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际沟通分析练习法 » 人际沟通分析练习法全文在线阅读

《人际沟通分析练习法》第5章 如何确认自我状态

关灯直达底部

伯恩列出四种判断自我状态的方法,分别是:

从行为的表现来判断

从社交的互动来判断

从过去的经验来判断

从现象的体验来判断

伯恩强调最好能用一个以上的方法来判断才能确认。就完整的判断来说,必须要照上述的顺序,把四种方法都用到,其中又以行为的表现最为重要,其他三种可以用来核对,看是否正确。(注一)

从行为的表现来判断

从行为的表现来看,是根据所观察到的行为来判断一个人的

自我状态,你可以看到或听到的行为,包括:

﹡话语

﹡音调

﹡手势

﹡姿态

﹡脸部表情

要判断一个人的自我状态,必须同时观察各种行为,看这些不同的线索是否一致。

例如你看到我端正地坐在椅子上,身体保持平衡,双脚稳稳踏在地板上,从身体的姿势,你可能初步判断我的行为属于成人自我状态。

你端详我的脸,发现我的视线向前,脸部肌肉放松,说话的声音平稳。脸部表情和音调的线索与身体姿势一致,都符合成人自我的表现。

不能单凭哪一个线索就断定人是处在什么自我状态。当我坐在这里讨论自我状态模式的理论时,如果你把我所说的话写下来,然后念出来,会觉得像是出于成人自我,可是抬头一看,却发现我把一只脚丫叠在另一只脚丫上,头偏向一边,左手手指在敲椅子的扶手,从我的手势和姿态,你会推断我比较像是在顺从型儿童自我里。

有没有标准答案?    

一般介绍TA的书照惯例都会提供一个表格,据此对照某种行为代表某种自我状态,比如“举起一根手指摇摆”的动作代表控制型父母自我,“发牢骚”代表顺从型儿童自我,大叫“哇!好耶!”代表自由型儿童自我等等。

可是这种有标准答案的想法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并不符合自我状态模式的基本观念。

举例来说,“标准答案对照表”根据的是:当我在顺从型儿童自我里,会表现得像个配合父母要求的小孩;同样的,当我在照顾型父母自我里,会表现得像个正在照顾孩子的父母。

可是自我状态模式的定义却不是这样。若以这个模式的用语,应该怎么说才正确呢?

说我“在我的儿童自我”时,意思是我当时的行为、想法和感受就像我自己小时候一样,而不是指像一般小孩的样子。说我“在照顾型父母自我”时,指的是我当时的行为、想法和感受如同我父亲或母亲过去所做的一样,而不是指一般父母亲的样子。

所以要从行为做出可靠的判断,来断定我是不是在顺从型儿童自我,你必须知道我小时候遵从父母时的样子;要断定我是不是在照顾型父母自我,也必须知道小时候父母照顾我的样子。

我在顺从型或自由型儿童自我的行为和你的并不一样,因为我们是不同的小孩。而我们有不同的父母,所以我们两人在控制型或照顾型父母自我时的行为也不会完全一样。

难道说“标准答案对照表”一点用也没有吗?

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因为不管是听父母的话,或是自由的表现,小孩一般会表现出某些共通类似的行为;同样的,大多数父母在控制或照顾孩子时,也有某些共同的表现。所以对照表中所列出的行为标准,还是有助于我们判断自我状态是处在哪一种功能,但我们要了解这个对照表只是初步的辅助工具。

要确定我们的判断是否正确,还需要进一步了解这个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就可以列出那个人在不同的自我状态时,会表现出什么独特的行为了。

本书不拟提供这种对照表,我们希望你能画出自己的对照表。

﹡拿一张纸,画出如下的表格:

根据不同的观察项目,请你写下自己在不同自我状态下,会有什么行为。

以控制型父母自我为例,把自己拷贝自爸爸妈妈控制或命令别人时的方式写下来,可以回想自己表现出控制型父母自我的情境,比如在工作场合你对下属发号施令的样子,又比如你对孩子说话的样子。

以下有几个示范的例子,可能可以填入这一栏里:

话语:不可以!住手!认真做啊!我示范给你看,很好,你做的不好,你应该,你必须。

音调:深沉,宏亮,严厉。

手势:右手在空中挥舞、摆动,两手指尖相对、双掌形成尖塔状,双手枕在头后面。

姿态:坐在椅子上身体向后斜躺,头向后仰,两眼视线越过自己的鼻尖看人。

脸部表情:嘴角两侧稍微向下拉,提高眉毛。

你可能会发现上面描述的几个线索,有些和你的情形相符合,但更重要的是,把你自己的情形写下来,制作一张属于你的表格,现在就开始吧!

