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除遺事六卷,明黃佐撰。佐,字才伯,號泰泉,嶺南香山人。正德十六年進士,官至少詹事。事蹟具明史文苑傳。正德十五年,黃佐自序稱:「是編也,本莆田宋君端儀革除錄、清江張君芹備遺錄,旁采諸家傳記,稍增飭之。」(見北京大學圖書館明鈔佚名國朝典故本)今世傳黃佐有另本革除遺事六卷,收入明金聲玉振集、清借月山房彙鈔等叢書。稽覈兩書,大不相合。一、體例不同。是書六卷均為建文朝臣列傳,另本卷一革除君紀,卷二闔宮傳,卷三至卷六建文朝臣列傳。二、所收列傳多少不同。是書載建文朝臣一0九人事,另本僅錄七十五人。三、列傳詳略不同。是書詳于另本,且紀事亦間有異同。)
革除遺事六
耿炳文
李景隆
王純
鄭賜
黃福
尹昌隆
茹瑺
羅義
薛嵓
陳瑛
張顯宗
李友直
胡廣
○耿炳文
耿炳文,濠州人。父君用,元末從高廟取滁、和,積功為明威將軍,管軍總管。其後,克采石,取金陵,日有功,炳文皆從焉。丙申歲,與張士誠戰宜興,君用賈勇先登而死。炳文代領其軍。明年取廣德、長興, (「長興」,「興」原作「沙」,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擒士誠守將而降其兵。會立元帥府于長興,以炳文為總兵都元帥守之。辛丑,敗士誠將李伯昇,追斬五千餘級,拜指揮使,撫綏有方,湖人安堵。吳元年,破蘇州,士誠就擒。論功,召見戟門,降諭曰:「今日之功,雖古名將不能過也。」陞大都督府僉事。
洪武之初,陞授鎮國大將軍,兼右率府副使。二年,同徐達征陝西,克之,留炳文鎮守。三年正月,授秦王府左相兼陝西行省右丞。十一月,封長興侯。十四年,輔徐達大破虜兵于北黃河。復還陝西。二十四年,賜寶鏹伍萬錠、鈔貳千錠,俾造第鳳陽,葺其先塋,而追爵君用為侯。二十五年,陝西兩當縣妖人作亂,承制總兵聲討,至二十七年始克之。三十年,蜀中盜起,命為征西將軍往剿,平之。三十一年,鎮守遼東。
革除改元,靖難兵起,其年九月,命炳文佩大將軍印,自遼東率眾二十萬援真定,都督徐凱領兵十萬駐河間,都督潘忠、楊松營鄭州,先鋒至雄縣。太宗帥師禦之。會屆中秋,炳文不虞,破其城,忠、松引眾來援,伏兵起,忠等皆被擒,因得炳文虛實,遂長驅至真定。壬戌,靖難將張玉、朱能、譚淵來戰,炳文大敗,幾為所擒。奔還滹沱河東,炳文眾尚數萬。十月,復與能戰,眾皆潰降。副將駙馬都尉李堅,都督甯忠、顧成,都指揮劉遂俱被擒。炳文固守。燕兵攻城二日,不能下而去。炳文老將,長於戰,至是敗覆,建文君始有憂色。遂召之還,以李景隆代之,竟至于亡。
及太宗即位,舊將惟炳文與郭英皆見用。炳文後以譴死,年六十五。長子璿,前軍都督僉事,尚懿文長女江都郡主。革除中,為駙馬都尉。次瓛,龍虎將軍,後軍都督僉事,亦預親藩之征。瑄,散騎舍人,擢尚寶卿。皆獲罪,無後。
