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秘传眼科龙木论 » 秘传眼科龙木论全文在线阅读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之八

关灯直达底部

卷之八 针灸经

一·偃伏头部中行

凡十穴神庭 一穴。在鼻直入发际五分。督脉足太阳阳明三脉之会,治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可灸二七壮止。

岐伯曰,凡欲疗风。勿令灸多。缘风性轻。多即伤。宜灸七壮。至三七壮止。禁不可针。针即发狂。忌生冷鸡猪酒面动风物等。

上星 一穴。在鼻直上入发际一寸陷中。督脉气所发。治头风目眩。睛痛不能远视。以细三棱针刺之。即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可灸七壮。不宜多灸。若频灸即拔气上。令目不明。忌如前法。

囟会 一穴。在上星后一寸陷中。可容豆。督脉气所发。治目眩。可灸二七壮至七七壮。初灸即不痛。病去即痛。痛则罢灸,针入二分。留三呼。得气即泻。针讫。以末盐生麻油相和。揩发根下。头风即永除,若八岁以下。即不得针。忌如前法。

前顶 一穴。在囟会后一寸五分骨陷中。督脉气所发。疗头风目眩。针入一分。可灸三壮至七七壮即止。忌如前法。

百会 一穴,一名三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督脉足太阳交会于巅上。针入二分。

得气即泻。可灸七壮。至七七壮即止。唐秦鸣鹤刺微出血。头痛立愈。凡灸头顶。不得过七七壮。缘头顶皮肤浅薄。灸不宜多。

后顶 一穴,一名交冲。在百会后一寸五分枕骨上,督脉气所发。治目眩。头偏痛。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强间 一穴。一名大羽。在后顶后一寸五分。督脉气所发。治脑旋目晕。头痛不可忍。可灸七壮。针入二分。

脑户 一穴。一名合颅。在枕骨上强间后一寸五分。督脉足太阳之会。禁不可针。针之令人哑不能言。

治目晴痛。不能远视。可灸七壮。亦不可妄灸。令人失喑。

风府 一穴。一名舌本。在项发际上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督脉阳维之会。禁不可灸。不幸使人失喑。治头痛目眩。针入三分。

哑门 一穴。一作喑。一名舌横。一名舌厌。在顶中央。入发际五分宛宛中。督脉阳维之会。入系舌本。仰头取之。禁不可灸。灸之令人哑。治头痛。针入二分。一作五分。

卷之八 针灸经

二·偃伏头部第二行

左右凡十四穴曲差 二穴。在神庭旁一寸五分。入发际。足太阳脉气新发。治头顶痛。目视不明。针入二分。可灸三壮。

五处 二穴。在上星旁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气所发。治目不明。头风目眩。针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壮。

承光 二穴。在五处后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气所发。治风眩头痛。目生白膜。针入三分。禁不可灸。

通天 二穴。在承光后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气所发。治偏风,鼻多清涕。衄血头重。针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壮。

络却 二穴。一名强阳。又名脑盖。在通天后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气所发。治青风内障。目无所见。可灸三壮。

玉枕 二穴。在络却后一寸五分。侠脑户旁一寸三分。起肉枕骨。入发际上三寸。足太阳脉气所发。治目痛不能视。脑风疼痛不可忍者。可灸三壮。

天柱 二穴。侠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中。足太阳脉气所发。治目瞑视。头旋脑痛。针入五分。得气即泻。立愈。

