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仁者无不爱也。亲疏内外,有本末焉。一家之亲,近之为兄弟,逺之为宗族,同乎一源矣。
若夫娣姒姑姊妹,亲之至近者也,宜无所不用其情。夫木不荣于干,不能以达支;火不灼乎中,不能以照外。是以施仁必先睦亲,睦亲之务,必有内助。
凡一源之出,本无异情,间以异姓,乃生乖别。《书》曰:“敦叙九族。”《诗》曰:“宜其家人。”主乎内者,体君子之心,重源本之义,敦《頍弁》之德,广《行苇》之风,仁恕寛厚,敷洽惠施。
不忘小善,不记小过。录小善则大义明,略小过则谗慝息,谗慝息则亲爱全,亲爱全则恩义备矣。疏戚之际,蔼然和乐。由是推之,内和而外和,一家和而一国和,一国和而天下和矣,可不重与?
【今译】
仁者大慈遍施,普爱大众。
但是也有亲疏内外、本末的不同,
分清轻重与次第,则可得睦亲之道。
一家之中,兄弟是亲的,宗族是疏的。
兄弟宗族,虽然有亲疏的不同,但来源于同一个祖先。
由妇道来看,我的兄弟宗族,虽然本源相同,我既然已经从夫了,兄弟宗族虽然亲,也疏了;
丈夫的兄弟宗族,与我虽然不同姓,但是女子以夫家为重,虽然疏也是亲的。
弟妹、嫂子、小姑子、姐姐、妹妹,是亲人中关系最近的,应当尽自己的情分真诚地对待她们。
树木的主干如果不粗壮,枝条就不会繁盛;
火如果不烧得炽灼,就不能照亮外面。
所以君子想要广施仁爱于众生,一定要先和睦亲人;
和睦亲人的关键,一定要有一个贤内助相助。
兄弟宗族、姑姊妹本为一源所出,君子欲与他们亲爱和睦。
而不贤之妇,常常视夫家的人为异姓,而与他们疏远间隔,导致乖违别异。
君子很少不被这样的妻子迷惑而与亲人疏远的。
《书》称赞帝尧,明达仁厚,能够和睦上至高祖下至玄孙九族的宗亲。
《诗》称赞后妃的风化,二南皆有能够宜家的淑女。
贤内助应当体察君子的心意,
看重亲族同源的道义,
敦守《頍弁》中厚待兄弟亲属的品德,
广行《行苇》中和善笃厚的风尚。
对亲人要仁恕宽厚,恩惠博施。
亲人对自己有小恩小惠,要牢记不忘;
亲人对自己有小的过失,则要忘记。
记小善,亲人间的恩义就渐渐厚了;
略小过,谗言邪语就会消失。
亲爱全了,恩义也就具备了。
内助贤惠,亲戚就和睦,大家都和善友爱,和和乐乐。
由此推而广之,诸侯、士大夫、官吏、平民之妻,
都应帮助丈夫和睦亲戚,以成内助之美。
内和,外就和,
一家和,一国就和,
一国和,天下就和。
怎能不重视睦亲之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