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只因目中无人 » 只因目中无人全文在线阅读

《只因目中无人》第二节 情绪究竟是什么

关灯直达底部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情绪通常分为喜、怒、哀、惊、恐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

情绪是我们心理和生理的状态,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可是出于二元思维的习惯,人们常常将情绪分为两类,一类叫『正面情绪』,另一类叫『负面情绪』。当一个人体验到某种情绪的时候,如『喜悦』『自豪』等,他会感觉很舒服,于是人们把这类情绪叫『正面情绪』。还有一类情绪,如『愤怒』『悲伤』『恐惧』等,当一个人体验到这种情绪的时候,他感觉不舒服,想要逃离或者回避,人们觉得这种情绪是不好的,是『负面』的。我们都不想要『不好』的东西,所以想避免自己有不好的情绪,于是就有了情绪管理理论,希望把这些情绪管理起来,而最简单的管理方法就是把这种情绪压抑下来。

那么压抑下来会有什么代价呢?我们以『愤怒』为例,看看情绪是个什么东西。

愤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情绪,每当事情不如自己所愿、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感觉自己被侵犯时,人们就会感到愤怒。当有愤怒情绪时,人们会变得有攻击性,这种攻击的行为往往会伤害到身边的人,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愤怒过后,人们往往会后悔自己的愤怒给别人及自己带来的伤害。为了避免这种痛苦,人们开始学会把愤怒压下去,还美其名曰『百忍成金』。殊不知,这种『忍』会向内攻击,让身体受伤。同时,愤怒是一种能量,压抑下去的愤怒并不会消失,它只是暂时停留在身体的某个位置,当人的愤怒不断被压抑下来时,就像一个不断充气的气球,总有爆炸的一天。

愤怒发泄出来会伤害他人,压抑下来会伤害自己,那如何是好?

我们首先来认识『愤怒』,引发愤怒通常有如下四种压力源:

1.痛苦的感受(来自心理感觉)。

2.痛苦的知觉(来自身体)。

3.一些让人纠结和挣扎的事情。

4.危险的时候。

人们面对上面这些情况时,为了避免碰触自己的痛苦感受,会产生一种叫『愤怒』的情绪,用这种情绪终止我们感受痛苦、脆弱或者无助,把内在的痛苦转向对外的攻击,所以说,愤怒是一种次要情绪,是一种防卫机制。愤怒可以让我们无须面对痛苦,通过攻击、逃跑、隔离等方法,停止压力。

明白了这一点,再认识愤怒就简单了,只要我们能够透过愤怒去正视底下的痛苦,接受痛苦带给我们的有效信息,我们就会成长,让自己变得更有力量。

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记得今年年初我与公司同事去泰国普吉岛度假,回国那天坐的是凌晨两点的飞机。因平时我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所以在深夜办理登机手续的时候,又困又饿,人又多,那天泰国的航空服务人员效率十分低下,排了好长时间的队,大家都心情烦躁,突然有两个中国人跑到队伍前面插队,我一下子愤怒了!中国人在国内插队的习惯是众所周知,可是插队居然插到国外,这太让我气愤了!我忍无可忍,马上发动全公司同事一起抵制,于是泰国机场出现了一场不小的动荡。我开始觉察到事情的严重性,我的愤怒本来是维护『正义』的,可是我愤怒的行为却把我变成了『错』的一方。为了维护『正义』,泰国机场人员也开始愤怒,然后他们愤怒的行为也将他们变成『错』的一方……本来只有一方是错的,但因为愤怒的情绪,慢慢地,大家都开始一『错』再『错』起来……

当我觉察到这一点,我问自己:愤怒底下我想掩盖的痛苦是什么?如果我不生气的话,我会感受到什么?

