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说参同契 » 我说参同契全文在线阅读

《我说参同契》第80讲

关灯直达底部

三宝关闭之后

“若门之有枢,车之有辖,庶乎一开一阖,动静各有其时,而元炁不致耗竭矣。故曰,为己之枢辖,动静不竭穷。”这个“一开一阖”已经很明白了。“元窍中先天祖炁”,这个“元窍”就是原来道家所讲的守窍,并不是有形的,如果大家一定要有形,最好在中宫。“先天祖炁”是道家的名称,不是人为后天呼吸修得成的,“祖炁”是本来有的。“本来鸿濛未剖,惜乎,前发乎离,以泄其明”,“祖炁”开始本来没有分,到了眼睛就变成看东西,眼神把它用掉了。“后发乎坎,以泄其聪”,到了耳朵变成听声音的功能,也泄了。“中发乎兑,以开其门”,到了嘴巴就是讲话,门打开了。所以“三者俱散而不收”,眼睛、耳朵、嘴巴,三者都是在消耗生命精神。“先天之炁,所存者几何哉”,“先天元炁”,我们生命的能源,天天在消耗,还能剩多少啊!用完了就没有了。

“必也默默垂帘”,所以修道第一步要静坐,眼睛闭起来。“频频逆听,则坎离之炁不泄矣”,你回转来耳朵不听外,反听内在,元炁自然不泄漏了。

“故曰,离炁纳荣卫,坎乃不用聪”,“荣卫”是中国医学的名辞,就是气与血,不是现在说的营养。“括囊内守,混沌忘言,则兑口之炁不泄矣。”所以初步修道就是求一个静坐的境界,像口袋一样把它封起来,里头混沌静静的,不明不暗,不说话。“故曰,兑合不以谈”,嘴巴合拢来不讲话了。“希言顺鸿濛,即所谓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者也”,“鸿濛”就是宇宙天地未分的那个境界,在这个境界中,耳、目、口三宝关起来,不与外面通才行。

下一句话要注意了,“此中秘密全在口字”,也就是说修道的秘密全在一个“口”,这个“口”呀就难办了。“此口是元关一窍,吞吐乾坤。因天机不可尽泄,姑取兑象,非世人饮食之口也,必须真师指示,方知其妙。”道家讲这里就是一个关键,这里的“口”字不是指嘴,而是指身体上同宇宙关系密切来往的地方,所以天机不可泄漏。讲到这里,每一本道书都说不清,所以只好拿个卦名来代表叫做“兑象”。 注意呀!这个“口”要打开,必须要真正修道 成功的老师,“方知其妙”。先声明在先,我是假师,不是真的,他说天机不可泄漏,我也很害怕有什么天打雷劈、五马分尸的。过去好多次提到过,这个“口”是“上口”,大家自己回想起来就懂了。

再看本文,“三者既关键”,这三个关键锁住了,“缓体处空房”,修道的人不要紧张,静坐的时候一切放松,在一个静的地方,思想宁静,归到空的境界。“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禅宗讲的“无念”是《参同契》先提出来的,当时佛教还没有进入中国;禅宗六祖所讲“无念为宗”,实际上是取用《参同契》中的话语。这里说“无念以为常”,经常做到在无念的境界。“证难以推移,心专不纵横”,修道要求的是亲自证到,这个不是理论,第一要做到“无念”,“无念”做到了就是养性。下面告诉你身体不要紧张,一切放松,放松,从头脑起放松,静坐也好,平常也好,都要放松。尤其这个时代的人,眼睛、耳朵包括脑筋,六根都在紧张。所以“缓体处空房,心专不纵横”,是要专一,静到专,专到无念境界。

真人的优游

“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这两点很重要,睡眠的时候,身体在睡,里头的元神还是昭昭灵灵,不昏迷。守到这个诀窍,白天醒时不要把精神外漏,感觉内部这个元气、元精的生长,一点点都要清楚。换句话说,静坐久了,内心的 感觉功能越来越灵明,就是这个道理。

