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强势谈判心理学 » 强势谈判心理学全文在线阅读

《强势谈判心理学》怎样与你不喜欢的人走向和谐

关灯直达底部

强势谈判心理学的目的是,看见自己的内心,更好的影响他人。

任何人都不可能只跟自己喜欢的人打交道。

为什么你会不喜欢他甚至厌恶他呢?一方面,可能是对方确实存在一些无法容忍的缺点和习惯;另一方面,可能仅仅是因为对方的所作所为触及了你的自尊心或个人习惯,而无关他们的能力和品德。

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包括你自己在内。你不喜欢他,说不定错不在他而在你呢!我们要有这种反思意识,有时候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个你不喜欢的人,很多情况下也是一个和你存在诸多不同的人,包括性格、喜好、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包括处理事情的方式和方法。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在与这类人交往时,就要努力地做到求同存异,因为达成和谐才是人际关系的目的。

首先,在不触犯原则或不触及道德底线的前提下,你应该尽量地包容别人身上的缺点和不足,这在人际关系中很重要;如果某种利害关系把你与他拴在一起,那么包容就成为必须。若是你过于苛刻,那么与对方的接触及合作将举步维艰。你不妨试着反过来想想,他的那个缺点真的是缺点吗?是否只是与我不同的特点而已?

事实上,缺点与优点之间的界限并不总是那么分明。比如,鲁莽是个缺点,但如果控制得当,就是勇敢;患得患失是缺点,但如果控制得当就是谨慎周密;耽于幻想是缺点,但也能意味着富于想象力……

每个人都不可能一无是处,对方身上肯定有一些你所没有的优点,甚至他的缺点实际上也能转化成优点。如果你能这样看问题,很可能豁然开朗,那么与对方的接触就有了健康的起点,之后的合作也就更乐观些。这种积极态度,容易赢得对方的配合,甚至对方会主动克制自己的“陋习”——那些至少在你看来是令人无法容忍的坏习惯——以回报你的宽容大度。

电视剧《我是特种兵2》中,王艳兵十分讨厌何晨光。因为何晨光是军事高干子弟,有爷爷奶奶疼爱,有漂亮的女朋友,有很高的军事素质,等等。总之各个方面都很完美。而王艳兵自己呢?他从小被认为是“罪犯”的儿子,唯一的亲人奶奶也去世了,长大后成了一个典型的社会小青年。为了生活,就靠着一个气枪打气球的小摊挣点钱。可是这个摊子被何晨光砸了。从那王艳兵就开始讨厌何晨光。后来两个人都到了部队,训练科目都是何晨光第一,王艳兵第二。这一下子,王艳兵更加讨厌何晨光了,他经常说:“怎么哪都有你?”

但是何晨光却是一直将王艳兵当战友,当兄弟看,从来没有瞧不起他。他的包容,给了王艳兵反省和调整的机会。逐渐地,王艳兵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消除了对何晨光的偏见。于是,他们的关系打破坚冰,开始并肩作战,都加入了红细胞特别行动小组,成为真正的生死兄弟。

在与讨厌的人相处之时,我们不妨后退一步,给对方留有余地;要以客观的眼光看待对方,积极调整相互关系。只有这样,对自己、对他人才都是公平的。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对他人产生偏见,也防止自己做出错误判断。

其次,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剥离对那些讨厌者的成见。一个人对别人的厌恶感是很容易形成的,只要对方做了一件伤害你或者你认为过分的事情,哪怕这件事看起来无关紧要,也可能让你将对方列入你的黑名单。从此之后,在你眼里,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被打上类似“荒谬”“幼稚”“可笑”之类的标签,虽然你可能根本就不清楚他到底在做些什么。你要知道,如果这种情况长久地持续下去,最终损失最大的人肯定是你自己,你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就切断了一条乃至数条数十条有价值的信息源,这对你的生活一点帮助都没有,只会让你作茧自缚。你需要做的,应该是尽量以一个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这种人,让你的小情绪在双方交流伊始就消失掉。

再次,要和他们适当套套近乎,主动向他们示好,主动和他们沟通。面对他们的时候,保持微笑,经常给予他们肯定的目光。即使你再怎么讨厌他,他心里是如何不舒服,你这样做了,他的心里也是很乐意的。

还有,逐步建立信任关系。你讨厌一个人,可能他身上真的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不入你的法眼。即便是这样,你也无法改变他,只能慢慢同化他。所以,不要远离他们,而是主动地关注他们,赞扬他们,获取他们的信任。一旦你们之间的信任关系稳固了,那么你们沟通起来就很容易了。

另外,你要胸怀宽广,这是接纳他人,影响他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不要总是拿着敌对的眼光面对你所讨厌的人,试着让自己宽容一些,大气一些。要尊重别人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他人的处世和生活方式,不管在我们看来有多么的不合情理或者令人厌恶,他自有坚持的道理。不要只包容原谅自己,宽容一些,将这种心理和行为推己及人,你将在他们身上获得更多的感动与认可。

当然,努力靠近或者了解你讨厌的人,只是为了让你减少与对方的分歧,并不是让你放弃自己的主张和原则,更不是让你奉承这一类人。也就是说,你和这类人要保持一个合理的距离:彼此离得太远,便没办法沟通,更无法在某些事情上达成一致;离得太近,你自身的原则便很容易受到影响。这就像两只刺猬的故事一样: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两只刺猬相遇了,它们尽量地靠近彼此,以取得足够的温暖御寒,但很快,尖锐的针刺让它们刺痛了对方,于是它们又慢慢地远离对方,但寒冷很快让它们再次靠拢。就这样,反复几次之后,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既不至于刺痛彼此,又能够温暖彼此,抵挡风寒。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即是一个寻找完美距离的过程。

总之,与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人交往,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求同存异,最终让双方达成和谐的关系。事实上,无论你与谁交往,都必然存在着“攻守”式互动,有时候是明的,有时候是暗的,有时候是有意识的,有时候是无意识的。

从广义上说,“谈判”远远不止发生在谈判桌上,双方正襟危坐,郑重其事;在更多情况下,“谈判”以更为温和、更为微妙、更为普遍的方式发生。不管哪一种,双方都是在攻与守、进与退中不停调整,在磨合中前进,最终达成和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