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道光福建通志台湾府 » 道光福建通志台湾府全文在线阅读

《道光福建通志台湾府》兵制

关灯直达底部

明史兵制:明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外统之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征伐则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军领之;既旋则将上所佩印,官军各回卫所。盖得唐府兵遗意。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

初置各都卫指挥使司,以都卫节制方面。洪武八年,并改为都指挥使司。凡改设都司十有三。十三年,改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分领在京各卫所及在外各都司卫所。

福建都司:福州中卫、福州左卫、福州右卫、兴化卫、泉州卫、漳州卫、福宁卫、镇东卫、平海卫、永宁卫、镇海卫,后添设大金千户所、定海千户所、梅花千户所、万安千户所、莆禧千户所、福全千户所、金门千户所、中左千户所、高浦千户所、埔城千户所、六鳌千户所、铜山千户所、元锺千户所、崇武千户所、南诏千户所、龙巖千户所。福建行都司:建宁左卫、建宁右卫、建阳卫(后革)、延平卫、邵武卫、汀州卫、将乐千户所,后添设武平千户所、永安千户所、上杭千户所、浦城千户所。俱隶前军都督府。

闽书:洪武元年,置六郡于闽中,从其郡名曰泉州卫、建宁卫、汀州卫、漳州卫、邵武卫、兴化卫。四年,置福州都卫指挥使司、建宁都卫指挥使司,复置延平卫。八年,以福州都卫为福建都指挥使司,置福州左、右二卫。十九年,置建阳卫指挥使司,隶福建行省都司。二十年,命江夏侯周德兴入福建抽兵防倭,移置卫所当要害处,筑城十六,增设巡简司四十五,分隶诸卫。二十一年,又命信国公汤和行视闽粤,筑城增兵。置福建沿海五卫:曰福宁、曰镇东、曰平海、曰永宁、曰镇海;千户所十二,曰大金、定海、梅花、万安、莆禧、崇武、福全、金门、高浦、六鳌、铜山、元锺。置福州中卫。二十四年,置武平千户所、将乐千户所。景泰五年,调邵武卫后千户所置永安守御,隶延平。六年,上杭草寇窃发,命选行都指挥守御汀、漳二府。成化七年,抽调漳州卫中所、镇海卫后户置守御千户所于龙巖,曰中中千户所。十三年,调拨建宁右卫前所置浦城。宏治十七年,调漳州后所置南诏。

嘉靖四十二年,以闽中连岁苦倭,议设总兵镇守,春秋二季驻福州,夏冬二季驻镇东。设五寨钦依把总,以烽火、南日、浯屿三寨为正兵,小埕、铜山二寨为奇兵。复分福建地方为三路:以福宁为北路,辖福宁卫所军并陆营兵,烽火、小埕二寨;兴化为中路,辖福州、兴化、平海、泉州、永宁各卫所军并南日寨、兴泉二府陆营客兵;漳州为南路,辖漳州、镇海二卫所军并浯屿、铜山二寨及漳州陆兵。各设立参将驻劄。寻改中、北二路参将为守备,以都指挥行事。隆庆间,设浯铜、海坛二游兵把总。万曆四年,以南澳属闽广之交,设副总兵专驻,协守漳潮。又设元锺游兵隶焉。北路守备,万曆二十年仍改为参将。二十二年,仍改建宁行都司为守备。二十三年,复题改中路守备为游击将军。

镇守寨游(俱据闽书)

督抚军门标下游击管领四营二游:曰标前营、曰标左营、曰标右营、曰标后营、曰标前游、曰标左游,皆名色把总领之。

镇守总兵标下坐营官统领一营二游:曰新前营、曰标前游、曰标右游,皆名色把总领之。

分守北路参将标下,浙营一、土营二,俱住福宁州,名色把总领之。烽火寨(水寨,北界浙江蒲门,南界连江濂澳)、小埕寨(水寨,在连江定海所,为省会门户),俱钦依把总一员。台山游(地属福宁,孤岛也,当闽之上游)、仑山游(与台山相峙外海,福宁门户也)、五虎游(在大海中),俱名色把总一员。

分守中路游击标下兴化前营(在兴化南门外,浙兵)、兴化左营(在府城北门外,浙兵)、平海右营(在平海城南门外,浙兵)、泉州旧营(在泉城东门外)、泉州新营(在泉城北门外),俱名色把总一员。南日寨(水寨,故在兴化青山巡司之东,环屿二十里,在海中,成化末移吉了),钦依把总一员。海坛游(在福清海坛山,为最冲)、湄州游(湄州屿在莆禧东海岛间,为最冲),俱名色把总一员。

分守南路参将标下前部中营(在漳州西门外,浙兵)、前部左营(浙兵,防守铜山)、前部右营(土兵,在六鳌所),俱名色把总一员。铜山寨(水寨,在诏安县铜山所西门澳),钦依把总一员。

泉南游击(天启初,以红夷设)辖浯屿、浯铜二游。浯屿寨(水寨,在同安极南,孤悬大海中,为漳州、海澄、同安门户,后以其孤远,移入厦门,而寨名仍旧),钦依把总一员。浯铜游(在同安县东嘉禾屿中左所)、鸿江游,俱名色把总一员。澎湖游(晋江海外绝岛),南路、泉南俱辖之,名色把总一员。

建宁守备(土兵营在建宁府城),建安、瓯宁、建阳、崇安四县地方,其汛地也。

汀漳守备,旧设,听南赣参将节制。宏治三年,议驻武平千户所,往来上杭督捕。

协守漳潮南澳副总兵(澳在漳、潮二州海岛中,四面阻水,可三百里)标下福营把总一员(营在镇城,与广营协守城池)。南澳游,钦依把总一员(官署二:一在南澳镇,一在元锺所)。

郡国利病书福州兵制论寨与游之初设:寨必用世冑及勛陞者,欲尊其体统,令有以御舟师、慑众志也。游第用材官及良家于,所以便吾鞭弭,可使飞伏应援耳。故寨为正兵,而游为奇兵。寨可以分疆言,游难以汛地执也。近概题请钦依,一游一寨,相间以居,俾分疆不淆,而汛地各守。夫臂指不联,则秦越异视,辅车既隔,将唇齿莫依,殆与先臣请立之意异矣。

各府巡简司(卫所军,凡隙地、支地控驭所不及者更置巡司以承其弥缝焉)

福州府巡简司十二:闽县五虎门官母屿、闽安镇、侯官县竹崎、五县寨、长乐县松下、石梁焦山、小祉山、连江县北茭、永福县■〈氵〈癶上示下〉〉门、福清县壁头山、牛头山、泽朗山。旧有古田县榖口、杉洋各巡简司,后革。

兴化府巡简司七:莆田县迎仙寨、沖沁寨、嵌头、青山寨、吉了寨、大洋、仙游县白岭寨。

建宁府巡简司十:建安县筹岭、瓯宁县营头、崇安县分水关、浦城县盆亭、高泉、溪源、政和县赤巖、松溪县东关、二十四都、寿宁县渔溪。

延平府巡简司十:南平县沧峡、大历、将乐县万安、大田县桃源店、花桥、沙县北乡寨、尤溪县高才坂、顺昌县仁寿、永安县安砂、湖口。

汀州府巡简司八:长汀县古城寨、宁化县安远寨、武平县象洞寨、永平寨、清流县铁石矶头、连城县北团、永定县三层岭、兴化乡。

邵武府巡简司三:邵武县水口、光泽县大寺寨、建宁县西安。旧有军口巡简司,废。

泉州府巡简司十三:晋江县祥芝、深沪、乌浔、围头、南安县石井、惠安县峰尾、小岝、黄崎、獭窟、同安县官澳、峰上、烈屿、白礁。旧有德化县高镇、安溪县源口渡、同安县塔头、田浦、苎溪、陈坑各巡简司,俱革。

漳州府巡简司十八:龙溪县柳营、漳浦县青山、井尾、古雷、后葛、盘陀、龙巖县雁石、南靖县永丰、长泰县溪口、漳平县归化、平和县漳汀、诏安县洪淡、金石、漳潮分界、海澄县濠门、岛尾、海门社、青浦社。旧有漳浦县东沈、赤山、龙巖县东西洋、南靖县小溪、寒溪、九龙岭、漳平县桃源溪南各巡简司,俱革。

福宁州巡简司八:本州大篔筜、青湾、芦门、高罗、延亭、柘洋、福安县白石、宁德县东洋麻岭。旧有松山巡简司,革。

明史兵志:卫所兵有从征者,诸将所部兵,既定其地,因以留戍;有归附者,则胜国及僭伪诸降卒;有谪发者,以罪隶为兵。其军皆世袭。

卫所之外,郡县有民壮,遥郡有土兵。太祖定江东,循元制立管领民兵万户府。闽浙苦倭,指挥方谦请籍民丁多者为军,寻以为患乡里,诏闽浙互徙。宏治二年,立佥民壮法,遇警调发,给以行粮,而禁役占放买之弊。富民不愿则上直于官,官自为募,或称机兵。在巡检司者称弓兵。

浙兵,义乌为最,处次之,台、宁又次之,善狼筅,间以叉槊。戚继光制鸳鸯阵以破倭,最有名。

漳泉习镖牌,水战为最。泉州永春人善技击。

国朝

闽省兵制,有八旗营、有绿旗营。八旗营统以驻防将军,绿旗营统以总督。将军兼辖标下绿旗营(康熙间奏准福州驻防,照京口例,添设绿旗左右两营)、水师旗营,而陆路诸镇协亦听节制(嘉庆十一年,议准闽省除督标、抚标、提标各有专辖外,其余陆路各营协均交该将军一体统辖)。总督兼管福建抚标一(一为浙江)、水陆提标二、镇标八及提镇专辖各营。抚标以巡抚统之。提标则陆路提督一员,除辖本标外,节制福宁、建宁、汀州、漳州四镇(福宁镇原属陆提,嘉庆七年,改左营为水,并听水提节制)。水师提督一员,除辖本标外,节制海坛、金门、南澳、台湾、福宁五镇。其副将、参游以下,则又分隶于各镇总兵官。虽增移裁改,规制屡更,要皆因时制宜,使星罗棋布,声势联络,无鞭长不及之患云。

军标

镇守福建福州等处将军,驻省城,专辖本标左右营,八旗营,绿旗营,水师营。

副都统一员,驻省城。原一员,雍正六年分设左右翼,乾隆间复故。笔帖式三员。

驻防满洲八旗:康熙十九年始设驻防四旗,曰镶黄、正白、镶白、正蓝,皆汉军。凡城门启闭,专司筦钥。乾隆十九年,添设正黄、正白、镶红、镶蓝,凡八旗。协领兼管佐领八员(每旗一员、原十六员,乾隆间裁八员归协领兼管)、防御八员(每旗一员)、骁骑校十六员(每旗二员)、额外虚衔金顶二十四员(俱在领催前锋内)、领催兵百六十名(旗各二十名,后仿此)、前锋兵二百名、马甲兵千二百名、匠兵四十名、步甲兵四百名、养育兵百六十名、兵战马四百匹。

绿旗左营,康熙三十年,将军石文炳援广东京口例请设绿旗两营:参将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把总五员、额外外委五员,马战兵七十七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八十七名、守兵三百二十一名、兵战马八十七匹。

绿旗右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把总五员、额外外委五员、马战兵七十九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九十名、守兵三百二十一名、兵战马七十九匹。

驻防汉军水师旗营,雍正六年,将军蔡良、副都统阿尔赛会同总督高其倬议设水师旗营,驻劄闽县洋屿地方,负山面海,距省城七十里。内设旗官教习兵丁,每岁春秋,于三江口演习,地距洋屿二十五里,将军、副都统亲往阅操:协领一员、佐领二员、防御二员、骁骑校六员,汉军领催兵三十名、汉军旗兵四百八十五名(内教习兵十二名)、清字外郎一名。

督标(辖本标中、左、右三营、南台水师营,在闽省则节制抚标一、水陆提标二、镇标八。原辖浙闽二省,雍正五年十二月,奉文专辖福建,十二年奉文兼辖浙闽)

总督闽浙提督军务,驻劄省城。

中营副将一员(驻劄福州府治)、都司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三员(原四员,康熙间拨一员入军标)、外委千总三员、外委把总五员、额外外委五员,马战兵九十七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六十四名、守兵四百九十名,兵战马九十七匹。

左营参将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三员、外委把总五员、额外外委六员,马战兵百三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七十一名、守兵四百九十名,兵战马百三匹。

右营参将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三员、外委把总五员、额外外委六员,马战兵百三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七十一名、守兵四百九十名,兵战马百三匹。

水师营参将一员(雍正元年设)、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四员,步战兵五百二十八(外委额外在内)、守兵三百七十名。战船见船政福州厂。一分防员山水寨、登高山寨、崇新寨、田螺■〈虫弯〉、红山等塘汛,一分防罗星塔汛兼辖瀛前、峭门、姑庵等塘汛,一分防壁头汛兼辖江边、林埔、中洲、大桥等塘汛,一分防洋尾洲,一贴防福协乌龙江,一贴防福协犬头岐,一贴防福协新岐,一贴防江边,一贴防抚标胐头塘。

抚标(辖左、右二营并听总督节制)

福建巡抚提督军务,驻劄省城。

左营参将一员(驻劄福州府治,原为游击,雍正间改设)、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五员,马战兵八十七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八十七名、守兵三百二十一名,兵战马八十七匹。分防磕坑、朏头、君竹等塘汛。

右营游击一员(驻劄福州府治)、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五员,马战兵八十九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九十名、守兵二百二十一名,兵战马八十九匹。分防魁岐、埔头、鼓岐等塘汛。

陆路提标(辖本标中、左、右、前、后五营、福州城守营、兴化城守营、泉州城守营、长福营,节制福宁、建宁、汀州、漳州四镇,仍听将军、闽浙总督节制)

提督总兵官一员,驻劄泉州府。

中营参将一员(驻劄安溪县)、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九十六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五十一名、守兵三百七十二名,兵战马九、十六匹。一分防长坑汛兼辖徐州墟、桃州隘、碧石、霞地、科名、大港头、朋亭、霞村、内洋等塘汛,一分防塘湄、上墟兼辖珍山、举溪等塘汛,一分防安溪县兼辖罗渡等塘汛。

左营游击一员(驻永春州)、守备一员(驻泉州府)、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九十六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三十名、守兵三百二十一名,兵战马九十六匹。一驻防永春州兼辖上场堡、东关塘、赤涂、剧湖洋、小姑、吉际、高坪、溪洲等塘汛,一分防黄阪汛兼辖古格隘、锦斗、西斗等塘汛。

右营游击一员(驻永宁卫)、守备一员(驻泉州府)、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战兵九十九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六十七名、守兵四百五名,兵战马九十九匹。一驻防永宁卫兼辖梅林、沙堤、东店厝、上竿头寨、邓厝仑、后灵、水青、石前埔等塘汛,一分防定公庵汛兼辖西仓、石亭、深沪、柳山、乌浔、石圳、福全后湖沿山等塘汛,一分防蚶江汛兼辖法石、石狮、亭塘市、青阳市、上庵、浦边、鹧鸪后渚、径边、水头、日湖、洋芝、右浮、五堡等塘汛。

前营游击一员(驻泉州府)、守备一员(驻惠安县)、千总二员(原一员,雍正十一年添设一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百一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六十六名、守兵四百五名,兵战马百一匹。一分防崇武汛兼辖獭窟下、按臭涂、白沙、大岝等塘汛,一分防惠安县兼辖交界、涂岭驿坂、居仁、新田、盘龙、上田、岭北等塘汛,一分防黄崎汛兼辖小岝、辋川、峰尾港、西沙格等塘汛,一分防洛阳、北岸寨等塘汛。

后营游击一员(驻泉州府)、守备一员(驻泉州府)、千总一员(驻德化县)、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一员(原二员,乾隆五十三年裁)、外委千总四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九十六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三十三名、守兵三百二十八名,兵战马九十六匹。一分防德化县兼辖高阳、赤水格、郭坂溪边、南埕、水口、美洋、岳尾等塘汛,一分防内洋汛兼辖隘门格、倚洋、际头、王春、十八格、山坪等塘汛。

福州城守协(嘉庆十三年,改为兼理军标绿旗营)

副将一员,驻劄福州府治。

左军(原称营,游击一员,康熙三十一年裁)、都司一员(驻福州南台,原为守备,康熙间改设)、千总二员、把总五员(内一员康熙间设,驻防屏南县汛)、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七员、额外外委七员,马战兵七十七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六百三十九名、守兵五百二十三名,兵马七十七匹。一驻防南台,一分防古田县兼辖羊角岭、阳寿桥、■〈木辱〉桥、严头闸、林曹洋、半坑亭、上洋、公馆、赤凌溪、牛头岭、杉洋、石步坑、教场门、寻洋浿、窝达、嵩州等塘汛,一分防古田县属水口兼辖闽清县属小雄、牛头溪、摇动石、安仁溪、小箬、瓜园等塘汛,一分防黄田、新庄、榖口、峨洋、秀岭、罗溪湾口等塘汛,一分防面岭兼辖柴排横山下、渡城门、三港口、银湘铺等塘汛,一分防乌龙江寨兼辖尤■〈木臭〉、青龙寨、青铺、蓝铺、俊边、青岚岭、龙首岭等塘汛,一分防屏南县兼辖陇庄、棠口、上洋、梨坪、巴地、甘棠、梅花地、七房溪、前漧、分水头、上泼、头牌岭、赤溪、上洋、杨厝、壑领头等塘汛,一分防梅岭兼辖降虎官溪、岭下、山坪、板桥等塘汛。