只列出别人看得见、听得到的,不要做任何解释。比如在脸部表情这个项目,只要写下别人能从你脸上看见的动作,不要记下类似“谦虚的、霸道的、傲慢的”等带有判断意味的字眼。当你看着我,听我说话时,也许你觉得我很霸道,但是霸道并不是你能观察到的动作,而是你心里所下的判断。现在要练习的是去注意你观察到的行为,如果你习惯马上对自己的观察做出解释,要明白你自己所做的解释和真正所观察到的行为是两码子事。

写完控制型父母的各个观察项目后,接下来以同样的方式来写其他几种自我状态。

照顾型父母:列出你有哪些行为是从自己父母照顾别人的样子拷贝来的,如果你已身为人父或人母,可以观察自己照顾孩子时的行为。

顺从型儿童:写下你重演小时候遵守规矩、听话时的行为,可以观察自己和别人相处时顺从的样子,以及在公司和老板谈话的态度等等。

自由型儿童:回想最近有什么情形像小时候的行为一样,既不属于服从别人的规定,也不是在反抗别人。也许是坐云霄飞车向下俯冲的时候,把脸埋在手里大声尖叫;也许是要接受预防注射,看到护士拿起针来,吓得全身发抖的样子。

回想父母自我和儿童自我的不同功能时,还可区分是属于正面还是负面的部分。你有没有什么行为是从负面的控制型父母发出,令别人感到压力很大的呢?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有没有什么时候对孩子关心到令他觉得窒息呢?如果有的话,当你表现出负面的照顾型父母自我时,孩子从你身上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呢?和老板说话时,会不会边说些好听的话,心里却希望躲得远远的?若然,你猜把自己负面的顺从型儿童自我的行为录影下来的话,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呢?

在成人自我这一栏,写下在此时此地身为成人的你,会表现出什么行为。也许是和同事交换意见的情境,也许是在超级市场看着购物单买东西的情境,也许是你看这本书想了解什么是自我状态的情境。成人自我状态,不只和此时此地的想法有关,也和感受有关,只要表达的感受对当时的处境是适当的,就是成人自我表达出来的情绪。

自由型儿童自我这一栏写下的行为,是你表现得像个自发的小孩的行为,不包括像个自发的大人的行为。

当你观察我的行为时,有时也需要问我一些问题,才能判断我的行为是属于哪一种自我状态。比如你看到我低头坐着,身体前倾,脸埋在双手中,嘴角下垂,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眼中含着泪水。

所有的证据都指出我很伤心,可是,我在哪一种自我状态呢?我是不是刚听到亲人死亡的恶耗呢?如果是这样,那伤心是此时此地很适切的反应,我应该在成人自我里。也许我回想起小时候某个失落的经验,那时没有流露出感情,直到现在才把伤心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形下,我就是从自由型儿童自我来表达感受。也可能我是重演负面的顺从型儿童自我,藉着伤心的样子来操纵周围的人。

所以想要从我的行为表现来评估的话,有时还可以问我和别人相处的情形,也可以问我过去的事情、我父母的情形,藉此可能会挖掘出我重新经历到什么样的童年。

﹡接下来我们要看伯恩介绍的另外三种鉴别方法,以这三个方法和刚才你为自己写出的对照表核对一下,看有没有什么要更改或添加的。

从社交的互动来判断

根据社交互动来判断的观念,是认为别人和我相处的时候,双方的自我状态会有互补的情形,所以可以从别人和我相处时的自我状态,来核对我是在什么自我状态。

举例来说,如果我从父母自我向你说话,你很可能会从儿童自我来反应;如果我从成人自我来与你沟通,你多半也会从成人自我回应;如果我由顺从型儿童自我出发,你可能就会从父母自我做反应。

由此推断,如果我发现别人对我的反应多半出自儿童自我的话,我很可能常常以父母自我和他们相处。假如我负责督导,下属如果老是对我逢迎谄媚或是阳奉阴违的话(这两种反应都是出自顺从型儿童自我),那我很可能是以控制型父母自我对待他们。如果我想改变这种情形,可以列出我在工作场合有哪些控制型父母的行为,然后试验以成人自我的行为来取代。从社交互动的角度来看,下属的反应改变多少,就可以看出我改变了多少。

﹡回想最近有谁以儿童自我状态来对待你,你是根据哪些行为的迹象来判断的呢?