再看注解:“此节,详言潜渊守中工夫。耳目口三者,既巳关键严密,一毫不泄。”三宝既然关起来了,“则我之真人自然不扰不杂,优游于深渊之中”了,我们自己本有生命自然在那个空洞的境界里头自在优游,“此中空空洞洞,别无一物,有若空房然”,这与禅宗所讲“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同一个道理,同一个境界。

“故曰,三者既关键,缓体处空房”,“空房”是抽象的名称,并不一定要关到一个房间里头,而是内心永远在空灵的境界中。保持这样无念,静到极点,当然要时间,三天、七天,或是一百天,等到内在“先天一炁,原从虚无中来”,空极了,身上的气脉就通了。所以密宗、道家修气脉,太用意去修都不对。你有个反应有个感觉,那不是真,是凡精凡气,是普通的生理上的反应。这个真正元炁一来,气脉刹那之间同时都打通,那是真来了。这个真从哪里来呢?从虚无中来。你念头思想越空到极点,感觉知觉越空到极点,所谓真空生妙有,才有可能发生真炁从虚无中来。

所以修道的人“必委致其志,虚以待之”,在佛学讲空, 要空到什么程度呢? “至于六根大定,一念不生,方得相应”,六根这眼、耳、鼻、舌、身、意大定,都不动了,感觉状态都没有了,到这个境界才属于静。如果身上还在这里跳一下,那里动一下,那完全是感觉,是你的意识在动。六根包括身根,身体的反应在动,就是身根没有大定,所以都不是。要六根大定一念不生,方得相应。相应还不是完全,是同静的境界差不多而已。

再说无念

“然所谓无念,只是常应常静,不出规中,非同木石之蠢然也。”真正的所谓“无念”,我们曾经发过吕纯陽的《百字铭》给大家,上面说“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无念不是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是大昏沉,不叫做无念。 真正无念是“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还能做人做事。 所以禅宗强调这个地方,修养要做到“于心无事”,能够遇事做事,心中没有动念;“于事无心”,这就是真正无念。“不出规中”,没有跳出过圆明清净这个圆圈。所以讲“非同 木石之蠢然也”,不是变成木头、石头一样,什么都不知道。如果以为那是无念,认为是得定,佛经叫你不要做这个工夫,他生来世的果报是变猪。所以“常应常静,不出规中”,不同于木石的无知。

“无念之念,是为正念。正念时时现前,方可致先天一炁,而有得药之时。”长生不老之药,祛病延年就是靠静极而来。所以老子也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到这个境界,先天一炁才来,这个气脉就通。学密的人,这些原理搞不清楚,拼命去修后天的气脉,搞了半天白搞,没有成就,因为违反这个原理。所以真到无念,真到了空,气脉就一时顿通,这同于掸宗所谓的顿悟,一下就统统打开了。

正统的道家工夫就是这样,“故曰,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所以性命双修,每一个人都是神仙,都是佛,都是上帝。“此事人人具足,本不难取证,有如立竿见影”,这一件事情,每一个人都做得到,而且真正原理对了,方法用对了,做工夫就有效验,像太陽下面插竹竿,地上就出来影子那么快。

“世人取证之难,正以心志不专,时刻推移,纵横百出,遂望洋而返耳。” 一般修道的人,第一不能专心一致,原理搞不清楚,有些人闭关两天半,影子也不见了,跑出去了。心志不专,随时变动,东一下西一下的,又想学道,又想修密宗,又想修净土,样样都想抓住,又怕靠不住,还是往生西方极乐好一点,念了半天能不能生净土呀,还是修道家好。自己游移不定,“纵横百出”,人太聪明,“遂望洋而返耳”,所以到了海洋,渡不过只好回去,到不了彼岸。

专一是什么状况

“倘入室之时,心志专一,推移不动,绝无纵横之病,则可以得之于一息矣,有何难证之道乎?故曰,证难以推移,心专不纵横。”假使这个人放下一切专修,一下就可以达到。道并不难证到,很容易。记得我们小时候学毛笔字,老师写一首诗,要我们在纸上临摹的:

三十三天天重天 白云里面出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 只怕凡人心不坚

这一首是通俗的诗,白话文学,是近代一个道家人作的。据说他在清代来到台湾,这诗还写在宜兰山上一块岩石上。我记得几十年前报纸登过,有人在宜兰山上看到的确有这样一首诗。所以修道和成道并不难,就是此心能否专一的问题。

“此心既不动移,十二时中,行住坐卧,不离规中,即到寝寐之时,向晦晏息,一点元神,自然与与元炁相抱,如炉中种火相似”,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在一念不生这个境界上,即使在睡觉的时候,这一点昭昭灵灵,一念无念一灵不昧的,自然跟本身生命元炁配合为一了。道家形容是八卦炉中炼丹,炉子里永远有一个火种。所以密宗讲“修拙火”就是这个道理,不要以为我丹田发烫是拙火来了,不要搞错,“拙火”是意火。

“犹恐或致昏沉,必须常觉常悟”,所以永远关照它,“冥心内照”就是内照,“照见五蕴皆空”那个“照”。“察规中之消息,候真种之存亡”,要知道这一点真种子的存在。所以你们打坐,里头如果没有一灵不昧的话,就是张紫陽真人《悟真篇》里的两句话,“腹内若无真种子,犹如炉火煮空铛”。所以道家反对空心静坐,你坐几十年也没有用。

“故曰,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如此用心,何虑金丹不结,真人不现”,这个路走对了,长生不老之道,个个都做得到,这个原理都说得很清楚了。

变年轻漂亮了

“颜色浸以润,骨节益坚强”,回到本文,你工夫做对了,就有返老还童之象,你皮肤的颜色润泽,筋骨越来越健康,而且是越来越软,转成同婴儿一样。这个时候,你打起坐来,有时身体内部都听到咔嚓咔嚓响,骨头也慢慢软化起来,都变化了。老年人身体胶质少,石灰质增长就硬,如果修到元精、元气守住时,这骨节有了胶质就越来越软,那是十分效验的。譬如有些人有灰指甲的,工夫真到了,看到那个指甲中一层一层退出去了,灰指甲就没有了,本身的元气有这样厉害。所以这样下来,身体就越来越健康了。“辟却众陰邪,然后立正陽”,身体上的陰气,病的现象都赶跑了,老化现象也消'退了。

“修之不辍休,庶炁云雨行”,先能够返老还童,再用功努力进步,近视当然没有了,眼镜可以不戴,老花眼也会退回去。然后就是另外一层境界了,身体变成气体,在密宗来讲,这个身体就变成一个琉璃球体,所以东方佛药师琉璃光 如来,身体就是个气,是水晶体了。水晶是形容,说明他没有实质了,内外透明。“婬婬若春泽”,口水,荷尔蒙的分泌源源不绝像春天。“液液象解冰”,形容这个身体昼夜那个舒服呀!都像冰一样的,到了春天太陽光一来,哗啦哗啦就化成液体。你身上精气越来越多,“从头流达足,究竟复上升”,这真正叫做灌顶了,不是密宗喇嘛给你摩摩顶,拿一些水在头上倒一倒。天主教的洗礼、佛教的灌顶都是同一个来源的,“灌顶”是印度名称。五大教主都是东方人,到了西方变了一个名称叫做“洗礼”。到了这个境界就是真灌顶,真休息了,一路下来浑身都转变了,下来以后再上升,上升又下来,所以九转还丹,就是还丹九转,气脉真正通了。

“往来洞无极,怫怫被谷中”,一往一来很多次。这个时候如果败道就惨了,百病又要重新来过,你还有没有机会就不知道了,要所谓“重安炉鼎,再造乾坤”。你不要认为工夫已经到了这一步,这一步往往是最容易败道的。道家叫败道,就是失败了,这个只能就文字来形容。什么时间会到这一步呢?每人不同,拿佛学来讲,每人业力不同,根器修持不同,变化就不一样。但是有一个是一样,就是所证的境界是一样的,要搞清楚这个道理。所以一升一降、一陰一陽往来,“怫怫被谷中”,“怫怫”是形容这个心里的轻松,非空非有,道家老子叫做“恍兮惚兮”。现在人听到恍惚就认为是昏头昏脑,血压低血压高,没有思想了叫恍惚。不是的,道家老子这个“恍兮惚兮”,是非空非有,很自然很逍遥。“怫怫被谷中”,好像永远在一个山谷里头一样,在空空洞洞的当中,外层好像有气体保护住一样。

