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一边吃着难吃的钵子饭,一边研究被权威专家认为是“死胡同”的杂交水稻。邓哲“懂”自己的丈夫可不代表周围的人都理解他。袁隆平要面对一个怎样的环境,那些用流言蜚语,宣布杂交水稻“死刑”的人究竟都有谁?
往事不堪回首,那些不利的环境,嘲讽的压力,又是如何被袁隆平变成了动力?袁隆平那一段艰苦的岁月,告诉我们一个可贵的道理,那就是:成功一定要有个好的心态。
钵子饭很多人都没见过,这是当年安江农校集体食堂的常见主食。首先在一种未经涂釉的素陶饭钵中加上稻米,然后把钵子放到四角状的木大蒸笼去蒸,蒸好以后,将两个饭钵叩在一起,即为钵子饭。
袁隆平和邓哲新婚后的第一顿饭吃的就是这东西。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钵子饭里的稻米又黄又小,还干硬粗糙。食堂的大锅菜就更不入流了,不仅缺盐少油,而且寡淡无味。
袁隆平歉意地道:“邓哲,你和我吃的第一顿饭就亏了,你要是去吃运动员的小灶,一定要比这个强上很多倍!”
邓哲一边吃饭,一边认真地说:“要是你培育成了杂交水稻,我们就不用吃这么难咽的稻米了!”
袁隆平在和邓哲结婚前曾经和一位化学女老师有过一段恋情,因为袁隆平的出身不好,那个女老师经不住亲朋好友的劝说,最终放弃了袁隆平。可是这位化学女老师却始终对袁隆平念念不忘,她在袁隆平和邓哲结婚前的一段时间里,还曾给袁隆平写来了三封信,并在信中表达了想重修旧好的意愿。
邓哲和袁隆平结婚后,她也曾拿着化学女老师写的“修好信”问过袁隆平,当时的袁隆平笑着,嗔怪了邓哲几句“小心眼”,没过几天,那些信就都不翼而飞了。若干年后,邓哲开玩笑似的问起那些信的去处,袁隆平很认真地讲,早就被他一把火烧掉了。
爱情的眼里容不下第三者,袁隆平可不是脚踩两只船的男人,邓哲嫁给她,他会一辈子对邓哲好!
吃得菜根,则百事可做。邓哲虽然不做育种工作,但她有读农校的底子。袁隆平和自己的新婚妻子吃过钵子饭后,便开始探讨起“杂交水稻”培育的思路。
优中选优的培育水稻的方法,已经被国内外水稻制种界沿用了多年,虽然也选出了几个表现不错的水稻品种,但只是将水稻的单产从300斤增加到了500斤而已。
经过几十年的优选工作,能够选出的高产水稻品种都已经被选了出来,目前“优选法”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袁隆平觉得“优选”这条路的前景并不十分广阔。
想要使水稻高产,必须走杂交这条路。纵然这是一条充满了荆棘,充满了坎坷,充满了未知困难的路,但袁隆平认定了这条路后,任何困难也就阻拦不住他坚定地走下去的脚步!
邓哲问道:“水稻杂交确实是一条新思路,可是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怎么能得到杂交种子呢?”