你有没有先以控制型或照顾型父母对待他,才使他有那样的反应呢?若然,找出自己有哪些行为会让别人认为你在父母自我里(可以参考刚才你为自己写的对照表)。

你可以藉着改变自己的哪些行为,而影响别人也从别的自我状态来与你相处呢?

分别回想最近有谁以成人或父母自我状态来对待你,以同样的方式练习,看他们的反应会不会改变。

从过去的经验来判断

从这个角度来判断时,我们需要知道那个人小时候的情形,可以询问他的父母或具有父母形象的人,这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核对原先对这个人所判断的自我状态是否正确,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他自我状态的结构,所以从过去的经验可以同时了解自我状态的过程和内容。

比如说,我在团体里看到你,驼背,身体前倾,皱着眉头,一只手遮着眼睛说:“我觉得很乱,没有办法思考。”从你的行为,我判断你是在顺从型儿童自我里。

要从你的过去来判断的话,我会问你:“小时候有人要求你自己去思考的时候,你做何感受?”或是:“我看你现在像是六岁的样子,你有没有联想到什么和童年相关的事?”你也许会回想一下,说:“对,爸爸老是要我看书,可是又在我念错字的时候嘲笑我,所以我老是假装很笨的样子,让他觉得难堪。”

而在别的时候,你斜靠着椅背,头向后仰,目光从鼻尖看旁边的人,告诉他:“你刚才说错了,事情应该是这样的……”隔壁那个人也许会表现出缩着身子、耸起双肩、扬起眉毛这些顺从型儿童自我的行为。从行为和社交两个角度来看,你都像是在控制型父母自我里。于是我问你:“请你保持现在这个姿势,你父母中,有没有谁在告诉你事情应该是怎么样时,有像你现在这样的姿势?”你也许会大笑地回答:“对,我老爸就是这样。”

你的回答等于是从过去的角度印证了我对你现在行为表现的判断,在我认为你表现出顺从型儿童自我的行为时,从你内在的体验,我确认这是重演你小时候面临父母压力时的反应。当你的行为显示可能是在父母自我状态时,你的回答也证明你确实是在拷贝父母的行为。

﹡现在看看你为自己写的对照表中所列出来的行为,以过去的经验核对各个自我状态的观察项目。

当你核对控制型和照顾型父母自我的项目时,看看能不能想起父母或是具有父母形象的人中,谁有同样的表现?你所拷贝的行为中,所伴随的想法和感受是否也和他们一样?

核对顺从型和自由型儿童自我的项目时,回想自己在童年有同样表现的时候,那时你几岁?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核对成人自我的项目时,确定你的表现既不是重演童年时的行为,也不是模仿父母的行为。

你也许会发现有些项目放错了自我状态,比如说,有些行为你本来列在成人自我里,现在却发现其实属于顺从型儿童自我。

从现象的体验来判断

有时我不只是想起过去的事情,而是鲜活地重新经历到过去的事情,伯恩写道:“……要根据现象的体验来判断只有在……一个人重新经历整个自我状态而又全然投入的时候。”

假设你在接受治疗时,回忆起爸爸老是要你看书却又嘲笑你念错的情形,请你回到童年的景象。比如说,想象爸爸就在你前面,把你在六岁时想说却不敢说的话说出来,一开始你可能只敢低声抱怨,没多久你大发脾气,开始大叫:“这不公平!”你对椅垫拳打脚踢,好像打在爸爸身上一样,根据这时的表现,可以确定你真的在儿童自我状态里,这就是所谓“现象的体验”。

