許之,因以葬焉。計其直可費白金千兩。夫自開國以來,將相大臣,功名富貴,烜赫一時者多矣。歿齒之後,陵谷變遷,不能保其墳墓者有矣。非國有恩典,誰復為經營之?先生之役百餘年矣,而其良會如此,於是益有以見秉彝好德之心,不以遠近親疏而有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