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诗鉴赏辞典 » 唐诗鉴赏辞典全文在线阅读

《唐诗鉴赏辞典》储光羲诗鉴赏

关灯直达底部

生平简介

储光羲(707-约760),唐著名诗人。兖州(今属山东)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授汜水尉后为安宜县尉尉。天宝十年(751)转下邽尉,后升任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

安史之乱后,被贬谪,死于岭南。为盛唐著名田园山水诗人之一。

其诗多为五古,擅长以质朴淡雅的笔调,描写恬静淳朴的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

钓鱼湾

储光羲

垂钓绿湾春,

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

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

维舟绿杨岸。

储光羲诗鉴赏

这首诗是储光羲《杂咏五首》的第四诗。诗人以清新流丽的语言,描绘钓鱼湾春意盎然的风光。

首句,表明诗中的人物是一位垂钓者,在这大好的春光里,他悠闲自得地在河湾里钓鱼。一个“绿”字,描绘出钓鱼湾草木葱茏、翠色欲流的迷人春色。

次句,描绘杏花纷纷飘落。雪白、粉红的杏花,与青绿的草木相映照,色彩鲜艳多姿。一个“乱”字,表现出杏花的繁盛、纷乱,渲染春意的深浓,真是着一字而境界全出。“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二句,由写岸上风光转到写水上景物。这两句细腻地表现了自然景物之间微妙的关系,诗意曲折而丰富。因为河道弯曲而形成了一个深潭,潭水非常清澈,使垂钓者以为潭水很浅。浅水里是不会有鱼的。但垂钓者蓦然看到水面上荷叶在摇晃,才恍然这清潭里有鱼儿在游动,只不过密密的荷叶覆盖着水面,看不见鱼儿罢了。

既然水中鱼儿很多,可见潭水并不浅,垂钓者只是“疑水浅”罢了。十个字,意思紧密勾连而回环曲折,从表现清潭、绿荷、鱼儿的关系之中,传达出动人的诗意;同时,还抒写了垂钓者对于大自然的浓烈兴味。

在储光羲之前,南朝梁代诗人谢朓的《游东田》诗中有“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二句,就描写了鱼和荷的关系,写得生动活泼。储光羲的“荷动知鱼散”或许受了谢朓“鱼戏新荷动”的启发。但比较起来,谢朓写鱼戏引起荷动,未免太过直露,储光羲写得含蓄婉曲,情趣更浓。以上四句诗,诗人先后通过描绘“绿湾”、“杏花乱”、“潭清”、“荷动”、“鱼散”,渲染了钓鱼湾清幽的环境和浓郁的春光。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这两句出人意料地告诉人们:垂钓者,意不在钓鱼,又不在赏春,而是在等待知心的朋友。这真是凭空出奇,将诗引向新的境界,使诗更有情趣和韵味。诗的结构也显现出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曲折变化之妙。

在语言上,首句“垂钓绿湾春”造语有奇趣。五言诗每句限制五个字,所以诗人在这句诗中省略了状·1520·《唐诗鉴赏大典》

语副词,以使诗句富于弹性。我们也就可以按照字面的排列,把这句诗中的“绿湾春”,看作是“垂钓”的宾语,这就是说,他垂钓的不是鱼,而是一湾浓绿的春色。这样解释,这句诗的诗意就更浓了。

田家杂兴(其六)

储光羲

楚山有高士,

梁国有遗老。

筑室既相邻,

向田复同道。

糗糒常共饭,

儿孙每更抱。

忘此耕耨劳,

愧彼风雨好。

蟪蛄鸣空泽,

鶗鴂伤秋草。

日夕寒风来,

衣裳苦不早。

储光羲诗鉴赏

“楚山有高士,梁国有遗老”首句点出诗中的主人公楚山,即商山,汉代商山有四个有名的隐士,人称“商山四皓”。梁国即梁园,是汉代梁孝王刘武所建,梁孝王常把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辞赋家请到梁园里住。这里借“楚山高士”和“梁国遗老”比诗中村居的老人。以下几联写他们房屋相邻,一同赴耕,有干饭同享以及热情待客的情景和生活。“愧彼风雨好”借用《诗经·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句意,对来客表示感激,“蟪蛄”即寒蝉,“ 鶗鴂”即杜鹃鸟,这两句用寒蝉和杜鹃鸟声,表明秋天已至。

