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强势谈判心理学 » 强势谈判心理学全文在线阅读

《强势谈判心理学》如何声东击西,掩盖真实意图

关灯直达底部

声东击西的本质是一种障眼法。

在谈判场上,当面对众多议题时,有些谈判者会在谈判过程中不断调整议题与对方进行谈判,在主要议题和次要议题间不停转换,使谈判对手摸不清谈判者的真实意图,被对方所迷惑。在谈判桌上,这是一种声东击西型的策略。这种策略在古代时就被军事家运用于行兵打仗之中。唐朝人杜佑的《通典·兵典六》中就有过记载:“声言击东,其实击西。”意思是说,在战争中,应当灵活调遣兵将,如果攻击的目标是西边,就要造出将要攻击东边的假象,扰乱敌人的耳目,以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声东击西型的策略之所以能够在谈判场上奏效,是因为这种策略不仅能够转移对方的注意力,分散对方的精力,还可以掩盖住谈判者的真实目的,使谈判者得以迂回实现自己的真实目的。

小李是一名批发商,在批发市场上占据着一个不大不小的摊位。长期以来,他与零售商张老板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张老板的货物基本上都是从他这一家批发。两人合作以来,小李给张老板的供货价格一直都没有变过。最近,张老板向小李提出,因为自己生意上遇到了一些问题,希望小李能够将供货价格降低一些。

小李答应考虑考虑,但是一直也没有给张老板明确的答复。

这天,小李接到了张老板的电话。“我这里有一个客户,想要一批乙型货物,你那里有没有现货?”张老板说。

“数量上他准备要多少?”小李问道。

张老板报出一个数字。小李查看了一下库存,发现乙型货物的数量很少。一直以来,张老板从小李这里批发的都以甲型货物为主,而小李的库存也以甲型货物居多,一时之间他无法凑出够数的乙型货物。

“张老板,能不能同那位客户商量一下,让他要甲型货物呢?其实这两种货物只是在细节上有一些差别,功能上使用起来都差不多的。”小李说道。那位客人想要的数量并不少,小李很想促成这笔生意。张老板答应小李向对方解释一下。

过了一会儿,张老板又打来了电话,对小李说:“我告诉客户这两种货物功能上都差不多,客户说,可以考虑用甲型货物,但是在价钱上他希望你能再让一些。”

“让多少呢?”小李问道。

“100元。”张老板说。

小李考虑了一下,答应了对方的要求。过了几天,小李与店里的伙计闲聊。伙计告诉小李,张老板曾在不久前向他打听过乙型货物的库存,那个时候他就已经将乙型货物的库存量告诉给了张老板。听到这里,小李心生疑惑,他思考了一下前后因果,终于明白过来。张老板前几天电话里所说的那位客人的要求很可能只是个幌子。他早已知道乙型货物短缺,所以故意打电话给小李说有客人想要乙型货物,小李的反应也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他的真实目的其实是为了让小李降低甲型货物的真正价格。这只是一个障眼法,而小李正是因为这种障眼法才没能看透他的真实意图,让对方轻而易举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声东击西型策略的关键就在于造势,让对方看不出你的真实意图。在上面的例子中,张老板表面上攻击的“东”是让小李给客人提供乙型货物,而实际上真正想要攻击的“西”却是使甲型货物的供货价格降低一些。这其中所谓的张老板的客户,无论是否真有其人,都为张老板的这招声东击西所用,成为遮盖在小李眼前的一层障眼法。

在谈判中,要想成功地声东击西迷惑对手,需要了解这种策略运用的方式和条件。

首先,声东击西的本质是一种障眼法,而在谈判中,最有效的障眼法就是转换议题,转移对方视线,让对手在若干议题中分不清哪一个才是对手的真实目的。比如,一场谈判中,谈判者的真实目的是压低价格,可以先绕过这一议题,讨论其他诸如交通运输、产品质量上的问题,在帮助对方解决其他问题上的困难后,再议及价格磋商的问题,就会更容易使对方让步。

其次,在谈判中与对方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不时地改变话题分散对方的注意力,也可以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上与对方反复纠缠,消耗对方的精力,使对方无法集中心思思考重要的问题,在策略上陷入被动,从而在谈判者提出真正关心的议题时不能及时地做出反应。

再次,在声东击西迷惑对方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观察对方是否已经察觉自己的真正目的,一旦对方看透障眼法,觉察到自己的真正目的,声东击西的方法就不能再继续使用了,否则只是徒劳地耗费时间与精力。所以,在谈判中,在转移话题时,既要谨慎小心不让对方看出自己的真实意图,还要随时关注对方动向,观察对方的反应。

最后,在主要和次要的谈判问题上,如果要运用声东击西型的策略,可以在次要问题上多花费一些时间与对方进行磋商。当谈判者花费大量精力在次要问题上与对手进行谈判时,谈判对手会认为该问题在对方心目中是真正的主要议题。所以,一旦谈判者在这些次要问题上向对手做出一些让步,对手会认为得到了对方的妥协。在这种情况下,当谈判者再与对手磋商自己心目中真正的主要议题时,就会更容易赢得对方的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