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本有关互联网的书,但其中的每样东西都已经将近过时了 150 年,这样做的好处之一就是,不用担心写着写着,所写的东西就被因为新技术的发展而被赶超,或者变得无关紧要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主要完成于 1997 年,并在次年第一次出版。从那时起,互联网界发生了很多变化;20 世纪末期的技术乌托邦主义也随着 2000 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而销声匿迹,尽管宽带技术的广泛传播和新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成长让很多企业卷土重来。此外,过去十年发生的所有变化,都没有改变互联网和电报之间殊途同归的事实。
互联网的发展和演化并不令人惊讶。但奇怪的是,电报仍然还会出现在新闻之中。1844 年,塞缪尔·摩尔斯用一句“上帝所做之功”为电报行业拉开了序幕,2006 年,一条更为平实的信息给美国的电报业务划上了句号:“2006 年 2 月 27 日起,西部联合公司将停止办理一切电报业务。我们对停业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并且感谢您多年来的赞助与支持。”和很多人一样,我为电报的消亡感到伤感—但我同样也对电报居然坚持了这么长时间而惊讶,毕竟更快捷,更便宜,也更方便的电子通讯方式已经相当普及。
十年之前,提到电子通讯时,人们所指的就只有电子邮件,但是过去十年里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发展就是手机短信—电报的神奇重生。最初开始使用短信的是一群欧洲高中生,用于替代昂贵的移动电话呼叫,现在,短信已经成为了风靡全世界的新的通讯媒介。2006 年,全世界一共有 1.3 万亿条短信发出;相对较晚接受这一技术的美国人,在那一年发送了 1580 亿条短信。(但是电子邮件的使用量更高;2006 年,人们总共发送了 9 万亿封电子邮件,其中还不包括垃圾邮件。)
和之前使用电报时一样,短信也迫使人们不得不简洁且直奔主题,一些旨在节省空间的缩写又被发明了出来,比如说 “c u l8r”(完整表达为“see you later”,英语中“一会儿见”的意思)。电报时代不仅仅留下了上述的遗存。诺基亚手机在收到短信时会发出“哔”声的提示音,三声短、两声长,再三声短—摩尔斯密码中的“SMS”(“short message service”的首字母),代表了“短消息业务”,也就是短信的全称。塞缪尔·摩尔斯应该引以为豪。事实上,一种已经被废弃的 19 世纪的技术,在 21 世纪转世重生。电报已经死去;电报又将永生。
移动电话不仅仅是电报的继承人。随着带有互联网功能的移动设备激增,它也有可能被证明是台式电脑最重要的继承者。的确,正像电话机对于电报的优势:更加便于操作、也更加广泛普及,移动电话相较于互联网也有着同样的长处。
电报的命运就是被它自己的后代产物遮掩住光芒,尤其是电话机,最初发明的时候只不过被当做了对电报技术的一点小改动(一个“会说话的电报”),但后来远比电报更加流行。电报技术还衍生出了股票行情呼报机,电传打字机,还有可以通过电报发送图片的传真机雏形。这些专用设备都是对原始的电报技术进行了改造,以便满足各自的特殊用途。相同的命运正在发生在互联网身上,台式电脑不再是使用互联网的唯一信道,互联网开始嵌入到其他设备之中。特定任务的设备,比如可以连接互联网的音乐播放器、游戏机、电视机顶盒和高保真音响,现在都已经问世。
但是,通过移动设备连接互联网,比如手机和黑莓掌上电脑,才是最有发展空间的领域。在发达国家,台式电脑在移动电话之前就已经普及了。但在发展中国家,移动电话要比台式电脑使用更为广泛。正如世界著名管理大师 C.K.普拉哈拉德所说,“未来的市场将是以无线设备为中心的,而不是以台式电脑为中心。”目前,移动电话的数量已经超过了 25 亿,而且还在快速增长之中,即便是全世界最贫穷的区域,手机也在流行。移动电话将会完成由电报打开的电信民主化之路。
汤姆·斯坦迪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