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至正四明续志 » 至正四明续志全文在线阅读

《至正四明续志》四明续志卷第七

关灯直达底部

宋元四明六志弟七十九

元王元恭撰

学校〔一〕

党庠遂序见王制而郡学之兴自西汉始县学自后魏始至唐州县皆有学始立孔子庙宋庆历中士皆土著而教之学校于是天下郡县无小大皆有学复行三舍法月书季考贡于京师三年大比升于春官由太学而进者居多四方士又皆可预计偕则乡学之舍法寻废入国朝首复儒役立科举勉励教养则莫盛于今日自庠序而增设书院在东南为尤盛然而士贡于乡则土著之源也分贡于学则舍法之端也济济多士克广德心兴贤材美教化盍亦思乡学之本蒙古学医学阴阳学亦附见云 【[按曰]则乡学之以下舍法寻废以上必有阙文之字原本适在行末盖传写者脱落一行耳】 

本路蒙古学

学初在西南隅仓桥侧今就东南隅帝师殿东庑权设招集官员子弟员及民闲俊秀者习读成材以备擢用

本路儒学

郡学创于唐开元闲夫子庙建于贞元闲宋天禧二年守李夷庚迁于郡治之东北一里半合庙学为一焉建炎兵毁而先圣殿独存绍兴七年守仇悆兴建前为仪门又前为台门后为明伦堂稽古堂堂之上旧有五经阁八斋庖廪先贤祠备见旧志皇朝至元十九年火惟台门三闲不毁更革兴建已见新志各有碑识皇庆年闲设立大小学训导共六员后量减存设四员守中进德二斋为大学说礼兴贤二斋为小学泰定三年总管郭郁重修翰林侍讲袁桷记 【见新志】 至元四年廉访副使顺昌重修翰林应奉陈旅记 【学记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谓学所以化民而成俗也故善为治者必建学以崇教化而任风纪师帅之职者不敢不以是为己责也四明郡学唐开元中立贞元中宣圣庙立宋天禧中庙与学徙郡东北陬建炎中毁于兵而殿独存宋在江左百五十载鸿生巨臣蔚然出乎句章其弦诵之舍宜益完且美矣我世祖皇帝既统一海宇以孔子之道可以隆化基也乃兴起学校登用儒雅天下翕然向风至元十九年庆元庙学灾当时守臣务亟成室屋规制简易二十八年始大营建至大二年更造大成殿皆部使学者作兴焉历岁滋久昔之闳壮而炳绚者皆弛圯而黝闇矣重纪至元之四年冬廉访副使宁夏顺昌公行部至郡首展谒庙下又环视师弟子舍叹曰是出风化之地也而衰敝若此今不葺责在我矣总管上饶张侯荣祖蹴然曰是吾责也于是廉访公属侯即图之乃考学田之入征宿逋缩浮费以庀材物工佣之需属府判苏邱齐侯谦总程督事齐侯展布心力完葺礼殿新圣容为坛构神栖而加幎焉四配十哲暨从祀诸子皆饰其容观在殿上者为坛帟在两庑者施承尘颙卬圭璋之仪黼黻文章之盛来观者若见圣贤于洙泗之上低徊而不能去也先是尊经阁梁楹栋榱皆朽蠹且压明伦堂亦坠漏不足蔽风雨矣至是悉以贞材代腐木以密瓦易疏覆以夷甓除坏阶若殿门先贤祠八斋大小学庖庾莫不缮治又仍故地为守神之祠范金以补礼器之未备者明年秋教授王苰学正薛元德以书来请记窃惟孔子之道尧舜禹汤文武之所以善天下者孔子则以之而善万世也其理具于人心而着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伦其教具于六籍而讲于庠序行于邦国庙朝乡党家庭之闲人知讲学则孔子之道明孔子之道明则唐虞三代将不在尧舜禹汤文武而在乎今之世矣为天下者不能使人人皆从道也故既设校官教之又俾为师帅者教而率之任风纪者又宣风化而饬励之不以是道善其民是鄙其民不以是道善其身是不爱其身鄙民非仁不爱身非孝廉访公与郡长贰以兴学为己责为其民者盍亦知所劝矣四明多硕学笃行之士而故家遗俗犹有存者父兄尚告子弟使究其所学者以有诸已黜浇习养厚德也鲁人颂僖公能修泮宫曰济济多士克广德心则化民成俗之事亦有望于泮宫之诸贤为至正五年己卯七月九日记】 