伯恩对“现象”这个词的用法和一般字典的定义不一样,他也不曾解释为什么要这么用,读者只要了解这个词在这里的意义就是上面所描述的状况就好了。

实用的判断方式

在理想的情形下,能用四种方法来判断是最好的,可是在实际运用的时候,通常没有办法这么做,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只要尽可能做出最恰当的判断就好了。

不管是在组织机构里,运用到教育上,或是沟通的训练,甚至只是日常生活里和别人相处,都可以运用TA。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根据行为的表现来判断,社交互动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确认。即使是在治疗的时候,行为的表现也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

﹡要想熟练地运用TA,就必须不断练习从行为的表现来判断,你可以参考自己所做的对照表,等越来越熟悉自我状态改变的情形后,还可以进一步修改对照表。

如果你有录音或录影设备的话,可以为自己录音、录影,分析自己在不同时间的自我状态,当你所说的话语、音调和其他身体语言有改变的时候,好好想一想自己内心的体验是不是也有改变。

然后在你和别人沟通的时候,也养成从行为来判断的习惯,可以利用开会、上课,还有和配偶、老板、下属谈话的时候,不断注意别人和自己的自我状态是否有改变。刚开始可能会觉得很不习惯,要坚持到能很自然地练习为止。

除非你很确定别人有兴趣,否则不必把你对自己的分析和其他人讨论。

一有机会,就从过去的经验和现象的体验来核对行为的表现,看是否一致。如果想和别人核对的话,因为牵涉到隐私的问题,一定要事先取得对方的同意。如果能经常练习,你判断的准确性会越来越高。

表现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

到目前为止,为了简化起见,我们一直假设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只能表现一种自我状态。事实上,并没有这么单纯。有些人可能会在行为上表现得非常符合某种自我状态,可是内心的体验却完全是另一种自我状态。

比如说,上班的时候我和同事讨论一个企画案,刚开始我全神贯注,你如果仔细看我的表现,会很确定我在成人自我里,我自己内心的体验也是如此——对此时此地发生的事做适当的反应,包括交换和评估意见。

可是久了以后,我开始觉得很烦,心里想着:“真希望能离开这里,外面天气这么好,我宁可出去走一走,呼吸新鲜空气。可是我不能走开……”这时我内心体验到的是儿童自我,正重演小学时坐在教室里,觉得老师上的课很烦,希望能出去玩的心情。

虽然我已经觉得很烦,还是继续做手上的工作,你从行为来观察我的话,看见的仍然是我和别人交换意见,我表面上仍然是成人自我的表现,但却和内心的体验不一致了。

为了解释这种情形,伯恩提出表现的自我(executive Self)和真实的自我(real Self)两者的差别。(注二)

当一个自我状态指示了人的行为时,则表示这个自我状态是具有表现能力的。

一个人内在体验到的自我状态,则是他的真实自我。

通常具有表现能力的自我和内在体验的真实自我是一致的,在上述的例子里,我刚开始讨论的时候,我的表现是成人自我,内在体验到的真实自我也是成人自我。

之后我开始觉得烦的时候,内在体验到的真实自我转成儿童自我,但是我外在的表现仍然符合成人自我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仍然把表现的能力留在成人自我里。

如果同事继续讨论下去,我可能会开始打呵欠,没办法专心听他在说些什么,他停下来想听我回答,我可能会胀红脸说:“抱歉,我刚才在想别的事。”这时,我表现的能力也转到儿童自我了,就像内心体验的真实自我一样。

﹡假想至少三个例子,来描述表现的能力在某个自我状态而真实自我却在另一个自我状态的情形。

回想过去一周,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验?

不一致性

表现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两者的不同,很明显地,会造成判断自我状态时的困扰。由于行为来自表现的自我,我们会期待由行为的表现就能了解别人的自我状态,只要真实的自我和表现的自我两者是一致的,就能从行为准确地看出一个人内在的经验。

可是对于真实的自我已转成不同的自我状态,而表现的自我仍然保持原状时,怎么能凭行为就做出判断呢?