卷之八 针灸经

三·偃伏头部第三行

左右凡十二穴临泣 二穴。在目上。直入发际五分陷中。足太阳少阳之会。治目生白翳多泪。针入三分。留七呼。得气即泻,忌如前法。

目窗 二穴,在临泣后一寸,足少阳阳维之会。治目外 赤痛。忽头旋。目KT KT 。远视不明。针入三分。

可灸五壮。三度刺目大明。

正营 二穴。在目窗后一寸。足少阳阳维之会。治头项偏痛。针入三分。可灸五壮。

承灵 二穴。在正营后一寸五分。足少阳阳维之会。治脑风头痛,可灸三壮。

脑空 二穴。一名颞 。在承灵后一寸五分。挟玉枕骨下陷中。足少阳阳维之会。治脑风。头痛不可忍。目瞑。

针入五分。得气即泻。可灸三壮。魏公苦患头风。发即心闷乱目眩。华佗当针而立愈。忌如前法。

风池 二穴。在颞 后发际陷中。足少阳阳维之会,治目眩苦头痛,目泪出。目内 赤疼。目不明。针入七分,留七呼。可灸七壮。

卷之八 针灸经

四·侧头部

左右凡十二穴颔厌 二穴,在曲周下颞 上廉。手足少阳阳明之交会。治头风眩。目无所见,偏头痛。引目外 急,针入七分。留七呼。可灸三壮。忌如前法。

悬颅 二穴。在曲周上颞 中廉。足少阳脉气所发。治头偏痛。引目外 赤。针入三分。留三呼。可灸三壮。

忌如前法。

悬厘 二穴。在曲周上颞 下廉。手足少阳阳明之交会。治头偏痛。目锐 赤痛。针入三分。灸三壮。

角孙 二穴。在耳郭中间上开口有空。手足少阳之会。治目生肤翳。可灸三壮。

窍阴 二穴。在枕骨下。摇动有空。足太阳少阳之会。治头目痛。针入三分。可灸七壮。

 脉 二穴。一名资脉。在耳本后鸡足青络脉。刺出血。如豆汁。不宜出血多。治头风眵蒙。目睛不明。针入一分,可灸三壮。

卷之八 针灸经

五·正面部中行

凡一穴龈交 ─穴。左唇内齿上龈缝筋中。治目泪眵汁。内 赤痒痛。生白肤翳。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卷之八 针灸经

六·面部第二行

左右六穴攒竹 二穴。一名始光。一名光明。一名员柱。在两眉头陷中。足太阳脉气所发。治目KT KT 。视物不明。

眼中赤痛。针入一分。留三呼。泻三吸。徐徐而出针,不宜灸。宜以细三棱针刺之。宣泄热气。三度刺目大明。忌如前法。

睛明 二穴。一名泪孔。在目内 。手足太阳少阳足阳明五脉之会,治攀睛翳膜覆瞳子。恶风泪出。目内 痒痛。小儿雀目疳眼。大人气眼冷泪。KT 目视物不明。大 肉侵睛。针入一寸五分。留三呼。禁不可灸。雀目者宜。

可久留针。然后速出针。忌如前法。

巨  二穴。侠鼻孔旁八分。直目瞳子。跷脉足阳明之会。治青盲。目无所见。远视KT KT 。白翳覆瞳子面。针入三分。得气而泻,灸亦良。可灸七壮。

卷之八 针灸经

七·面部第三行

左右凡六穴阳白 二穴。在眉上一寸。直目瞳子。足少阳阳维之会。治头目痛。目眵。可灸三壮。针入三分。一作二分。

承泣 二穴。在目下七分。直目瞳子陷中。跷脉任脉足阳明之会。治目视KT KT ,冷泪。眼 赤痛。禁不宜针。针之令人目乌色。可灸三壮。炷如大麦。忌如常法。

四白 二穴。在目下一寸。足阳明脉气所发。治头痛目眩。眼生白翳。可灸七壮。针入三分。凡用针。稳审方得下针。若针深。即令人目乌色。

卷之八 针灸经

八·面部第四行

左右凡八穴本神 二穴。在曲差旁一寸五分。一日直耳。上入发际四分。足少阳阳维之会。治目眩。颈项强急痛。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丝竹空 二穴。一名目 。在眉后陷中。足少阳脉气所发。禁不可灸。不幸使人目小。又令人目无所见。治目眩头痛。目赤。视物眩眩。眼睫拳倒。针入三分。留三呼。宜泻不宜补。

瞳子  二穴。在目外 五分。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治青盲无所见。远视KT KT 。目中肤翳白膜。头痛。

目外 赤痛。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颧  二穴。在面 骨下廉锐骨端陷中。手少阳太阳之会。治目黄。眼 动不止。针入二分。

卷之八 针灸经

九·侧面部

左右凡二穴头维 二穴。在额角入发际。本神旁一寸五分。足少阳阳明脉之交会。治头偏痛。目视物不明。针入三分,禁不可灸。

卷之八 针灸经

十·背部中行

凡二穴陶道 一穴。在大椎节下间,俯而取之。督脉足太阳之会。治头重目瞑。可灸五壮。针入五分。

筋缩 一穴。在第九椎节下间 。俯而取之。督脉气所发。治目转上垂,可灸三壮。针入五分。

卷之八 针灸经

十一·背部第二行

左右凡十穴风门 二穴。一名热府。在第二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督脉足太阳之会。治目瞑风劳。针入五分。留七呼。可灸五壮。

肺  二穴。在第三椎下两傍相去各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气所发。甄权针经云。在第三椎下两旁。以搭手左取右。右取左。当中指末是穴。治头目眩。针入五分。留七呼。可灸一百壮。

肝  二穴。在第九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治目上视。目眩。头痛。目KT KT 生白翳。针入三分。留六呼。可灸三壮。

三焦  二穴。在第十三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治目眩。头痛。针入五分。留七呼。可灸三壮。

肾  二穴。在十四椎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与脐平。治目视KT KT 。五劳七伤。针入三分。留七呼。

可灸以年为壮。慎如前法。

卷之八 针灸经

十二·背部第三行

凡二穴  二穴。在肩 内廉。侠六椎下。两旁相去各三寸。正坐取之。足太阳脉气所发。以手痛按之。病者言。针入六分。留三呼。泻五吸。治目眩。鼻衄。可灸二七壮至百壮止。忌苋菜白酒等物。