赡学田土

见科征

田壹万三阡玖伯捌拾壹亩三拾玖步伍尺

米贰阡壹拾伍石三斗壹升贰合柒勺玖抄三撮

谷壹阡伍伯柒拾壹石捌斗肆升肆合伍勺壹抄折纳米伍伯壹拾贰石肆斗捌升三合捌勺捌抄壹撮

钞壹锭贰拾捌两

山壹万贰阡陆伯柒拾伍亩伍拾步钞壹拾捌锭肆拾壹两玖钱伍分

地贰伯肆拾肆亩贰角三拾柒步肆尺钞壹拾三锭三拾两肆钱捌分伍厘

河涂田贰伯伍拾壹亩三角肆步三尺钞壹拾玖锭三拾两肆钱捌分伍厘

海涂田贰伯伍拾壹亩三角肆步三尺钞壹拾陆锭三拾陆两陆钱

池塘捌亩三角肆拾步钞壹拾玖两陆钱伍分

沙岸玖处

钞三伯贰拾伍锭三拾玖两伍钱伍分

鄞县

田壹万贰阡三伯柒拾贰亩三角贰拾肆步贰尺

米壹阡陆伯捌拾贰石贰斗三升伍合捌勺贰抄玖撮

谷柒伯陆拾三石壹斗捌升柒合三勺肆抄折纳米贰伯伍拾陆石玖斗柒升陆合三勺壹抄

山壹万壹阡肆伯壹拾玖亩壹角贰步三尺数内灌顶山普净寺该壹万壹阡壹伯捌拾亩壹角三拾步田壹拾陆亩伍拾柒步元额钞贰锭肆拾两教授俞希鲁任内增作钞壹拾伍锭即目通科钞壹拾玖锭三拾伍两柒钱

河涂田贰伯伍拾壹亩三角肆步三尺钞壹拾玖锭三拾两肆钱捌分伍厘

地肆拾陆亩三角壹拾陆步肆尺钞柒锭肆拾两捌钱

海涂田三伯壹拾贰亩三角壹拾玖步三尺元额钞壹锭贰拾贰两至元元年土民郑椿与育王大慈寺僧俱欲增租承佃互相争讼蒙宪司分司委官别募民户承佃年纳钞壹拾陆锭三拾贰两壹钱学正虞师道为记刻石 【[按曰]所开赡学田土诸条以子核母稍或不符而此条错误尤甚前总数云二百五十一亩三角四步三尺此反云三百一十二亩三角一十九步三尺误一也二百五十余亩得钞一十六定三十六两六钱而三百一十余亩反祇得一十六定三十二两一钱误二也河涂田为鄞县所独有则前后计数不爽毫发今海涂田亦他县所无乃舛异如此误三也考虞师道记亦云三百一十二亩有奇似其误实在总数高武部尝疑之知明时传本已然然亦不能解也】 

池塘肆亩贰角壹拾步钞壹拾陆两

沙岸一处大嵩横山等处钞壹锭肆拾两

慈溪县

田陆伯肆拾肆亩贰角肆拾贰步

米贰伯三拾壹石陆斗玖升肆合捌勺壹抄伍撮

谷贰拾石肆斗捌升陆合玖勺折纳米捌石壹斗玖升肆合柒勺陆抄

山壹伯亩钞贰拾两玖钱伍分

地肆拾贰亩三角钞贰拾壹两伍钱

定海县

田三伯玖拾柒亩壹角三拾步

米陆拾石壹斗柒升捌合贰勺肆抄玖撮

谷贰伯陆石柒斗陆升肆合伍勺折纳米陆拾贰石捌斗伍升玖合贰勺伍抄

山肆亩贰拾贰步钞壹两陆钱

地壹拾贰亩壹角钞玖两捌钱

池塘肆亩壹角三拾步钞三两陆钱伍分

沙岸一处大小涂等处钞捌锭

奉化州

田肆伯贰拾贰亩壹角三拾贰步半

米贰石柒升肆合肆勺

谷伍伯陆拾柒石柒斗伍合柒勺柒抄折纳米壹伯玖拾石三斗肆升三合伍勺陆抄壹撮

山壹阡壹拾亩三角钞贰锭三拾贰两玖钱

地玖拾柒亩壹角壹拾壹步钞壹锭三两

沙岸一处淫口乌屿钞伍锭三钱

昌国州

田陆拾肆亩贰角伍拾玖步

米壹拾贰石肆斗三升玖合伍勺

谷壹拾三石柒斗折纳米肆石壹斗壹升钞壹锭壹拾伍两柒钱伍分

山壹伯肆拾壹亩贰拾陆步钞壹拾贰两

地捌亩壹角三拾步钞贰拾壹两

沙岸

石衕山钞壹伯陆拾贰锭贰拾两

宜山钞壹伯陆锭壹两贰钱伍分

洋山钞三拾壹锭

乌沙洋务钞肆锭

徐公山元本处豪民李升甫等占据于至元三年内儒士王震祖经理还学见纳租钱壹锭

象山县

田贰拾亩三角伍拾步钞壹拾贰两贰钱伍分

地捌亩壹角壹拾步钞肆两贰钱伍分

沙岸一所石坛山杉木(木养)新妇岙钞陆锭贰拾捌两

录事司

地贰拾捌亩三角三拾步钞三锭三拾壹两伍钱柒分伍厘

绍兴路萧山县

田伍拾捌亩肆拾贰步米贰拾柒石陆斗玖升

屋宇 【见前志】 

增设

外门一座至元六年教授桂克忠任内于棂星门外南首街边建立

仓轩一闲教授陆晋之任内新盖

咏归亭一座先是台门外横路东西有石柱牌门各一座以其路东通街西通织染局前行人往来不便至正元年提调官总管王元恭除牌门筑断行路就用四石柱为亭在台门外东首翰林待制金华柳贯书扁