○李景隆
李景隆,泗州盱眙縣人。父文忠,曹國公,長公主之子,為開國元勳,追謚岐陽武靖王。景隆以洪武十九年四月襲封曹國公。上嘗書「體爾祖禰,忠孝不息」八字以賜之。使之讀書,友儒生,一日韋布,有名者若天台林右輩,皆與交遊。革除君即位,與魏國公徐輝祖等俱以元勳子見任用。
太宗靖難師起,命為征虜大將軍,帥師往伐,賜通天犀帶,餞之江滸。遂乘傳至德州,收集耿炳文敗亡將卒,悉調各處軍馬五十萬,進營河間。太宗語諸將曰:「李九江,豢養之子,寡謀而驕矜,色厲而中餒,忌刻而自用,況未嘗習兵見戰陣,而輒以五十萬付之,是自坑之矣。漢高祖大度,知人善任,使英雄為用不過能將十萬,九江何等才而能將五十萬,趙括之敗可待矣。」復召報者問景隆軍中事,上笑曰:「兵法有五敗,景隆皆蹈之。為將政令不修,紀律不整,上下異心,死生離志,一也;今北地早寒,南卒裘褐不足,披冒霜雪,手足皸瘃,甚者墮指,又士無嬴糧,馬無宿藁,二也;不量險易,深入趨利,三也;貪而不治,智信不足,氣盈而愎,仁勇俱無,威令不行,三軍易撓,四也;部曲喧譁,金鼓無節,好諛喜佞,專任小人,五也。九江五敗悉備,必無能為。然吾在此,必不敢至。今須往援永平,彼知我出,必來攻城,回師擊之,堅城在前,大軍在後,必成擒矣。」諸將曰:「永平兵少。」太宗曰:「城中之眾,以戰則不足,以守則有餘。且世子能推誠任人,足辦禦敵。若前軍在城,祇自示弱,彼得專攻,非策之善。兵出在外,奇變隨用,內外犄角,破敵必矣。吾出非專為永平,直欲誘九江使來就擒耳。吳高怯不能戰,聞我來必走,是我一舉解永平圍而破九江也。」九江,景隆小字云。十一月,景隆引兵數十萬圍北平城,再戰鄭村壩,大敗,匿不以聞。明年二月癸亥,景隆致書太宗,詞不遜。諸將皆怒。四月丙申。引兵號百萬,軍德州,郭英、吳傑等軍真定,漸移近北。先是,朝廷命中書賚璽書,賜景隆斧鉞,俾專征伐,渡江沉於水,識者以為不祥。至是復賜之。已而,遇靖難師,戰于白溝,三進三郤,兵將漫散南奔,而德州等處俱失守,惟山東參政鐵鉉固守濟南,北兵圍之不下,緣江舟兵皆望風降。揚州衛指揮王禮、高郵等衛指揮王傑等,相率約欵。景隆不以為意。未幾,鎮江亦北附矣。建文君憂惶不知所出,景隆遂奔還。
太宗既渡江,駐蹕金川門,上猶使之城守。景隆遂與谷王橞開門迎納。上闔宮自焚,六月十三日也。九月初四日,論功行賞,封景隆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師、曹國公,增祿一千石,通前四千石,子孫世世承襲,賞銀四百兩,綵段四十表裏,鈔四千貫。尋命充修太祖皇帝實錄都總裁官。景隆與解縉輩秉筆,多所更易。其後谷王以謀逆廢為庶人,景隆亦獲罪革爵,闔門被監禁,尋下獄而死。
盛庸者,歷城侯也。既降,至永樂元年十月,都御史陳瑛論之,亦削爵,論死。二人者,縱老死牗下,與死國難等死耳。寵光猶在,僇辱隨之,天之報施,果如何哉!
