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联防作战
这是只有人民战争才能出现的战术原则。联防作战,是根据自然地形和战斗的需要,由数村民兵联合起来,共同订立联防公约,一村有事,数村增援,合力打击敌人。这是民兵战术上的重要发展。因为农村分散,农民缺乏战斗训练,武器又差,各自为战力量不足,而联防作战,则极大地加强了民兵的战斗力。
各地统一指挥联防作战的机关是联防指挥部。指挥部设总指挥一人,由联防区内较强的民兵中队长担任,其余中队长任副指挥。联防指挥部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情报组织提供的敌情材料,研究本联防区内敌人军事、政治活动情况的变化,决定对付敌人的办法;计划本联防区内民兵的活动,调派民兵力量,主动打击敌人。
边区民兵在联防作战中,先后在联防警戒、联防战斗、联防围困、联防破击等方面,取得丰富的经验与成绩。
联防警戒是先由防御敌人开始的。各地根据当地条件与环境的不同,采取种种办法警戒敌人。这种警戒并非消极防御,主要还是积极打击敌人。
岚县有一个民兵中队,中队长翟白小。开始他们仅在个别村庄有警戒哨位。因为空隙太多,敌人能够乘隙奔袭,常使群众遭到损失。他们便与邻村约定互相配合,防备敌人,但是敌人还是可以找空子钻进来。此后他们在长达八十里的一条线上建立了八个哨位,并在哨位前面或哨位之间的适当地方,安设地雷。每个哨位相隔十里,白天由两个自卫队员警戒,黑夜由两个自卫队员和三个民兵负责。各哨之间,密切联系,夜间互相出动,来往巡查,天明各返本哨。如果哨位发现敌情,便由一个民兵报与其他哨位,两个民兵负责抵抗,自卫队员则回村报告。各个哨位之间,还规定有联络记号,发现敌情即打枪报警。联防各村前面,都设有望哨,警报一发,很快就能传遍各哨位及全联防区。各民兵中队按照预先约定的作战地点和联络记号,自动配合作战。整个联防区,村村有备,不致遭受敌人的袭击。
在离石第二区,民兵实行了全区性的联防警戒。面对着汾(阳)离(石)公路沿线敌人的各据点,在绵延五十里的大山上,民兵在三条山、三条沟上建立封锁警戒线,设立了十几个封锁点,分别配置一定数量的民兵和武器,昼夜监视敌人。村长、中队长经常穿梭其间,进行检查和指挥,遇有敌情即用信号传至各村准备转移。为进一步利用封锁线地形打击敌人,又破坏道路一百五十多里,把敌人必经的大道,完全挖成一丈二尺宽和两丈深的缺口;在黄河沿岸的平滩上,修建了一段围墙;险要的地方,又埋设下地雷。从此各据点敌人出扰大受影响,活动范围缩至周围十五里之内。
一九四四年一月间,敌人集中八百余人,向狭小的离石第二区大举“清剿”,杀害群众一百三十七名。敌人退走以后,因为当时地雷造得少,还不够用,爆炸没有普遍开展,民兵和群众便着手构筑三条深沟高垒封锁线,以减少民兵的疲劳。要对全区的地形来个大改造,是一桩浩大而艰巨的工程。由于人民群众抗日情绪高昂,二十天便完成全长一百五十里的三道封锁警戒线:第一道封锁线为破路封锁线,并于沿黄河滩的开阔地带增筑两丈高的围墙;第二道为深沟高垒封锁线;第三道为人工封锁线。在三道线上,每段都将土崖石山斩成两丈至三丈高的峭壁悬崖;沟壑之处则垒筑高墙(两丈至三丈高的土石崖),墙上铺设二三尺厚的葛针(枣刺)及其他易于刺伤人的东西,这是一种土造的铁丝网,以防敌人偷爬攀登。按照地形和需要,每村每段在险要之处,设一座至两座大门,来往行人非此不能通过。大门里外都埋上地雷,在断绝处设置挡板,并由民兵昼夜把守。在修筑期间,敌人曾千方百计破坏,前后出扰二十一次,结果枉费心机。在一九四四年四月间,全区人民又把敌人“挤”出一条山沟去,使敌人的活动被限制在据点附近五里左右以内,又受民兵游击队的袭击和爆炸,经常陷于恐慌之中。一个伪军班长说:“我一听见出发,就头晕、腿软、肚子痛。”老百姓都高兴地说:“咱们这工事可好着哩,进能攻,退能守,真和雁门关一样。”
还有朔县一个民兵中队,中队长陈凤贞,他们的联防警戒线采取由据点向内地延伸的形式,在接敌处设立情报侦察员,在通往内地四个行政村的道路上,都设立望哨及情报人员,规定了报警办法。同时在敌人出扰时必经的道路上,各个民兵中队每夜都派出民兵或自卫队员二人到前村坐探,一般情报由村子里的情报员转送;较重要的,由坐探中的一个人回村报告;到更紧急的时候,便由二人一齐回村报告。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敌人突然包围偷袭村庄的可能。
交城民兵在围困青沿敌据点时的联防警戒,是在据点周围,围绕着两层警戒圈,内层距敌五里,在敌人出扰的四面要道上,建立哨所,各哨所之间,哨与后面的中心村,均有联系;专职情报员,即担任情报所与中心村的联络关系。各中心村的民兵,又与邻近各村建立横的联系。他们联系的办法,平时战时各有不同,最快的有十五分钟以内,就能够传达四五十里路远。这样就使联防指挥部?敌人的一举一动,都能及时知道,了如指掌。
联防作战的产生发展,改变了过去近于自发的守望相助的情况,而成为在组织上相当严密的战斗力量,使敌人在进入联防区后到处挨打,陷于民兵层层的包围打击之中,行动大受限制,群众的损失因而减少。一九四四年春,岚县敌人到张家湾抢掠,当地的民兵联防区即调动了六个中队,包围敌人,从早打到晚,使敌人不敢离村一步。天色一晚,敌人便悄悄逃走,民兵紧跟追击,再给敌人一顿痛打。
在“把敌人挤出去”的过程中,围困敌据点成了边缘区民兵经常的任务。联防的战术思想一经推广,民兵们又把联防使用在围困上。由警戒敌人到主动包围敌人,这是敌我斗争形势中的一个重大变化。一般都是先以武工队形式,统一领导,进行反“维持”,组织群众,建立民兵等工作,实行政治的、军事的,明的或暗的进攻的各种斗争,逐步推进,围住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