杏坛一所因盖咏归亭于学台门外东首又筑此坛对立于西首左右为称

祭器

见在

铜器

大香炉花瓶一副中样花瓶一对

罍洗四个大尊二个

壶尊四个山尊二个

着尊二个象尊六个

牺尊七个豆八十二个

簠一十五副并盖 簋一十五副并盖

爵一百个坫四十五片

龙杓大小八个祭酒盆四片

铁器

顿地香炉一个鸾刀一柄

木器

俎五十只觯八十只

漆器

盘豆八十只

竹器

笾五十二只篚箱五事

新置至元六年教授桂克忠任内置造

铜器

大香炉四个小香炉一十个

壶尊九个山尊二个

着尊一个

豆六十七只并盖 【内八只无盖】 

爵六十八只簋二副

铁器

大庭燎盆六个小庭燎盆四个

乐器〔见前志〕 

碑刻〔见前志〕

书板

困学纪闻二十卷计板二百三十一片

玉海二百四卷计板四千七百七十四片

诗考四卷计板三十一片

诗地理考六卷计板七十六片

集解践祚篇计板七片

补注周书王会计板二十三片

通鉴地理通释十四卷计板一百九十六片

汉艺文志考证十卷计板一百一片

补注急就篇四卷计板八十九片

小学绀珠十卷计板二百二十片

六经天文编二卷计板七十二片

汉制考四卷计板五十四片

姓氏急就篇二卷计板五十四片

通鉴答问五卷计板九十一片

右十四种深宁先生尚书王公应麟所著困学纪闻系泰定二年廉访佥事孙楫命刊玉海等书先是浙东都事牟应复建议板行至元五年宣慰使都元帅也乞里不花资德命刊

月令解十二卷计板九十片

右侍郎张虙着至元六年刊

四明郡志二十卷计板

右翰林侍讲袁桷修至治元年刊

四明郡志二十一卷计板

右宋宝庆闲郡守胡矩修今重刊

读书分年日程计板九十片

右程端礼用朱文公读书法为之板留程氏书塾

书籍

见在

四书集成二十五册

春秋左传一十四册

诗缉一十册

公羊谷梁传七册

大学纂疏一册

四书精要一十四册

论语集注九册

东莱读书记三册

史 

通鉴纲目二十三册

通鉴目录一十三册

通鉴精义二十一册

九朝通鉴二十一册

纪事本末四十二册

编年一十六册

通鉴一百三十册

续通鉴五十册

北齐书一十五册

南齐书二十册

南唐书五册

宋书六十册

梁书二十册

陈书一十册

周书一十五册

魏书五十六册

旧唐书六十册

晋书五十册

南史四十册

北史四十册

五代史二十五册

读史管见一十册

通鉴编年二十册

细字通鉴三十八册

诸子

张子西铭一册

老子道德经二册

周子通书二册

庄子南华经二册

周子太极图一册

大学衍义六册

朱子语略五册

西山读书记二十二册

文集

元次山集二册

濂溪大全集五册

山谷集二十五册

二苏应诏集二册

王文公集十三册

剑南续稿一十九册

白氏长庆集十四册

渭南文集一十一册

紫阳文集六十册 【蛀损】 

东坡大全集二十七册

杜诗七册

丽泽诗集六册

东坡诗注十二册

后山诗注四册

类书

职官分纪十二册

三朝言行录五册

四朝言行录四册

锦绣万花谷二十册

五朝言行录三册

续四朝言行录四册

姓氏辨证十二册

经济奏议三十册

艺文类聚十八册

白孔六帖一十七册

事类合璧一十册 【不全】 

续四明志书一册

汉文忠经一册

古文孝经一册

忠烈事实一册

孝义事实一册

以上四项系本路照磨吴子辉父

□□□□家塾书

鄞县儒学

学肇建于唐凡两迁俱隘陋宋嘉定闲始择地经营即今西南隅宝云寺西至宝庆闲殿堂门庑咸备堂曰养正四斋曰习说辨志观善敬业入国朝至元十九年增益二斋曰育英进德二十八年重修深宁王先生记皇庆泰定凡再修翰林侍讲袁桷两为记并见前志泰定闲立阮文安侯祠郡人程端学记 【赠中大夫秘书卿上轻车都尉封陈留郡谥文安阮侯至元二十有九年同知庆元路总管府事有能声尤殚力庠校士民德之厥后郁攸熛延鄞学榱楹仅复而瓴甓缺焉泰定元年侯之子申之来尹鄞谒先圣于学周视喟然曰昔先君刺是邦以兴学为施政首今卑陋若是责不在我邪计租入廪饩外无赢乃捐己俸裁冗费规货财僦工役权力考宜大修殿堂斋庑棂星仪门渐次缮完刱校官厅垒石为垣涂塈黝垩灿然峻整又塑从祀像铸铜为罍爵又(上□下心)异日葺补莫继城西一里而近有沮洳可田募民耕之得一百二十有五亩白同僚请会府归之于学学有田占于豪右按籍复之芜久不治招来辟之六岁之闲不辞焦劳底于讫功教谕永嘉吴思永实承其事既鄞之士感而相谓曰学孰为大教养为大来者无居教不可施岁入无几养不可为今吾尹既广厥居又厚其入以惠我士类昧所报可乎将为尹建生祠于学尹闻而谢曰职分在焉又先君之志敢有其功乎请益力而辞益固则又相谓曰尹以先君子之志而不居其功盍祠文安以旌之哉或曰文安遗爱在一邦独邑庠祠之其若尹之功何曰古者称人之善必本其父兄师友矧吾侪尝均沐文安之泽而尹以继述为务揆所元而演其泽于无穷以明尹之志谁曰不宜于是即堂之东偏为祠以奉焉尹弗能止也祠成属笔于端学以刻石示后鄞余桑梓之邑虽欲辞不得而辞侯讳麟翁池阳人以若山自号云】 