○王純 (一作鈍)
王純,字仕魯,河南太康人。洪武間,由吏部郎中為福建布政司參議,陞參政。寬慎廉介, (「寬慎廉介」,「廉」原作「廣」,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改。) 民懷其惠。革除年間,遷戶部尚書。
靖難師至,純走出城外。已而歸附。文廟登極,召見之,曰「爾向輔建文,間朕骨肉。今何顏邪?」純頓首慚謝,命降布政使,仍令致仕。純怏怏成疾,卒。子噩, (「子噩」,一作「子瀹」,見清借月山房彙鈔本、明王世貞弇山堂別集卷五五南京左右侍郎條及明史卷一五一王鈍傳。) 官至戶部侍郎。
○鄭賜
鄭賜,字彥嘉,建寧甌寧人。乙丑進士。除監察御史。陞湖廣布政司右參議。丁難。起復,改北平布政司。坐事謫安東屯。革除間,召為工部尚書。太宗登極,轉刑部、禮部,後為侍郎趙翀讒間,以憂卒。仁廟初,贈太子少師,謚文安。
○黃福
黃福,字如錫,平度州昌邑人。由監生授項城主簿,遷金吾前衞知事,陞龍江衞經歷。上書論大計。洪武中,超陞工部右侍郎。用事革除時。
永樂初,遷左侍郎,尋陞尚書。北京初建,改北京刑部尚書。交阯既平,置三司,命掌布、按二司印,在交阯二十年。仁宗初,詔還。會交人叛,鎮守尚書陳洽奏請還福於交。命福同將臣帥師以往,及戰失利,交人擒福,不忍加害,送之出境。召為戶部尚書,數日轉南京戶部。正統初,加少保,仍兼尚書,守備南京。 (「守備南京」,不確。明史卷一五四黃福傳作「參贊南京守備襄城伯李隆機務。」) 五年正月,字。成化初,贈太保,謚忠宣。 (「謚忠宣」,「忠」原作「惠」,據清借月山房彙鈔本及明王世貞弇山堂別集卷七一謚法二改。) 太宗御極時,治齊、黃離間之罪。李景隆於上前并指福為奸,福厲聲言:「臣罪應死,但目為奸則非。」上知其正直,置不問。
○尹昌隆
尹昌隆,字彥謙,吉安泰和人。在鄉校已擅文名,應貢,中應天鄉試第一。洪武丁丑,禮闈第二,賜進士及第,授翰林編修。改監察御史。革除中,大臣相訐奏者,命各道鞠之。同官皆畏縮,昌隆獨不避,一繩以法。巡按閩中, (「巡按閩中」,原脫「閩中」,據明鈔佚名國朝典故本補。) 去貪苛,理寃獄,所至風裁凜然。還朝,上疏言:「節民力,謹嗜慾,勤政治,務正學。」不報。既而京師地震,復上疏言:「陰盛陽微,奸臣專政所致。」執政者憾焉,黜福寧縣知縣, (「黜福寧知縣」,原脫「福」字,據明朱當■〈氵眄〉國朝典故本補。) 以清白公勤稱。坐中使誣呪咀,下獄。既得白,還京師,預密議。
太宗入正大統,有排昌隆者,不聽。改北平按察司知事。時皇儲未立,武臣丘福言:「皇第二子高煦有扈從功。」上猶豫,驛召昌隆,叩首曰:「長嫡承統,萬世常經。」上悟,遂冊仁宗為皇太子,高煦為漢王。進昌隆左春坊中允,在東宮屢進讜言,皆嘉納。漢王忿切齒,譖於上。又明年,黜為禮部主事。時呂震為尚書,屬官諂附者率得近,惡倡隆剛果,誣其預谷庶人謀逆事。昌隆死焉,家亦籍沒。
○茹瑺
茹瑺,衡州衡山人。洪武中,由監生官至左通政,甚稱上意,稱為內外一人。舊令中外文武服勤在官者復其家,上以瑺卓異,并其田塘、園林一切租稅悉蠲之。其叔與弟詣闕謝,及陛辭,上賜鈔十錠,仍敕光祿賜酒殽,偕瑺詣其門餞之。累遷兵部尚書、太子少保。革除間,以尚書掌河南布政司事。
