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十善业道经 如何看待一部经典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如是我闻”,在古德许多经论中,把“如是”解释得很复杂。其实,这两个字也可以解释得很简单。“如是”是如此的意思,指《十善业道经》,“如是”两字是《十善业道经》的代名词。“我闻”的“我”字,指阿难。佛教的经典都由阿难尊者在结集时背诵出,“我闻”是阿难自说“我听说的”。
说到“如是我闻”,必然会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如何看待一部经典?通常一部著作往往都是作者自己写的,所以有人会问:佛经是不是佛陀亲手撰写的呢?不,佛经是佛陀说的。佛陀灭度以后,弟子们为了使佛法在世间长期流传,召开了佛教史上结集经典的法会。这个法会不是谁都可以参加,只有证得阿罗汉的人才有资格。参加第一次结集的共有五百阿罗汉,再从五百人中推出两位代表,主持经藏和律藏的结集。诵出经藏的是阿难尊者,诵出律藏的是优波离尊者。阿难,是佛陀的侍者,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据说他的记忆力特别好,每次听了佛陀说法,都能把当时法会的情景和内容准确无误地记下来。所以在结集经典的法会上,阿难尊者自然坐在上面背诵,其他的阿罗汉坐在下面,听了之后没有异议,那就表示通过了。经典的结集,是通过民主会议记录下来的,足见其可靠性。
佛教的经典,是佛陀灭后弟子们结集的。一部经典,是一次法会的记录。像《佛说十善业道经》是佛陀在龙宫说法的记录;《般若经》是般若法会的记录;《楞严经》是楞严法会的记录;《楞伽经》是楞伽法会的记录;《法华经》是法华法会的记录;《华严经》是华严法会的记录。所以,每一部经都是一次法会的记录。
一部佛经,不仅有佛陀的言教,同时也包含了佛陀的身教。佛陀是一位觉悟者,是一位智慧者。三业中流露出来的都是佛法,思想里所想的,言行的一举一动,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乃至法会上的说法,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属于佛法。所以,当我们打开《金刚经》的时候,一开头出现的景象是佛陀着衣、持钵,到舍卫城乞食,回来之后,洗脚打坐。看上去似乎和经的内容没关系,其实,佛法的内涵尽在其中。“如是”另有一层意义是表信。信,是信仰。对一部经典的学习和接受,是建立在信的基础上,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佛法的修证有四个次第:信、解、行、证。第一个是信,要有信仰。信是什么意思呢?信,以心净为性,用一种清净心去接受佛法,不带任何偏见接受佛法。有了信,还要解,不能光停留在信的基础上。佛法跟其它宗教的最大不同,在于佛法不但强调信,而且更强调解,信与解是相辅相成的。在信的基础上去学习佛法,就会加深理解,而对佛法的理解加深了,信仰就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佛法里有两句话说明信与解的关系。第一句话“有信无智长愚痴”,一个人光有信仰而不重视学习佛法,缺少佛法的正见,就会成为一种糊里糊涂的迷信。第二句话“有智无信增我慢”,当然,这种智不是真正的智慧,是一种世间的聪明,自以为是。有些人把经教当做学术研究,不注重自身的修养,自然我慢越来越重。光有信和解还不行,在信、解的基础上还要修行。修行是深化自己对佛法的理解,理解之后,又可以指导修行。在这信、解、行的基础上,才能最后达到证果,在修行上才能有所体验,有所成就。所以信、解、行、证是修学佛法的次第。
《大智度论》说“信如手”。信,像手一样。大家知道,人类两只手的作用非常大。因为有了两只手,我们才能创造财富。假若没有手,就什么事都不能干了。对佛法的信仰也是这样,因为有了信之后,才能在佛法的指导下修行,才能在修行的实践中改善人生,解脱烦恼。而社会上的一些学者,他们虽然在研究佛学,但是由于缺乏对佛法的信仰,佛法研究了几十年,在现实生活中,烦恼依然存在。这就是对佛法有信仰和没有信仰的差别。
“一时”,是那个时候的意思,是举行法会的时间,指佛陀正在宣说佛法的时间。通常讲经都有具体的时间。就像这次西园寺的讲经法会是在1997年3月2日开始的。可是,大家看到的每一部佛经都是“一时”或“尔时”,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为什么呢?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印度人的时间观念很淡薄;二、表示佛法是超越了时间、空间的真理,它应该在任何一个时间、任何一个空间都是真理,而不是说在某一个时间是真理,而在另一时间里就不是真理了。佛法,是佛陀亲证宇宙人生真相后讲出来的,自然契合于任何时间、任何空间,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真理。
“佛在娑竭罗龙宫”,佛是法会的主讲者。梵语佛陀,简称为佛。佛的意思是觉者或智者,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方面的具体涵义。用今天的话说,佛是有智慧的人,是觉悟的人。“娑竭罗龙宫”是佛陀讲《十善业道经》的地点,是这次法会的场所。佛陀此次说法不是在人间,也不在天上,而是在娑竭罗龙宫。佛陀一生的说法,不仅对人间众生,有时也到天上,甚至到海里为龙王说法,可见佛陀的慈悲,他教化的范围是多么的广啊!
