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强势谈判心理学 » 强势谈判心理学全文在线阅读

《强势谈判心理学》有区别的对待

关灯直达底部

在这个世界上,出色的人都是具有敏锐思想的变革者。

说话要有礼貌真诚那是必然的,但有的时候礼貌而真诚的话不一定被接受,一板一眼地说服,对方并不容易被打动。因此,有的时候,适当地刺激一下对方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正是抓住了人们好胜、不服输的心理,加上巧语妙言,激发对方的情绪,达到我们的目的。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和情绪来说服他人的方法就是激将法。

唐朝末年,叛臣朱全忠包围了驻守太原的晋王李克用。朱全忠手下的大将王彦章不仅勇猛盖世,而且智谋过人。李克用面对如此强悍的敌人,连忙召众将士商议对策。这时,晋王手下的猛将李存孝已经被人诬陷至死,其余众将全都哑然相对,没有人敢主动请缨。李克用见状,失声痛哭,后悔自己不该因为听信谗言而处死李存孝。

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连忙走上前,说:“父亲何不请高思继出山拒敌?”高思继原本是朱全忠的部下,作战勇猛,后来被李存孝活捉。李克用爱惜高思继的才华,打算留他在帐前听命,可是高思继却执意要回山东老家隐居,李克用只好放他走了。如今李嗣源再次提起高思继,李克用不禁破涕为笑,于是命令李嗣源去请高思继出山。

李嗣源直奔山东,找到了高思继。高继思见故人来访,连忙设宴款待。酒过三巡,李嗣源说明了来意。

高思继听了,面无表情地说:“自从勇南公李存孝饶了我的性命之后,已经几年过去了,我早已把战事置之身外。”

李嗣源听了,心想:“自古便有‘文官言之,武将激之’的说法,今日我不妨也试一试。”于是,李嗣源当机立断,编出了一通谎话:“将军天下闻名,令人称羡不已。我与王彦章交战时,被他赶下阵来。我对王彦章说:‘你今天赶走我,并没有什么稀奇的。你要是好汉,就暂时休兵,让我去请山东的‘白马银枪’高思继来与你对敌。’王彦章见我在阵前夸耀将军,愤然大叫:‘好,我们就此停战,待你去请他来,他不来也就罢了,如果他敢来,看我不把他剁成肉泥!’”

高思继听了这番话,不禁怒火中烧,把手里的酒杯摔得粉碎,吩咐家丁:“快备马,待我去生擒此贼!”于是披挂上马,跟着李嗣源离开了。

两军再次交战,高思继与王彦章连斗了三百回合也不分胜负,一直斗到天黑。双方见天色已晚,这才鸣金收兵。这一次双方虽然打了个平手,却使唐军信心大增。

李家对猛将高思继虽然有再生之恩,无奈高思继已经看破红尘,决心弃武从耕,享受田园生活。所以,当李嗣源借着酒兴正面动员他出山为李家效力时,他才以“与世无争”相拒。可是,当李嗣源用谎话激他时,他却毅然披挂上马,重返战场。由此可见,激将法的确是游说的一个重要手段。激将法往往剑走偏锋,让对方的感情变得冲动起来,从而去做一件他平时不会做的事。纵观历史,和激将法有关的故事数不胜数。

三国征战中,曹操的实力雄厚,刘备处于劣势,败下阵来,被逼到了樊口。刘备想要反击的话,只能联合占据着江东的孙权。

那时,20多岁的孙权正值年轻气盛,不可一世,自尊心还很强。来找他商讨大计,说服他与刘备联合的是诸葛亮。他对孙权说:“现在,天下大乱,您占据着江东,刘备则在江南进行战斗,目的都是为了与曹操争天下。依现在看来,曹操的势力正盛,无人可挡。刘备与之交战,已经多次失败,您要好好想想怎么做啊!如果您的军力能够与曹军抗衡,那么就赶快行动,如果您的军力没有那么强大,还不如赶快解除武装,直接投降。可在我看来,您好像表面上看来是想投靠曹军,但是心里还是很犹豫不定的。”

听了诸葛亮的话,孙权愣住了,马上又反问道:“既然这样,刘备为什么不投降归顺曹操呢?”

诸葛亮接着回答:“刘备是汉王朝的后人,具有英雄气概,虽然现在情况很艰难,但仍然有从各个地方慕名而来的壮士英雄投奔他。抵抗曹军是天赐的使命,怎么能随便投降呢?”

孙权听了有些激动,大声反问道:“我带领着十万大军,而且肩负着父兄的大业,怎么能够轻易投降呢?”

见到孙权的态度有所转变,诸葛亮又给他分析了一下各方面临的形势与优劣,终于使孙权安下心来。

倘若诸葛亮直接去求孙权,孙权可能会觉得诸葛亮是有求于他,他联刘抗曹的决心也许就不会太坚定。诸葛亮了解他的性格特点,知道他自尊心强,利用这一点,暗示孙权,如果孙权投降于曹操就是军力不强的缘故,而且,他投降也不是英雄行为。孙权听了之后,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也会坚定不投降的信念的。这样,诸葛亮也就更容易与他商谈如何联合的计划。

大部分人都爱面子,所以当别人说出一些话贬低他们的能力或者胆量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做出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和面子的行动,哪怕这种行动与自己的本来想法相违背。例如,一个男生不积极主动参加学校活动,你想要说服他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想到男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不想被别人说自己胆小,不勇敢,你就可以故意说:“你一定是不敢去,不敢在很多人面前说话。”这样,相信那个男生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不敢,就会报名参加了。

不过,激将法虽然很实用,但是需要一定的技巧。使用激将法求人之前,我们还应当先“知将”,这样才能成功地“激将”。具体来说,我们要先看清楚对象、氛围等条件,不能滥用激将法。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性格,要求我们区别对待他们。比如傲气十足的人往往比较看重面子,喜欢自吹自擂,面对这种人,你不妨从正面恭维他,勾起他的虚荣心。在当着其他人面的时候,这种方法尤其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