这首诗着重从农村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角度,表现农民待人接物真诚、热情,心地纯朴。在诗人的笔下,乡村的老人们筑室相邻,向田同道,有干饭共同分享,有儿孙互相照拂。客人来了,他们不只是高兴地款待,甚至还表示感激,忘记了耕田锄草的劳累,诗人抓住几个日常生活的细节,朴朴素素地写出来,便亲切动人地表现了农民们的善良淳厚。诗的后四句,还反映了他们生活的艰难和贫苦。尽管是浮光掠影的表现,也是难能可贵的。诗人在山村隐居期间,亲自参加了一些劳动,对农民的生活状况、思想感情、性格作风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才能够写得亲切富有情趣。沈德潜认为储光羲的诗学习陶渊明诗而得其“真朴”。他在评这首诗时说:“此种真朴,右丞(王维)田家诗中未能道着。”(《唐诗别裁》)这个意见是中肯的。这首诗接触到一些农村的现实,生活气息比较浓厚,又学习陶诗的白描手法,语言朴素自然,所以就给人以真朴之感。

张谷田舍

储光羲

县官清且俭,

深谷有人家。

一径入寒竹,

小桥穿野花。

碓喧春涧满,

梯倚绿桑斜。

自说年来稔,

前村酒可赊。

储光羲诗鉴赏

诗人在一个春日里,去拜访深山谷中的农家。首句“县官清且俭”,指出了这个县的长官清廉正直、节俭爱民。中间四句都是景物描写。其中有诗人一路访问、游览的行踪,也有山村农民愉快地劳动的场面。

诗人穿过青翠竹林掩映的小径,走过小桥,边走边观赏清涧两岸盛开的野花。春水涨满了山涧,哗哗地流淌着;设在溪岸上的水碓,不停地转动、起落,发出渲闹的声音。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唱着一首五谷丰登的歌。接着,诗人步入桑树林。一架架木梯子斜靠在桑树旁边。农民们正忙碌着采摘桑叶。采桑要用梯子,足以说明桑树的丰茂,叶子的肥硕,也预示蚕茧的丰收。这四句顺着诗人的游踪,描写田舍的美丽风光与农民们和平的劳动生活,写得绘声绘色,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结尾两句,是田舍主人对诗人的谈话。他告诉来访的客人:近年来这里的收成不错。在前面的村子里,买酒还可以赊欠呢。这两句以农民自己的语言,描写他们以辛勤劳动换来的丰足生活。语言朴素而有情趣,形象而逼真地表现了农民的口吻和心理。

江南曲(其一)

储光羲

绿江深见底,

高浪直翻空。

惯是湖边住,

舟轻不畏风。

储光羲诗鉴赏

江南曲: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它和《采莲曲》、《采菱曲》等编入《清商曲辞》。唐代诗人学习乐府民歌,采用这些旧题,创作了不少清新平易、明丽活泼的诗歌。储光羲的《江南曲》就属于这一类作品,共四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这首诗勾画江南水乡人民不畏风浪、勇敢豪迈的性格和气魄。

首句“绿江深见底”,描绘江水碧绿,又非常清澈,尽管水很深,却能一望见底。诗人以朴素、简洁的语言画出一条清江,足已使人想象江南水乡风光的明媚秀丽。这句诗以赞叹的口吻写出,表现了水乡人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能够看见绿江的底,可见,是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因此这句诗已为下一句描写江上风浪反衬了一笔。

次句“高浪直翻空”,表现江上风狂浪猛的情景。

五个字有几个层次,无一字虚设。“高”,说明这不是一般的波浪,而是很高的浪头。“直”字活画出高浪陡然掀起,直冲云天之势。“翻空”,进一步渲染浪涛之猛烈,而且是无数的高浪飞涌起来,拍击天空,简直要将天空掀翻击倒。这一句虽然没有直接点出“风”,但我们从翻空的高浪中看到了“风”的形象,感受到它的气势,并听到它咆哮的声音。“惯是湖边住,舟轻不畏风”。口气轻松、平易,但份量很重。

十个字非常有力地表现了水乡人民藐视风浪、无所畏惧的勇气和魄力,他们敢于驾一叶轻舟,在大风大浪中恣意遨游。

一般来说,表现雄强的力,需要用悍峭、豪放的笔墨。但有时候,轻淡的语言和从容的语调,更能达到力透纸背的艺术效果。储光羲这首诗的后两句,就可以给我们以启发。

江南曲(其二)