我瞬间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助,一种被不公正对待后被欺负的痛苦,当我正面接纳这种痛苦,跟它在一起时,愤怒就烟消云散了。我问自己,我要做些什么才不会被不公正对待,才能维护我们的权益?一下子,我的大脑灵光多了,于是我的语气也平和了下来,在平和的状态下,问题就容易解决了,终于一场风波平息了下来。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到,愤怒本身没有问题,愤怒这种情绪带来的行为才有问题。愤怒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可以保护自己的力量,一旦把这种力量转化成对外的攻击,就会造成对别人的伤害;一旦把这种力量压抑下来,转化成对自己的攻击,就会造成对自己的伤害。最好的方法是,当愤怒来时,我们能够觉察它,直接勇敢地面对愤怒底下的痛苦,这种力量就会变成一种让自己成长的能量,借助这种能量,你瞬间变得强大起来,不需要攻击别人,你也可以保护好你自己。

当然,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我们需要觉察。所谓『觉察』,就是注意到一些潜意识里的习惯性反应。潜意识里有很多反应模式,我们先来看一下我们的求存系统。

求存系统

远古的人类生活在大自然中,人们每天都会面对比自己更强大的野兽或者猎物,处于危险中。面对其他动物,人们通常会有两种反应:

1.攻击。当人们有把握战胜对手时,就选择攻击,将别的动物变成自己的猎物。

2.逃跑。当面对那些比自己更强大的动物时,人们会选择逃跑,确保自己的生存。

这就是存留在我们基因中的求存模式,正因为有这样的模式,所以人类存活至今。可惜的是,今天的人类面对一些跟危险没有任何关系的事情时,同样会使用这种求存模式。就像我上面的例子,只不过是被人插队而已,但在我的潜意识中,误把这判为危险,马上启用求存系统,立即发出攻击,以保护自己。这就是愤怒的自然反应原理。

当我们明白这一点,我们可以把这种潜意识的反应提到有意识的觉察中,然后用理性的逻辑系统,请『求存系统』暂时缺席,不参与到生活的琐事中,这样,我们就能保持觉察。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不断地训练自己。而最好的训练就是当我们感觉到愤怒时,深呼吸,问自己:这是跟生存有关的危险事件吗?

如果不是,再直面愤怒底下的痛苦情绪,接纳它,跟它在一起,把它的力量化为勇气,平和而坚定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当你能做到这一点时,你会发现,你不仅有力量,而且还充满智慧。

其他负面情绪有什么用

情绪的负面影响常常被过度夸大,人们会刻意否认情绪或者选择性地去掉一些情绪。有人认为情绪会影响人的判断力,只有像机器人一样,摆脱情绪的困扰,人才会头脑清醒、智力超群。他们否认情绪,是把它像敌人一样对待。

有人认为可以选择性地去掉一些情绪。例如,去掉消极情绪,我们可以完全不生气或者完全不难过,永远保持快乐;老师永远只能对学生微笑,对他们发火是鲁莽和不理性的;孩子只能爱自己的父母,如果恨他们,就会有很深的罪恶感。实际上,情绪的力量是整体的,只有自由地体验各种情绪,才能感受到更多流畅的情绪。

承认和接纳我们的情绪,并不是因为它是对的,而是每种情绪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和功能,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并且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力量。如果仅仅为了某种情绪而忽略其他情绪,我们就无法完整地体验生活。就如纪伯伦所说:『悲伤在你心中切割得越深,你便能容纳更多的快乐。』

作为消极情绪的悲伤同时也是一种能促进深沉思考的反应,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从失去中取得智慧,从而更珍惜目前所拥有的。而恐惧的体验虽然让我们难受,却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敏度和对潜在问题的警觉,从而获得正常情况下不能得到的信息,迅速作出战斗或逃避的准备。因此每种情绪都值得我们由衷地赞赏。除了愤怒,还有几类常见的负面情绪,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1.嫉妒

