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重诲之所以能做到枢密使,原因很简单,他是李嗣源的政治盟友,是李嗣源成功扳倒李存勖的幕后大军师。就像周太祖郭威兵变继位后,把枢密使交给了自己的政治盟友和义兄王峻,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安重诲虽然为人粗横蛮霸,瞧不起读书人,但他也知道朝廷的正常运转,须臾离不开读书人。有次李嗣源让安重诲给他念奏章,结果安重诲讨饶:“臣不识字,陛下还是不要出臣的洋相了,请读书人来吧。”
天成朝的内阁班子很快就成立了,在当年五月,以太子宾客郑珏与工部尚书、判三司事任圜并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升阁做相。
冯道呢?李嗣源不是到处嚷嚷冯道才是他心中的真宰相吗?
安重诲要向李嗣源推荐几个读书人入伴,给李嗣源恶补文化知识。没想到李嗣源首先提出来了一个人选。
李嗣源问安重诲:“先帝时的才子冯道何在?”
李嗣源话一出口,安重诲就知道皇帝的心思了。
“现任翰林学士。”安重诲对冯道无感,他最关心的是新任宰相任圜,这个靠女人吃饭的老白脸经常和自己不对付。而冯道,至少暂时不会对安重诲构成威胁,所以安重诲很大方地推了冯道一把。
李嗣源并不避讳在安重诲面前表达对冯道无比的欣赏:“朕早知冯道是难得的人才,此人有宰相之器,将来足堪大任。”
按照李嗣源的旨意,朝廷很快就设置了端明殿学士一职,由户部侍郎冯道,与中书舍人赵凤一道入为端明殿学士,以备皇帝顾问之需。时间是天成元年(926)四月。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端明殿学士非实职,相当于顾问委员会,冯道和赵凤原来的职务不变。
冯道有了新工作,就是陪皇帝聊天。
这算什么差使?要知道,端明殿在洛阳诸宫中也不过是皇帝宴会之余与接见大臣的偏殿,非议事之所。冯道今年也不过四十五岁,正是年富力强做事的时候,却被李嗣源莫名其妙地弄了个养老的闲差。
冯道心里会怎么想?
实际上,在这份略显诡异的用人名单上,隐藏着一个老板用人的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