右军并军标(原游击一员,康熙三十五年裁)、都司一员(原为守备,康熙间改设驻省城)、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原三员,康熙间添设)、外委千总三员、外委把总五员、额外外委七员、军标千总一员、把总一员、外委把总一员、额外外委一员,马战兵百二十五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六百七十八名、守兵五百八十九名,兵战马百二十五匹。一分防闽清县兼辖白汀堡汛、面溪口等塘汛,一分防永福县兼辖埕头、汰口、大樟、贯墟、东洋、板楼等塘汛,一分防辽沙汛、南屿、高岐、土牛、芝田、新岐等塘汛,一分防大穆汛兼辖竹岐所、叶洋、白沙马坑、连田、观音阁、仓湾等塘汛,一分防芋原汛兼辖斗米岐、白石头,柑蔗洲、洪塘、洪山、桥西、河口、后山、十四门桥、西安等塘汛,一分防五县寨汛兼辖日溪、猪蹄岭、赤桥、新店、马鞍等塘汛,一拨防常思岭。

兴化城守协(原额辖泉州城守、长福二营,雍正九年改为专营)

副将一员,驻兴化府。

左营都司一员(驻兴化府城,原为游击,乾隆十八年改今职)、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三员、外委把总五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六十六员(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九十二名、守兵四百七十三名,兵战马六十六匹。一分防涵江汛兼辖大洋、三角埕、三角坵等塘汛,一分防美澜汛兼辖宁海寨、东华、五隆、惠洋、海滨等塘汛,一分防百美汛兼辖岸胜寨、三江口、张井、南埕、白墓等墩寨,一分防江口汛兼辖桥中水寨、东蔡后郭、五里余埔、铺尾、魏塘、北门等塘汛,一分防黄石汛兼辖天马寨、青山、象城等汛。

右营都司一员(驻仙游县,原为游击,乾隆十八年改今职)、守备一员(驻兴化府)、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五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战兵六十七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九十三名、守兵四百七十三名,战马六十四匹。一驻防仙游县城兼辖石马、俞潭等塘汛,一分防枫亭汛兼辖南寺尾、下桥、浮山、双溪等墩寨、沙溪、打铁店、五里牌、僊岭等塘汛,一分防濑溪寨兼辖长岭、南门、双牌、北墘等塘汛,一分驻忠门汛兼辖马峰、吉蓼、莆禧等塘汛,一分防平海汛兼辖嵌头汛。

泉州城守协(原系兴化协管辖,雍正九年,改归陆提)

参将一员(驻劄泉州府治,原为游击,雍正九年改今职)、都司二员(一驻安海汛,雍正九年设,一驻洪濑乡,嘉庆三年设)、守备一员(驻泉州府)、千总三员(原二员,一驻南安,一驻晋江,嘉庆三年添设一员,驻洪濑乡)、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三员、外委把总五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战兵六十九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三十七名、守兵五百九十七名,兵战马六十九匹。一分防晋江县御殿东坡,一分防河市汛兼辖新辖新桥、浮桥、新铺、桥尾、马甲、洛阳南岸寨等塘汛,一分防南安县兼辖澎岭、溪尾、朱渊等塘汛,一分防大盈汛兼辖小盈汛、东岭、龙井、石井、莲河等塘汛,一分防东石汛兼辖围头、桑柄、■〈氵丙〉洲、石菌等塘汛,一分防安海汛兼辖古陵、浯棣、溜石、下辇、冷水井、石龟、驷行、潘径等塘汛,一驻防洪濑乡。

长福营(原系游击兴化协管辖,雍正九年,改为今职,归于陆提管辖)

参将一员,驻劄福清县。

左军守备一员(驻防镇东卫城)、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二员,马战兵四十五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名、守兵三百三名,兵战马四十五匹。一分防宏路寨、高东、太平磨、石上店、作坊、埔尾等汛,一驻防镇东卫城兼辖海口寨、古垄、海口桥、锦城、半宅、城头等汛,一分防万安所兼辖门■〈木扇〉后、前薛、牛头寨、后营、连盘寨、白鹤泽、朗寨、下俞、牛田等汛,一分防渔溪寨兼辖上径峰、头仙岭、蒜岭、孔雀亭、苏溪百户、楼下曹等汛。

右军都司一员(驻长乐县,原为守备,雍正十年改今职)、千总一员、把总二员(一驻福清)、外委千总一员、外委把总二员、额外外委二员,马战兵四十四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六十五名、守兵二百五十四名,兵战马四十四匹。一分防松下寨兼辖垄下寨、江田、猴洞口、岭利口、东山、三溪港尾、北山、大址、小址等汛,一分防港口汛、五竹埔、岱边坑、田蕉岭、石湖岭等汛,一分防梅花所兼辖广石、石井、金墩、鹤岭庵、前厚福、仙岐寨、潭头、筹港、泽里、壶井山、边洽屿等汛。

福宁镇(辖本标中、左、右三营、桐山营、连江营、罗源营左营,于嘉庆七年改为水师,又改闽安水师标,烽火营属焉,并听水陆二提督节制)

总兵官驻劄福宁府治。

中营游击一员(驻福宁府治)、守备一员(驻福宁府治)、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嘉庆八年收左营一员,十八年复拨回)、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战兵七十六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七十七名、守兵五百七十二名,兵战马七十六匹。一分防大金堡兼辖州前岭、沙塘寨、渔洋里、高罗岭、积石堡、闾峡、沙洽等汛,一分防松山港口兼辖赤岸桥、木寨、罡溪路口、杯溪、栖胜、松罗、柳溪、大梅、渔井、柘洋等塘汛,一分防东沖汛兼辖龙湾寨、砚石、小马寨、石浿二铺、暗桥等汛,一分防下浒堡兼辖罗浮、延亭、小柘洋、赤岐等塘汛,一分防盐田汛兼辖盐田塘、官岭前、郎圯湾、下邳梅、洋马头等汛,一分防寿宁县汛。

左营,见水师。

右营游击一员(驻宁德县治)、守备一员(驻福安县治)、千总二员(康熙二十八年拨入军标,雍正十一年设复一员,嘉庆十一年收左营一员,十八年拨回)、把总五员(原四员,嘉庆八年收左营一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六十二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一百七十三名、守兵六百八十九名,兵战马六十二匹。一分防张湾寨兼辖黄土巖汛、蓝田港尾、马鞍山洋尾、蚶崎大■〈土叚〉等塘汛,一分防金河西寨兼辖河东寨、七都、新亭、凤翅洋、叉路亭、东墙、六都、东山铺、大桥、邸塘、白鹤、界首等塘汛,一分防周墩寨兼辖埔兜麻岭、七蒲、牛头、咸村、下荐、秋坪、汤洋、外渺、霍童、闽坑,铜镜等塘汛,一分防岭口汛社口、大仓、白莲穆洋、青草渡、牛岭尾、车岭、靖海关、化蛟、合掌岭等塘汛,一分防寿宁县治兼辖南洋、西溪、界牌、院洋、大洋、斜滩、大韩、武曲店后、大石、泗洲桥、杨海衕、叶洋、九岭、芹洋、尤溪、坪溪、南溪、小东、青草隘、托溪等塘汛,一分防白石寨兼辖白石塘、大梨、衡洋、南埔、洋尾、岭头、坂头、猴垄、大留、曾坂、福岭、白沙等塘汛。

桐山营游击一员(驻劄福鼎县治)、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战兵三十八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五十名、守兵三百六十九名,兵马三十八匹。一分防沙埕、虎头、鼻流江、前岐、东山嘴、巖坎、大冈、二叉河等塘汛,一分防分水关、战坪洋、半岭、马山、头墩、巖前墩、王墩、店头寨、倪家地墩、白琳堡、金刚墩、五蒲岭墩、三十六湾墩、蒋洋寨、杜家寨龙亭寨、钱大王墩、八尺门塘等汛,一分防牙墩、杨家溪寨、黎头岗、湖坪寨、古楼墩、沙头墩、天台岭墩、赤岸桥塘、乌岐渡等塘汛,一分防南镇兼辖潋城、白鹭、林西桥、店下、黄崎、三佛塔、周仓岭、后崎、六都亭,峡门、下尾等塘汛,一分防天竺寨、南溪塘、叠石塘、沈青塘、金沙溪塘、乌石门塘、管洋塘等塘汛。

连江营游击一员(驻劄连江营)、守备一员(防东岱)、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原三员,雍正十一年添设)、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战兵三十八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四十一名、守兵三百七十名,兵马三十八匹。一分防大路汛、罗仑、潘渡、巖角、茶亭、陀布、周溪、朱公、丹阳、龙门、朱湾、山冈、东湖等塘汛,一分防北茭汛兼辖苔菉堡、奇达、赤财、后湾、大汴、小邦、黄岐山等塘汛,一分防小埕汛兼辖安海、官坞、蛤沙、东坪、官岭等塘汛,一驻防东岱堡兼辖砲台、百胜、白沙、浦口、幕浦、小澳、松坞、馆头渡、下塘寨、长沙等塘汛,一分防马鼻堡兼辖拱头、透街、驴头、麻坂、洪下、东山等塘汛,一分防可门汛。

罗源营游击一员(驻罗源县治)、守备一员(驻罗源县治)、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一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战兵三十九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四十名、守兵三百七十名,兵马三十九匹。一分防汛地,一分防颱口、松山墩兼辖五里渡、大穫、小穫、方家过河、泥田、边崎等塘汛,一分防鉴江汛兼辖虎尾、吉璧、三十六曲岭、石笏、铁香炉、西家坪、虎尾砲房等塘汛,一分防飞鸾地方兼辖飞鸾岭头、三源墩等塘汛,一分防西北两官路兼辖前岭、三层圣殿、王沙、叠石、半天礶、王柏门、西官路、白塔、鳌峰、应德等塘汛,一分防濂澳门兼辖下廪前洋、碧里泥港、陈洋坂、乌坑、瓯家等塘汛,一分防上地汛兼辖霍口、七境堂、吴厝、文武溪、林洋等塘汛。

建宁镇(原为协副将一员,雍正十二年,改协为镇,改副将为总兵,辖本标中、左、右三营、延平协枫岭营,听陆路提督节制)

总兵官一员,驻劄建宁府治。

中营游击一员(驻建宁府治)、守备一员(驻浦城县治)、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六十三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四十八名、守兵四百五十四名,兵战马六十二匹。一分防钟山、大篷、月岭、坤口、东游、三隘等塘汛,一分防党口汛,一分防报恩谢坑、大坪、房村口、南雅口、吕口等塘汛,一分防内里汛兼辖迪口等塘汛,一分防塘硬尾汛,一分防城西北坪、交溪、叶坊、宜均、青州、小湖、仁山、营头、回龙、浒星、连瓯、蒋溪口、九■〈氵〈癶上示下〉〉岭、溪东等塘汛,一分防水吉汛兼辖上洋口、蓬墩、大潭口、黄塘岭、大山坪、池墩、青潭等塘汛,一驻防浦城县,一分防南口、横力前洋、上呌、募岭卫,一分防七里塘、十八里塘、仙洋塘、洋源界、洋溪尾、路后西乡街、念里村、官路街等塘汛。

左营游击一员(驻崇安县治)、守备一员(雍正十一年添设)、千总二员(原一员,雍正十二年添设)、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三员、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六十三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四十八名、守兵四百五十五名,兵战马六十三匹。一分防火烧岭、梅岭、桐岭、西坑岭、五夫举富铺、路口、斗米岭、大■〈土富〉桥、坑口、大安、周畲大王凹、分水关、寮竹关、温林关等塘汛,一分防赤石街、石鼓铺、南源岭、范墩、黄土墟、兴田、外溪、双门、武彝宫、橄榄坑、长桥下、詹澄、浒星村、黎源墩、曹墩、三溢磻溪、桐木关、柯岭、吴屯、大谭、岑阳镇、黎口、小寺、岚头岭、角山坳、岑阳关、桥坪等塘汛,一分防建阳县,一分防麻沙汛兼辖白塔、油源、桃芝、马伏坑桥、莒口、东峰、虞渚、叶坊、长埂书坊、黄塘、李家塘、长坪、江源、崇源岭等塘汛,一分防白槎、吴墩、长湍、金盘、黄口、大阐、转水河、船酬口、将口、黄金回潭、捲桥、东筹等塘汛。

右营游击一员(驻松溪县治)、守备一员(驻建宁府)、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一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六十三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四十九名、守兵四百五十五名,兵战马六十三匹。一分防水口旧县、山头巖、下渭田、七里桥、百丈溪、百重桥、黄沙隘、山镇村、盔甲岭、铁岭等塘汛,一分防杉溪、泉水岭、大溪尾、锦田■〈氵〈癶上示下〉〉、下梅口、牛抱岭、车上、黄坑垄、龙背、刘源、葛籐岭等塘汛,一分防政和县,一分防东峰城、潭稠坑、筠竹岭、新坑口、厢口、大庙等塘汛,一分防桐岭、长城、西津、大井垄、常口桥、釜銎等塘汛。

延平城守营(辖左右二营)

副将一员,驻延平府治。

左营都司一员(驻延平府,原为游击,乾隆二十二年改)、千总二员(原有守备一员,嘉庆十三年,移拨台湾艋舺营)、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战兵五十六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一百六十一名、守兵三百七十五名,兵战马五十六匹。一分防漳湖坂兼防水东、十里庵、麻梨、土埠洲、安济吉溪、金砂茶洋、岳溪、九里潭、蛟坑、偏僻山、铁场、嵢峡、武步、龙源、清风岭、双髻鸦、巨口、遵教、南门、罗源、鸠源、大盖、龙巖寨、大演等塘汛,一分防顺昌县汛兼辖郭闸、水南底洋、坑尾、陈■〈土富〉、陈坂、漠布娄、杉南、砂吉、舟石湖、万全新岭、来■〈土富〉、山墟、扶延山、庵其田、七台、仁寿、富屯等塘汛,一分防将乐县汛兼辖莒峡、三涧渡、高滩、缅前、坵场、铁岭等塘汛,一分防尤溪县汛兼辖蒋坑、马坪、源湖、瓮口、白莲、岭头铺、■〈氵〈癶上示下〉〉头等塘汛。

右营(原游击一员,乾隆二十二年改为都司,嘉庆三年移拨泉州协)都司一员(驻延平府)、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战兵五十六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六十一名、守兵三百七十五名,兵战马五十六匹。一分防王台兼辖黯淡滩、坵墩、上京埂埕、高桐、大横秋、竹西芹、发竹、渔船窟、沙溪渡头、青州峡、城门垄、高吴窟、黄埠、燕子巖、召口峡、阳浪石、鸬鹚口、吴坑、紫岭、埧樟槎、篔筜、三连等塘汛,一分防沙县汛兼辖青州、马铺、涌溪、渔溪湾、白杜、三元、高砂、三花、热水池、浪口底、黄石城、头洋口、碧口、尾历、吃水坪、转桥、罗巖坪、倪居山等塘汛,一驻防永安县汛兼辖杉口、荆村、黄砂■〈山上行下〉、贡川、都督府、小螺等塘汛,一分防大田县汛兼辖上京、桃源、溪仔坂、花桥、西坑、庵头、盖竹、龙背岭等塘汛。

枫岭营(本营系驻镇闽浙交界之区,游击一员归浙江衢州协管辖)

守备一员(驻浦城县渔梁)、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委千总一员、外委把总二员、额外外委一员,马战兵六十七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百三十四名、守兵二百五名,兵战马三十七匹。一驻防浦城渔梁塘汛,一分防浦城县吴墩汛、杉枋、湖山、九牧、忠信塘、雁塘等塘汛,一分防浦城县庙湾兼辖枫岭、盆亭关、二渡关、木城等塘汛,一贴防江山县念八都等汛。

汀州镇(原为协镇,康熙三十六年改定,辖本标中、左、右三营、邵武城守二营,听陆路提督节制)

总兵官一员,驻汀州府。

中营游击一员(驻汀州府治)、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二员,马战兵七十九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六名、守兵四百三十一名,兵马七十九匹。一分防长汀县长坑、水西、七良峡、黄馆铺、湖口、九里岭、林和地、竹子逕、观音岭、皇祝岭、萝■〈艹臼〉坪、罗坑口、鸡心岭、苦麻岭等塘汛,一分防虎忙岭、隘策田、蔡坊堡、河田、铁山寨等塘汛,一分防连城县金鸡岭寨、竹隔、王城、太平、赤脚岭、余畲等塘汛,一分防永定县高头、暗坑畲、戊子桥等塘汛,一分防连城县兼辖水西岭、打鼓岭、新前桃、排朋口、三隘等塘汛,一分防石壁、员筜、牛牯、石湖坑、画眉、南■〈土叚〉、大潭、车田、水口、靖远、张榖等塘汛,一分防永定县兼辖龙窟、罗滩、摺滩、箭竹隘等塘汛,一分防苦竹乡兼辖草子湖、佛子凹、青山湖、三层隘等塘汛,一分防傅山岭兼辖青山、上寨等塘汛。

左营游击一员(驻青流县)、守备一员(驻汀州府,康熙四十八年拨入铜山营,雍正十年复设)、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一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战兵七十九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七名、守兵四百三十一名、战马七十九匹。一分防百步、南田、新桥、鸳鸯大息岭、归仁、七里桥等塘汛,一分防清流县汛兼辖林畲、黄旗、牛岭、小松、分水坳、马公、玉华、水路峰峡、热汤、梓材坑、合溪口、灿巖坑、炭山、黄坭坑、荷林、董家岭等塘汛,一分防归化县汛兼辖青竹、芧山、黄坭、新岭、粟坳等塘汛,一分防宁化县兼辖禾口、古背水、茜乌村、石牛底塘、燕子滑石、罗溪碑岭、黄柏岭、安乐、杨梅、黄土、鱼龙、黄源、赖畲、猴子、曹家、芜北坑、铁芦坳、蓝田坳等塘汛,一分防望高岭兼辖下沙、中沙、沙坪河、龙排、五家坊、南桥、茶山窠、安远司等塘汛,一驻防清流县兼辖铁石矶、大岭、五通、金钱隘等塘汛,一分防归化县兼辖华源、莲花山、夏坊涧、余子岭、谢家排、官磜坑、三角坪等塘汛。