赡学田土

元管

田土柒伯三拾玖亩三角三拾柒步并鱼荡壹所

续置

田土壹伯三拾捌亩壹角壹拾壹步

田壹拾贰亩三角壹拾壹步

河涂田壹百贰拾伍亩

地贰角

岁收钱粮

钞陆锭壹拾伍两柒钱玖分

米三伯壹拾壹石伍升贰合伍勺贰抄伍撮

屋宇 【见前志】 

增设

教谕厅三闲在明伦堂西偏至顺元年教谕吴思永任内起盖

祭器

见在

铜器

牺尊二个 【并杓】 爵一十五个

香炉一个

铁器

香炉一个燎盆四个

木器

坫一十八片俎三十三个

豆六十个簠二十五个

簋二十五个爵一十三个

竹器

笾五十个篚七个

新置至元六年教谕王龙友任内置到

铜器

大香炉一十个小香炉二个

花瓶二十个簠一十副

簋八副牺尊四个

象尊六个洗盆一十三个

罍四个山尊二个

豆一十二只着尊三个

壶尊三个豆盖六个

泰尊二个爵二个

坫一十五片龙杓四个

奉化州蒙古学 【见前志】 

奉化州儒学

学旧在州北狭隘宋景佑中邑令于房废石夫人庙以立学宫治平初令裴士尧迁于州东久而圯宣和初重建毁于建炎绍兴己未复建寻圯庆元闲邑士汪伋汪份刱大成殿仪门两廊彝训堂东西六斋至元乙酉堂以飓风仆而复建至元壬辰县尹丁济创建天寿殿在大成殿西又刱养正堂觉后亭延佑庚申知州马称德盖尊经阁及讲堂后轩两庑六斋仓廒庖溷咸备江东道廉访佥事邓文原记 【广平马侯致远守奉化之明年以书来曰奉化邑隶庆元升州于元贞丙申溪山萦带风物靓深距治所二百武为学莅事之始谒于庙庭周视室堂褊弊不葺予惕焉乃询诸耆艾曰学故有田岁输谷为石者四百宋嘉定闲邑宰冯君季膺益以亩入七百石有奇名曰义廪俾群居者无宿舂而乐鼓箧焉自碑仆籍去于贪猾征为私藏而赡士无赢储尝直于有司而不果复也于是剔抉隐陋钻鉏穴蠹汰冗积羡悉复其初而又捐已餐钱以表急义者得田余三百亩出入会计严为式程期永久勿坏前是御史宋君节来守是州为买书具祭器而庋置无所乃今建尊经阁五闲即其南彝训堂之后为敞轩五以容多士左右泮水为垣而易行道于门外若庑廪湢庖甃筑涂垩之工毕备垦地余十亩在阁北莳桑若麻苎而规其赀以给师及童冠者之羹胾稍采儒先教术以帅厉之凡吾为是者匪干誉也幸先生识其成且以儆夫士予为言曰古之为士者耕有恒产学有定制教有定业非必珍羞腴肉以饫其腹华堂广厦以适其体至于考成之法则又非词章呫毕矜能衒藻之谓也然而士皆殖德励行竞趋于善而不自知后世崇饰庙貌俾学道者知所宗丰其屋庐优其廪稍日肄月稽择其艺精者举于有司视古若甚周悉而其才乃不逮则亦教与学者俱有责焉耳夫道莫先于经先王之典则万世之范防具在诸子百氏书则阐明乎此而醇疵杂焉者也从经则治拂经则乱历代隆污则史臣笔之以为世监者也士之蒙瞀庸琐者既不通经而负英特者又多好异书之观其为失则均世有乐尊经之名而求其实者乎朝廷设科以选士而士不敢以进取累其心建学以养士而士则曰吾岂志安饱者此土所以自重而教化所由兴在易鼎之象大亨以养圣贤而颐