靖難師起,瑺主兵餉。及迫近京師,詔以諸王分守諸城門,遣李景隆、都督王佐及瑺往龍潭見太宗,瑺望風吐欵。未幾,遂入宮。羣臣未有言,瑺獨先於上前稽首勸進。及即位,以瑺有奉天征討功,封奉天翊運守正文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太子少保兼兵尚書、忠誠伯,食祿一千石,子孫不世襲。詔以秦王第二女長安郡主下嫁其子鑑,禮遇優渥,賜賚不可勝筭。後乞骸骨,得致仕于家。尋以事逮至京,死於獄。
○羅義
羅義,山西都司清遠衛戍卒也。建文中,舉兵加親藩。義詣闕上書,乞息兵講和。其文多不載,并附上燕王書。其書略曰:「昔者,武王崩,成王幼,周公乃叔父也而輔相焉。管叔流言間王室,周公誅之。殿下聰明英武,博通經史,今之周公也,宜以周公之心為心,謹守燕王,則天下皆知以為周公之聖復生於今日矣。」又謂:「古之夷、齊,以國相讓,去隱首陽山,矧聖賢欲成天下之事,必先明逆順之理,成敗之勢,禍福之機,又得天道之宜,人心之安,然後可。今殿下以藩國敵朝廷,如遂其願,愚實羞之。乞早息兵。」書上,忤旨下獄。
太宗即位,以義為戶科給事中。尋陞湖廣左參議。又陞前湖廣左參議楊砥為鴻臚寺卿,以其在建文時嘗上書,請「敦親恩、罷兵息民」故也。
○薛嵓
薛嵓,陝西閿鄉人。慷慨負志操,有治才,口辨。洪武間,累官大理寺少卿。革除年間,大見信任。辛巳閏三月,兵屢敗,方孝孺獻議草詔,令嵓齎至燕軍。又作宣諭數千言,刊印千餘紙,付嵓令密散諸將士,使歸心。嵓見上言:「殿下且釋兵謁孝陵,即暮下令旋師。」太宗叱其紿己,左右欲殺之。太宗曰:「此天子命使也。」釋之,而其謀不行。及內難平,免嵓死,謫廣西。
永樂初,安南國王為黎季犛所殺, (「安南國王為黎季犛所殺」,原脫「季」,據明史卷三二一安南傳及本傳另文補。) 其孫陳天平自老撾來歸,季犛子蒼請還君之。上命廣西總兵官都督黃中以兵五千送歸其國,中舉嵓為輔。行至芹站,伏發,劫天平去。嵓被虜死之。
○陳瑛
陳瑛,字□□,□□□□人。歷仕洪武至革除年,為北平按察使,坐交通藩邸,謫廣西。太宗即位,首召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怨建文諸臣最深。上為帝允炆輟朝五日,瑛請減之,上不從。尋抗奏黃觀、廖昇、王叔英、周是修、王良、顏伯瑋皆悖逆,宜追戮之。上曰:「朕初舉義,諸奸臣不過齊、黃數輩耳。後來二十九人中如張紞、王純、鄭賜、黃福、尹昌隆,皆宥而用之。今汝所言數人,況有不與二十九人之數者。彼食其祿,自盡其心耳,悉勿問。」
蓋上初入京城,昇及是修自縊死;觀時守安慶,投江死;叔英守廣德,自縊死;良在官,闔家自焚。先是,上兵至沛縣,伯瑋不肯下,與其子俱死。後瑛閱方孝孺等獄詞,遂簿錄觀、叔英家妻女,皆將給配。觀妻出通濟門,先擠其二女於河,遂自沉死。叔英二女皆就錦衣獄,俱赴井死。其違命忍心如此。後竟以羅織苛刻得罪誅。至洪熙時,諸臣宗族皆釋還田里。天順中,英宗又釋建庶人之囚。孝宗朝,有建言欲繼絕褒忠者,於是瑛之罪益不可掩矣。
○張顯宗
張顯宗,汀州寧化人。少喪父,某母黃氏守志教之。洪武辛未,進士第二人,授編修,陞太常寺丞。建文中,自國子監祭酒陞工部右侍郎,往江西招集丁壯,募民出粟。
太宗即位,顯宗及江西布政使楊連、按察使房安、僉事呂升等並為軍卒執。告其罪,上釋不誅,謫戍興州。顯宗有文學,多所著述,惜其功名不終。一時皈附之臣,有政事者如大理寺卿虞謙、侍郎徐守實;文學者如侍讀王景、司業張智、修撰李貫輩。雖免於罪咎,然文皇帝未嘗重之。