右营游击一员(驻上杭县)、守备一员(驻汀州府)、千总一员(原二员,康熙四十八年拨一员入台湾城守营)、把总四员(康熙四十八年拨一员入铜山营,雍正十一年复添设)、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战兵七十九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七名、守兵四百三十一名,兵战马七十九匹。一分防古城兼辖隘岭、府底、何田、长桥、逕畲心、游绳渡、安人凹、三洲、大田、河口、羊牯等塘汛,一驻防上杭县,一分防回龙、三潭头、黄泥垄、峰市、蓝屋驿、便民桥、安乡、卢丰、鹅岭公、郭车汛等塘汛,一分防武平县兼辖高屋埧、石鸡岭等塘汛,一分防武平所兼辖忠田舖、黎畲等塘汛,一分防釆眉隘、中都、大沽滩、新峰滩、南蛇渡、龙骨、石峰市、汛水铺、涧头渡、珊瑚、九华、蓝屋、官庄、乱石隘、石下、鸡笼山、鲤子湖、小木溪、金鸡岭、赤岗、石逕岭、遥屻、象洞悦洋、蟠龙隘、严前等塘汛。

邵武城守协(雍正三年,改为游击,八年复)

参将一员,驻府治。

左营守备一员(驻邵武县)、千总一员(原二员,嘉庆三年,拨一员入泉州城守营)、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战兵三十九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五十名、守兵三百九十名,兵战马三十九匹。一分防西南两路药村至大乾和顺渡、城南高婆岭、邢家河源小径、官桥、金坑、碎石岭、黄土关等塘汛,一分防界首汛兼辖大竹岚、斗米岭等塘汛,一分防拿口汛,一分防水口寨汛兼辖东路桥头汛,一分防禾坪旧市街汛,一分防光泽县兼辖杉关、铁牛关、毛家隘、黄市口、孔坑隘等塘汛,一分防新甸街汛兼辖火烧云、磜茶山等关隘。

右营都司一员(驻建宁县,原为守备,雍正十年改)、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康熙三十一年,拨一员入军标,雍正十二年复添设)、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战兵三十九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四十九名、守兵三百九十九名,兵战马三十九匹。一驻防建宁县城兼辖东路分水、袁庄等塘汛,递及里岭隘北路百丈隘、邱家隘等汛,一分防均水汛兼辖里心邱、西南邱、坊隘、长岭、都上等塘汛,一分防泰宁县城兼辖东路水南游源、西路挽舟等塘,递及北路茶花隘等汛,一分防永兴保汛兼辖水陆池潭、龙安、依口等塘汛,一贴防邵武府城。

漳州镇(辖本标中、左、右三营、漳州城守营、同安营、诏安营、平和营、龙巖营、云宵营,听陆路提督节制。原设泉州中路总兵官、漳浦右路总兵官,康熙二十二年裁中路,二十七年移右路于府治,定为漳州镇)

总兵官一员,驻劄漳州府治。

中营游击一员(驻漳州府)、守备一员(驻南靖县,雍正十年增设)、千总二员(一驻南靖县,一驻龙溪县)、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七十九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三十二名、守兵四百八十六名,兵战马七十九匹。一驻防南靖县兼辖南靖塘、湖山、岭仔峰、苍岭、马坪、大坪等塘汛,一分防水潮汛兼辖汤坑、斗米、和溪、猫儿径、龙山、吴营、涌口、深渡等塘汛,一分防山城汛兼辖弔狗岭、船场、崎岭、梅垄、洪濑、溪口等塘汛,一分防江东汛兼辖江东塘、大人庙、石井、管桥等塘汛,一贴防车田汛、三角径、石榴板等塘汛。

左营游击一员(驻漳浦县,原系漳浦营,乾隆二十年改定)、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七十八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三十四名、守兵四百八十五名,兵战马七十八匹。一分防旧镇汛兼辖小溪岭、长桥、马口埔、尾村、白沙、后坑、北门、罗山、下径、饭盘、三古、甘棠等塘汛,一分防赤湖汛兼辖南景、将军澳等塘汛,一分防积美汛兼辖连江崎沙、何家保、井尾、灯火澳、天鸡岭等塘汛,一分防杜浔汛兼辖五里牌、眉田、南门、梅林、龙迹亭、西庄、打石山、石敢当、屿头、香山庙等塘汛。

右营游击一员(驻海澄县)、守备一员(驻泉州府)、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七十八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三十四名、守兵四百八十五名,兵战马七十八匹。一驻防海澄兼辖南门、北门、祖山等塘汛,一分防镇海卫兼辖白塘、旗尾、麦坑等塘汛,一分防港口汛兼辖古垄、坪岭、灯心径等塘汛,一分防圳尾兼辖方林、橄榄岭、留田等塘汛,一分防海门汛兼辖厚境、土城内、娘妈宫等塘汛。

漳州城守营都司一员(驻浦头,原为游击,乾隆十八年改)、守备一员(驻府治)、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六十四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八十一名、守兵四百三十一名,兵战马六十四匹。一驻劄漳州府兼辖东西南北四门首塘汛,一分防浦头汛兼辖朝天宫、鹤鸣、万安关、天宝、双路口、乐仁、月岭、卢桥头、新桥头、檺林、和尚桥、九龙岭、莲浦湾、腰树坂、头板等塘汛,一分防龙江汛兼辖角尾等汛,一分防浦南汛兼辖丰乐、乌石、石佛、银塘、龙潭、沙建、热水部坑等塘汛,一分防华崶汛兼辖新濑岭、兜横奎、大杞、涵口、倒地金钩等塘汛,一分防龙溪县场前杜汛,一分防长泰县兼辖朝天岭、卢墘岭、竹囝桥、渡头、严溪、连坑等塘汛,一分防鸿福汛兼辖浅礁、东厝、合浦、南板、渐山湖后、马口堆等塘汛。

同安营参将一员(驻同安县,原为游击,雍正八年改)、都司一员(驻灌口汛,雍正八年添设)、守备一员(驻同安县治)、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六十五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五十一名、守兵四百十三名,兵战马六十五匹。一分防店头汛兼辖岭头、马家巷、万家村、海埭、沙溪、沈井、洪塘、岳口等塘汛,一分防新墟汛,一驻防灌口汛兼辖茂林寨、角尾、沈

渔孚深、青莲花等塘汛,一分防下店汛兼辖埭领、宋家园、乌泥、新塘、苎溪、安民、何山埔、方坑等塘汛,一分防大路尾汛兼辖半岭窑头等汛。

诏安营游击一员(驻诏安县治)、守备一员(驻诏安县治)、红花岭汛守备一员(乾隆八年设)、千总二员、把总四员、白叶村汛把总一员(乾隆九年设)、外委千总二员、红花岭汛外委千总一员、外委把总四员、白叶村汛外委把总一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四十五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八十四名、守兵四百三十一名,兵战马四十五匹。一分防悬钟宫口汛兼辖洋林龟山砲台、洋尾河岸、渡头庵、三礁等汛,一分防分水关砲台兼辖琉璃岭、港头、桥头等塘汛,一分防梅岭寨汛兼辖凤山、菜园埔、半山、松柏门等塘汛,一分防金溪汛兼辖梅林径、梅仔坑、前洋、长浦、龙充等塘汛,一驻防红花岭汛兼辖埤头、赤岭峡子崎、合溪等塘汛,一驻防白叶村汛兼辖麻寮、坪路等塘汛。

平和营(原系漳州镇标左营,嘉庆二十年改定)游击一员(驻平和县治)、守备一员(驻琯溪汛)、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战兵四十三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六十一名、守兵三百九十二名,兵战马四十三匹。一驻防平和县兼辖黄庄、大协崎、岭■〈氵〈癶上示下〉〉头、赤石、柏松关、新路、新桥等塘汛,一驻防琯溪汛兼辖小坪关、霞寨、猪母额岭、丰埔、旧县、洪濑、火燄径、挨砻石、黄井、径口等塘汛,一分防南胜汛兼辖三角径、石出水、松囝鞍、径头、长潭面、双溪墟等塘汛,一分防庵后汛兼辖大溪、伯公座、龙过岗、石梯岭、佛髻岭等塘汛,一分防车田汛兼辖石榴坂、三角径、内山城、涂景寨、巖前溪等塘汛。

龙岩营(旧系漳州镇左营)游击一员(驻龙巖州)、守备一员(驻漳平县)、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四十三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九十九名、守兵三百九十名,兵战马四十三匹。一驻劄龙巖州兼辖雁石山、望岭、釆眉岭、汶水溪下、老平林、大池、小池、龙门船巷、王庄、上家邦等汛,一驻防漳平县兼辖华口、罗溪口、盐场、舅姑岭、打石坑、和睦、长安、京口、小溪等塘汛,一分防宁洋县兼辖马山坑、源山榖、十一湖、大窑、公馆、外利溪、内利溪、苏坂、小溪、赐福亭、城口、曳船等塘汛,一分防林田关兼辖九车溪、前林盂、头马坑、大湾、博平岭、三井等塘汛,一分防永福汛兼辖马岐林、石门隔、三重岭等塘汛,一分防茶林盂汛,一分防溪口汛兼辖白沙、小吉等塘汛。

云霄营游击一员(驻云霄镇)、守备一员(驻云霄镇)、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原三员,雍正十一年添设)、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战兵三十九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五十名、守兵三百七十八名,兵战马三十九匹。一分防员仔岭兼辖官道、木栅寨、盘陀岭、古楼、官津桥、七里铺、树洞、松仔鞍等塘汛,一分防岳坑、水晶、小场汛兼辖径仔村、南岭门等塘汛,一分防荷步汛、石蛇尾兼辖下寨、高塘、台高溪、浯田、廖家楼、乌坵等塘汛,一分防白狗洞汛兼辖官波头、竹仔前、马山、猫狮桥等塘汛,一分防梅洲汛兼辖公子店、大兴、林公、双见岭、罗公宅、虎扒树等塘汛,一分防梅安汛兼辖三脚寮、大水窟、八尺门等塘汛。

水师提标(辖本标中、左、右、前、后五营,节制金门、海坛、台湾、南澳并福宁五镇,并听闽浙总督节制)

提督总兵官一员,驻同安县。

中营参将一员(驻劄海澄县)、守备一员(驻海澄县)、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四员,步战兵四百三十八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四百十三名(舵工在内),战船见船政泉州厂。一驻泊厦门,一分防浯屿汛,一分防浯屿汛南北两处砲台,一扼守巡防大逕港口,一巡防深坞澳口,一防守岛坞汛,一巡防海门汛,一防守高崎汛,一防守海澄溶川、码青埔、圭屿等汛,一防守厦门港砲台,一巡查卓崎、大逕口,一配船出洋巡缉。

左营游击一员(驻劄龙溪县)、石码守备一员(驻厦门)、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四员,步战兵四百四十三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四百十三名(舵工在内),战船见船政漳州厂。一驻防石码汛,一随泊厦门,一了望五通山顶,一分防福浒塘,一协防小担汛,一防守蛟塘马、厦门港砲台,一配船出洋巡缉。

右营游击一员(驻劄厦门)、守备一员(巡查内海)、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四员,步战兵四百四十三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四百十三名(舵工在内),战船见船政泉州厂。一随泊厦门,一防守三■〈氵义〉河城寨并防玉洲汛兼辖澳头、东尾、石美、许茂、乌屿等汛,一大担山顶了望,一防守厦门港砲台,一轮值防守大担后砲台、大担门水汛,一配船出洋巡缉。

前营游击一员(驻劄厦门)、守备一员(驻厦门)、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四员,步战兵四百四十三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四百十三名(舵工在内),战船见船政漳州厂。一随防厦门,一分防桥梁尾、海沧兼辖三都鼎尾、新垵礁、排头门等汛,一了望南关山顶,一分防嵩屿汛,一分防安海、鼓浪屿、黄厝社砲台、水掺台,一了望白石头山顶,一分防厦门港砲台,一扼守大担门水汛,一配船出洋巡缉。

后营游击一员(驻劄厦门)、守备一员(驻劄厦门)、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四员,步战兵四百四十三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四百十三名(舵工在内),战船见船政漳州厂。一随泊厦门,一了望厦门深山顶,一了望厦门金鸡亭山顶,一分防刘五店汛兼辖浔尾、■〈氵丙〉洲、澳头、高浦、马銮、石浔、浔尾、坂头等汛,一了望刘五店汛高埠,一防守坂头汛,一防守大担汛,一防守白石头、圣林塘,一防守厦门港砲台。

海坛镇(辖本标左、右二营及闽安协,听总督及水师提督节制)

总兵官一员,驻福清县海坛汛。

左营游击一员(驻海坛汛)、守备一员(驻海坛汛)、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三员、外委把总六员、额外外委五员,步战兵四百九十四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四百三十八名(舵工在内),战船见船政福州厂、泉州厂。一驻防海坛汛,一看守平磹砲台汛,一了望君山,一了望大陈山,一扼守小陈汛,一分防磁澳一带水汛并了望磁澳山顶,一分防月轮班扼守盐埕澳兼防钟门汛并了望葫芦澳山顶,一防守鼓屿门并了望鼓屿山顶汛,一哨防万安一带水汛,一分防旂竿尾、小练屿头并了望大练山顶。

右营游击一员(驻海坛汛)、守备一员(驻海坛汛)、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三员、外委把总六员、额外外委四员,步战兵四百九十四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四百二十六名(舵工在内),战船见船政泉州厂。一分防海坛汛、一看守平潭砲台汛,一分防观音澳汛,一分防娘宫汛并跨海山顶了望,一分防南日汛,一分防江阴壁头汛并砲台三江水汛,一分防湄州汛,一分防平海汛,一配船出洋巡缉。

闽安协(辖本标左、右二营,听水师提督、海坛镇节制)

副将一员(驻闽安镇城,原为镇,康熙二十七年改今职)。

左营都司一员(驻闽安镇城,原游击,乾隆三十九年改)、守备一员(驻闽安镇城)、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四员,步战兵三百七十二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三百七十六名(舵工在内),战船见船政福州厂。一存城,一防守闽安镇口汛,一防守闽安口对岸巡船,一防守大桥塘汛,一防守南北两岸并砲台,一防守亭头、五虎等汛,一防守琅琦、元宝山、金牌馆头、笔架各塘汛,一分防定海汛,一防守竿塘汛,一防守黄岐汛,一出洋巡缉。

右营都司一员(驻琅琦等处,原游击,乾隆三十九年改)、守备一员(驻防琅琦等处)、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四员,步战兵三百九十二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三百九十二名(舵工在内),战船见船政福州厂。一分防闽安镇汛,一防守闽安口对岸巡船南门塘,一驻防南崎等处地方,一防守笔架寨,一防守北茭、濂澳等塘汛,一防守罗湖、东冲等塘汛,一拨配□帮盐哨,一了望罗湖山顶,一了望芙蓉山顶,一了望大金山顶,一出洋缉匪,一存闽安镇城。

金门镇(辖本标左、右二营,听总督、水师提督节制)

总兵官一员,驻同安县。

左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三员、外委把总六员、额外外委四员,步战兵四百十六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五百七名(舵工在内),战船见船政泉州厂。一驻劄金门汛,一拨防烈屿汛兼了望,一拨防金龟尾、许坑等汛并了望,一分防金龟尾砲台,一拨防欧厝、彭林、古宁等汛,一拨防了望欧厝,一拨防双乳山汛,一拨防董水、大嶝、小嶝等汛,一巡防深沪等水汛,一巡防祥芝等水汛,一巡防崇武等水汛,一巡防黄崎等水汛,一了望大坠山顶,一带领兵船出洋巡缉。

右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三员、外委把总六员、额外外委四员,步战兵四百十八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五百五名(舵工在内),战船见船政泉州厂。一随防金门汛,一巡防镇海汛,一巡防井尾等汛,一巡防将军澳汛,一拨防科罗砲台,一了望田浦山顶,一了望峰山顶,一了望陈坑山顶,一巡防围头等汛,一出洋巡缉。

南澳镇(辖标下左、右二营、福建铜山营、广东澄海协海门营、达濠营,听闽浙、两广总督及闽广水师两提督节制)

总兵官一员,驻劄福建诏安县、广东饶平县适中镇市。

左营游击一员(驻南澳,右营属广东)、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三员、外委把总六员、额外外委四员,步战兵四百二十八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五百三十名(舵工在内),战船十只(见船政漳州厂)。一驻劄南澳城陆汛,一了望金山,一防守深澳口,一防守草寮尾汛,一出洋巡查三澎外洋海汛、洋林湾内海汛,一防守竹栖墩,一防守西砲台汛,一防守云澳汛,一协防泰字楼砲台汛,一了望云澳烟墩山,一防守青澳汛,一了望青澳烟墩山,一出洋巡缉。

铜山营(海门营、达濠营属广东)参将一员(驻劄漳浦铜山城)、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三员、外委把总六员、额外外委四员,步战兵四百二十六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五百九十名(舵工在内),战船见船政漳州厂。一驻防铜山汛,一了望铜山城内山顶,一了望铜山汛铜钵山顶,一分防六鳌汛及古雷汛,一了望六鳌汛虎头山顶,一巡查古雷水汛、六鳌水汛,一分防北山汛,一苏尖汛山顶了望,一巡查北山顶水汛,一分防悬钟港口水汛,一扼守畲洲门,一扼守八尺门,一出洋巡缉。