“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这是介绍参加这次法会的听众。这次法会的听众有两大类型:一是比丘众,二是菩萨众。佛陀这次在龙宫里说法,当然肯定会有龙王。那么,除了比丘之外,就没有比丘尼吗?没有沙弥、没有沙弥尼吗?不一定的。这里声闻众的代表是比丘。佛陀座下的弟子有声闻众和菩萨众。声闻众主要有七众,以比丘为首。在家的有两众,即优婆塞、优婆夷,翻成中国话为近事男和近事女。什么叫近事?亲近三宝,学习佛法,受持三皈五戒在家男女弟子,男的就称为近事男;女的就称为近事女。
在家众受持八戒则成为近祝近住,是接近出家人生活的意思。八戒,是在家居士为了体验出家人的生活而受持的一种戒律。像我这次出访泰国的法身寺,寺中就有三百多位近住女。她们虽然是在家人的身份,但长期住在寺庙,跟出家人生活在一起,体验僧团的生活。这也属于在家众,但她们已接近出家众的生活了。
出家众中分为五众:即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尼、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是出家的小众。刚出家,年龄在二十岁以下,在没有受比丘戒、比丘尼戒之前,刚出家的、甚至连十戒也没有受的叫形同沙弥。形同沙弥在形象上已经出家了,但是还没有受持戒律;受了十戒之后的叫法同沙弥,就是有法有戒了。佛教里规定,沙弥、沙弥尼年满二十岁受大戒,在没有年满二十岁之前,只能以沙弥的身份住在僧团中,到了二十岁以后可以受大戒,男众受比丘戒,女众受比丘尼戒。
声闻七众中最高的层次是比丘,比丘一共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条戒。由在家众到出家众,这里有一个很明显的差别,就是所受戒律的多少。在家众只受五戒,如果想进一步体验出家生活,就受八戒。刚出家的有十戒,出家的最高层次是比丘,受两百五十条戒。这说明什么道理呢?目标越高,成就就越高,受的戒律就越严格,约束也就相应的越多。参加这次法会的大比丘众有八千人,可见法会是非常壮观的。除了八千大比丘众外,我想还会有很多的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乃至优婆塞、优婆夷。
此外,还有“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菩萨,是梵语菩提萨缍的简称,汉译觉有情。觉有情,是觉悟的有情,具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能让别人觉悟,希望别人觉悟;另一方面是自己已经觉悟了。一说到菩萨,人们往往会觉得非常遥远,想到虚空中来无影去无踪的菩萨,想到大殿里泥塑木雕的菩萨。其实,菩萨离我们很近,假如你知道菩萨的定义是什么,你就会发现,在现实的生活中就有菩萨,像雷锋之类的。另外,在佛教徒中,受了菩萨戒便是取得了菩萨的资格。当你受菩萨戒的时候,戒师问你发菩提心了没有?你是不是菩萨?这时候你要承当,说我就是菩萨。所以说到菩萨,有新发心的菩萨,有老菩萨。我们对一些学佛时间比较长的人,尊称为老菩萨。还有大菩萨,像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此相比,那些刚发心行菩萨道的人,只能称为小菩萨了。所以说,每一个人只要发了菩提心,能够用菩萨的道德来要求自己,这个人就可以称为菩萨。
像近代的太虚大师,他就希望人们称他为菩萨。他在一首诗里写道:“比丘不是佛未成,请你称我为菩萨。”太虚大师一生的行持,主要以瑜伽菩萨戒为准则,所以他希望人们称他为菩萨。又如台湾的慈航法师,他也是希望人家称他为菩萨。所以慈航法师的著作,都署名慈航菩萨。这样的菩萨是很现实的。其实,我们学佛拜菩萨的目的是为了向佛、菩萨学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菩萨、成为佛。假如一天到晚求佛拜菩萨,而不懂得用菩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永远也不可能成为菩萨,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佛。所以学佛拜菩萨,是要以菩萨的标准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一旦受了菩萨戒,那就是菩萨了。摩诃萨,是大的意思,指参加此次法会的都是大菩萨。
这段经文总的介绍了法会的缘起,说明这次法会召开的时间、主讲、听众、处所等因缘。如何看待一部经典?就是把一部经典?就是把一部经典看成是一次法会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