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简介
于濆(832-?)字子漪,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咸通二年(861)登进士第,曾奔走于陕西、河南、江苏、浙江和北方边塞等地,一生郁郁不得其志,沉沦下僚,官终泗州判官。与刘驾、曹邺等皆不满于当时诗坛拘守声律、轻浮华艳的绮靡诗风,曾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 ”。其诗擅长 五古,短小精悍,质朴刚健,边塞诗也写得深沉痛切,独具一格。《全唐书》录其诗四十五首,编为一卷。
古 宴 曲
于 濆
雉扇合蓬莱,
朝车回紫陌。
重门集嘶马,
言宴金张宅。
燕娥奉卮酒,
低鬟若无力。
十户手胼胝,
凤凰钗一只。
高楼齐下视,
日照罗绮色。
笑指负薪人,
不信生中国。
于濆诗鉴赏
《古宴曲》是于濆(fén)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 诗名写“古宴 ”,实刺时弊,它通过对豪门穷奢极侈 生活的抨击,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任意挥霍百姓血汗的愤慨憎恶和对黎民疾苦的无限同情。
诗的前四句写朝廷中君臣不以朝政为怀,他们草草退朝,便慌忙奔赴迎宾聚朋的豪华宴筵,暗示出这些重权在握者均是一些酒囊饭袋。中间四句,采用特写镜头和对比的方法,描写宴会上的“服务人员”的娇态和服饰。这样的宴会 ,不写宾客与主人的豪华, 只写美女如云,则足见其与会者的荒淫奢侈;不写宴会者的华丽服饰,只写“ 燕娥 ”的一只凤凰钗能使“十户手胼胝 ”,就足以暗示出其一个宴会的所耗巨 资。最后四句写楼上饮宴者与楼下负薪者的极端悬殊的阶级差别,一个“笑”字,生动地刻画出身居高楼的统治者麻木不仁、不恤民苦的可憎与可恶。
这首诗采用对比的方法塑造形象,使形象分外鲜明、突出。其中有暗比,如“重门集嘶马 ”,而百姓 却要牛马不如地“负薪”以归;有明比,如燕娥“低鬟若无力”,凤凰金钗耀眼明,而“十户手胼胝”,方抵“凤凰钗一只”,又如楼上罗绮者,楼下“负薪人”..像白居易的“一丛深色花 ,十户中人赋”一样, 这些双双对立的形象,使统治者的奢侈浪费,与黎民百姓的悲惨生活所形成的对比愈鲜明,就愈具有警策人心的力量,就愈能“深刺当世之弊”。
辛 苦 吟
于 濆
垅上扶犁儿,
手种腹长饥。
窗下投梭女,
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
化为嫫母姿。
一笑不值钱,
自然家国肥。
于濆诗鉴赏
这句表现下层人民的饥寒,后四句表现上层社会的糜费;两相对照,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不合理现象。全诗用的是对比手法,不仅前半首和后半首将下层与上层情况作了鲜明的一般性比较,而且前半首与后半首又分别用了不同的特殊对比手法,具体表现下层和上层的情况 ;前半首用的是“ 推理对比”,后半首用的是“转化对比”。
前四句说,在田地里扶犁耕种的男儿,理应有饭吃,吃得饱,但是实际上却挨饿;在窗牖下投梭织布的妇女,理应有衣穿,穿得暖,但是实际上却在受冻。
情理本应如此,而实际却正相反,情理与实际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情理并非直接表现出来的,只写出条件,由读者推理 ,然后与实际情形比较 ,可称之为“推理对比 ”。这种对比,读者会对不合理现象发出 “岂有此理”的感叹,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颇具艺术效果。
推理对比 ,早就有此传统 。《淮南子·说林训》说:“屠者藿羹,车者步行 ,陶者缺盆 ,匠者狭庐,为者不得用,用者不肯为。”这里就包含了推理对比。
这手法在诗歌中普遍运用,如孟郊《织妇辞 》“如何 织纨素,自着蓝缕衣”,杜荀鹤《蚕妇》“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 ”,都是表现用者不肯为,为 者不得用。宋张俞《蚕妇》云 :“昨日到城郭,归来 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这首诗历来脍 炙人口。它之所以能如此耐人思索,也正在于采用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推理对比手法。表现生活中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不合理现象,多用此手法 。《辛 苦吟》就用此法表现了食 、衣两方面的不合理情况。 后四句说,我希望燕地赵地的美女,都变成面目丑陋而德行贤惠的嫫母;那么,她们的笑,就不可能再那样值钱,也就再不至于有一笑千金的挥霍现象了。