福宁镇(原系陆路分防,驻福安县,嘉庆七年改为水师,移驻三沙,该镇听水师提督节制始此)

左营游击一员(驻三沙)、守备一员(驻三沙)、千总二员、把总三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四员,步战兵四百七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三百四十三名(舵工在内),战船见船政福州厂。一驻防三沙,一分防青皓、小皓、西洋、虞公、三沙等塘汛,一分防斗米,一分防北礵汛,一带领出洋。

烽火营参将一员(出洋巡缉)、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三员,步战兵三百七十七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四百七十八名(舵工在内),战船见船政福州厂。一驻防蓁屿汛,一防守后澳仑砲台汛,一了望牳屿山顶,一了望南透山顶,一扼守大仑山,一驻防七都水汛,一驻泊南关水汛,一了望南镇山顶,一了望屏峰山顶,一了望沙埕山顶,一带领出洋。

台湾镇(康熙二十三年设,辖本标中、左、右三营、城守左、右军、水师协标三营、北路协标二营、嘉义营、澎湖协标二营、南路营、南路下淡水营、艋舺营兼辖沪尾水师营、新设噶玛兰营,听福州将军、闽浙总督、福建水师提督节制)

挂印总兵官一员,驻劄台湾府城,雍正十一年准照山陕沿边之例挂方印。

镇标中营游击一员(驻劄府城中路口)、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战兵四十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四百九名、守兵四百二十五名,兵战马四十匹。

左营游击一员(兼管右营事,驻劄府城北路口)、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原四员,道光四年拨一员北路右营)、外委千总一员、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战兵四十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十八名、守兵三百九十五名、兵战马四十匹。

右营游击一员(道光六年移驻竹堑,改为北路右营游击,归北路协副将兼辖,本缺归左营兼管,十三年奉准照旧增设)、守备一员、千总一员(嘉庆十四年裁归艋舺一员)、把总三员、外委五员、额外外委二员,马战兵四十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六十五名、守兵三百四十八名,兵战马四十匹。道光六年,统归左营兼管(原额标下中、左、右三营共兵二千七百七十名,康熙六十年移驻澎湖,六十一年仍移旧台湾府,自后复经增改调汰,今存兵额如右。)

台湾城守营(雍正十一年添设,辖标下左、右二军)

参将一员,驻劄台湾府城。

左军守备一员(驻防冈山汛)、千总二员、把总二员、外委千总一员、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一员,马战兵二十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百九十四名、守兵二百八十一名,兵战马二十匹。一驻劄台湾府治并拨防涂堑埕南砲台塘,一驻防岗山汛,一防守罗汉门、茂公等塘汛,一防守猴洞口汛,一防守埤仔头汛,一防守盐水埔汛,一防守大湖半路竹港岗塘,一防守角带围塘。

右军守备一员(驻防下加冬汛)、千总二员、把总二员、外委六员、额外外委一员,马战兵二十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四十名、守兵三百四十二名,兵战马二十匹。一随防台湾府治,一驻防下加冬汛兼辖八奖溪、急水溪、北势埔、茅港尾、铁线桥、水堀头等六小塘,一分防加溜湾汛兼辖溪边、水栅、柴头港、北砲台、茑松等五小塘,一分防大穆降汛,一分防旧社汛,一分防新添大武垄汛,一分防新添大排竹汛,一分防新添麻豆汛(雍正十一年增设台湾城守,原额兵共一千名,除增改调汰外,今额如右)

水师协(辖本标中、左、右三营,康熙二十三年添设)

副将一员,驻安平镇城。

中营游击一员(驻劄安平镇)、守备一员(驻劄安平镇)、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三员、额外外委三员,步战兵三百五十九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四百二十二名,战船见船政台湾厂。一驻防安平镇城内,一驻防安平镇城外,一分防蟒港汛,一分防北门屿汛,一分防马沙沟汛,一分防青鲲身汛,一分防鹿耳门汛,一分防大港汛,一分防砲台汛、鲲身头汛,一分防蛲港汛、蛟港汛,一配船出洋巡缉。

左营游击一员(驻劄鹿港)、守备一员、千总二员(一员雍正十一年添设)、把总四员(一员雍正十一年添设)、外委六员、额外外委二员,步战兵三百三十四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三百九十八名,战船见船政台湾厂。一驻防鹿港汛,一分防水里汛,一分防三林汛,一分防王功海口,一分防番仔■〈土穵〉,一驻防笨港汛,一分防海丰汛,一分防■〈鱼逮〉仔■〈土穵〉汛,一分防猴树汛,一分防新店汛,一配船出洋巡缉。

右营都司一员(原游击一员,嘉庆十三年拨归艋舺)、守备一员(随防鹿耳门汛)、千总二员、把总三员(一员雍正十一年添设)、外委千总一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三员,步战兵三百三十五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三百九十名,战船见船政台湾厂。一驻防安平汛城内,一驻防安平镇城外,一防守鹿耳门汛,一分防打狗汛,一分防岐后汛,一分防蛲港汛,一分防赤嵌汛,一分防万丹汛,一分防西溪汛,一分防下淡水汛,一分防大林蒲汛,一分防东港汛,一分防茹藤汛,一分防放■〈糸索〉汛,一分防大军麓汛,一配船出洋巡缉(上三营原额步守兵共二十五百名,除调汰外,今额如右)。

北路协(康熙二十三年设北路一营,雍正十一年改设,辖中、左、右三营,道光十三年,改左营为嘉义营,本协专辖中、右二营)

副将一员,驻劄彰化县,原设参将,雍正十二年改今职。

中营都司一员(驻劄彰化县)、千总二员(一员随防县治,一员驻防猫雾捒)、把总四员、外委千总把总九员、额外外委五员,马战兵五十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五百二十一名、守兵六百五十三名,战马五十匹(镇标中、左、右城守四营,额设马四十匹,道光十三年,每营裁马十匹,北路中营额设马五十匹内裁马二十匹,共裁马六十匹,其马兵六十名,以三十名改为战兵,三十名改为守兵)。一驻劄彰化县城汛,一防守猫雾捒汛,一防守外四汛,一防守南北投城,一防守内木栅汛,一防守燕雾汛,一防守触口汛,一防守八卦山汛,一防守许厝埔汛,一防守大里杙汛,一防守嵌顶汛,一防守四张犁汛,一防守葫芦塘汛。

附左营都司一员,乾隆五十三年增置,驻嘉义,道光十三年,移驻斗六门。

右营游击一员(驻劄竹堑城,原为守备,道光六年移镇标右营游击改设)、守备一员(驻防大甲汛)、千总三员、把总六员、外委九员、额外外委三员,马战兵十五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四百七十九名、守兵五百二十二名,兵战马十五匹。一驻劄竹堑城,一移驻大甲汛,一分防后垄汛,一分防铜罗湾汛,一分防杨梅坜汛,一分防桃仔园汛,一分防斗换坪汛,一分防大安汛,一协防南嵌塘、白沙墩塘,一分防加志阁汛,一分防中港汛(原额北路一营兵一千百二十名,雍正十一年分中、左、右三营,共兵二千四百名,道光七年,奉文将台湾镇标右营游击改为北路游击,十三年改左营为嘉义营,马步守兵俱有裁改调汰,册报未详)。

嘉义营(道光十三年,改北路左营增设,兼辖斗六门营,归台湾镇总兵统辖)

参将一员,驻劄嘉义城。

中军守备一员(原斗六门汛守备,道光十三年移驻嘉义,作为参将中军)、千总三员、把总四员、外委十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二十五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百百十九名、守兵六百八名,兵战马二十五匹。一驻防嘉义县城,一安防城外汛,一分防斗六门汛,一安防西螺汛,一安防水沙连汛,一安防笨港汛,一安防盐水港汛,一分防八浆溪、水■〈月屈〉头、山底、牛椆溪、打猫等五塘,一分防他里雾、大仑脚、中路头塘、林圯埔、大埔林、三条圳、虎尾溪、虎尾塘等处。

斗六门营(原北路左营,道光十三年改设,归嘉义营参将兼辖)都司一员(由北路左营移驻)、千总(由嘉义营递年拨员轮防)外委(由嘉义营递年拨员轮防)、马步战守兵(由嘉义营拨兵分防)。

附北路淡水营(雍正十一年,改北路营为协,改本营守备为都司,驻淡水为一营;嘉庆十四年,改为艋舺营,水师本缺裁)

澎湖水师协(康熙二十三年设,辖左、右二营,六十年,移驻台湾,六十一年,改归澎湖)

副将一员,驻劄妈宫汛。

左营游击一员(驻劄妈宫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三员,步战兵四百二十八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五百,战船见船政台湾厂。一驻防妈宫汛兼防虎井等澳屿,一防守妈祖澳新城内,一防守新城东港口砲台,一巡防妈祖澳港口,一轮班扼守八罩汛等澳屿,一防守挽门汛砲台,一防守水垵汛砲台,一防守将军澳汛等澳屿,一防守将军澳汛砲台,一巡防莳里汛兼防双头挂等澳屿,一防守莳里汛砲台,一防守风柜尾汛砲台,一防守文良港汛兼防龟鳖港等澳屿,一配船出洋巡缉。

右营游击一员(驻防妈宫汛)、守备一员(出洋轮巡)、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六员、额外外委三员,步战兵四百二十八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五百名,战船见船政台湾厂。一驻防妈宫汛,一驻防妈祖澳新城内,一驻防新城西砲台,一巡防妈祖澳港口,一防守西屿头、内外堑等汛,一防守内堑汛砲台,一防守外堑汛砲台,一防守小门汛砲台,一防守大北山、吉贝、瓦硐通梁、赤嵌澳等汛,一巡防各岛屿(原额左、右二营兵共二千名,自后裁改调汰,今额如右)。

南路营(康熙二十三年设)

参将一员(驻劄凤山县)、守备一员(分防水底寮汛)、千总三员、把总四员、外委千总二员、外委把总四员、额外外委四员,马战兵三十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四百九名、守兵六百名,兵战马三十匹。一分防凤山县,驻劄下埤头并辖坪仔头、苦答门、打鹿潭等塘汛,一分防水底寮汛,一分防旧城汛,一分防石井汛并辖观音山、小店竿蓁林、二滥、兰坡岭、溪边等塘汛,一分防攀桂桥汛,一分防番薯寮汛(原额兵共一千名,自后调汰,今额如右)。

南路下淡水营(乾隆五十三年分设)都司一员(驻防山猪毛口汛)、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委千总一员、外委二员、额外外委二员,马战兵十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三百四十四名、守兵二百十五名。一驻防山猪毛口汛兼防阿里港、武洛、阿猴等塘汛,一分防新园汛兼防放缭、大崑麓、茄藤港、枋寮等塘汛,一分防万丹汛兼防东港汛(原额本营兵,乾隆三十年实存五百名,自后增改调汰,今额如右)。

艋舺营(原北路淡水营,嘉庆十四年改设艋舺营,统辖艋舺陆路、沪尾水师兼辖噶玛兰官兵)

水师参将一员,驻劄艋舺。原为淡水营都司,嘉庆十三年改游击,道光四年改为参将。

路陆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委五员、额外外委二员,马战兵十名(外委额外在内)、步战兵二百七十名、守兵四百二十七名,兵战马十匹,战船见船政台湾厂。一驻劄艋舺营汛,一拨防海山口汛,一拨防水转脚汛,一分防大鸡笼汛,一分防三貂港汛,一拨防三瓜仔汛,一拨防马练汛。

沪尾水师守备一员(驻劄沪尾砲台)、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外委四员、额外外委三员,步战兵三百五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三百九十五名,战船见船政台湾厂。一驻劄砲台汛,一驻防北港塘汛,一分防金包里汛,一拨防石门汛,一拨防八里坌汛,一拨防新城汛,一分防小鸡笼塘。

噶玛兰营(嘉庆十一年设)都司一员(驻劄噶玛兰五围城内,原设守备,道光四年,守备移驻头围,本营增设都司)、守备一员(驻防头围汛乌石港)、千总二员(一员道光四年添设)、把总二员、外委四员、额外外委三员,步战兵四百五十五名(外委额外在内)、守兵二百名。一驻防噶玛兰城汛,一分防溪洲汛,一分防加礼远港汛,一分防苏澳汛,一分防三围汛,一分防头围汛,一分防砲台汛,一分防北关汛,一分防嶐嶐岭三貂汛,一分防乌石港。

蓝鼎元论台镇不可移澎湖书

腊月三日,连接宪翰五函及马守备、安游击口述钧谕裁营、减兵之说,某告以廷议未定,必待督、抚、提臣遵依具奏,方可施行。若果台镇移澎,则海疆危若絫卵。部臣不识海外地理情形,意以前此癸亥平台,止在澎湖战胜,便尔归降,今兹澎湖未失,故台郡七日可复,是以澎湖一区,为可控制全台,乃有此议。不知台之视澎,犹太仓外一粒耳。澎湖不过水面一撮沙堆,山不能长树木,地不能生米粟,人民不足资捍御,形势不足为依据,一草一木,皆需台厦,若一、二月舟楫不通,则不待战自毙矣。台湾沃野千里,山海形势,皆非寻常。其地亚于福建一省,尚当增兵,易总兵而设提督五营,方足弹压。乃兵不增而反减,又欲调离其帅于二三百里之海中,而以副将处之乎?台湾总兵果易以副将,则水陆相去咫尺,两副将岂能相下?南北二路参将止去副将一阶,岂能俯听调遣?以郭子仪九节度之师而不立元帅,师徒溃散,况今日耶?澎湖至台虽仅二百余里,顺风扬帆,一日可到;若天时不清,颱飓连绵,浃旬累月,莫能飞渡。台中百凡机宜,鞭长不及。以澎湖总兵控制台湾,犹执牛尾一毛欲制全牛,虽有孟贲、乌获之力,总无所用。台湾一去,漳、泉先为糜烂,而闽、浙、江、广四省俱各寝食不宁,山左辽阳皆有边患。某庸愚无识,以为此土万万不可委去。某杞人妄忧,中心如焚。特此桑梓身家之虑,惟望恕其狂瞽,且赐明示解惑焉。

--以上录自重纂福建通志卷八十三。

操阅营伍(据皇朝通典、皇朝文献通考)

乾隆元年,议准闽浙总督莅任一阅;水师提督一岁阅海坛、闽安、烽火门等处,一岁阅金门、南澳、铜山等处,二岁而遍,陆路提督一岁阅兴化、福州、福宁、建宁、延平等处,一岁阅泉州、漳州、龙岩、汀州、邵武、永春等处,二岁而遍;海坛、金门、南澳、台湾四镇水师岁一阅,福宁、汀州、建宁、漳州四镇陆路岁一阅。十一年,定分年分省差大臣阅兵之例。以乾隆十四年阅福建省兵。又议定:凡大臣察阅之年,该省督、抚、提、镇停其察阅;至当提督简阅之年,则各镇停简阅;当督、抚简阅之年,则提镇概停简阅。五十二年,以福建台湾府孤悬海外,向来三年一次,只派巡台御史满、汉各一员前往巡视,未能备悉该处情形,嗣后该督、抚及水师、陆路两提督每年轮值一人,前渡台湾,严行稽察,所有派往巡查台湾御史之例,永行停止。五十三年,令福州将军与督、抚、提督分年轮值一人前渡台湾实力稽查整顿,如该将军、督、抚、提督内有年逾七十者免其前往。嘉庆十五年,准嗣后每隔二年轮赴台湾巡查一次。十七年,准嗣后督、抚、提镇有统辖营伍之责者,不必拘定春秋之期,于所属兵弁不时训练。

皇朝通典:八旗驻防营,以将军、都统掌其教阅,训练骑射,演放枪砲,并以时亲临阅试,第其优劣,以为赏罚。春秋合操,均与京营同。八旗水师营,每年春秋二季,将军、都统等督率官兵,分驾战舰,每年四月起、八月止,均择天气清和、潮平风顺时出洋列阵,张帆起碇,掌号鸣砲,以次操演。停操之后,仍各率官兵讲习水务。陆路绿旗营,每岁秋季霜降日,申令本标官兵校阅于演武场。前一日,各营将弁肃队伍赴校场,豫立军幕。届期黎明,军士擐甲列阵,中军建大纛于场正中。将台上传令合操,中军扬旗麾众,台下举砲三声,军中鸣角击鼓,步骑甲士,列队行阵,施放枪砲,连环无间,并如京营之制。若长枪、籐牌、■〈扁刂〉刀、短兵之属,各因其地之宜,以教士卒,皆有成法。阅毕,试材官将士、骑射技勇,申明赏罚,犒劳军士,皆释甲归伍。绿营水师,每岁春秋季冬月或夏秋之季,乘舰列阵,扬帆驶风,鸣角发砲,操演具如军律。

戍守台湾(据大清会典、户部则例)

台湾各营额拨戍守共兵一万四千六百六十一名,内马兵三百名、步兵六千七百三十九名、守兵七千六百二十二名,系由内地各营拨往戍守,三年一换,分作头、二、三、四各起,轮班拨换。头起拨换班兵,应以正月由本营起程,四月初一日到台更替。二起以七月起程,十月初一日到台更替。三起以次年正月起程,四月初一日到台更替。四起以次年七月起程,十月初一日到台更替。其戍满遣还内地者,向由鹿耳门配渡。嘉庆十五年,以嘉义以北班兵至郡较远,奏准改由鹿港登舟,时以为便。然调戍之初,必由厦门提督点验,水提、金门两标最近上府,则相距五、六站至十七、八站不等,至台后中营、北协两次点验,然后入艋、兰两营归汛,道远时久,沿途借贷,三年戍满,辄将支领盘费偿还,依然枵腹,每向带兵官并所至厅县强借生事,而船户亦不胜其扰。道光三年,鹿渡行商求与淡水之百里坌口分配渡载,经闽浙总督行文镇、道、府会议。寻议艋舺、沪尾、噶玛兰、北右凡四营,共上府兵三千二百四十一名,改由艋舺参将点验,自八里坌配渡,径入五虎门;其艋舺、沪尾、北右凡三营,共下府兵五百九十九名,仍由鹿港配渡蚶江。至内地换班来台上府兵,由督协或福协点验,合闽安协酌拨福宁、烽火、闽安诸营水师哨船配载,有不敷、令福防同知封僱商船协载,均自五虎门竟渡八里坌登岸,由艋舺参将点验。分收各营,仍如鹿耳门向例,即顺载戍满各兵回营商船,每兵一名,减配官榖三斗。惟兰营中有兴化兵数十名,虽非上府,而距福州甚近,且素与漳、泉兵不和,应由省点验配载。戍满之日,亦由艋舺参将点验,自八里坌配渡归营。俱如议奏准施行。