真正结丹了

所以他这一节很重要,再看注解:“此节,言结丹之证验也。”就是真正结丹了,学密宗的所谓“拙火成就”,结丹的证验就是这个。真正成果的现象都是一定的,随便你用什么方法,这个程序是呆定的,没有第二条路,有二皆非真。“凡人之形神,本不相离”,神跟形,就是肉体跟神,本来离不开的。“真种一得,表里俱应”,一念不生,无念之处,定在这里叫做“真种”。这一点火种得到了,“表里俱应”,身体内部外面一下子活起来了。“自然颜色润泽,骨节坚强,辟除后天陰邪之物,建立先天正陽之炁。盖一身内外,莫非陰邪”,佛学讲五陰,也叫五蕴,我们都被这个陰盖住了,自己本来的清明没有了,所以一身内外都是陰邪。 “先天陽炁一到,陰邪自然存留不住”,本身所发动的这一陽活子时来了,能保留住,就是真陽来了的无念境界,一念不 生,陰邪自然留不住了。

“更能行之不辍,其效如神”,一路修行下去,这个生理的变化快得很。“周身九窍八脉,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孔,总是太和元炁流转”,在一团气体中,那就是密宗所讲的“乐明无念”,真正的境界来了。“但见如云之行,如雨之施,如泽之润,如冰之解”,像天气一样,如云如雨自然现象。“从昆仑顶上,降而到足,复从涌泉穴底,升而到头,彻头彻底,往来于空洞无涯之中,不相隔碍”,从头顶开始下降而到足,又从足底心涌上来,升而到头顶。

“盖天地间,山川土石,俱窒塞而不通”,这个宇宙,在地球上的山、河、岩石挡住了走不通。“惟有洞天虚谷,窍窍相通”,其实太空是相通的,是圆周的,所以到那个境界如同到了太空一样。人身也是这个样子,所以我们一般没有修炼的,他的“人身亦然,肌肉骨节,俱窒碍而不通。惟有元窍虚谷,脉脉相通,与造化之洞天相似。元炁往来,洞然无极,正往来于虚谷之中也。故曰,往来洞无极,怫怫被谷中”。这是最重要的一篇,讲实际结丹的现象。有人说这个境界碰到过,可惜后来没有了。不要瞎吹了!你真碰到过吗?真到了这里不会退的,随时随地,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这个境界中。如果你有时候瞎猫撞到了死老鼠,然后没有了,丢了,那是意识的幻相。这个不是意识的幻相,是身心实在到了。

所以这一篇和《参同契》上面的一句原文“此与上篇黄中渐通理,润泽达肌肤相似”(书中“达”字刻成“远”字,错了〉,他说这个是“俱金丹自然之验”。

身体整个变化

下面讲回原文,“反者道之验,弱者德之柄”,有时候,你本来没有病,开始修道反而什么病都来了,所以有许多人害怕了,也不修了。其实他不懂原理,“反者道之验”,因为反应特别灵敏,所以地震还没有来他身上早就感应到了,风没有起来也已经感觉。这是弱的境界,“反者道之验,弱者德之柄”,所以到了这境界,与天地合一,得与日月合其明,鬼神合其吉凶,自然与天地合一,反应特别快。

