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能良知,通行天下
【原文】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①。孩提之童②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注释】
①良:指本能的,天然的。良能、良知已作为专门的哲学术语,以不译为妥。②孩提之童:指两三岁之间的小孩子。
【译文】
孟子说:“人不用学习就能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是良知。两三岁的小孩子没有不知道亲爱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没有不知道尊敬他兄长的。亲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没有其他原因,因为这两种品德是通行天下的。”
【读解】
良能良知是与生俱来,人人皆有的,正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告子上》)一样。比如说,亲爱父母,尊敬兄长,这长是人的良能良知,不用教导,不用学习就知道的。进一步推导,亲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所以,仁义也是属于人的良能良知范围。这就又回到“仁义礼智,非由外好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上面去了。由此可见,孟子为了推行仁义礼智这些儒者所崇尚的道德,真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不遗余力。绕过去,绕过来,从方方面面来论证,最后都落脚到仁义礼智这些天经地义的道德上面来。由此要求人们行仁义,国君行仁政,天下成为仁爱礼让的大同世界。
应该说,儒者的理想是非常不错的,其主张人性向善,主张仁爱礼让也是很有吸引力的。至于孟子所说的良能良知是否存在,那就只有各人们心自问,体察自身,从而作出各自的回答了。但起码的一条,亲爱父母,尊敬兄长,这似乎还是通行天下的伦理道德。当然,并不排除有所谓件送不孝,大逆不道的特例,而且,越到现代,这种特例似乎越多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