户部则例:台湾换防兵丁,各赏盘费。邵武城守营、汀州镇标二营兵丁,每名赏银二两;督标、抚标、福州协城守营、闽安协烽火门、海坛镇标长福营、连江营、罗源营、延平城守营、建宁镇标枫岭营、福宁镇标铜山营兵丁,每名各赏银一两五钱;陆路提标兴化城守营、泉州城守营、同安营、金门镇标、漳州镇标铜山营、平和营、龙岩营、诏安营、云霄营、南澳镇标兵丁,每名各赏银一两。由台革伍兵丁回籍,每名每日赏给路赏银四分。

支给粮饷(据大清会典、户部则例)

雍正二年,题准:福建兵多米少之福州驻防各营及泉州、漳州、福宁等府州各标协营,除拨就所属额米支发外,不敷兵饷,向系折色。至兴化、延平、建宁、邵武、汀州五府属各标协营,米多兵少,除给兵饷外,余米协运省仓,匀给驻防及绿营各营兵饷。至台湾各营兵饷,例于台湾、凤山、诸罗(今改嘉义)三县额徵稻粟内,就近碾支。节年所徵粮米,先儘本地,次及邻近,业经题明,永为定例。至各营建旷及各属陞科米与徵榖折米岁有加增,仍给兵食,免给折色。又题准:福建台湾、澎湖官弁赴省领饷,重洋涉险,不免稽迟,将台湾、凤山、诸罗、彰化四县仓米留贮三十六万石,备五年兵食,每年额徵粟十有三万九千四百余石,止分徵七万二千石供一年兵食,余改为折价,即留充台湾兵饷。又覆准:福州驻防官兵月支米榖草折价,白米每石价银一两,粟米九钱,榖四钱五分,草每束九釐,按月照数关支。乾隆元年题准:福建福州、延平、建宁等府属各营兵粟九千六百五十八石有奇,均改给折色,于元年夏季为始。福州府属每石折银九钱,延平、建宁、邵武各营每石折银八钱,赴粮道领回散给。再福州府旗标协营向因本色不敷,每年折银发给,今各营兵米既改折色,其余米作为旗标协营兵粮之用。除在省仓米按时给发外,其沙县等县米,令运赴省仓,以备散给;运米脚价于存公银内动支。五年,议准:福建澎湖一协,岁需饷银两季,委官赴省关领,远隔重洋,兵食不能接济,于藩库预拨一半银运往澎湖通判库内,倘逾饷期,该副将一面备文借领散给,一面详报察核,俟饷银领到归款备用。九年,题准:福宁、建宁镇额兵内新增守兵四百名,又撤回分防寿宁县汛兵一百有二名,各兵月粮递年给支折色,其余旧兵均支本色,在米价平减之时尚可支持,近价增长,实属不敷,应将该镇现在所支本折米数不分新旧,均匀支给,以免偏枯。十二年,题准:福建仓榖碾米给兵,秋成徵收折色买榖贮仓,殊多周折,嗣后按各属徵收米色之数,统于仓内全行碾米发给兵饷,秋成以一米改徵二榖归还仓项。至汀州府属解省米,题定每石以九钱收,即以九钱解省给兵,毋庸别议。再延、建等府运省米,亦一例徵榖,以昭画一。三十年,议准:闽省各营兵丁借给银米,各就地方情形,米多处给米,米少处照时价折银借给,即照领冬饷时米价如数扣还。五十三年,议准:台湾总兵每年冬间巡阅南北两路营伍,随带兵丁,照内地出差官兵之例,一体均给盘费银两,造入本省公费册内报销(户部则例载在台巡兵每日给车三辆,南路每辆日给车脚银一钱五分,北路每辆每十里给车脚银三分)。五十四年,议准:台湾添设弁兵一千二百一十六名,应得赏银在于每年给银四万两内照原额新添兵数按名均派,每名每月分给银二钱四分零,又照台湾戍兵例每名每月给眷米一斗,遇闰加增,应支本色米石于就近各厅县仓榖内动支。五十五年,议准:台湾、澎湖各营戍守兵丁,于应得钱粮外,每名每月加给饷银四钱,在于叛产租息变价及盐课盈余等额下拨补,如有旷缺,按日截除留充公用。又以福建应需兵饷等项向由邻近省分协拨济用,殊多周折,令嗣后所有闽海关盈余税银不必解部,即留于福建藩库以补支放兵饷之用。又议准:台湾兵饷,令镇官于每年十一月内核明次年应抵、应领银数,委员赴司,勒限十二月内到省,二月初旬运至厦门,三月到台,如有延缓,查明参处。嘉庆二年,议准:福建台湾、澎湖等处戍守班兵,分作四起派往,于两年内拨竣。第一起限正月初一日出营,粮饷以四月初一日住支;第二起限七月初一日出营,粮饷以十月初一日住支;第三起、第四起限次年正月、七月初一日出营,粮饷以四月、十月初一日住支。将起、住粮饷日期造报户部。六年,议准:福建水师各营额设战船二百六十六只,内缉匪巡船一百六十四只,每船召募商船舵工,除本身名粮、炊粮外,加给守粮二分,共加守粮三百二十八分,于内地水师各营守兵内裁除抵给。十六年,奏准福建福州驻防额马五百六十匹,内裁减一百六十匹,添设养育兵一百六十名,每兵每月支给银两,即在裁减马乾银内支放。又奏准:闽省巡洋缉匪弁兵,如往别境并本境在洋追捕,每名每日给口粮银四分,在于交商生息项下动支;如仅在本境内洋巡缉,祗给额设盐菜匀发银两,不准支领口粮。十九年,议准:凡在台班满候代兵丁,如届期新兵未到、饷已裁住,即于四月初一、十月初一班满截饷之日起,至新兵到台之日止,按照该兵应得饷银给与一半,马兵每月给银一两、步兵每月给银七钱五分、守兵每月给银五钱,按日扣算;其内营派往换防新兵,如有海洋风汛不顺,未能依期到台,亦照旧兵之例自四、十两月初一日起至抵台之日止,分别给予半饷(谨按户部则例:福建驻防月支饷银,前锋三两,领催三两,马甲二两,步甲一两,养育兵一两,水师兵二两,水师教稍兵二两,外郎二两,水师水艌匠二两,余匠一两;年支饷米,前锋三十石,领催三十石,水师营十二石,马甲三十石,步甲六石,养育兵六石,水师甲兵十二石,水帅教习兵三石六斗,匠役二十四石。福建绿营月支饷银,马兵二两,步兵一两五钱,守兵一两;月支饷米,马兵三斗,步兵三斗,守兵三斗;月支马乾,各标营一两)。

配设器械(据皇朝通典)

雍正五年,议准:腹内省分,每兵千名,设鸟枪三百桿;沿海、沿边省分,每兵千名,设鸟枪四百桿。嗣据各省陆续议覆,福建省陆路各营每兵千名,分作二十队,弓箭马兵四队,弓箭步兵二队,鸟枪兵十队,砲兵一队,籐牌兵一队长,长枪兵一队,大刀兵一队;水师战船、大赶缯船兵八十名,设排枪四十二桿,中赶缯船兵六十名,设排枪三十桿,小赶缯船兵五十名,设排枪二十五桿,大■〈舟古〉船兵三十五名,设排枪十六桿,中艍船兵三十名,设排枪十六桿,小艍船兵二十名,设排枪十桿,仍各备用火药、弹子、火礶、火器之属。十年,议准福建省水路海面辽阔,陆路林深箐密,鸟枪一项,最为利用,于定例每兵千名设鸟枪四百桿外,再加鸟枪百桿。

福州水师旗营兵器,有盔甲、弓箭、撒袋、九龙袋、腰刀、大刀、挑刀、牌刀、籐牌、大纛、小旗、黄布帅字旗、五色布号令旗、红布号令旗、蓝布号令旗、油布雨单、油布罩、榔槌木通条、钩镰鎗、割缭刀、竹篙鎗、三叉铁、猫月斧、铁叉、铜喇叭、战布插花头巾顶、櫆籐、黄麻、大小药鳖、火绳、火礶、火浪、火箭、火号、螺狮转火竿、门针、皮包、门药鳖、鸟枪、腰边砲、斗头砲、转轮砲、子母砲、信砲、大小铅子、装药布袋、装药隼筒、砲刷、铁铲之属。福州驻防满州八旗营兵器,有盔申、甲包、小旗、花旗、锣锅、夹帐房、欓木铰鎗、长鎗、腰刀、弓箭、箭筒、撒袋、九龙袋、大小药鳖、火绳、鸟枪、发熕砲、红衣砲、威远砲、子母砲、大小铅子之属。福建督、抚、提镇所属水、陆各营兵器,有花素铁布盔甲、弓箭、藤牌、牌刀、腰刀筒、腰刀、双手带刀、镰刀、片刀、割缭刀、火踢刀、大挑刀、月斧、长枪、鹿枪、杀虎枪、快枪、三眼枪、四眼枪、竹筒枪、竹篙鋛、锄斧、铁锹、铁鎚、铁钁、铁凿、铁蒺藜、金蟒大纛、金龙大旗、金飞虎火攻大旗、红布得胜旗、什长旗、督阵旗、五色号令旗、绣龙团、绣虎团、虎衣帽裤、虎鞋、火攻衣、得胜号帽、得胜号挂、战被头巾顶、棕蓑衣、青布滚衣、蓝布号衣、白布号衣、白绫褂、红布号褂、黄布号褂、浮水衣裤、牌衣、腰捗、护膝、白布单帐房、蓝布夹帐房、白布单帘门、凉篷麒麟屏、土地祠、大凉亭盔、尖带缨盔、衬帽、海中清、金鼓铜锣锅、小铁锅、铜弯号、铜唢吶、钹仔、海螺、梅花椿、桅斗裙、火礶火箭喷筒、火礶、火药、鸟枪、行营砲、蕩寇砲、马蹄砲、盘胎母砲、带子砲、百子砲、大小鉎铁砲、大小发熕砲、红彝砲、劈山砲、鲎尾砲、铜砲、过山鸟砲、过山龙砲、九节鞭炮、霸王鞭砲、班鸠砲、得胜砲、虎头砲、佛郎机砲、铁千里马砲、三眼砲、熟铁鱼尾砲、华光砲威远砲、九龙砲、洗■〈舟本〉砲、线铳、大小铅子、蜂窝子、皮儿龙袋、小皮葫芦、中皮葫芦、大皮葫芦、砲架、砲车、砲盖、火药桶、铅子桶、腰子桶、枪套之属。乾隆四十六年以前,遇有造补修製,俱向营库朋扣公粮银内动支,自行制办,并不报部估销,嗣经奏准自乾隆四十七年起,将公粮改为公费名目,作正支销,所有造补修制一切军装器械,照例分别造册,送司详请题咨估办。

附载

康熙十二年总督范承谟请兴兵屯疏

闽饷岁需一百六十余万,正月内即将本省地丁钱粮尽拨,而东作未兴,徵收不前,邻省协解,又复有限。即如康熙十一年闽饷,浙江以灾伤无可抵解,动支盐课银两,题请改拨,既多展转,部覆重拨,更历岁时;军饷之欠缺,不可问矣!再如十二年闽饷,部拨江、浙两省与本省地丁钱粮及榖变等项抵给,内有请拨补银五万九千一百八十九两,请找给银三万八千八百四十八两,地丁钱粮,又不能岁内全完,约计一十六万有奇,其中各项,有产尽者,有蠲免者,有查追者,抵解无期;是军饷之欠缺,又不可问矣!窃恐次年酌拨之饷,其中倘有缺额难完之项,急之则徒困民生,缓之则重滋兵苦,题请改拨,往返稽时。夫以沿边、沿海荷戈执役之人,既无积蓄,又乏生业,乃寄性命于虚悬之饷,而欲望其投石超距也难矣!

臣窃闻古之善用兵者,皆于军兴旁午之秋,举行士卒屯种之法,悉获成效。汉赵充国兴屯,而敝先零;魏武屯田许下,得榖百万;诸葛亮分兵屯田,军食不匮;唐郭子仪屯于河中,决机行阵;毕诚募士开营田,岁省度支数百万缗;元初征讨,每遇大敌,屯田以守;明洪武拨军三分守戍、七分屯种,养军百万,不费民间一钱。岂古今不相及耶?今我朝兴屯之法,寓诸垦荒,一行于招民募垦,一行于安插投诚,独兵屯未闻肇举;盖因坐食骄卒,恐一旦率作南亩,自食其力,永无糗粮之望,所以畏惮不行。臣谓行之有法,兵心未有不乐从者。即今枵腹之卒,前此之饷,势不能待,将来之饷,杳不可期,一旦给以现饷,即驱之锋镝,谁不争先,况耰锄种植之事乎?从前恳荒之民,例以六年起科,则此屯种之兵,亦俟六年之后,始裁其饷,仍于旱涝之年倍加赈恤。是兵既享六年之现饷,复得田亩之收穫,又不忧意外之灾荒,谁不愿兴屯乎?

臣谓兴屯更有五便。兵之需饷,必取于民,司农仰屋,守牧催科,民髓日枯,财源日耗矣,而披坚执锐之卒,率皆桀悍不驯,无恆产以繫属其心,则涣而难固,无操作以劳瘁其力,则惰而图安,无生计以宽其日用,则庚癸时呼。惟是兵屯之法行,将见金钱可省,国用恆足;便一也。追呼不迫,民渐休息;便二也。防卒变为土着,坚门户,固藩篱;便三也。有事则战,无事则耕,进可攻,退可守;便四也。兵皆温饱,卒尽懽腾,分为臂指,联为心腹,消戢反侧;便五也。

至于地方有不尽宜于屯者,臣谓又当因时而制宜。屯可行于一处,即一处受利,屯可行于数处,即数处受利;屯得一兵,即省一兵之饷,屯得数十、百、千之兵,即省数十、百、千兵之饷。兵法云:屯田一石,可当转输二十石;非虚语也。

臣又思招民开垦,借屯本,给牛种,日后或有难还之忧。兵则原系分内应得之饷,不过先时现拨,酌将邻省实徵存贮银两豫给两月,初不费朝廷额外帑金。有司既免迟误参罚之累,小民更得稍宽催徵敲朴之苦;此又于五便之外,推而广之,以明兵屯之有利而无害,闽省之不可以不行也。

其余本省拨给虚项原额,仍在迟早徵足,解补内部,或留为次年兵饷一时之转移,尤为至便,恳祈皇上敕部酌拨康熙十三年闽饷协解,迅拨现饷。容臣查勘某地某兵可屯若干,督率将领倡导开垦,更祈宽以考成,迟以岁月,俾臣尽心力以行之。其余一切未尽军屯事宜,总俟次第题报,庶足食、足兵而边疆收百世之利矣。

康熙二十三年诸罗县知县季麒光覆议屯田详文

看得事有举行于目前、必当计日后之万全者,莫如议屯田于台湾也。盖自古驻兵汛守,皆以屯田为上策。圣君贤相,间有举行,所谓寓兵于农也。而就台湾之情势计之,则户口之存亡、地方之安卮系焉。总镇吴疏请开屯,以为台湾虽属海洋,而各彝效顺,震邻无忍,空糜饷税,故欲计兵耕屯,以一兵之所耕、为一兵之所食,岁省金钱六万两;一利也。就台湾之兵,耕台湾之地,可使野无旷土,兵有余积;二利也。台湾水、陆两协十营,计兵一万,留之则兵多饷重,去之则应援不足,缓急难资,今使之有事则兵,无事则农,有兵之用,无兵之费;三利也。然亦有三虑焉。总镇吴所称郑经亲党、镇将自耕之产,皆是绝好水田,不在民田之内;此就田园未定之前言之也。不知亲党者即宽舍、聪舍等也,镇将者即冯锡范、刘国轩等也,伪册所谓文武官田也。在当日上则一甲、纳粟三石余,自彙议壤地初闢案内,一概照则匀徵,上则者亦纳八石八斗,皆为民田矣。今兵一名,给田三甲,则四千之兵,应得一万二千甲之田。取现在佃丁之所耕而归之于兵,在朝廷既少一万二千甲田园之粟,而耕此一万二千甲田园之佃丁势必散亡,又缺此一万二千甲佃丁之丁银,而此无田之丁何所归着?更议每兵给以牛种十两、操赏二两,一年之间,先去此额外之银二万四千两,是所省不偿所失矣;一虑也。文武田册,有田有园,高下不等,若欲尽收水田以给兵,不特为数不足,抑且纷争不已。况田园星散,势必使兵民杂处,如以彼强而凌此弱,民心离怨,渐致抛荒;二虑也。台镇水陆八营,若按营抽调,则兵无统辖,给以牛种,恐其逃亡,且万一强梁起衅,地方官既难禁束,势必今日移此营、明日移彼营,徒滋往来诘问之劳,兵与民俱不能安心耕作;三虑也。今既部议报可,而各宪经国远猷,皆以耕屯为节省之至计,则变通商酌之宜,有敢不摅一得之愚、仰佐宪裁之万一者乎?