这样于国于家都有利,都会好起来。古时传说燕、赵(在今河北省)出美人,这里以美人之锦衣玉食,一笑千金,典型地表现出上层生活的奢侈;诗人对此现象十分不满,因而富有想象地提出这样的假设:但愿有朝一日,燕、赵所出美人,转化为黄帝的妃子嫫母:
貌美转化为貌丑,无德转化为有德,笑值千金转化为笑不值钱。到那个时候,社会上富者穷奢极侈、贫者衣食无着的现象,也许可望有所变化吧。诗人驰骋想象,从现实的境界转化为理想的境界。巧妙地使两种境界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手法可称之为“转化对比”。
诗人有意通过浪漫的想象来构成这种转化对比,借以批判上层社会的腐败。
转化对比也是传统的对比手法 ,“沧海桑田”是 自然界的转化对比,经常被用来说明古今人事转化的对比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吴宫花草埋幽径,晋 代衣冠成古丘”,则是直接表现古今人事的转化:“吴宫花草”变为“ 幽径 ”,“晋代衣冠”成了“古丘”,这也是一种转化对比。此诗通过想象中的转化,来构成转化对比,在艺术效果上使所表现的形象鲜明而又突出,使抒发的感情惋转而又强烈,富有艺术感染力。
里中女
于 濆
吾闻池中鱼,
不识海水深;
吾闻桑下女,
不识华堂阴。
贫窗苦机杼,
富家鸣杵砧。
天与双明眸,
只教识蒿簪。
徒惜越娃貌,
亦蕴韩娥音。
珠玉不到眼,
遂无奢侈心。
岂知赵飞燕,
满髻钗黄金。
于濆诗鉴赏
于濆是晚唐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写过不少关心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以及揭露封建统治者罪行的诗篇,《里中女》就是其中的一首。“里中女”,“里”,野里,即穷乡僻壤的女子。
诗的开头,富于民歌比兴色彩。诗以“池鱼”比“桑女”、“海水”比“华堂 ”,表明贫苦的桑下女不 理解富贵人家的生活,自然而贴切。民歌经常重复咏唱。诗中“ 吾闻 ”、“不识”,重叠两次,音节优美,自然地表露出作者的同情之心。
五、六句中“苦机杼”扣“ 桑下女”,“鸣杵砧” 扣“华堂阴 ”,形成了鲜明对照,揭发了富贵人家与 桑下女截然不同的生活状况 。“ 机抒 ”,织布工具。 “杵砧”,捣衣工具。“苦机杼”的“ 苦”,反映了桑 下女那种“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孔雀东南飞 》)的辛勤情景,然而桑下女的劳动成果,却全给 富贵人家剥夺了去 。“鸣杵砧”的“鸣”字,既形象 地表现捣衣之声,又暗示富贵人家不养蚕 ,不织布, 反而遍身罗绮,有做不完的衣服。这是封建社会的真实写照。晚唐时期,朝政日衰,国势日微,赋敛日重,劳动人民终年劳苦,不得温饱,而豪门贵族“缯帛如山积”(白居易《重赋 》),“衔杯吐不歇”(郑遨《伤 农 》)。“苦机杼”与“鸣杵砧”对照,正深刻地反映 了这种罪恶的社会现实。
以下是通过形象进行议论。作者以“天与双明眸,只教识蒿簪”慨叹桑下女天生一对明亮的眼睛,但因为她贫苦,只能见到野蒿制成的簪子,见不到精致的束发工具 。“明”字妙,突出了桑下女天真活泼、聪 明伶俐的神情。“只教”,一个转折,点出劳动妇女不能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精致的工艺品,一生只见识过粗贱的饰物。
接着,以“越娃”(西施)“韩娥”这两个形象的比喻,承接“双明眸 ”,并在“越娃”“韩娥”之上, 冠以“徒惜 ”,惜桑下女有西施之貌 ,而幽处野里;有韩娥之音,而湮没无闻 。“惜”而徒然,表明了作 者的无限感叹与无可奈何的心情。
“珠玉不到眼”两句,从字面看,并无难解之处。
“遂”字很重要,它将两个否定词“不”与“无”紧密联结起来,贯通上下文,以表明桑下女具有一颗纯洁而质朴的心,而这颗心又是“珠玉不到眼”使然的。
结尾两句,与“华堂”、“富家”照应,并与桑下女恰成对比,这是全诗精神的结穴处。赵飞燕是汉成帝的皇后,受宠幸,尚奢侈 。“满髻钗黄金 ”,“钗”
作动词用,是说赵飞燕发髻上插满了黄金制成的装饰品。这些装饰品从何而来?美人“两片云,戴却数乡税”(郑遨《 富贵曲 》),不正是从千万个“桑下女”
式的劳动人民身上榨取的吗?作者不便说明当代,所以假托“赵飞燕”。纪昀认为,古人为诗,不废议论,只是“不着色相”而已。《里中女》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