“耘锄宿污秽,细微得调畅”,身体里头脏的东西统统洗刷了,换一个身体,换一个生命,所以说脱胎换骨。“浊者清之路,昏久则昭明”,重点在这里,这又要回转来讲,起初开始学静,静到像睡着了一样,什么都不知道。你心中想,不能昭昭灵灵,这不算一念不生,这是昏沉,所以怕了。真正修大道,你尽管昏沉吧,所以有些同学修道,觉得越来越想睡觉,我说难得,你就跑去睡上七天嘛,你看看睡不睡得着?睡了两天你就躺不住了。你真有本事,一个姿势不动睡七天,一下就成功了。你做不到的呀!不可能。真昏到极点,你说大昏沉,昏沉也是它变的呀,你让它昏沉,“浊者清之路”,浊到极点,反过来就是清明,那就不要睡觉了。要怎么做得到呢?“昏久则昭明”,陰极了就陽生嘛。不要怕昏沉,昏沉就让你昏沉,你把两个腿盘起来,打坐七天,不准你下来。你有这个本事,我叫你干爹还不够,叫你干祖父好了,拜你做佛做老师。所以你绝没有这个本事!真 到了这个境界,“昏久则昭明”,一下回转来就对了。所以《参同契》这一本道书,一切都明白告诉你,只要你自己去修。

朱云陽真人说,“此结言,金丹之超出常情也。”修道的路子,同你平常所想象的完全两样,是相反的,所以以“反者道之验,弱者德之柄”来说明。“何谓反,常道用顺”,我们普通人走顺路,“丹道用逆”,“丹道”走相反的路。所以“颠倒元牝,抱一无离,方得归根复命,岂非反者道之验乎”?换了一个字,老子的原文“反者道之动也”,这个字换得好,换成“检验”的“验”字,越修越弱没有关系,你懂了这个原理,晓得是有效果了,反而会高兴呢。

“何谓弱,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这是老子的原理,人很坚强,坚强是死之徒,那个柔弱的是生之徒。你看我们这里,有些老朋友弱弱的,早就担心自己要走路了,我说你死不了啦,放心吧。有的人身体强得很,老子不在乎,反而一下就去了,就是“刚强者死之徒”。工夫道理,人生道理,都是如此。所以“专炁致柔,能如婴儿”,这是老子的说法,养到元炁同于婴儿境界,一切柔软下来,一切弱下来,希望来了,下一步就到了。“自然把抦在手,岂非弱者德之柄乎?”真正练国术的,到了中年以上,少林拳什么都不练,就是走入气功之路。所以我们看到老辈子的高手,你怎么逗他,真打他也不动手,因为他一动手我们就吃不消。我们年轻的时候学拳,一不打叫花子,二不打和尚,三不打病夫,四不打老太婆,不应该打的,因为敬老。有时候老太婆的武功比你高,尤其以前缠小脚的,那个小脚 “砰” 一踢,你就要了命!

“且辟却陰邪,则身中一切宿秽,悉耘锄而去尽矣。正陽既立,则元炁透入,细微悉调畅而无间矣。”这个时候,身体宿秽都消除尽了,元炁也发起了,庄子说“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天地的精神生命都到你这里来了,佛学说是十方诸佛都来灌顶,就是这个道理。这个就是结丹了,以后飞不飞得起来,所有道书上并不告诉你。

结丹有了真神通

所以“至于金丹始结,脉住停”,到这个时候自然结丹了,气住脉停,呼吸停止不是心脏不跳,是很久很久,好像轻微动一下。“复返混沌,重入胞胎”,等于我们刚刚投胎那个样子一样,到这个境界“似乎昏而且浊”,这个时候外面什么都不知道。所以真正入定的人,你骂他也听不见,什么打雷、原子弹下来,他也不知道,什么都听不见了,他就在里头,表面看起来那真是大昏沉,“此吾身大死之时也”。所以禅宗祖师,叫你大死一番,然后大活,就是这个道理。“久之,绝后再苏,亲证本来面目”,这个定很久,不晓得多少时间,每人不同。所以禅宗祖师讲非大死一番不能大活,道家把禅宗所讲的这个境界,老老实实地告诉了我们。“自然纯清绝点,慧性圆通”,这叫明心见性了。“大地乾坤,俱作水晶宫阙矣”,内外透明,所以佛经上说“十方世界,如掌中观庵摩罗果”,等于在手心里看一粒橄榄一样清楚,这叫神通。不是二号,二号是神经,这是真神通,要到这个境界就是真神通。

“故曰,浊者清之路,昏久则昭明”,就是这个道理。这一段做工夫的,其实都讲完了。“前段言形之妙,此段言神之妙,形神俱妙,方能与道合真。”这就是神仙境界,就是佛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