窃以在营抽调之兵耕屯,不如募士着之兵以耕屯也。夫募兵则增兵矣。今各营奉令更番者约有二千余名,当先就此二千名停饷议屯,止令在台之兵使之回汛,而应召之兵停其赴台,另行召募习惯水土之人以实其数。庶伍无缺额,而此应募之兵既有家室,复习于畎亩。并请将本年操赏之银一并给发,则每人有十二两耕种之资,有不群相乐赴者乎?一策也。二千屯田之兵,就十营拨出,则每营二百名,势分权散,不如竟召两营二千之兵以耕屯也。更番之兵既归,各营皆有缺额,竟将两营实在之兵以补之,而此两营之将守千总仍其旧职,使之统辖新募屯田之兵,庶事权尽一,责成难诿。但所议调者,镇标三营,南北二路皆不可更易。当就水师五营,酌议去留。况以水师二千之兵为屯田之兵,则两营之船可以不设,船不必议裁而自裁矣。此二策也。以现熟之民田给兵,则虽有省饷之名,不无亏饷之实,莫如以议屯之兵为开荒之丁也。如南路之浊水溪等处,北路之半线等处,皆昔日之营盘也。其地险要,扼外番、外海之冲,伪郑时原设重兵于此,今或以一营驻浊水溪,一营驻半线,就地作屯,则内谋生聚,外资保障,国无缺额之徵,兵有乐生之象,不特裕课,兼以固圉。此三策也。有此三策,则三利以兴,三虑以去,不亏饷,不扰民,兵无偏苦,将无肘掣,诚为一举兼善之专矣。至为之设农具、调耕牛,为之置庐舍,为之定此疆彼界,布置规画,条理秩然,兵至如归,庶可息争扰而杜侵占;此在宪台之审度而施行耳。

又请详北路添兵文

台湾片坏,既入版图,建设水陆十营,以水师一协两营驻澎湖,总镇三营驻府治,水师一协三营驻安平镇,南北两路,分驻一营,诚得居重驭轻,联络臂指之势。然府治西尽海、东至山,南北相去不过数十余里,镇标三营之兵已控制而有余,独南北两路地方袤广,南路自大岗山以下至于下淡水郎峤社五百余里,北路自大岗山以上至于上淡水鸡笼城一千五百余里。如凤山、傀儡山、诸罗山、半线山等处皆扼野番之冲,为陆汛所必防;如下淡水、硫磺溪、大线头、鹿仔港等处皆当入海之道,为水汛所必守。至鸡笼、淡水,乃台湾极北之岛,突处海中,其毗连番社后垄一港,与南日对峙,即兴化港口也。后垄而上一百二十里为竹堑社,对海坛;竹堑而上一百五十里为南嵌社,对峙关■〈山童〉,即福州闽安港口;自南嵌至上淡水七十里,对北胶;淡水至鸡笼三百里,对沙埕烽火门,皆浙江省界也。大洋之外,红彝出入之路,而又远隔郡城,港道四达,往来船只,一帆直上,伪郑设重兵于彼,虽曰远御红彝,实恐我师从福州分出,以袭其后也。今竟不设一官,不置一卒,万一红彝窥我虚实,事起不测,无论半线二百名之兵应援相及、尚恐无济,况相去七、八日之程乎?倘使婴险自守,攻克非易,台湾之全势将为之震动。

据卑县臆见,半线非一千总所能守,鸡笼、淡水急应添设一营。至安平镇三营之兵,外洋之船自澎湖以来,既有鹿耳门之险以扼之矣,安平虽在沿海,实为内地,周环不过十里,今以三千有用之兵,而处此一隅之地,诚不知其何意。或者谓设兵安平,以为台湾之呼应。不知海潮晨涨,则车骑不通,飓风夜发,则帆樯难达,缓急之需,亦未可全恃。总之,安平不可不守,鸡笼、淡水更不容不防,而持议不及者,不过谓其地水土恶薄、不堪久居耳。不知伪郑时有更番汛守之例,有招集土着之令。请于水师三营之内,调拨一营驻防于彼,使依营耕种,为久驻之计。营将一人,尤当慎择人地相宜、谙晓事理者,格外遴拔,拨船十只,令其弹制番社、巡缉港洋,不特内外相维,为台湾全势之依藉,即招商贌社、开灶煮磺,亦无奸民野番草窃惊扰之患。且询之土人熟议海道者,皆云鸡笼至闽安,不过七、八日更之水,若兴化、闽安等港,听商人往来贸易,非止利源通裕,万一意外之警,则厦门、澎湖之师以应其前,福州、兴化之船以应其后,首尾呼应,缓急可恃,而巩固之形成矣。

又覆详北路添兵文

查照从来势必权其轻重,事必衡其缓急,故图百世之逸者,不惜一日之劳,欲计万世之安者不靳一时之费。陆忠宣曰:立国之安危在势,任事之济否在人;旨哉言也。宋虞允文与吴璘共保全蜀,允文谓必据德胜,则仙人不孤,吴璘谓不据仙人则德胜无力;二人之见皆踰蜀门数百里之外,择大险而远据之,而后全势以固。此卑县所请添兵淡水以扼台湾之吭,使内外相应、上下相援也。且所添之兵在十营抽调矣,所拨之船在两协匀拨矣,无增兵之损而收增兵之用,有增营之利而无增营之费,诚审乎轻重缓急之宜、为今日之要务、而无容再计者矣。

所当更议者,水师、陆师之分也。不知兵无常弱,亦无常强,顾用之如何耳。今以淡水一营为海防之保障,则应归水师,而外社诸番蟠连交错,实资控制,则应归陆师。若使一千之卒,果能训练纯熟,惟将所用如臂之使指,此淮淝之战、谢元以水师而制胜于陆者也,洞庭之捷、武穆以陆师而制胜于水者也。故淡水果有可恃之兵,纵野番顽狡,能越沧波樯橹而挠我之后乎?即外彝有窥伺之舟航,亦岂能以波涛之悸魄、走赤足而乘我隙乎?据卑县臆见,应就北路地方辽阔添营协汛,统归总镇之节制而已,至营将一人,必择人地相宜之人。一在于谙晓情形也:淡水外凭大海,内控诸番,缓之则法玩,急之则衅生,且何山为险、何水为隘,不特布置宜详,而且抚缓当善。一在乎服习水土也:淡水为台湾极北澳岛,其风土更与府治不同,千人之性命,全恃主将之调剂,去湿就燥,避卑处高,不特寒署宜调,抑且饮食当节。惟择其壮年骁健、熟韬钤、谙悉土宜者,特行题授,使以有用之才,当最重之任,经营安辑,着有成效,则海外巖疆可无百顾之虑。一将既得,而守备千把等员,抡选调补,尤易易矣。

庚熙二十三年工部尚书杜臻巡视粤闽复命疏

沿海地方,先因迁民立界,遍造墩台,各设防兵,或五名、或十名、或二十名,自广东交界至浙江交界止,有防兵八千八百一十一名。今海寇已除,迁界已复,沿海田土已经给还,应将不紧要处兵丁归併紧要处。

臣等议得:南澳一岛,系闽、粤二省咽喉门户,应设水师重兵。先在粤中,原请至闽定议,今查海澄、厦门已有水师提标官兵分驻,而复有专镇厦门总兵官领官兵三千员名,可以移调。应将此兵移驻南澳,听两省督、提管辖;于诏安营拨守分水关、梅岭寨各把总一员、兵五十名,洋林村把总一员、兵一百名,于铜山营拨守悬钟所游击一员、兵五百名,于云霄营拨守梅州把总一员、兵一百名,荷步把总一员、兵五十名。漳浦县已有漳浦总兵官领官兵三千员名,复有城守参将领官兵一千员名,应将城守营裁去,止留总兵营;仍于其中拨守眉田寨、连江各把总一员、兵一百名,东墩、赤湖各把总一员、兵五十名。铜山已有水师总兵领官兵三千员名,复有水帅游击领官兵一千员名;查铜山逼近南澳,南澳既宿重兵,铜山之兵可以减省。应将水师游击一营全裁,其总兵所领官兵亦裁去三分之一,兼裁总兵官,止留游击二员、守备二员、千总四员、把总八员、兵二千名,另设副将一员以统之。即于其中拨守八尺门、杜浔各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古雷千总一员、兵二百名,六鳌所守备一员、兵五百名。海澄县系紧要之地,所设副将一员、领官兵二千员名,应留;于水师提标拨守石码游击一员、兵三百名,海千总一员、兵一百五十名,桥梁尾、高崎、刘五店各把总一员、兵一百名。金门系紧要之处,所设总兵官领官兵三千员名,应留。其附近处水师浯屿营、围头营各设游击,各领官兵一千员名。查二汛逼近金、厦,金、厦既有重兵,二汛之兵相应裁去;于金门营拨守围头、将军屿等处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八百名,镇海卫千总一员、兵三百名,再于水师提标拨守浯屿千总一员、兵二百名,于漳州营拨守江东桥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同安县在金、厦之内,所有城守营副将一员、领官兵二千员名,可以减省;应将官兵一半及本副将裁去,止留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一千名,即于其中拨守下店寨把总一员、兵五十名,于陆路提标拨守竿头寨把总一员、兵五十名,洛阳桥把总一员、兵一百名,于泉州城守营拨守安海桥把总一员、兵五十名,于晋江水师营拨守永宁、崇武各把总一员、兵二百名,于惠安营拨守黄崎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兴化府已有总兵官领官兵三千员名,复有城守营游击领官兵一千员名,应将城守营裁去,止留总兵营;即于其中拨守枫亭寨把总一员、兵一百名,天马寨、江口寨各把总一员、兵五十名,再于平海营拨守湄州守备一员、兵三百名,三江口千总一员、兵二百名,于福清营拨守蒜岭把总一员、兵五十名,海口寨千总一员、兵一百名。海坛系海岛重地,所有水师总兵官领官兵三千员名,应留。查本营向驻镇东,今应责移海坛,于长乐营拨守垄下、石龙台各把总一员、兵五十名,于福州城守营拨守乌龙江把总一员、兵一百名。闽安镇海口要冲、省会东南门户,所有水师副将领官兵三千员名,应留;于连江拨守东岱、定海各把总一员、兵一百名,拱头寨把总一员、兵五十名,于闽安水营拨守小埕千总一员、兵三百名,下屿、北茭等处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一千名,于罗源营拨守松山、飞鸾各把总一员、兵五十名,于福宁营拨守马鞍山、松山港口各把总一员、兵三十名,金垂东台、金垂西台、东墙、盐田、下浒各把总一员、兵五十名,白石司、大金各千总一员、兵一百五十名,于闽安水营拨守秦屿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一千名,于桐山营拨守牙城把总一员、兵五十名,沙埕、分水关各千总一员、兵一百五十名。共拨兵丁九千五百一十名,仍听各营照旧管辖。其应裁铜山总兵陈昌,现在征进台湾,俟回日该将军令其赴部候补。改设铜山副将一员,听部照例推补。其铜山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一千名,铜山城守营游击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一千名,浯屿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一千名,围头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一千名,漳浦营参将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一千名,同安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一千名,兴化城守营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一千名,共官兵七千名应裁,但现于经制兵丁内拨出一万驻劄台湾、澎湖,不便遽裁,俟该将军拨定之后,将余賸者具题裁去。所裁官兵内,有征进台湾,不必裁汰,将陆营官兵裁去顶补可也。

乾隆五十二年郭廷筠上福中堂平剿台匪节略

台匪不靖,大兵进剿,自本年正月水陆二提率师渡台,迄今凡九阅月矣。皇上不惜帑金,集数省之兵,累万之众,加以京师劲旅,云集海上,而釜中游鱼,尚敢跳梁抗拒、而不俯首就歼者,非贼匪之不可歼也,所以歼之者失其策也。何也?我兵能守而不能战也。其能守而不能战奈何?有兵而似无兵,有饷而似无饷,有义民乡勇而似无义民乡勇也。

有兵矣,何以似无兵?绿旗之民素弱,东南太平日久,平日营伍所习常法,不可以施之野战,故藤牌兵、弓矢兵俱无所用。目前所恃者,大砲、鸟枪二者而已。而兵无勇则不可用,兵不饱则不能勇,无一、二百斤之力,焉能冲锋陷阵而破敌?有兼人之勇,必要兼人之食。今按军需则例,每日每兵给米不过八合三勺,议加亦不过一陞,其无用者可以充腹度日,而有用者最少日亦应食一陞四、五合,是仅予以半饱也。予以半饱,即为半饑。如此数旬,即有用之兵亦退为无用矣。故夫兵不能多食者,必不足用,欲用其力,必饱其腹。食足力强,然后可以济事。不则,吃饷有兵而打仗无兵。非无兵也,不能制敌,有直与无均耳。故练兵不可以不加饷。现在各省协济银米,舟车蚁集,不为不足矣。然而用一丝一毫,必按照军需则例,即稍变通,亦相去不远。夫例因时而起者也,昨日可行而今日不可行,则此例宜改,大者驰摺奏闻,小者随时酌办,并非拘定成法、不可更移也。米宜加则加米,银宜加则加银,不云于事有济,而云于例不符,不怕目前误公,而怕将来部駮,此皆当事者为自己保全身家计也。殊不知事不可济,日久无功,老师糜饷,欲省费而益滋费,军机迟误,典刑具在,是非得失,昭然易辨。

至义民之与营兵,二而一亦一而二者也。古者寓兵于农,法已久废矣。一旦地方有警,而民间好义之士,仗戈持竿,为国家出力,与营兵分头剿贼,其人地谙熟,且出于义愤,其被贼之扰害者,又视贼如仇,不待鼓舞,奋勇争先。此非用兵者之腹心干城乎?然而好生恶死,人之常情,其平日衣食铙足者必不肯自蹈危机,有智力者不过为之统率,有财帛者不过出资僱募。其敢于随兵进剿、冲锋陷阵者,大概皆佣食力作之人,与无常业、目前不能自存而听僱者也。既用其力,必养其身。第养其身,而其父母妻子将何所託?人不论何等,未必不顾父母妻子之饑寒,而能为朝廷出力者也。自古忠臣义士,曾有几人,而可以冀之无知小民乎?且兵亦有父母妻子,而所领饷无几,而必就戎行者,兵在伍日久,临事逃脱,必罹重辟,畏而不敢逃也。若义民则新集之众,去来自由,出力不出力自由,所以必有以资其身家,而后可实用其力也。今闻给此义民日不过百文以下,现在米价涌贵,每陞近四十文,所领不过给一身一日之用,何以资其室家,而欲其致死出力,势亦难矣。然彼既不足以资室家,又何乐乎就募而为义民也?兵乱猝起,民不聊生,不就招募,连此日数十文亦不可得,非其本意也。所以一遇打仗,不思杀敌以报国,第思抢夺以肥身,即闲暇无事,亦思生出事端,往外抢掠,此皆明见之事。究其根源所在,则由于身家之不能资也。至能守而不能战其故何也?战有战之人,兵是矣,其略已见于前。战有战之具,帐篷所以避风雨、御寒暑、备昼夜,不可不整也。兵行则从,无此具而兵何以出。今闻旧存者皆坏,而新制未闻矣。随身饮食器械必需之具,不可不办也,今闻义民皆一饱而出,半日而回,手持竹竿,遥遥靡适,设遇敌其将奈何。且安能得一步、进一步渐迫贼巢而殄灭之?故在府之兵、在鹿港之兵、在诸罗之兵,未尝有出兵二、三十里而与贼闘,在外宿一夜而与贼拒,惟贼来攻则并力以拒。其故在于无可为远攻、驻劄之具耳。

愚意谓兵在精不在多。兵应挑为战守二样。就各省兵中而较其力。有能力举三百斤、二百斤者为上等,一百七、八十斤至一百二十斤者为次等,以作战兵。以作战兵其力在一百二十觔以下者为下等,以作守兵。战兵每日给米一陞五合、盐菜钱五十文,似乎过多,然用兵不能日皆自行炊爨,必多买点心,故宜如此。守兵照常供给。其帐篷饮食器械必齐。现值寒近,给与绵衣等项。如此而兵可无饑寒之苦矣。义民挑其健勇者亦如挑兵之法。其列为上等、次等者,每名日亦给米一陞五合、钱一百文↑,其列为下等者可供挑运之用,照守兵例给发。如有能出力生擒一贼者,不论兵民,赏银五两,积算而至擒贼三名者,赏给外委职衔,五名者赏给把总,其有大功者以次拔补。如一人不能多擒,听其互相帮助。如此则人人有擒贼之心矣。受伤者给银五两,重者十两,死者给银五十两。如此则人人有必闘之志矣。计现在台匪纵横,欲并力尽剿,必须兵民五万。兵只供乌枪、火砲之用,枪砲多用则兵亦多用,枪砲少用则兵亦少用。其余挑出力者随官弁左右征逐。大概用兵四分、义民六分。若挑三万义民、二万精兵参间互用,兵利食足,不轨之徒,可拱手而定矣。

