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改变带来医治 » 改变带来医治全文在线阅读

《改变带来医治》3.3发展的远景

关灯直达底部

如果一切都正常,我们在婴孩期就会自然地产生相连感。当我们出生时,我们从一个温暖、潮湿、漆黑,令人安心的环境进入到一个冰冷、干燥、光亮,令人不安的地方。我们从妈妈的子宫—那里可以自动的供应我们一切需要,到一个世界,是必须依赖会出错的人,来照顾我们的需要。在我们滑出子宫颈进入光亮的一刹那,我们即是处在震惊的孤立情绪当中。

你只要看看新生儿,就可以知道那种完全孤立的样子。然后母亲接过婴儿,抱他,对他轻轻说话。忽然婴儿经过一种改变。他不再尖叫,她的肌肉放松了。他转向母亲寻求温暖,食物和爱。他情绪上与母亲的相连开始了。

随着时间,孩子把母亲的照顾溶化为自己的一部分。他开始存积被母亲安慰的记忆。好像孩子把母亲放入自己的记忆中。这种溶为己有的行为,使他得到愈来愈大的安全感。他有了一个仓库,存积爱的记忆,在母亲离开时他可以去汲取。

一个“自我安抚”的系统建立起来了,一个孩子可以在母亲离开时,仍然和她有关系,因为她爱这个孩子。他不会马上就有这个系统,因为他还没有足够的爱的经验。经过千百回的接触,记忆的足迹终于被建立起来。

当这样的关系愈来愈强,孩子就踏入了另一个里程碑:他达到了“情绪对象的恒常性”。这个意思就是孩子可以恒常地经验到自己是被爱的,即使爱他的人不在。并且他可以去爱不在的人,这个人是他已溶为己有的。

如果你曾经有过想到所爱之人所产生的温暖感觉,你就知道这宝贵能力的丰富。如果当你害怕或在痛苦中,你想到爱你的人而得到勇气、希望,你就是拥有情绪对象的恒常性。这个现象使得三岁的孩子可以一个人在后院玩而不惊恐,或是一个公司主管在办公室独自一人不要太太陪。他们都感到情绪上的安全,即使他们都是独自一人。这就是耶稣在灵性上所求的,祂求父在我们里面,祂的爱在我们里面。

神对我们的方式是一致的。正如孩子发展出“情绪对象的恒常性”,我们在发展出“属灵对象的恒常性”。当我们重生时,我们开始将神的记忆溶为己有。

当我们听到圣经作者一再提醒人们要“纪念”耶和华所作的,祂带领以色列人从这里到那里,祂又从这样那样的敌人手中拯救他们,这实在令人振奋。神唤醒我们属灵的经历的记忆,使我们得到激励,与祂继续向前进。我们建立对神的“属灵对象的恒常性”,就是经由一年一年不断信靠祂所存留的记忆。

一个孩子与母亲之间的情绪的相连,始于孩子体内各种生理的、心理的、神经的过程。当他被养育时,他的身体和情绪开始发展。神按立母亲成为“使婴儿进入生命”的人,而养育的过程是神圣的。心灵的相连,驱使孩子进入人的领域,孩子也发展出对人类的归属感。

虽然自古以来母亲直觉地知道与孩子相连的重要性,直到这个世纪科学家才开始研究这些现象。一九四九年有一个对育幼院作的研究。这些婴儿身体的需要都被满足了。饿了有人喂,尿布湿了有人换。然而因为照顾的人手不足,只有一部分婴儿被抱及有人对他们说话。没有被抱的婴儿显著地有较高的生病率及死亡率。而且,他们心理的成长不是缓慢就是停顿。这个研究,加上其他类似的研究,渐渐证明当婴儿缺乏情绪的相连,他会生病或死亡,而成长也会受阻碍。

如果婴儿在第一年相连得好,第二年他会开始学习一些独立。然而在这个阶段,相连的过程一样重要。他需要情绪的安全感才能去尝试他新发现的独立。在稳固的相连关系中,他学习分辨好与坏,以及如何面对失败。这安全感使他到公园,建立与朋友的相连,使他渐渐有自信,成为团体中的一份子。当他在团体中感觉不错时,他可再建立更进一步的情绪连结,首先与同性然后与异性,开始有约会的关系。

几年以后,他会需要一个足够与朋友或家人的依附,使他能离开家庭,去上大学或开始谋生。在那里他会需要朋友,说明他进入成人世界,在那里他会形成情绪的依附,支持他继续生活,成为往后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