储光羲

逐流牵荇叶,

缘岸摘芦苗。

为惜鸳鸯鸟,

轻轻动画桡。

储光羲诗鉴赏

这首小诗表现江南水乡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诗人善于抓住人物的行动细节,表现他们爱情的欢乐、热烈和深挚。

前二句,描叙一对青年情侣合乘一叶小舟,在河上快乐地遨游。他们时而飞快地划动船桨,追逐着流水;时而把船摇到铺满荇菜的水段,高高兴兴地牵动、采摘鲜嫩的荇叶;一瞬之间,他们又沿着曲折的河岸,把小船划进芦苇深处,攀摘那青青的芦苗。“逐流水”、“牵荇叶”、“摘芦苗”,这一连串的行动,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这一对热恋的情侣欢乐、幸福的情态。诗人没有静止地描写环境,而是巧妙地通过情侣的活动自然地引出水乡的风物。这荇菜飘浮、芦苇轻拂的水乡风物,又为情侣谈情说爱制造一个富于诗情画意的环境气氛。“牵荇叶”这个细节,还具有暗示青年男女欢爱的妙用。《诗经》中的《关睢》这首描写爱情的著名诗篇,就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的诗句,通过采荇菜表现爱情。所以,“牵荇叶”这一笔既是实写水乡风物,也有隐喻、象征的意义。

三、四句,以人物的行动揭示他们的热恋之情。

沉浸在欢乐爱情中的恋人,忽然看见江面上游来一对相互追逐的鸳鸯。这对鸳鸯于是成了他们爱情的象征。

他们不愿意任何人打扰自己的恋爱,自己当然也不愿意将这一对鸳鸯惊散。因此,他们怀着爱怜、欣喜的感情,轻轻地划动船桨,悄悄地离开了。这一个细节非常富于情趣,它含蓄婉转、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恋人对美好爱情的珍惜,表达了他们深沉的爱。

总起来说,储光羲的《江南曲》,语句清新平易,质朴自然,而情真意蕴,富于浓郁的民歌风味。在他的数量众多的田园诗中,这组诗是别具一格的。

江南曲(其三)

储光羲

日暮长江里,

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

来去逐轻舟。

储光羲诗鉴赏

《江南曲》为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它与《采莲曲》、《采菱曲》等编入《清商曲辞》。

头两句“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点明时间地点和情由。“渡头”就是渡口,“归渡头”也就是划船回家的意思,“相邀”二字,渲染出热情欢悦的气氛。这是个江风习习、夕阳西下的时刻,那一只只晚归的小船飘荡在这迷人的江面上,船上的青年男女相互呼唤,江面上的桨声、水声、呼唤声、嘻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欢快的晚归曲。

后两句“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创造了一个很美的意境。在那些表现出青年男女各种微妙的、欲藏欲露、难以捉摸的感情,这两句诗就是要表现这种复杂的心理。诗人抓住了“归棹落花前”这个富有特色的景物,赋予景物以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另一番意境。“落花”随着流水,因此尽管桨儿向后划,落花来去飘荡,但还是紧随着船儿朝前流。诗人只加了“如有意”三个字,就使这“来去逐轻舟”的自然现象,感情化了,诗化了。然而,这毕竟是主观的感受和想象;因此那个“如”字,看似平常,却很有讲究。“如”者,似也,象也。它既表现了那种揣摸不定的心理,也反映了那藏在心中的期望和追求。下语平易,而用意精深,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首诗所要表现的感情和心理状态。

这首诗的第四句,有的本子作“来去逐船流”,从诗意的角度来看,应该说“来去逐轻舟”更好些。

因为,第一,“逐”字在这里就含有“流”的意思,不必再用“流”字;第二,因为上句说了“如有意”,所以,虽然是满载一天劳动果实的船,此刻也成为“轻舟”,这样感情的色彩就更鲜明了。“轻舟”快行,“落花”追逐,这种紧相随、不分离的情景,也正是构成“如有意”这个联想的基础。所以,后一句也可以说是补充前一句的,两句应一气读下。