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异时甬东多高门右族接武卿相势利声华文学行义其不朽者固有在学者审此则可进于道矧复尚友古之人哉今马侯之来奉化首以兴学为务庶几汉文翁意也蜀子弟被文翁之化能为其所难奉化之士渐濡于诗书也久顾不能为其易乎而忍负马侯乎侯名称德为政未期月而百废具兴又复建三皇殿于故址皆有关于风化之大是宜为记州长贰协赞于成者达鲁花赤沙邦同知殷真州判许迪吉将侯命谒予文者范文亨张与权延佑七年六月己酉朔记】 至顺二年同知赫德尔重修程端礼记 【元统三年奉化州修学成耆职舒奔口以状来请记曰唐创孔子庙在县治东北宋因之立学宣和闲迁县东二百步元贞闲县升州学因其旧自立学修创不一具着石刻其屋远者阅百三十年近亦一二十年久弗葺至顺二年秋同知赫德尔由乙科为今任既至览学宇弊教养弛进诸生问故咸曰儒困于役前教官偷堕寖坏公为恻然日以兴学为己任元统三年诏蠲儒役州适檄公提学喜曰吾志遂矣是究是图同知项公棣孙与公为同年议克合即征逋储用协志董事判官薛彻兀儿公又赞成之而宣城贡君清之来为学正克(口十)上下作而行之公首致币迎儒师教大小学弟子员捐俸倡绘先圣先师十哲像群士乐趋大役焉殿堂轩祠阁斋庑亭庵庖湢为一百有二楹垣墙三百八十堵其梁柱榱桷瓦石瓴甓黝垩丹漆一葺新之纤悉不苟坚致完好视创有加书籍讲鼓百尔器用毕备始二年十月凡三越月而成知州史公煓至由元勋世冑益以兴学为心州之人士谓不刻石纪成绩久将湮来者罔劝余不得以不文让窃惟自孔子设教集尧舜群圣以为经谓不读书贼夫人之子自朱子集濂洛诸儒之成以释经一洗汉儒传注之弊六经之教千载之下如日行天自先正许文正公以朱子学光辅世祖皇帝肇开文运天下学校自髫龀经非朱子说不讲自圣朝取士科目革前代涉猎剽窃之弊明经主朱子说使经术理学举业毕贯于一以便志道之士其一道德以同风俗岂一日之力猗欤盛哉然则士之读书于今日者可不自知其幸而思所以异于前日之读哉朱子诲人读书之法门人会萃其要有六曰居敬持志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己体察曰着紧用力其言具存凡学者果确守而不遗其一焉则尊闻行知深造自得成人小子有德有造庶不负仰体国家敷教作人大修黉宇之意矣世之学者非不知读其书也而其读之之法或不之守故见小欲速曾未开卷己思窃语言资弄笔虽日诵正谊明道之书无以胜其计功谋利之私此儒之君子小人所由以分其有害士习非特失本末轻重先后缓急之宜以诒老而无成之悔而已也昔胡文定于程学盛行之时有不绝如线之叹良以是也学者可不屡省而深戒之哉奉化州山川清淑居郡上游人才为盛昔宋大比贡士常居郡之半出而仕者知名当世今余之所言其子弟闻诸父兄盖已熟矣第因记其修学岁月敢推公嘉惠多士之意明士之幸生今日得以确守朱子读书法而无所不便者以为之劝故不自知其言之渎且僭焉耳公廉明为政有惠爱其可纪非特修学也教官亦世宦学为江东名族云是为记】 