康熙甲午漳州志论

明初置卫所以开国,靖难后裔为指挥千百户,漳有漳州、镇海二卫,有铜山、陆鳌、悬钟三守御所,更置铜山、浯屿、悬钟三水寨。厥后漳平、平和、诏安、海澄、宁洋设南路参将,置土兵、浙兵诸营,设南澳副总兵,置澎湖、南澳、海澄各游。又各属有巡检弓兵、有机兵、卫所、水寨、巡检司城,设险以守征操、屯旗、屯粮各寨沿海等军,犹古者寓兵于农之意,制非不善也。析县后,参副、总兵、弓兵、机兵之外,置诸营各游兵,因时捄弊,非不足壮国势而捍牧圉也。然而沙、邓、铙、张、东倭蹂于中叶,刘、郑、周、李讧于末年,终明之世,漳无宁宇,寇乱较唐、宋为尤烈。何也?卫所世袭,渐于文柔,缓带修容,恶谈兵革。参将、副总,役占隐冒,猝然有警,观望逗遛。节使临戎,守令御寇,武夫健壮,拱听指挥,摇笔则经济盈编,事至则一筹莫展。中间如顾斌、张元动、周贤宣、施邦曜、萧廷宣、龚有成、余应桂其人,盖亦鲜矣。失一军与失机同罪,则卫所之兵可无用也;减其数并减其直,则弓兵机兵不可问也。在陆者借口于钥城,在水者驾言于汛海,彼此秦越,不可相救,则诸营各游之兵俱缓急无济也。官舰也,贼目之为草棚,则战船不坚;官铠也,民谣以为破被,则器械不利。盖至启、祯而洪武、永乐行阵备御之法,蕩然无遗。加以政繁赋重,豪右纵横,根本既摇,而又无所培植,基址既怀,而又无所撑持,此漳寇之所以旋塞而旋濆,愈扑而愈炽也。

国朝创制显庸,一矫明室之弊。宿八旗重兵于京师,设提镇协营绿旗官兵于各省。以提督总兵官统辖全省,以各镇总兵官统辖各协营,而各协副将亦自辖其所属之营,营有参将、有游击、有都司、有守备、有千总把总。凡一游或一参将、一都司、一守、二千、四把,约马步战守千人而合为一营。以福建为东南要地,水陆官兵倍于他省。以漳州为沿海要地,倍于他州。兵制之善,从古未有,防至密矣。然而郑氏以区区余孽,收明季之余烬,鼓其鳞鬣,出没风涛,残我士卒,刈我人民,坠我城郭宫室,甲午、乙未之际,漳糜烂焉。三岛既蒐,沿海稍息,然犹盘踞台湾,苟延残喘。船不满百,兵不满万,逆藩之变,则又乘势扬帆,据我厦门,入我海澄,纳我叛将,围破我漳城。耿逆悔祸,大兵入漳,贼势如强弩之末,宜不能穿缟,而刘国轩振残伤之余,犹复绝我援兵,困弊我海澄,焚断我江东、雁齿。于是天子震怒,克期覆巢,猛将谋臣,竭诚致力。溪西一战,国轩丧魄,总督姚启圣大开修来,以定平海之局;将军施琅,鏖兵澎湖,以收平海之功。虽八淖泉涌,癸巳风回,实惟天子之圣德,神威所感召,而人力要不可诬也。

先是海氛弗靖,陆以漳州为中路,以漳浦、海澄为左、右路,设三镇总兵官,水则海澄、铜山迭置游击、副将、提督、总兵官,营制随时更易,兵额增减,俱未有定。自台湾设郡,海外一家,驻防官兵,划然归一。移漳浦陆路总兵官于漳州,分镇标中、左、右三营官兵驻防南靖、龙巖、平和、宁洋四县,分城守营官兵驻防龙溪各汛、长泰、漳平二县,而所辖漳浦、海澄、诏安、云霄又各为一营,分守其地,若同安营则泉属而兼辖于漳者也。水师则驻提督于厦门,移厦门镇于南澳,以左营为福营,若右营则隶广东而并辖于南澳者也。裁铜山镇协定为一营,若龙溪、海澄、镇海各水师、则厦门提标、金门镇标之分防于漳者也。比漳属兵制之大略也。方今承平既久,玩愒易滋,正当讲求兵事,条晰利弊,杜渐防微。请姑言其概。

夫据险要,管将卒,此水与陆之所同也。顾险要有一定不可易者,有忽重在此、有忽重在彼者,如海寇窥漳,东必先于海澄,南必先于南澳铜山。海澄、南澳、铜山,固寇之在水者,不足虑矣。山寇窥漳,西必先于平和,南必先于漳平。平和、云霄、漳平,固寇之在山者,不足虑矣。此一定不可易者也。若江东之险,元将张右古违罗良节度,漳遂以破。而明施邦曜筑关于万松,据内险而增其保障也。中门二山,横亘一水中流,明陈天定、施邦曜筑城以为内固。顺治间移船于三叉河、石码,置北港防汛于玉洲,据外险而收其全势也。浯屿外控大小担屿之险,内绝海门、月港之奸,嘉靖初迁入厦门,前人以为自失其险,然弹丸黑子,屯聚无多,今驻水师提督于厦门,以障全闽之海口,人民商贾,番船辏集,等诸郡县,而别驻千总于浯屿,盖据内外险而兼收其形势也。漳平、宁洋外界沙尤、永安、大田、连城、安溪之交,崖榖相连,或数十百里,仅以二千总驻防,兵单而汛广。迩年狐鼠乘间伺其隙,陈首魁竖夺食之旗,陈五显勾马岐之党。何者?彼无所弹制而窃发也。所谓重在此而忽在彼者也。自四十三年添设沿海游巡了望,数年间各县陆路亦添设防兵,批却导窽,各得其当。而陆鳌逼近漳浦,为县之外障,东临大海,前明于守御千户所之外另设士兵一营,论者谓宜拨陆路守备弹压其地,与水师互为声援。分水关接界广东,山榖荆棘,设漳潮司巡检以防奸,今巡检侨寓郡城,与地方无裨,议者谓宜经理故城,令归本任,与砲台把总协力察奸。圭屿砥柱海口,郡城、海澄门户。万曆间,同知罗拱辰建议移海门、濠门巡检驻其中。议者谓宜更复其城,量拨防兵,与海门三都水汛远近联络。三者当此太平无事,似不足重轻,然皆水陆险要,则有备无患,未为无见。

漳土风刚劲,负山者绝磴悬崖,如履平地,傍海者回风巨浪,若涉安流。本朝定鼎至今,由军功膺节钺者二十有六人,副将参游以下,难更僕数,武健相尚,习俗固然,文柔者十之三、四耳。而水陆之兵,庸有未精,何欤?自台湾底定,漳属晏安三十年耳。当时投石超距之众,半凋零物故。今之新充,保无有市井无藉、窜名于籍者乎?一旦有事,控骑则瞻落,登舟则魂摇,其何能战乎?则顶补投充之宜慎也。明蔡陂之战贼,仓卒蜂起,戚继光立斩退缩者三人,遂以破敌。浮宫之战,刘香楼橹巍若雉堞,骁卒林行先登斩其魁,袁德继之,贼遂大溃。本朝古县之战,固山金砺乘烟冲突。溪西之战,总督姚启圣父子合满汉兵迸力。澎湖之战,蓝理、曾成等以七船冲锋先入,诸军不继,几致失陷,既乃申明军法,将军施琅与六镇总兵驾舰当先,以数船攻烧一船,死伤狼籍,各船无敢后者。此皆漳之已事也。当其时大将自择其偏裨,偏裨自择其目卒,挑选既精,训练有素,故勇怯皆应,所向以克。此简将卒之明效大验也。夫挑选当择其所始。迩有选顶补于余丁,法为差善。要于人无巨细,必少壮而强干,骑则先试之以马,步则先试之以趋,水则先试之以洋面之风浪。责千把总教其技勇、坐作、分合、进退,日习而月课之。则又责主将每年霜降及暇日数举大操,以亲第其技勇之高下,定马步战兵之差等,以示其赏罚,拔其尤者为材官百队。水军法亦如之。若此而不自为磨厉者,未之有也。

漳属牌刀,名于天下。当两军战合,彼此相持,忽而木马横开,战阵散乱,直捣中坚,砲火弓矢萃而歼敌,则籐牌挑刀之力也。夫用兵者当用其所长,既以此制胜,则习是器者必精是法,使陷阵摧坚,十可当百。若排鎗之进步,流水各营演之熟矣,要当与骑射、步射悬的而定其优劣。若战舰则以大为主,以风为辅,大小铳砲诸器之外,火箭、火礶、火桶、西瓜砲、喷筒皆各选其人而肄习之。此选卒练兵之宜亟讲也。陆战所恃在马,水战所恃在船。漳属陆路多山,无西北数百里之平原旷野,是以镇标马二而步八,各营马一而步九,因乎地而制宜也。然一马岁糜库帑十余金,则一马必期得一马之用。西北之马壮大安重而多力,故称上焉,东南小而脆,亦所产无几,唯东川乌蒙、滇南水西、罗鬼啰啰之畜,实有良骏,上下山■〈氵闲〉,便捷骁腾,土人宝之,无自而至闽中,若广产则下焉者也。今各营之马,闲杂以广之东西,以任重则无力,以致远则不能,以御敌则闻砲而惊跃,此所当亟为更易者也。战船旧制,各省不一。其在前明,福建有福船、哨船、冬船、鸟船、快船。冲犁外洋,福船为最,战攻哨操,以次各有所宜。国朝改鸟船制加长大,次为赶缯、为双篷艍哨船,整利轻矫,皆过前人,是以出入左右,趋避莫不惟意。澎湖八罩犁沈贼艘,实藉辅车之力焉。海波既恬,当事者以各港水浅,海船急难摇动,且修理估计不赀,节浮费而资实用,尽改鸟船为大赶缯。铜山共赶缯哨船一十有六,俱属于漳。南澳三十,属福营者十有五。厦门提标七十,分防浯屿、容川、码玉洲、三汊河者四。金门三十有三,分防提标井尾、将军澳者六。内港外洋,游巡各便。而小修、大修,部价不敷,贴以通省文职之俸工,益以督修各官之赔垫,移咨往返,动费经年。夫船不坚整何以巡防?修不及期何由坚整?则迩日满中丞保照限先事修理之议,洵为尽善。然承修半须捐赔,恐未可于通久也。

各省官兵,自陕西而外,莫多于福建,合水陆马步战守计六万三千一百四十有奇,而漳属一州,自额设以及提标、金门、水师贴防一万六百二十有奇,不为不多矣。乃山海之盗,未能尽绝者,其故有在。漳属游手赌蕩,学习拳棒,久多为窃。主者追捕,公然剚其刃于腹耳。杖枷三木,视同儿戏。他日穴于山而啸于海者,皆若辈也。定为三犯必死之条,虽不畏刑,犹知畏死乎。漳属自龙溪、漳浦、海澄以外,各县多有深山邃榖、人迹不到之处,宵小倚以为奸。出剿则奔窜无蹤,归汛则行劫如故。势穷就抚,释弗就诛,复有所顾忌耶?得其巨魁,置之重典,则贼不得以就抚为尝试耳。而海贼每多于陆者,何也?陆路官兵棋布,山虽险蹤迹易寻;贼艘星散外洋,觇舟师之分合以为动静,南风行劫,北风散归,为民为盗,变化于俄顷,所以屡勤剿抚而游魂未断也。迩者台臣陈汝咸筹海二疏,穷源竟委。审风位之南北,迹贼艘之往来,以保甲、澳甲责成县令。而保甲终于难清,则以首报到官,贼未必死,一日漏网,先受其殃,故畏而不敢也。洋面之船混而难别,然商船重而沈,渔船腥而湿,贼船轻而浮,此不易之理也。渔船有网、有钩、有鱼,商船有船主、有副,与贼行径自异,贼船行劫,其货庞杂,装载亦异。商船期于速至,乘风直行,贼船左右游移,觇伺剽劫,驾驶亦异。此又当识别于审风扼要之外者也。贼见重船而尾追,见轻船而远避,乃官兵遥望贼艘,或扬旗放砲,若故使闻而知避者,贼何由得?四十九年,定海总兵官吴郡伏兵商船以诱贼,生擒七十余人,获其二艘。今若使游巡官兵,不时扮入商船,诱之行劫,俟其既近,出其不意,奋力追击,贼必成擒。行之数四,彼虽见商船,疑为战舰矣,亦多方以误之之一法也。

马政

闽省马匹之设,原备营中骑射差掺捍卫之用,或自京师给发,或向口外採买,分拨各营,多寡不等。有例毙则按照年限,分别赔桩。其免赔者,动支朋扣银两买补,岁底由督抚核其所存数目,彙册报部。计自康熙三十一年而后,各营均有裁汰,又彼此调拨,故与原额不无互异之处。

台湾镇标中营、左营、右营各现照原额设官马四十匹,年额买补马十匹。台湾城守营左军、右军各现照原额设官马二十匹,年额买补马五匹。北路协中营现照原额设官马五十匹,年额买补马十三匹;左营现照原额设官马二十五匹,年额买补马七匹;右营现照原额设官马十五匹,年额买补马三匹。南路营现照原额设官马三十匹,年额买补马八匹。下淡水营现照原额设官马十匹,年额买补马二匹。艋舺营现照原额设官马十匹,年额买补马一匹。

船政

明太祖洪武五年,诏浙江、福建濒海九卫(按闽书:元年置泉州、建宁、汀州、漳州、邵武、兴化六卫,四年置福州、建宁都指挥使司并延平卫;此云滨海卫,当是泉、漳、兴三卫)造海船六百六十艘,又诏造多橹快船,以备倭寇。二十三年,诏滨海卫所,每百户置船三艘。永乐元年,命福建都司造海舟百三十七艘。景泰三年,允福建守臣请,以备倭军船分立五寨(福宁之烽火门、福州之小埕澳、兴化之南日山、泉州之浯澳、漳州之西门澳、亦曰铜山)。万曆十九年,增设福建海船(时倭警颇急,福抚赵参鲁于五寨兵共添福鸟船四十只,海坛、浯铜各增福鸟海船)。

福船名制

大福船:福船高大,可容百人。其底尖,其上阔,其首昂而口张,其尾高耸,设柁楼三重于上,其旁皆设板裼,以茅竹竖立如垣。其帆桅二道,中为四层:最下一层不可居,惟实土石以防轻飘之患;第二层乃兵士寝息之所;第三层左右各设大门,中置水匮,乃扬帆炊爨之处也,其前后各设木椗,繫以椗榄,下椗起椗,皆于此层用力;最上一层如露台,两旁板翼如栏,人倚之以攻敌,矢石火砲皆俯瞰而发,敌舟小者相遇,则犁沉之,敌难仰攻。钦定续文献通考引王鹤鸣水战议云:福船有六:一号、二号俱名福船,三号哨船又名草船,四号冬船又名海苍船,五号马船亦名开浪船,六号快船。筹海图编有草撇船式,云即福船之小者;是又以草船为草撇也。

海沧船:明史「海沧」作「海苍」。福船吃水一丈一、二寸,惟利大洋,多胶于浅,故又有海苍之设,稍小于福船。

开浪船:船头尖,吃水三、四尺,四浆一橹,可容三、五十人,能去浪,故名。

海船通用

苍山船:船吃水六、七尺,首皆阔,帆橹兼用。橹设船旁近后,每旁五枝。其制上、下三层,下实土石,上为战场,中层寝处,温州人谓之「苍山铁」。

艟■〈舟乔〉船:比苍山船稍大,比海沧船更小而无立壁,最为得其中制。

鱼船:于诸船中制至小,以之出海,每载三人,一人执布帆,一人执桨,一人执乌嘴铳,易进易退,随波上下,敌舟了望所不及,用之颇得其力。

两头船:大学衍义补有两头船之说,盖为海运巨船遇风,惧难旋转,两头制舵,遇东风则西驰,遇南风则北驰,海道诸船无逾其利。

蜈蚣船:海行甚速,而迟者斗风故也。如大食国在漳州东南,每岁通番者,必候冬初西北风盛而去,夏初东南风盛而来。惟佛郎机蜈蚣船底尖面阔,可载铳大者至千觔,列楫数十,其行如飞,无论有风、无风,风之顺逆,皆可用。

叭喇唬船:底尖面阔,首尾一样。底用龙骨,直透前后。每边十浆或八浆,其疾如飞。有风竖桅用布帆,号曰软帆。

白艚:广船总名曰乌艚,又有横江舡数号;其称白艚者,福建式也。

八浆船:闽、广、浙、直皆有之,可供哨探之用,不能击贼。

王圻续文献通考海船论:旧规,每岁修葺,给银三、四十两,捕盗领之。迩因海患稍宁,有司仅肯半给,而捕盗又侵克之,惟涂饰以油灰而已。器皿损缺,莫之补葺。火器之类,给发年久,渐不可用,且其数有限,不足以支早暮及迎官杂于之用。稽查官至,则挪贷支吾,或无火药于内。兵数常缺三分之一,挽僱治处居民,书其年貌,俾之影射。故其舟出洋即沈,况望有敌忾之绩乎!此其咎不独在于捕盗,上司所宜严究其弊而亟反之,毋徒吝费焉可也。虽然,抑有说焉。尝闻宪副张公云,福船必多人而后可以驾;盖其在洋,尝防风潮危急也,人数若寡,则扬帆、弛帆,起椗、下椗,或遇舵坏,呼吸之间欲易他舵,虽尽在舟之人,且不足用,其谁与敌为角乎。向来官府但知省费,而欲沙汰,不知置其舟于无用,是不如不设之为愈也。此其可概一也。每一造福船,其费甚大;暴露于风雨,震击于怒涛,其坏甚易。向来海氛暂熄,官府以其虚设而不葺,然又不敢不为先事之防,一舟坏则复造一舟,为费反多,其坏也复坐视焉,是不如不造之为愈也。此其可慨二也。欲用福船,须僱福人驾使,其人多与倭通,遇贼辄纵而不击,大洋运舵,毫釐千里,以风不便为词,乃其故态也。议者谓当参以我兵,学习使船之法,十余年来未见有能学者,官府不究而犹僱福人,甘受其误,是不如不僱之为愈也。此其可慨三也。