事实是,有时候我们无法发现这种情形,特别是在一个人没有表现出什么行为的时候。比如说,你看到我坐着听人演讲,我坐得很正,没什么动,也不说话,一开始你可能判断我在成人自我,其实我内心可能在儿童自我里做白日梦,你不问我的话,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些。

更常见的情形是,由于表现的自我和真实的自我可能在不同的状态里,这时行为和内心的经验呈现分裂的状态,通常可以观察到如下的行为变化:这个人的行为清楚地表示他在某个自我状态里,可是同时他也会不经意地显露出一些与这个自我状态不吻合的迹象,这些迹象表示他内心的真实自我其实在另一个自我状态里。

以专业用语来说,就是他的行为有不一致的情形。

当我刚开始和同事讨论的时候,我的行为和表现出的自我状态是一致的,就是成人自我。可是如果你仔细观察,注意听我说话,在我开始觉得很烦、真实自我转换成儿童自我的时候,你会发现我的行为有一些不明显的改变。我说的话从原来清楚的抑扬顿挫,变成单调的声音;我的眼光本来在同事的脸和公文之间跳动,现在却显得呆滞无神,好像凝视桌子似的。这些不一致的现象可以帮助你判断我的真实自我已经从成人自我转成儿童自我了。

辨别这种不一致性,是学会运用TA最重要的技巧之一,在第7章谈到人与人的交流时,我们会再谈到这个重点。

伯恩的能量理论

伯恩发展出一套理论,来解释表现的自我与真实的自我在不同自我状态间转换的情形。理论的细节不在本书讨论的范围,这里只介绍梗概,读者若想了解更多,可以查看参考资料里所介绍文献。

伯恩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谈到对心理能量(psychic energy,或称为cathexis)的假设性看法,他认为能量会以三种形式存在:被限制的能量、不被限制的能量及自由的能量。还有一个名词“活跃的能量”,则包括了不被限制的能量和自由的能量。

伯思以树上的猴子做比喻,来说明这三种能量的不同:当猴子坐在很高的树枝时,它拥有潜在的能量——如果它一跃而下,能量就被释放了,这种潜在的能量就是所谓被限制的能量。

如果猴子真的跳离树枝,潜在的能量就转成动态的能量,这就是不被限制的能量。

猴子是活的生物,不只能从树枝上跳下来,还能准确地跳到地面上,这份能自主运用的能量就是自由的能量。

每一个自我状态都被假想成有一个界限,自由的能量可以自由地穿越不同自我状态间的界限。而每一个自我状态里又各自含有一些不能穿越界限的能量,当这些能量不被使用的时候,就称为被限制的能量,当这些能量被运用到的时候,就转为不被限制的能量。

以我和同事谈公事为例,刚开始时我运用的是在成人自我里的能量(不被限制的能量),同时因为我把注意力都放到手中的工作,也把自由的能量全部转移到成人自我里。

在谈话的过程里,我也可能运用一些父母自我里的能量,比如说,我在脑海里重演父母自我的批判,质疑自己是否够努力工作。不过事实上,我并没有这样,我父母自我里的能量仍然保持被限制的状态。

伯恩认为,不受限制的能量和自由的能量两者的总合(也就是活跃的能量),在哪一个自我状态里最多,就会把那个自我状态表现在行为上。而真实自我则是在某个时间里,拥有最多自由能量的自我状态。

在我刚开始讨论公事时,我的表现和体验的真实自我都是成人自我,这时可以说我最高的活跃能量和最高的自由能量都在成人自我里。

当我开始觉得烦的时候,一部分自由能量转移到儿童自我了,当儿童自我里的自由能量累积到比成人自我还高时,我的真实自我就成为儿童自我,可是成人自我里的活跃能量仍然比较高,所以表现出来的仍然是成人自我。

如果我继续和同事讨论下去,儿童自我里受到限制的能量开始转成不受限制的能量,等到儿童自我的活跃能量超过成人自我时,就会表现出儿童自我了。

由此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活跃能量可以同时存在三种自我状态中,比如我持续表现出成人自我和同事讨论专业问题,同时我在父母自我里也有一些不受限制的能量,在心里批评自己对专业工作还不够了解,同时在儿童自我里也有不受限制的能量,为了自己不符合父母自我的要求而觉得丢脸。

如果你初看这一章的理论觉得不太懂的话,没有关系。如果你很喜欢这些理论,可以从参考资料里找更多书和论文来看,以帮助进一步的了解:如果你不喜欢看理论的话,可以跳过不看,这不会影响你对本书其他部分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