赡学田土

田壹阡贰伯壹拾玖亩贰角贰拾伍步半

地壹伯伍拾三亩三角柒步半

山肆阡陆伯伍拾三亩伍拾柒步半

岁收

夏租

钞壹拾玖锭肆拾两柒钱伍分

丝壹伯肆拾两重

小麦捌石贰斗捌升

乌豆伍斗

秋租

米三拾伍石肆斗柒升玖合

谷壹阡伍伯玖拾贰石肆斗壹升玖合伍勺

岁办解有司送纳

夏税

中统钞壹锭肆拾柒两柒钱柒分伍厘

秋粮

正米三拾贰石捌升贰合陆勺

元管免粮田土

田三伯柒拾壹亩贰拾三步半

谷三伯伍拾壹石贰斗陆升

白米壹拾捌石伍斗贰升

糙米壹拾肆石壹斗三升玖合

钞壹两伍钱

丝陆两伍钱重

小麦三石捌斗壹升

地壹伯贰拾柒亩壹角壹拾肆步

钞贰锭壹拾壹两柒钱伍分

丝陆拾捌两柒钱伍分重

糙米贰斗伍升

小麦陆斗

乌豆伍斗

山贰阡三伯玖拾肆亩壹角伍拾肆步半

钞三锭壹拾肆两贰钱伍分

丝陆拾肆两柒钱伍分重

前宋冯知县嘉定年闲劝率助到汪伋等田系义廪

田三伯壹拾三亩贰角伍拾壹步因硗瘠量收谷肆伯肆拾石贰斗三升陆合

地三拾陆亩贰角壹拾捌步半

谷壹石贰斗捌升

钞壹锭壹拾肆

小麦壹石

山贰阡壹伯玖拾捌亩三角三步

钞壹拾贰锭肆拾壹两伍钱伍分

小麦壹石伍斗

元续置田土

田贰拾贰亩壹角肆拾三步

谷三拾捌石伍斗伍升贰合伍勺

地壹拾肆亩贰角三拾陆步半

小麦壹石三斗

山伍拾亩

钞伍两

前知州马奉议续置田土

一项延佑七年儒人董湛等舍助到田三伯壹拾肆亩玖步

谷肆伯陆拾柒石玖斗玖升玖合

糙米壹石壹斗贰升

山壹拾亩

钞贰两伍钱

一项至治元年将本学钞买到郭坊沈了翁田壹伯三拾壹亩贰角贰步

谷贰伯肆石玖斗捌升柒合

米壹石肆斗伍升

一项学基地元计捌亩三角伍拾三步续置到叶成之等学东地壹拾三亩贰角延佑七年增筑墙围将续置地陆拾步换到告成寺地伍拾步作墙基

前知州李奉议至治三年将本学钞置到鄞县甬东隅谢彦文坐落本州岛三拾三都田肆拾玖亩三拾柒步谷伍拾捌石贰斗伍合

前知州苏奉训泰定四年将本学钞买到三拾贰都李文八等田壹拾柒亩壹角肆拾步谷贰拾肆石玖斗

屋宇 【见前志】 

增设知州马称德任内起造

书楼五闲

六斋增建一十二闲

祠堂六闲

松亭三闲

跨鳌桥

祭器

铜器

爵坫

象尊牺尊

簠簋

罍洗

木器

豆俎

竹器

笾篚

从祀廊帘

(上□下瓦)器

香炉花瓶一副 【青(上□下瓦)器】 大香炉花瓶一副

廊炉八个 【并石器】 

乐器 【见前志】 

书板

知州马称德任内置到活板□万字

书籍知州宋节任内置到

周易毛诗尚书周礼春秋四书韩柳文通鉴集韵通计壹伯伍拾三册活字板印到大学衍义一部计二十册

昌国州蒙古学

昌国州儒学

学在州治东一百四十步宋熙宁闲建学则自令张懿文始绍兴闲置田养士则自令韩晦始嘉定闲葺治增益则自令赵大忠始袁正献公燮有记淳佑闲重建者令沈壑也深宁王先生应麟记入国朝泰定闲重修者知州韩抟也清容袁先生桷记并见前志