卷之八 针灸经

十三·手太阴肺经

左右凡四穴大渊 二穴。土也。在手掌后陷中。手太阴脉之所注也。为 。治目生白翳。眼 赤筋。可灸三壮。针入二分。

天府 二穴。在腋下三寸动脉中。以鼻取之。治目眩。远视KT KT 。禁不得灸。针入四分。留三呼。

卷之八 针灸经

十四·手阳明大肠经

左右凡四穴商阳 二穴。金也,一名绝阳。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手阳明脉之所出也。为井。治目青盲。

可灸三壮。右取左。左取右。如食顷立已。针入一分。留一呼。

合谷 二穴。一名虎口。在手大指次指歧骨间陷中。手阳明脉之所过也。为原。治目视不明。头痛。针入三分。

留六呼。可灸三壮。若妇人妊娠。不可刺之。损胎气。

卷之八 针灸经

十五·手少阴心经

左右凡四穴通里 二穴。在腕后一寸。治目眩头痛。针入三分。灸三壮。

少海 二穴。水也。一名曲节。在肘内廉节后。又云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手少阴脉之所入也。为合。治目眩。甄权云。屈手向头取之。治脑风头痛。不宜灸。针入五分。

卷之八 针灸经

十六·手太阳小肠经

左右凡十四穴少泽 二穴。金也。一名小吉。在手小指之端。去爪甲下一分陷中。手太阳脉之所出也。为井。治目生肤翳。

覆瞳子。可灸一壮。针入一分。

前谷 二穴。水也。在手小指外侧本节之前陷中。手太阳脉之所流也。为荥。治目中白翳。可灸一壮。针入一分。

后溪 二穴。木也。在小手指外侧本节后陷中。手太阳脉之所注也。为 。治目赤生翳,可灸一壮。针入一分。

腕骨 二穴。在手外侧腕前起骨下陷中。手太阳脉之所过也。为原。治目冷泪。生翳膜。头痛。可灸三壮。针入二分。留三呼。

阳谷 二穴。火也。在手外侧腕中锐骨之下陷中。手太阳脉之所行也。为经,治目眩。可灸三壮。针入二分。

留二呼。

养老 二穴。在手踝骨上一空腕后一寸陷中。手太阳 。治目视不明。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支正 二穴。在腕后五寸。别走少阴。治头痛目眩,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卷之八 针灸经

十七·手少阳三焦经

左右凡六穴关冲 二穴,金也,在手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手少阳脉之所出也。为井。治目生翳膜,视物不明。

针入一分。可灸一壮。忌慎如前。

液门 二穴。水也。在手小指次指间陷中。手少阳脉之所流也。为荥。治目眩头痛。目赤涩。针入二分。可灸三壮。

中渚 二穴。木也。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间陷中。手少阳脉之所注也。为 。治目眩头痛。目生翳膜。针入一分。可灸三壮。

卷之八 针灸经

十八·足少阳胆经

左右凡四穴侠溪 二穴。水也。在足小指次指歧骨间本节前陷中。足少阳脉之所流也。为荥。治目外 赤。目眩。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丘墟 二穴。在足外踝下如前陷中。去侠溪四寸五分。足少阳脉之所过也。为原。治目生翳膜。可灸三壮。针入五分。留七呼。

卷之八 针灸经

十九·足太阳膀胱经

左右凡八穴至阴 二穴。金也。在足小指外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足太阳脉之所出也。为井。治目生翳。针入二分。可灸三壮。

通谷 二穴,水也。在足小指外侧本节前陷中。足太阳脉之所流也。为荥。治目眩。颈项痛。目KT KT 。

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束骨 二穴。木也。在足小指本节后陷中。足太阳脉之所注也。为 。治目眩,项不可回顾。目内 赤烂。可灸三壮。针入三分。

京骨 二穴。在足外侧大骨下。赤白肉际陷中。足太阳脉之所过也。为原。治目内 赤烂。目眩。针入三分。

可灸七壮。

卷之八 针灸经

二十·推人神所在法

一日足大指。二日外踝。三日股内。四日腰。五日口舌悬壅。六日手掌。七日内踝。八日足腕。九日尻。十日腰背。

十一日鼻柱。十二日发际。十三日牙齿。十四日胃脘。十五日遍身。十六日胸前。十七日气冲。十八日股内。十九日足膝。二十日内踝。二十一日手小指。二十二日外踝。二十三日肝 。二十四日手阳明两腰。二十五日足阳明。二十六日胸。二十七日膝。二十八日阴。二十九日膝胫颞 。三十日关元下至足。

以上人神所在之日。禁忌针灸。若遇疾急。不拘。

卷之八 针灸经

二十一·推逐时人神所在

子时在踝,丑时在腰。寅时在目。卯时在面。辰时在头。巳时在手。午时在胸。未时在腹。申时在心。酉时在背。

戌时在项。亥时在股。

卷之八 针灸经

二十二·推九宫尻神诀

一坤踝上艾休加。二震须当在齿牙。三巽ru头连口舌。四中肩井是尻家。五干背面连双耳。六兑手膊莫虚华。七艮项腰莫针灸。八离肋膝最疑他。九坎肘肚脚休犯。记取尻神切莫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