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怪诞心理学2:不可思议的心理操控 » 怪诞心理学2:不可思议的心理操控全文在线阅读

《怪诞心理学2:不可思议的心理操控》序言 是心理幻觉,还是世界的本来面目

关灯直达底部

看似能够通灵的小猎狗,成为实验对象后会做何反应呢?让我们起程,进入另一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又都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当我凝视贾汀双眼的时候,我脑海中浮现出几个想法。这只聪明伶俐的小猎狗真的能够通灵吗?它怎么就成了世界各地的头条新闻呢?要是它真的能够预测未来,它知道我们的实验会成功吗?就在那一刻,贾汀咳嗽了一声,身体前倾,将秽物吐到了我的脚上。

我与贾汀的朝夕相处还得追溯到十年以前:那时我30岁出头,正在做一项实验,来看看这只貌似能够通灵的小猎狗是否真的能预知主人何时到家。在这之前,我已经花了十多年的时间来研究一系列所谓的超自然现象。在无数个不眠之夜里,我穿梭于闹鬼的房子,检验灵媒通灵的真假,在实验室里做关于心灵感应的实验。

对看似不可能的事物的迷恋,大致始于我8岁的时候,那年我第一次领略到魔术的魅力。我的祖父通过一枚硬币,带我进入魔术的世界——他让硬币消失,之后这枚硬币竟神奇地出现在一个密封盒里。几个星期后,他向我揭示了“奇迹”背后的秘密,从此我便像着了魔一般。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竭尽所能地去学习魔术和骗术等黑魔法。在二手书店遍寻艰涩难懂的魔术手法书,加入当地一个魔术俱乐部,向亲朋好友们炫弄花招。就这样,几百种技艺被我收入囊中,使我成为声名卓著的魔术圈里最年轻的成员之一。

要想成功地蒙蔽你的眼睛,魔术师必须得知道你的所思所为,更确切地说,他们得搞清楚怎样才能使你错看眼皮子底下所发生的一切,防止你思考去揭穿这个把戏,并促使你混淆刚才发生的事情。多年以来,我每晚两次“愚弄”众人,并沉迷于与之相关的人类行为。最终,我决定报考伦敦大学的心理学系。

就像大多数魔术师常常怀疑超自然现象是否真的存在一样,我也将这些现象封锁于心里的某个文件柜,并暗暗贴上了“虚假的,但可以作为聚会的有趣谈资”的标签。但是,在将近一学年的心理学学习后,一次机缘巧合彻底改变了我先前的观念。一天,我窝在学生公寓里,漫不经心地打开电视,恰巧赶上了某个科学与灵异现象节目的结尾。电视屏幕上,一位名叫苏珊·布莱克摩尔的年轻心理学家声称对夜晚发生的神秘事件着迷,她说的话对我整个职业生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说,与其去确认这些神秘事件是否属实,还不如去研究人们为什么会有这些奇怪的经历。为什么妈妈们相信自己与孩子之间有心灵感应?为什么人们会认为自己看到了鬼?为什么人们会如此相信星相?在看到这个节目之前,我从未认真考虑去研究超自然现象。现在,我好像突然开了窍。我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去探求那些根本就不存在的神秘事件呢?苏珊的话对我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原来,将注意力集中在研究那些隐藏在人们的经历、信仰背后的心理,比研究现象本身的存在更具意义。

当我愈加深究这些现象时,我发现,用这种方法研究灵异现象的不止苏珊一人。纵观历史,我们发现有不少研究者毕生致力于探索超自然的真相。他们敢于挑战怪异荒谬,敢于以先锋者的姿态进行最为奇特的研究,他们敢于取下世界顶级读心术大师的大脑,他们渗入邪教组织,他们试图为死者的灵魂称重,他们试图测试一只据说会说话的猫鼬。正如《绿野仙踪》的秘密在于一个人在幕后按按钮、拉杠杆一样,看似怪诞的灵异现象背后,隐藏的却是人类心理的秘密以及关于日常生活的心理学。

这种研究方法的例证之一,便是我对那只看似能够通灵的小猎狗所做的实验。

在成为知名灵媒之前,保罗·麦肯纳主持过关于超自然现象的系列电视节目,我曾经是该节目的特约科学家,针对所有出色的表演、实验、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个节目可以说是个大杂烩。比如,有一次节目的主题是一个男人的指尖可以产生火花,而在另一期节目中,保罗邀请了数百万观众一起试图用意念的力量来影响彩票的结果,他们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七个特定的号码上,最终押中三个数字。