田家即事

储光羲

蒲叶日已长,

杏花日已滋。

老农要看此,

贵不违天时。

迎晨起饭牛,

双驾耕东菑。

蚯蚓土中出,

田乌随我飞。

群合乱啄噪,

嗷嗷如道饥。

我心多恻隐,

顾此两伤悲。

拨食与田乌,

日暮空筐归。

亲戚更相诮,

我心终不移。

储光羲诗鉴赏

“ 即事”一般指以眼前事物为题材的诗歌,与“即景”不同之处在于有人物与事件。本诗以老农一日耕事为中心,分别写三个层次。首六句为第一层,写不违农时,勤于躬耕。“蒲叶日已长,杏花日已滋”,借眼前景物写季节紧逼,句式类似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老农要看此”,造句古拗,不避俚俗,“要”意为“切要”“紧要”,表现耕者的急切心情,与“天时”相应。“饭牛”“ 双驾”都是田家用语,“双”者,我与牛也。第二层四句写耕时所见一幅田乌觅食的特写画面。田乌群合乱噪,嗷嗷待哺,一“啄”一饥”,极尽饿态形相。春耕刚开始群乌就如此,前一年的灾荒可知。诗人通过“群乌觅食图”形象地展示了一个特殊的背景,深刻地表现了一页悲惨的历史,即使在“小邑犹藏万家室”的盛唐,穷年凶岁,饥及禽鸟,何况人呢!这一惊心动魄之笔,包含比具体画面丰富的意蕴;第三层六句写“我”(老农)的恻隐,“两伤悲”者,伤己悲乌也。“拨食与田乌”,其所拨者不仅是口中食,甚至可能有筐里谷种。空筐暮归,亲戚相诮,足以说明悖于常情常理。而结句“我心终不移”则大有释迦牟尼“割肉啖虎”甘为众生承担苦难的胸怀。

储光羲这首诗的风神骨貌,在于其写实内容与古拙形式,简练的叙事方式,承继汉乐府,虽入唐调,但已洗去六朝体的浮华、铺阵,在近体诗风行之时,五言古风一体,独树一帜。对于盛唐山水田园诗来说,它不鹜声律文采,在一片“田家乐”“风光美”新潮中,以沉浑的传统唱法倾诉农家真实况味。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

(十首选一)

储光羲

仲夏日中时,

草木看欲燋。

田家惜工力,

把锄来东皋。

顾望浮云阴,

往往误伤苗。

归来悲困极,

兄嫂共相譊。

无钱可沽酒,

何以解劬劳。

夜深星汉明,

庭宇虚寥寥。

高柳三五株,

可以独逍遥。

储光羲诗鉴赏

储光羲这组诗共十首,是他与王维交往期间诗的书录,“偶然作”说明它的随意性和不连贯性,并非严格意义的组诗系列。从诗的内容写法看,也驳杂不一。

首六句描写盛夏干旱,农夫锄苗盼雨,全是日常口语和平淡语气,从行为中写景写人。“看”是一种心情,草木焦枯意喻忧心似焚;“借”是一种心情,当此,盛夏酷暑,为抗旱保苗,应该百倍珍惜的辛苦“工力”也在所不惜了;“望”是又一种心情,如同大旱之望云霓,盼滂沱之解暑渴,却只有浮云薄翳,或仅仅是一种希冀,一种企望,而一“顾”一“误”传神细节,更表现了这种心不在焉的惶惑。

强烈的矛盾情态,以闲淡笔墨白描手法从容叙写,显示出一种大巧若拙的简古风格与质朴气度。

中间四句写农民从田间归来,神情疲惫,“悲困极”三字下得十分沉重,照应上文;而“兄嫂共相譊”则加深孤苦无依气氛,引起下文。“共相”兼指兄嫂唱和;“譊”,指争辩,引申为责骂。这个农夫孤苦无依,既无衣食父母,又无沽酒青钱。这里,“酒”的形象不仅贯通“无钱”与“劬劳”,还应该看作是孤独的象征物和孤独者解闷的伴侣。“劬劳”,指劳累,劳苦。这四句只字未提孤独,而孤独之义自现于字里行间。如果说干旱乃天时灾变,孤独则是人为,叙事深度与抒情浓度相互渗透,富有层次感。

最后依旧是孤独环境与心境的拓展和深化。围绕着末句“独”字,写夜深,写星汉,写寂寥虚庭,写三五高柳,这彻夜不眠的愁人,这无法排遣的悲哀,将四周的氛围渲染得更为沉重。黑白分明的层次,朦胧幽暗的背景,构成一幅立体的写意画面,将实景虚化了。“逍遥”,反语,或可解“穷开心”;确切地说是“反拨”,就是用特殊色调构成对比,可以取得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