赡学田土

旧管见前志

新置

水田贰拾三亩坐属蓬三四都地名东岙旧被豪民占据赵知州任内追还

神前沙岸坐属蓬五都被林巡检占据干同知任内追还复业

屋宇 【见前志】 

祭器 【见前志】 

乐器赵知州任内置到

钟十二口磬十二片

琴二张瑟一床

柷一座敔一个

管二枝箫二架

埙二个篪二枝

搏拊二个笙二攒

竽二枝

书籍同知干文传任内置到

周易注三册

尚书注三册

毛诗注七册

周礼七册

礼记一十一册

春秋一十八册

蔡氏书传三册

朱子诗传八册

胡氏春秋五册

严氏诗缉九册

大学集成三册

论语集成一十二册

孟子集成十二册

中庸集成五册

皇极经世书二册

汉书五册

晋书二册

南北史七册

隋书三册

唐书三册

通鉴纲目十九册

荀子老子文中子三册

庄子三册

贞观政要二册

杜工部诗一十册

太白诗注八册

陆宣公文集六册

韩柳文一十三册

晦庵文集五十七册

慈溪县儒学

学在县治之东南一里沿革已见旧志入国朝元贞二年毁因旧址创建殿宇门庑论堂直舍四斋曰本仁明义约礼崇智祠乡先生慈湖杨文元公如旧至元五年教谕季仁寿重修尹程郇撰记 【古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以淑善士成美俗三代盛时党庠术序国学之法立而乡射饮酒合乐养老考艺选言之政皆于是乎出其吉士之多习俗之美良有由也慈溪故有学在县治西宋庆历中林君肇为令徙县之东南帅弟子起杜先生醇为之师鄞宰王安石记之元贞丙申毁于火主簿皇甫莅克崇新构视昔有加自选举以来士以科目进者相望国朝兴科举郡贡士率百十人邑士翁传心首登名春官再荐于礼部厥后举不乏人重纪至元之三年郇窃邑来兹始至谒学顾庙宇颓圮惕然是惧欲嗣而葺之未遑也明年括苍季君仁寿来领教事乃班明学令簿正领给撙节浮用铢积寸絫与邑之老儒经营区画新棂星门涂塈仞墙自大殿讲堂之陊剥漫漶以至斋庖庑庾之给挠弗支者次第毕举改养蒙堂为教谕厅增置黄东发先生祠邑长也里不花君主簿李君汝干相与助赞役未毕会浙东廉访副使柳庄畅公按部至县得逋租钱一千二百余贯以造祭器之未完者又命有司督余租之未入者戒毋缓输俾成就厥功邑之俊髦皆喜见颜色而郇引年谢事归老田里贡士翁君率诸生以书请曰昔王文公为慈溪学记邑之俗修醇而易治邑之士茂美而易成教学之功远矣虽属时补弊代有其人而使轺适至嘉惠斯文勉励作新士俗丕变有元十角惟是丽牲之石将假辞纪载使百里之民不忒其仪均沾丰芑之泽嗟叹咏歌于无穷庶不忘公功郇自媿治邑无状侥幸逸责虽骫骳之词不足以传方来然显诗之则郇与有荣焉其何敢辞公名笃字曾伯河南人魏郡文肃公之嗣子持节三台扬历中外击强惠鳏有学有政故知所先务宪椽陈君礼梁君实郡从事马君祖元皆缵成其美法宜并书重成绩也诗曰稽昔教民立学惟古养老有庠习射有序春诵夏弦执礼诗书干钥之舞顺时以居司徒学正三物四术德行道艺直温宽栗论秀选俊宾兴自乡辨材以告利用观光九德敷施三事立政黎民时雍一人有庆皇元于赫孔道大行向用儒术教被八纮有邑慈溪纯德惟旧由汉以还民重孝秀庆历建学亦既立师舒王之文日星与辉二百年余孰济其美或革或因一二仅纪缅惟前绩辑此新功支倾拄挠多士来同有光宪节六辔戾止咨诹勉励百里兴起嘉尔弦歌范尔象牺簠簋爵坫礼器孔多自门徂堂焕焕翼翼綦弁深衣藏修游息神道设教日用不知鼓征逢逢经训昭垂如游重渊如履薄凌视尔书绅忠信笃敬广文氏季职是学官勉以弗懈功用苟完贡士诸生请识牲石后来嗣诸视此铭刻】 

赡学田土

田元该肆伯陆亩贰拾捌步除田改作地伍亩贰角贰拾肆步贡士庄田柒亩肆拾步实该田三伯玖拾三亩壹角贰拾肆步

地元该肆拾陆亩三拾步并田改作地伍亩贰角贰拾肆步实该地伍拾壹亩贰角伍拾肆步

海涂田地伍伯玖拾玖亩贰角三拾伍步坐落鸣鹤乡元纳租钱三锭元贞元年有司起科秋税壹锭壹拾柒两柒钱肆分正粮米伍石陆斗本学增科各佃纳钞玖锭壹拾捌两伍钱大德十年经理转科谷麦贰伯三拾石有奇大德十一年旱荒佃绝皇庆二年本县将数内地三伯三拾捌亩伍拾步作荒闲地拨属蒙古学累年争辨不决延佑五年教谕厉德润率儒职告蒙总管马太中照勘明白拨还本学元统二年打量全熟田土共征谷麦贰伯肆石陆斗壹升捌合租额未登至元四年全征

鱼池壹伯贰拾肆口元该贰伯余口坐属白洋湖杜湖被鸣鹤场灶户侵占大德八年教谕范鋆等经理得实复被占据至元四年儒人桂善卿重行经理到杜湖鱼池外据白洋湖未复

岁收钱粮

中统钞三锭贰拾陆两

米贰伯贰拾陆石

谷壹伯贰拾肆石三斗伍升捌合

小麦捌拾石贰斗陆升

屋宇 【见前志】 

增设

二令尹祠成德堂之西偏祠前令尹唐丞相房公管宋侍读张公颖庆历八年令林肇立庙于县西南一里久而圮后迁神祠于学

乡先生祠旧祠先贤大隐杨先生适石台杜先生醇慈湖杨先生简宋宝庆闲知县周符俾祠于讲堂东偏淳佑五年郡守陈公垲以规模褊狭别建慈湖祠于堂之西偏天台陈霖记元贞二年毁大德八年并祠三先生仍于堂东偏邑有乡先生未祀者本学申明儒学提举司檄下至正元年增立东发黄先生震二年增立石坡桂先生万荣寿张张先生虙雪窗孙先生梦观通祠七先生

