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怪诞心理学2:不可思议的心理操控 » 怪诞心理学2:不可思议的心理操控全文在线阅读

《怪诞心理学2:不可思议的心理操控》为什么无法赶走头脑中的白熊

关灯直达底部

许多经验丰富的玩转桌灵转和通灵板的高手,拒绝承认动念动作的存在,因为他们在玩这些游戏的时候,整个身体是没有动的,并声称来自亡灵的信息会持续不断地涌现。事实上,确实会发生这种情况,你越是努力克制手上的动作,手就好像越不听使唤。多年来,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归因于过度想象和渴望确定。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决定仔细研究这种现象。

韦格纳是个对白熊着迷的人,或者更准确地说,他着迷于让人们不要去想象他心中的白熊。他为此进行了一系列著名的研究,研究的内容是让人们不要去想象白熊,如果有人不小心让白熊闯进了脑海,他就会拉响警钟。实验的结果令人震撼,人们简直无法将脑海中的白熊赶走,他也因此不得不每过几秒就要拉响一次警报。韦格纳将自己发现的这个有趣的现象,称作“反弹效应”。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脑,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将不喜欢的想法排除在脑海之外。但是,如果有意让他们不去想某个主题,他们就会时不时地让思维停下来,想:“等一等,我是不是又在想那些我不该想的了?”

这样一来,人们就会不断地在大脑中重复这个自己想忘记的主题。韦格纳的“反弹效应”在很多场合都适用。比如,让人们刻意压制不愉快的记忆,他们反而无法忘记;让人们减轻压力,不要太紧张,他们反而会变得更加焦虑。再如,如果让失眠的人不要去想某些事情,他们的失眠可能会变得更严重。

韦格纳想知道这两种现象的发生是不是一个道理。比如,在桌灵转和通灵板的仪式中,尽管人们努力保持手部静止,但桌子和通灵板仍然会移动。这是不是证实了人们试图保持不动,反而导致不愿发生的动作发生了?

为了一探究竟,韦格纳决定进行无意识行为的另一个经典实验——钟摆实验。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在钟摆的绳子上加上一些额外的重量,从钟摆的左右摆动或是圆形摆动中分辨胎儿的性别,或是预测未来、与幽灵进行沟通等。

韦格纳邀请了一些志愿者来到他的实验室,将一台摄像机对着天花板,然后让参与者们每人拿一个钟摆举在摄像机上面。接着,他将这些参与者平均分成了两个小组,让其中一组尽量不要朝某个方向移动钟摆,而让另一组人尽可能保持手部静止。

摄像机的镜头画面可以让韦格纳仔细观察钟摆的摆动幅度。和不让他们想起白熊的实验结果一样,不让他们触动钟摆,结果导致他们让钟摆摆动得更加剧烈。当韦格纳让他们在脑海里数绵羊不去想钟摆的事时,他们手部的无意识动作变得更加明显。这些发现可以帮助解释桌灵转和通灵板仪式中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围坐在桌子旁边的人一起唱赞美诗、聊天或开玩笑的时候,幽灵似乎更愿意出现。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越是试图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努力克制人们的身体动作,越会鼓励他们做出更多无意识的动作。

韦格纳的研究表明,反弹效应让桌灵转和通灵板仪式变得更加具有欺骗性。参与者努力让自己的手保持不动,试图不去想手部的动作,反而为增加无意识动作创造了绝佳的机会,所以才会发生看似不可思议的现象。

行为的反弹效应不仅仅局限于降神招魂的场合,在另一个实验当中,韦格纳还让一组高尔夫球手挥球进洞,而让另一组球员不要得太高的分,结果后一组人进球的成功率更高。还有一个眼睛追踪的实验,让足球运动员在练习点球时,尽量不要踢到一个特定的目标区域,结果他们的眼睛反而无法从那个被禁止的区域挪开。运动员在实际的比赛中也确实存在反弹效应。比如,前大联盟棒球球员里克·安凯尔说,当不去想击出一个好球时,往往成绩会出乎预料地好(安凯尔给这种现象取名为“创造”)。

反弹效应还会影响那些想纠正自己某些行为的人,实验表明,那些不断压制自己抽烟念头的戒烟者往往很快就会放弃戒烟,而那些试图不去想甜点的节食者,会发现他们很难摆脱暴饮暴食的习惯。

受钟摆实验结果的鼓励,韦格纳把注意力转向了灵异现象中最为神秘的现象——自动书写。他的研究解决了一个长期以来最为棘手的哲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