袁隆平拿出了一册记录夹,这个本子上,清晰地写着两条水稻杂交育种的思路:第一种方法是人工去雄。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也就是说,每株稻穗上有一百多朵花,每一朵花上,都会同时长出雄蕊和雌蕊。雌蕊的柱头被雄蕊受精后,一朵花结一粒种子,如果未能受精,这朵花便会成为一个空瘪的稻壳。人工去雄,就是人工去除这株稻穗上的雄蕊,然后再让其他稻穗上的雄蕊为这株稻穗上的雌蕊进行授粉和杂交。
这种人工去雄的方法费工费力,可以在实验室中小规模地进行,但是产生的种子有限,不可能在大田中搞大规模的实验,所以这种方法只是一个思路,基本可以对其进行否定。
第二种方法便是找到雄花不育的母稻。雌蕊正常,雄蕊不育,就是这株稻穗上的雄花蕊发生了病变,失去了自花授粉的能力,水稻想要生长,必须要借助周围水稻上的雄花为自己授粉,从而培育出杂交优质稻种。
雄花不育的母稻在自然界中虽存在,但却难于找到,将其培养成杂交水稻的“母稻”,更是困难重重。培养雄花不育的母稻工作在国外也没有先例,故此国际上的某些权威便在理论上断定,此方法没有实用价值。
邓哲对袁隆平的水稻杂交理论很是支持,可是袁隆平的杂交理论正式提出后,立刻在育种界招来了一片质疑之声。
不少反对他的人拿出了一份科学杂志,根据杂志上提供的最新消息称:早在1926年,美国人琼斯就发现了水稻雄花不育的现象,根据他的理论,日本、美国和菲律宾都曾进行过杂交水稻的实验,但却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
杂交有优势,袁隆平为了说服反对他的人,便用宋应星在《齐民要术》中记载的例子:马和驴杂交可生骡,骡不管在负重和抗病方面,都优于马和驴。马和驴杂交可生骡的杂交实验,至今证明都很成功。
可是反对他的人也是振振有词:古人在动物杂交方面也曾经遭到过完败。比如,有人将家鸡与野鸡杂交,培养出一种称作“猥夷鸡”的家伙,这种鸡产下的鸡蛋孵出鸡雏,并没有改变野鸡原有的野性。
还有人用番鸭与麻鸭杂交,培育出的后代与番鸭相比,个头居然要小一半,因此得了一个“半番”的诨号。这些失败的例子,可以说比比皆是,水稻杂交那么多科技先进的国家都没有搞成功,像咱们这样科技还落后的国家就更别想了。故此很多人断定,袁隆平也定然会在这个世界公认的难题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邓哲将听到的“风凉话”、嘲讽的“衰败话”都告诉了袁隆平,袁隆平放下手中英文原版的《遗传学》,说:“外国人失败,不等于我袁隆平就失败,再说不经过实验,便认定某一个结论,那叫盲从,做科学研究,这种情绪要不得,在水稻育种工作中,这种情绪更要不得!”
袁隆平给邓哲讲完道理,接下来又讲他在国内开展杂交水稻研究所面临的有利条件。首先,我国是产稻大国,稻种丰富,可以极大地满足育种的研究之用;其次,我国幅员辽阔,海南岛等地是育种工作者的天然温室;此外,还有战斗在第一线的育种工作者可以联合展开攻关。
袁隆平讲完上面三个有利条件之后说:“我之所以对培育杂交水稻如此有信心,最重要的是有你的支持!”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站着一位默默奉献的伟大女人。没有邓哲的支持,袁隆平能否搞得成“杂交水稻”这个真的很难说,有句歌词写得特别好——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袁隆平育成了杂交水稻,这里面也可以说有邓哲的一半功劳。
袁隆平不仅有清楚的目标、坚韧的性格,他办事更是有条不紊,充满了条理性。袁隆平要用三系配套的方法使杂交水稻育种工作尽快成功。
何谓三系配套?是指配制一个优良杂交种所需要的特定的三个系,即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只有这三个系配成了套,杂交水稻的制种工作才算圆满完成。
如果不是专业的制种人员,看到这个三系法的理论定会云里雾里,不明所云。如果用浅显的话来说,就是这个复杂的杂交水稻育种工程,可以用优生优育作比喻。
首先,袁隆平要找到具有天然雄性不育系的“母本水稻”,这就是三系配套中的不育系;找到了不育系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找到“父本水稻”,这个“父本水稻”需要本身雌雄蕊正常,还能给“母本水稻”授粉,使它们繁育的后代仍能保持不育系的特征,这就是三系配套的恢复系;最关键的地方在最后,那就是再给“母本水稻”找一个处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父本水稻”,第二个“父本水稻”除了能自繁外,还要有医治“母本水稻”不育系创伤的功能,使它们产生的“杂交稻种”能够恢复生育能力,天然雄性不育系经过“一母二父”的杂交,并成为可在大田种植的稻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