祭器 【见前志】 

新置至元六年教谕季仁寿任内置到

铜器

大香炉二个小香炉四个

爵一十六个坫二片

簠一十四个簋一十四个

大花瓶一对

定海县儒学

学今在县治东北半里宋雍熙二年始建先圣殿于县东二十步建炎闲毁于兵绍兴八年令章汝翼改建于此庆元闲重建大成殿嘉泰闲明伦堂成嘉定闲四斋成曰育英养贤升俊达材泮水桥戟门两庑俱成八年又增设小学二斋曰会文求益

赡学田土

田贰阡壹伯肆拾伍亩壹角壹拾玖步米柒伯壹拾捌石贰斗捌升陆合

地壹伯陆拾捌亩贰角贰拾肆步钞三拾陆两柒钱三分玖厘

山伍伯柒拾壹亩壹角壹拾贰步租钱三拾玖两捌钱柒厘

抛荒

田壹拾肆亩壹角肆拾壹步米捌石玖斗壹升贰合

地伍拾三亩壹角伍拾贰步钞贰两柒

钱三分玖厘

实额

租钱中统钞壹锭贰拾三两捌钱柒厘

米柒伯玖石三斗柒升肆合于大德十一年闲饥荒租额高久荒无人承佃为此往年减额召人布种止催到米陆伯贰拾陆石捌斗贰升至元六年冬蒙宪司分司官查照得砧基簿内减退元额米捌拾贰石伍斗肆升当年起租复还元数实征米上项

屋宇

礼殿三闲棂星门三闲

台门三闲仪门三闲

东从祀廊三闲西从祀廊三闲

明伦堂五闲 【并轩】 斋屋六闲

土祠一闲献官厅三闲

观礼厅三闲仓屋三闲

教谕厅三闲

碑刻

宋绍熙元年三月内知县赵釴夫置到鲁国图石碑壹座

祭器 【见前志】 

新置至正元年教谕杜易任内置到

铜器

大香炉二个大花瓶一副

小香炉四个爵二十五只

簠一十六个簋一十六个

坫二十五片豆一十个

洗二面龙杓二个

书籍

周易古注疏八册

尚书古注疏一十三册

毛诗古注疏二十六册

周礼古注疏二十一册

仪礼一十册

礼记古注疏三十册

春秋左氏传古注疏三十册

孝经古注疏二册

论语古注疏一十册

孟子古注疏九册

尔雅注疏三册

公羊传注疏十一册

谷梁传注疏七册

史记三十册

西汉书五十册

东汉书五十册

三国志二十册

晋书五十册

宋书一册

齐书一册

梁书二册

陈书一册

南史二十五册

后魏书一十五册

北齐书二册

后周书二册

北史四十三册

隋书三十册

唐书八十五册

五代史一十五册

新置系各官儒职助到

周易程朱传四册

蔡氏书传三册

朱氏诗传四册

春秋胡氏传四册

大字四书一十册

四书纪闻四册

性理四书二册

四书集成一十四册

玉篇广韵五册

五子二十八册

通鉴纲目二十八册

宋鉴八册

山堂考索三十六册

黄氏日抄五十册

三场足用十三册

迂斋古文六册

杜诗注一十册

藏书记袁桷撰 【定海为县南接蛮岛汪洋数千里食息可至厥今号为重屯四方语言咿嚘侏离交衢旁午褒衣儒冠见者訾议考诸郡乘惟沈端宪一人嗣后接武犹班班可见泰定二年春阿察赤承务君始来监县事乃曰县固有学学必聚书冥行空言讲习何补武城弦歌先圣是取进乡小民首于文词其必自聚书始乃与主簿庞君思忠首捐俸资复命教谕汪宗江出学粟俾儒职樊惟肖胡骥繇杭置经史一千五百一十八卷计五百七十五册又谕学之耆老曰经以穷理史以究成败广闻修辞惟子集是宜亦不可缺复得七百二十八卷计二百一十五册将刻石列目以示永久谒记于余念昔在殿庐见承务君之兄在庑下察其仪貌庄肃知非凡近后果为进士第一见承务君于国学仪端语温审其颉颃萃于一门今兹宰是邑尤以教学为己任抑尝闻之聚书非难宝书为难校官之不职悉资以奉权贵甚者窃其故籍挟之以逃其最甚者漫漶散落一不挂眼三者之病比比皆是今刻于石将杜其渐后之来者宁得不自勉乎】 

象山县儒学

学在县东南一百步唐会昌六年与文宣王庙同建宋建炎兵毁令胡琦重建庆元闲令韩元礼重建讲堂斋庑事备前志皇朝至元二年十月县尹庞思忠刱立棂星门至正元年二月县尹穆卜颜帖木儿来睹殿宇廊庑损漏捐俸修理殿宇仪门廊庑斋舍厨库内外一新又甃砌砖地重置祭器又于学前建东西街坊巷二座曰宣化曰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