○李友直
李友直,字居正,保定清苑人。始為北平布政司吏,以朝廷密事告于親藩,語在張昺傳。
太宗義師既舉,遂擢用友直出理饟運。入嚴城守,率以命之,凡事皆集,稱上旨。初授北平布政司右參議。既建北京,改布政司為行部。陞左侍郎。初作宮室,友直受命經度提督,勤勞弗懈。改行在工部侍郎。仁宗臨御,嘉念舊勞,陞刑部尚書,奉命代祀周文、武、成、康陵及秦愍王墓。既還,言關中民瘼,深見嘉納。賜誥命,追贈二代。宣德初,改行在工部尚書。凡有興作重役,悉委之。死年七十。與黃福、楊士奇輩相莫逆,其死也,士奇為之撰神道碑銘,稱其坦夷闓敏,有長者風焉。
○胡廣
胡廣,字光大,吉水人。生八歲而孤。自幼好學,日記數千言。革除庚辰,擢進士第一,賜名靖,除翰林修撰,擢侍讀。
歸附太宗,復名廣,拜翰林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為上所知,一時制誥戒諭之文多出其手。詔修五經四書性理大全,命廣總裁。嘗從上巡北虜,出居庸關,入沙漠,王師所至,功烈炳耀,皆廣記述之。十一年春,上幸北京,再扈從出塞,滅虜還。既丁艱,服闋,進文淵閣大學士,兼春坊。嘗上卻封禪頌,歷數前代帝王不務國事,矯誣上天,卒貽天下後世笑。時稱其有識。自稱澹庵之後,喜談忠義事,嘗集文山事蹟為傳記,序之以傳。卒年四十九。累贈少師,謚文穆。
與廣同時有解縉、楊士奇、夏原吉、楊溥、楊榮、黃淮、金幼孜、蹇義輩,皆攀龍附鳳,為時大臣云。後大學士李東陽讀所述文山傳記,以時跋之,曰:「狀元忠義古今傳,野史何如舊史全,刪述總煩胡學士,姓名猶記丙申年。」其意最微婉。卒後公論乃定,大都如此。
【王天有點校】
附录:
革除遺事節本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黃佐撰佐有泰泉鄉禮已著錄是書有列傳無本紀明史藝文志載黃佐革除遺事六卷當卽此書然佐書實有本紀其所自撰序可考又郁袞革朝遺忠錄别載佐序稱舊本繁文今皆芟之定爲七卷是知十六卷之革除遺事乃佐之全書此則佐所自節之本通本紀爲七卷此本佚其本紀故止有列傳六卷也又原書如姚廣孝諸人皆别爲外傳此則不復分析其體例亦稍不同
案此本惟存列傳似應入傳記類中然實原有本紀而佚之則仍以雜史論矣(四庫全書總目·史部·雜史類存目)
革除遺事十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
明符驗撰驗字大充號松巖黃巖人嘉靖戊戌進士官至廣西按察司僉事此書卷首有驗序稱泰泉欲修國史之缺出檇李郁氏本俾覈訂爲十六卷以復於泰泉泰泉者黃佐之别號葢驗此書實因嘉興郁衮舊本而修緝之肇其議者則黃佐也又有一序舊本題爲郁衮作其文與黃佐集中所載此書之序正同葢傳寫者訛題衮名衮書有傳無紀此書則列傳十卷外傳一卷冠以本紀五巻截然兩書不容移甲爲乙别本或兼題佐名考中書徐妙錦一條佐集載之題曰徐妙錦傳然則佐亦潤色其間矣朱彞尊嘗謂黃佐革除遺事與當時紀建文事諸書皆不免惑於從亡致身二錄葢於虛傳妄語猶未能盡加芟削云(四庫全書總目·史部·雜史類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