嫉妒是指人们为争取一定的权益,对比自己优越的人怀有一种冷漠、贬低、排斥或者是敌视的心理状态,一种极想排除或破坏别人的优越地位的心理倾向。嫉妒被天主教列为七宗罪之一,足见人们有多不喜欢嫉妒,这可能是我们最难以启齿的一种心理状态。相比于愤怒,人们更不允许嫉妒出现,也更加掩饰自己的嫉妒之情。

然而嫉妒有什么用呢?嫉妒告诉你,你最想要的是什么以及有多么想要。跟愤怒一样,嫉妒本身没有问题,因嫉妒而产生的某些行为有问题。记得有人说过,要成为城市里最高的大厦,有两种方法:一是摧毁比自己高的大厦;二是在打好坚实的基础后不断建造。由于嫉妒的人们普遍选择前者,所以,世俗把嫉妒看成一种邪恶。

如果我们能意识到想成为最高的大厦还有第二种方法,嫉妒其实就是一种力量!

2.悲伤

悲伤是理解世界的门径,是人与人连接的情感之一,是心理咨询师必备的一种能力。悲伤是一种另类的才能。悲伤所带来的哭泣,可以释放紧张,缓解心理压力,是一种心理保护措施。

美国学者研究后发现:悲伤时的眼泪可以排毒,人们在痛快地哭过后,自我感觉都比哭前好许多,健康状态也有所增进。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们在情绪压抑时,会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活性成分。哭泣后,情绪强度一般可减低40%。而对那些不爱哭泣,不会用眼泪消除情绪压力的人进行研究发现,压抑悲伤会影响身体健康、促使某些疾病恶化,如结肠炎、胃溃疡等疾痛就与情绪压抑有关。

可惜的是,大多数的男性,特别是中国的男性,遇到悲伤的事情时强压着悲伤,把泪水独自咽下。殊不知,此举对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我想,男人的平均寿命较女性短也可能与心理压抑流泪少有一定关系。

我们现在有太多手段让自己不要去体会悲伤这种感觉了,KTV、酒吧、夜场等这些现代热闹场所里,有着太多悲伤的人,可惜的是,他们选择了隐藏、压抑的方式去面对悲伤,因为悲伤让人难受,所以他们没有勇气去面对这种疗愈自己的能量。

3.焦虑

焦虑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基本情绪,过度的焦虑是一种病理反应,会严重影响健康,所以人们对焦虑都有一种排斥心理,认为这是不好的,是一种『负面情绪』。然而适度的焦虑却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可以充分地调动身体各脏器的技能,适度提高大脑的反应速度和警觉性。

焦虑让我们聚焦未来,让我们更加谨慎细致,让我们审视自己的不足,避免重大失误。

4.无聊

无聊是一种此刻所做的事情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的心理体验。无聊感的产生是价值观改变后而注意力没有改变的结果。

无聊感在提醒着你,此刻所做的事情并不符合你的价值观,无聊可以让你深思生命的意义,甚至迫使你采取改变行动。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无聊,那么这份工作可能不适合你,顺着这份感受你或许可以看到内心正在对你说你在消耗自己的生命。如果你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无聊,这种感觉会问你内心真正想要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

无聊可以让你进入深层思考,无聊可以让你充满创意,无聊提醒你是时候改变了……

5.恐惧

恐惧是指对某些事物或特殊情境产生比较强烈的害怕情绪。我们总认为恐惧是不好的,一个有恐惧感的人是个胆小鬼。殊不知,恐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保命情绪,就是这样一种情绪让我们人类存活到今天。

试想一下,人类没有了恐惧会怎么样?面对动物园里的老虎,没有恐惧的人会变成它的食物;面对危险,没有恐惧的人性命不保;面对法律,没有恐惧的人无法无天,终有一天会成为阶下囚;面对大自然,没有恐惧的人肆意妄为,于是地球没有了颜色……

勇敢并不是没有恐惧,而是一边恐惧一边面对。恐惧让我们注意安全;恐惧提醒我们做事的边界,让系统更加平衡;恐惧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每一个负面情绪都有自己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它、面对它,接受它带给我们的礼物,我们将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