有一期的节目格外有意思,节目播放了一只名叫贾汀的小猎犬的短片。短片中,贾汀看上去具有超凡的预知能力,能够预测自己主人帕姆回家的时间。帕姆和父母住在一起,家里人注意到,如果女儿那天会回家,贾汀肯定会一直坐在窗台上,直到女儿回来,所以每次贾汀坐到了窗台上,就意味着女儿那天肯定会回家。某份全国性报纸报道过贾汀的这种本领,奥地利的一家电视公司还专门为贾汀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在保罗·麦肯纳的节目中播出,一组摄制人员跟随帕姆在市中心活动,另一组摄制人员则在帕姆的父母家里跟踪拍摄贾汀。摄影画面显示,当帕姆决定回家的时候,贾汀果真会跳上窗台发呆,一直等到主人到家才下来。之后,帕姆、贾汀和我都参与了节目中的访谈,当我表示对贾汀很好奇之后,帕姆邀请我对贾汀进行一次更正规的检测,看看她的狗是不是真能通灵。接下来的好几个月,助手马修·史密斯和我驱车前往英格兰西北部的拉姆斯博顿,在那里对贾汀展开了测试。大家见面后一切顺利,帕姆非常友善,马修和我都很喜欢贾汀,贾汀似乎也很喜欢我们。

在第一次实验中,马修和帕姆驱车到8英里之外的一个酒吧。一到目的地,他们就随机挑了一个数字作为回程的时间。与此同时,我一直在拍摄贾汀最喜欢的那个窗户,完整地记录贾汀在那里的情况。帕姆和马修离开酒吧回家之后,我们回放拍摄的影片。很有意思,这只小猎犬看上去果然通灵,一到帕姆和马修设定好的回家时间,它就待在了窗台上。一切看上去都没有什么疑问。然而,当我们仔细查看影片的其他部分时,却发现贾汀的行为值得深究。我们发现贾汀好像迷上了窗户,整个实验期间先后跳上窗台13次。第二天我们进行了第二次实验,结果显示贾汀跳上窗台的次数为12次。似乎贾汀待在窗台上这一行为并不像奥地利电视节目说的那样,是主人回家的明显信号。帕姆解释说可能是因为做实验的时间不对,夏天做实验,对贾汀的干扰很多,比如当地的母狗正在发情,还经常有鱼贩子经过,等等。

同年12月,我们来到拉姆斯博顿,又做了另外两次实验。在第一次实验中,当马修和帕姆动身回家前,贾汀先后四次跑到窗边,其中一次大约有10分钟。空欢喜一场!在最后一次实验中,贾汀去了窗台六次,其中一次正巧马修和帕姆刚刚离开酒吧,而且几秒钟后,它就很快跑到花园,在我的鞋上吐了口水。

很显然,这一切的一切根本算不上是动物通灵的证据。然而,有趣的并不是探讨动物有没有通灵的天赋,而是为什么人们会相信自己和宠物之间存在某种奇异的关联呢?关于这个问题,至少有一部分答案存在于人们思考世界的基本方式中。

1967年,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夫妻档心理学家洛伦·查普曼和简·查普曼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这个实验主要是考察一个心理疾病的诊断模式,被称为“画人测试”,在20世纪60年代非常流行。当时的临床医生认为,通过画人可以检测出画者的精神疾病,比如偏执狂、性压抑、抑郁症等。然而,查普曼夫妇对此感到怀疑。例如,临床医生认为患有偏执狂的人往往会画出大眼睛,查普曼夫妇则认为这不过是当时人们的一种固有思维罢了,根本就没有科学依据。查普曼夫妇怀疑临床医生使用的诊断模式事实上和一般人心中的想法无异。为了证实这种想法,他们让一组学生查看精神科病人画的人像,并要他们推测并简述画者的疾病症状,比如偏执狂、“担心自己缺乏男子气概”“怀疑是阳痿”等。实验人员问这些学生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有趣的是,这些学生说出的判断模式就是精神科专业医生使用了多年的诊断模式,偏执狂会画出超大的眼睛,担心自己没有男子气概的人会画出宽阔的肩膀,生殖器较小的人在画中不会突出生殖器等。