筹海图编福建事宜论:倭寇拥众而来,动以千万计,非能自至也,由福建内地奸人接济之也。济以米水,然后敢久延;济以货物,然后敢贸易;济以嚮导,然后敢深入。所以稽察之者,其在沿海寨司之官乎。稽察之说有二。其一曰稽其船式。盖明禁不许寸板下海,法固严矣,然滨海之民,以海为生,採捕鱼虾有不得禁者,则易以混焉。要之,双桅尖底,始可通番,各官司于採捕之船,定以平底单桅,别以计号,违者燬之,照例定拟,则船有定式而接济无所施矣。其二曰稽其装载。盖有船虽小、亦分载出海、合之以通番者,各官司严加盘诘,如果是採捕之船,则计其合带米水之外,有无违禁器物乎?其回也鱼虾之外,有无贩载番货乎?有之,即照例问拟,则载有定限而接济无所容矣。此须海道官严行设法,如某寨责成某官,某地责成某哨,其处定以某号,某澳束以某甲,如此而谓通番之不可禁,吾未之信也。一、倭人至福建,乃福人买舟至海外贴造重底,往而载之。舟师皆犯重罪之人也,若至沙板、双屿等处访之,则某家船将圣、未至,及至其澳,自有人说而知之。一处货到,各处无不知者。一、漳州乃滨海之地,广福人以四方客货豫藏于民家,倭至售之,倭人但有银置货,不似西洋人载货而来换货而去也,故中国欲知倭寇消息,但使人往南澳饰为商人,与之交易,即廉得其来与不来,与来数之多寡,而一年之内事情无不知矣。一、区处福建之法,若用福船补之,万万不可,须用福船而不用福人驾使。若用苍山人驾使,候倭于福建外海而截杀之,倭船必非齐来,乃一艘、二艘以渐而至也,至即擒之,则后至者将闻风而回矣。

都御史唐顺之云:先发制人一着,惟有望斗上做工夫。然必须以利使人,惜不得银子。各水军编定福船十只,每一只望斗人一夜给与银一两,使一夜常有人坐在斗上者看贼动静。虽月黑之夜,若抬船、撑船未必无一把、两把火光,我船便可做手脚,不患于大船赶贼不上也。月明之夜,则斗上纤悉必见,正与彼四层望楼是对手。至如小船、叭喇唬、八浆船,宜多置铳手,即不战亦宜量与给赏多布之。八浆、叭喇唬中火器既多,贼来便使打,又有望斗内人先报贼动静,不患于小船制贼不下也。

闽县知县仇俊卿云:地有南北,时有冬夏,自春徂夏,则时多南风而利于北行,自秋徂冬,则时多北风而利于南行,此番舶往来出没之候也。彼瞰其时,辄乘风连云以出洋,我当其冲,欲逆涛破浪以邀击,未必其势之便也,盍亦随时以应之。时乎北风,必先于北道之防以遏其冲,而以南舟曳于后而追之,其居中间各寨澳之舟,又从旁递出而击之。时乎南风也,亦如前法,或遏于前,或蹑于后,或击于旁,此亦迭肄之法、长蛇之势,寇未有不困疲而就缚者,海上可立京观矣。

又云:国初置沿海卫所,每所船五只,每船军百名。自一所推之,则合卫之海船、海军可知其数也;自一卫推之,则合省之海船、海军可总其实也。使法之常存,何虑海寇之扰?向来修复一、二,止可用于哨报,难以御敌御寇。及其事急,调用不给,借发福清盐船,并报各澳民船。奈彼不思国家之急,皆存繫吝之私。原非官物,率不如令,虽给价直,终不直前。况福清盐船虽大,不可以当海寇之夹板船、叭喇船。漳州之草撇、乐清之大铁等船,又不可以当海寇之乌尾、尖槽。至于东仔、铜茭等船,又不及也。昔人海战之船,大小制度不同。如楼橹、艨冲,此船之大者也;如直进、露挠,此船之中者也;又如舴艋、海鳅,此船之小者也。以船之大者为中军座船而当其冲,以船之中者为左右翼而分其阵,以船之小者绕出于前后两旁之间,伏见于远近散聚之际,使挠其计。随船器械,各须犀利完足,固不待赘。但海寇所恃,全在于铳,吾亦以铳为应。中军大船之前,仍用次等船载佛郎机大铳数架以镇之。两翼中船之前,亦用再次船以载铜将军大铳数十架以列之。其小船亦各载鸟铳铅铜数百以备于四面。各船编定字号,每数船列为一行,每一阵列为数行,昼则挥旗为号,夜则振鼓为节,迭出更进,则彼此众寡劳佚之势不同,未有不歼此渠丑者也。船之外旁,又须护以牛革、渔网、毡絮之类。其大者更用列木为栅,可避砲石。又有车船之制,令战士前后踏轮,舟自进退,所谓中流上下、回转如飞、虏众相顾骇愕者,用此法也。又须豫募能射与善浮之人,一遇番船,或以火箭焚之,或以水钻溺之。至于奇正之变,大船、中船为正,则以小船为奇;前队为正,则以后队为奇;合之为正,则以闢之为奇;形难预料,变不可穷,是在临机神应之妙,不可测者也。

俞大猷云:或问兵船官造与私募孰便?曰:造易而修难。议修之后,阁岸日多,浮水日少,以之守港则可,以之出洋追捕则全不足恃矣。此惟熟于海务者自知之。或曰:民间安有许多私船可募乎?曰:厚之以税银,使逐利之民争造新船以应募,何患其不多。责府县以及时给税,责船户以及时修整,则经年累月,皆有坚船可用。然则用官造之船以守港,用私募之船以追捕,然后改守各适共用也。

兵船哨手仇俊卿云:沿海居人,多便于舟楫,虽未习水战,亦易于为教。今于出海之数,或欲以沿海者居其十七,其内地卫所者居十三,余拨防边以助守望,使渐教习,人人皆可为胜兵,所谓水虎捷、凌波军者,不患无其人也。如此亦可以节省僱募水哨之费。

又云:水哨之募,因军士之不习于水而始议之也。窃念国家养兵之费,岁有常输,冀藉其力以为用,海军不能效力,而又官募兵夫,积弊之来,不暇追论也。访得其初募水哨之时,即将本寨军之老羸不堪者发回该卫所扣除月粮并行粮银两,转给水哨,是兵得实用而官无重费。今皆不然,既有廪库之粮,又加募夫之费。况水哨之夫,又有老稚羸弱者杂于其中,费于无用之地,重为可惜。中间情弊,犹有可言。盖以通番下海、接济窝藏,皆沿海之人,其人皆水哨之亲故也。自小埕以南,浯屿、铜山等处,此辈皆是也。我谋未成,彼已先洩。间遇将令严明,不得已从而出兵。至于两船相及之际,或以口哨为号,或以物色为号,扬帆转舵,故意放开,不与交兵;或放彼先行,而我船曲折其行,遥蹑于彼;或邀截于港内,寇计已穷,忽突开一门,纵之轶去;或追赶将及,寇乃丢弃一船以为之饵,即不直前扑灭,各去抢货。如此之类,情弊百端,难以殚述。彼以受僱于官,役之暂时耳,非藉于官,终身之役者比也,一去则若不统属,是以无所顾藉。捕盗之弊,亦犹是耳。甚至有捕盗而为盗者,益可慨也!或谓周世宗用降人为水师,卒赖其力,今独不可乎?不知周用降人,但假之教习于平时,不用之操驾于临阵。况今之水哨亦皆乡民,而非取之于异域者也。即令水哨教习沿海军夫,如兵志以一人教十人、十人教百人之法,则期月之间,莫非水哨也。兵将一心,何虞他患?

谭纶云;凡水战专系在舵工与管船捕盗。舵工使船必近贼,捕盗又从而倡之,则士卒不得不战,战则蔑不胜矣。故捕盗、舵工,不可无破格之赏与必罚之法。至于分合节制,与陆战同,临阵每占上风,使火器得用,是亦在舵工矣。

董应举云:船者,将与兵之所託命也。船坚则足当风涛,乃敢出洋捕贼。今所委造船者,非託命于船之人,所领船价,经历多门,其实为船用者不过半价,至使捕盗借贷贴造,而归派于兵夫。以非託命于船、利害不相关之人,使之造船,又曆扣而半其价,船能坚乎?以故民船二寸一钉,兵船间尺一钉,或用南钉,或用半钉。或絮隙而不以网丝,甚且钉参竹、油参沙,钉力既稀,胶灰又滥。龙骨所以为干也,短则易飘;板底所以为载也,薄则易脆;蓬所以受风也,参以篾瓤则易折;碇索所以定舟也,不以竹皮为筋,纯以篾瓤则易断;其他槓具,率多苟且;其敢出当风涛乎?

陆战莫善于骑,水战必资乎船。大船驾使不甚便捷,则多置中船,小船更为利便。各船值修整六年,因为急工,即年例未及,亦须验看应否修整。添补船只已备,恐守汛兵无事登岸,或飓风起无人防护而船坏,海寇至无人驱驾而船失。务拣勇士守船。船泊在澳,不许各兵登岸偷闲,将尤不得身先登岸。至堵贼军器,长矛、短刀,均不可少。而水战总以火器为先。一应军器火药,随船大小支给,虽有定数,总须多为预备,弁兵始有恃无恐。饬各兵将官物凿记年月,以防私换。又竹将军、鬼战连弩、隔河伏弩,于守海岸可以得力,宜颁其式于海口各村庄。而逆风火药,于风色不顺之时尤为要紧,均不可不预为之备。如此则槓橹修而船有实用,戎器备而兵皆壮胆,以堵以剿,均可以得力矣。

国朝顺治十三年,以海上未靖,奏准增设水军三千,并动帑增造唬■〈口白〉各船百余只。康熙二十四年,议准水师赶缯、双篷船一百号内,减去十之八,止留二十号分拨台湾、澎湖二处,以为传递文书之用。二十八年,覆准闽省战船,仍归道厅董修(福建战船属外海,定限三年小修,六年大修,九年再大修,不堪修者更造)。雍正三年,议准福建外海战船,照江南之例,每年委道员一人监修,遴选副将或参将一人公同监督,会同布政使确估兴工。道员许遴委同知、通判每厂各一人、副将许遴委都司、守备每厂各一人分司其事。又覆准福州、漳州二府各设一厂。福厂委粮驿、兴泉二道轮年监修,漳厂委汀漳龙道监修。台湾水师等营战船,于台湾设厂,文官委台湾道、武官委台湾协副将会同监督修造。七年,议准福建金门、海坛二镇战船,另于泉州设厂,专委兴泉道。福厂专委粮驿道监造。其泉厂协办武官,于金门、海坛镇标游击内遴委。乾隆元年,议准漳、泉两厂承修战船,多寡不均,将漳厂承修之水师提标中、左两营二十六船,就近拨归泉厂承修。六年,议准闽省战船桅木,仍令各道採办,除台湾远隔海洋仍循旧例外,其兴泉永道承修之泉厂,令兴、泉、永三府州协办;汀漳龙道承修之漳厂,令汀、漳、龙三府协办;盐法道承修之福厂,令延、建、邵三府协办。十六年,覆准闽省三江口旗营额设大小哨船,嗣后准其按季燂洗,每岁于司库存公银内动用,年终报销;如遇修造,照例扣除。三十三年,议准裁汰福建水师各营战哨船五十只。五十四年,议准沿海战船,令督、抚、将军、提、镇各就地方外海形势,将战船酌留一半,其余一半,届应折造之年,照外海民船式样逐渐改造。嘉庆四年,奏准闽省未改各船,俟届大修拆造之期,一律改照同安梭成式。五年,令福建照粤省添造米艇船三十只,编为「胜」字号,分布内地各营管驾巡缉,仍于内地额船内裁汰三十只以符定额。七年,奏准福宁陆路镇标左营改为福宁水师左营,移驻三沙海口,将内地营船拨出十二只,改编「新」字号,归入福宁左营额设管驾,附近福厂承办修造。十年,议准台湾水师兵船单微,添设同安梭三十只,编为「善」字号,分设台协三营管驾配缉。十一年,奏准添造米艇船四十只,旋因所造不甚得力,不准开销,其已造八只,与胜字号米艇相同,编为「捷」字号,分添内地各营配用。又奏准添造大横洋梭式船二十只,编为「集」字号十只、「成」字号十只,添布内地各营。十三年,奏准现届修限,将应修中、小梭船十七只一并裁汰变价。十四年,覆准闽省添造「集」、「成」两字号大同安梭船二十只,「捷」字号米艇船八只,分归各营管领。十五年,议准台湾把守港口,无须多船,裁去新添「善」字号船二十一只,又以鹿耳门虎耳港等处招口水势平浅,另造守港船十六只,编为「知」字号,八桨快船十六只编为「方」字号,分设防守。十六年,奏准裁汰各营中、小梭船三十七只。道光二年,奏准闽省「胜」、「捷」两字号米艇船只缉捕未能得力,裁汰十五只,尚存二十三只,俟届修限,改照一、二、三号同安梭之式。四年,奏准「胜」、「捷」两号米艇船,除海左「胜」字六号、七号、八号、海右「胜」字十八号、金左「捷」字二号、金右「胜」字十五号、十六号「捷」字四号等八船,业经照同安梭式改造外,其余未行改造各船,一律裁汰。七年,奏准台营「知」、「方」两字号船三十二只并「善」字号九船一并裁汰,另造白底艍船三十二只,编为「顺」字号十六只、「济」字号十六只,分拨台协中、左、右、艋舺四营分管,以抵「知」、「方」之额。

福建外海战船名号(皇朝通典)

赶缯船、双篷艍船、双篷船、平底哨船、圆底双篷■〈舟古〉船、白艕■〈舟古〉船、哨船、平底船、双篷哨船、水底■〈舟贡〉船。

福建内河战船名号

花驾座船、八桨哨船、八桨船、小八桨船、六桨平底小巡船、中八桨船、大八桨船、花官座船、哨艍船。

各厂承修船只(藩署清册)

福州厂承修额设战船四十六只,内闽安协标左营共计大小战船七只、右营大小战船七只、烽火营大小战船十一只、海坛镇标左营大小战船七只、福宁镇标左营大小战船十只、督标水师营战船二只。

泉州厂承修额设战船四十八只,内海坛镇标右营大小战船八只、金门镇标左营大小战船九只、右营大小战船九只、水师提标中营大小战船九只、右营大小战船十只、海坛镇标左营大小战船三只。

漳州厂承修额设战船五十二只,内水师提标左营大小战船八只、前营大小战船十只、后营大小战船十一只、铜山营大小战船十一只、南澳镇标左营大小战船十只、金门镇标右营大小战船二只。

台湾厂承修额设战船九十六只,内台湾协标中营大小战船十九只、左营大小战船十四只、右营大小战船十六只、澎湖协标左营大小战船十七只、右营大小战船十六只、艋舺营大小战船十四只。

各号船只丈尺

一号同安梭船,身长七丈二尺,宽一丈九尺。二号同安梭船,身长六丈四尺,宽一丈六尺五寸。三号同安梭船,身长五丈九尺,宽一丈五尺五寸。

「集」字号大横洋梭船,身长八丈二尺,宽二丈六尺。

「成」字号大横洋梭船,身长七丈八尺,宽二丈四尺。

新添「顺」字号白底艍船,身长六丈四尺,宽一丈八尺。

「济」字号白底艍船,身长五丈五尺,宽一丈五尺。

水师提督万正色请开晒修船疏

臣思沿海战船,断宜逐年修补;修补料工,断难草率从事。乃有司以动支国帑、务从减省,镇营以事关汛防、务极坚牢,所有估造料工,彼此駮覆,不知更几日月而估修之册始获有定。幸而有定,又必行文有司派取乡都,不知更几日月而后料工可备,运赴船厂;又不知更几日月而后修葺可完。且修船之费虽出于国帑,而採办之咨必藉于民力。计取一料,派一工,上官虽有价值,而胥吏之蚕食,与里役之扣克,不惟民间无一分之惠,且票差催迫,往来骚扰,敲膏抉髓,私家之费,又不知几何矣。臣生长此地,深知情弊最真。晓夜筹思,欲为国省饷、为民纾困,莫若就闽省福、兴、泉、漳四府沿边察系出盐处所,令该汛防弁,陆续招回盐丁,开晒食盐,除纳正供盐课之外,取其赢余以为修船之用。则因天地自然之利,以修汛防亟藉之船。汛防在外,晒盐在内,不用船只,无虑透越;一便也。穷黎不苦採办,差役无可渔猎,以培元气;二便也。船偶有瑕,立可修整,虽有波涛不测,立可乘风破浪,有备无患;三便也。盐利既归于己,招晒必自竭力,修船非出于官,破漏难以藉口,倘或船只稍不坚固,该弁立加重处,汛弁畏法,罔敢草率;四便也。不用逐年烦琐请修,不用动支数万公帑,不用有司派买,不用稽延日月;五便也。

又请朋扣修船疏

鸟船守港之日多,其篷索年只一换,赶缯船、双篷艍船日行巡哨,其篷索年须两换。共大小船三百只,以时价论之,年约计须银一万五千八百三十六两,而部价销算,未及一半。窃查旧例,战兵每名月有朋扣银五分,守兵每名月有朋扣银三分,盖因马有倒毙,故朋克为买马补额之资也。但思陆战须马,而以陆兵之朋扣买马者,水战须船,亦可以水师之朋扣制篷索。今臣辖水师,见有二万五千名,战守各半。战兵每月该朋扣银六百二十分两,守兵每月该朋扣银三百七十五两,年约计一万二千两。若以之按例买马,则水师无用马之地,以之制办篷索,则虽较之时价尚未能敷,而较之部价则已相浮,赔累无多,有不欢然乐从者乎!

--以上录自重纂福建通志卷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