事实上,查普曼夫妇是随机配的人像图画,人像图画和症状之间不可能有什么模式可循,可是实验的参与者们看到了根本不存在的诊断模式。查普曼夫妇的研究完全颠覆了“画人测试”,同时还揭示了人类很重要的一个心理现象:人们的想法不是被动地存放在大脑里等候外界信息给予肯定或否认;相反,是这些想法影响了人们怎样去看待一件事物,尤其是当某种巧合出现时。人们乐于关注巧合的事情,如果这个巧合事件正好和他们的观点相符,人们就会关注很多。在查普曼夫妇的实验中,参与者们已经认定了偏执狂画出的眼睛会比较大,所以就特别关注画出大眼睛的人到底是不是偏执狂,忽视了画出大小正常的眼睛的人也可能是偏执狂。

这个心理也同样适用于超自然现象。我们都愿意相信自己拥有某种灵异潜能,所以当想到某个朋友时,电话铃声响起,传来的恰好是这个朋友的声音,我们就会特别兴奋。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往往会忘记另外一种偶然,比如,正想到某个朋友的时候,电话铃响起,接起来却是推销员的电话。其实,大多数的情形是,你的朋友打来电话都是在预料之外。再比如,假如我们做了一个梦,第二天发生的事正好和梦境相符,我们很快就会想到自己具有先知的能力,可这样想的时候就忽视了我们经常做梦,却并没有成为现实的情况。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相信宠物和主人之间存在着某种精神关联,就会对宠物看上去正确预测了主人回家的事特别注意,而完全忽视了宠物预测错误的情形。事实上,宠物根本就没有通灵的预测能力,只是人们心中的这个念头使然。

同样的心理也发生在当人们生病的时候。几千年来,人们确信只要碰上一定程度的气温、气压和湿度的变化,他们的关节炎就会发作。20世纪90年代中期,研究者唐纳德·雷德梅尔和阿莫斯·特维斯基为了探究关节疼痛与天气状况之间的潜在关系,将一些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所有患者都相信疼痛与天气有关)组织起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让他们每月两次评价自己的疼痛程度。雷德梅尔与特维斯基还密切留意当地同期的气温、气压和湿度的信息。然而,数据显示,患者的身体状况与天气毫无关联,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坏天气作祟下的极度疼痛,并错误地认定二者一定相关,却忽略了其他情况下的疼痛。

我们或许也听说过某人做了祷告后疾病奇迹般地痊愈,就认为祷告可以帮助病愈,忘记还有人在多次祷告后没有丝毫好转的情况。再比如,人们看到某人吃了大量的橘子之后癌症居然痊愈了,就相信橘子具有治疗癌症的功效,而忽视那些吃了很多橘子也不见好转的人,或是不吃橘子病也好了的人。

这种心理作用甚至也影响了种族主义的散播。当人们看到少数种族的人发生了暴力行为,就会忘记世界上还存在遵纪守法的少数种族的人,同时忽视那些主流种族的人的犯罪现象,并得出一个非常主观的结论:少数种族的人特别容易犯罪。

对贾汀的研究以调查一只看似能通灵的小狗开始,又以揭示我们误解世界的最根本方式告终。这就是我热衷研究超自然科学的原因。在这个世界里,每次旅程都充满未知数,你不知道你会遇到什么,会发现什么。

我们即将踏上征途,揭开超自然科学的神秘面纱。在一系列神奇的故事中,我们将遇到一个个让人目不暇接的角色,我们将走到后台,跟随专家的脚步,观察故事的核心人物,并参与令人震惊的降神会。在每一次的奇妙之旅中,我们肯定能揭秘隐藏在“不可能”背后的伟大科学。比如,为什么你会害怕在黑暗中碰到物体,为什么你的潜意识远远比你想象的要强大,为什么有时你的心理会被别人控制,等等。这并不是一次被动的观光旅行,一路上,你可得挽起袖子,亲身加入到实验当中。每一次小小的测试都是天赐良机,你能够因此而挖掘自己心中的小秘密,测量自己的直觉到底有多大的威力,评价你受其他事物影响的程度,或许你还能知道自己是否是一个天生的骗术高手。

现在,是出发的时候了,是准备进入这个看似不可能却远非表里如一的世界的时候了。在这个世界里,真相比虚构更离奇;在这个世界里,我花了20年的时间,乐此不疲。

那么快点,暴风雨正在酝酿,开始我们的旅程吧,前往比《绿野仙踪》更神奇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