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如何实现有效社交:做一个高段位的沟通者 » 如何实现有效社交:做一个高段位的沟通者全文在线阅读

《如何实现有效社交:做一个高段位的沟通者》如何让媒体写出符合你预期的文章

关灯直达底部

上司刚刚任命你担任一个新项目的新闻发言人,本地一家杂志想要对你进行专访,请你谈谈该项目的情况。考虑这次采访对新项目很重要,你必须接受采访。怎么办?一定要记住:掌控整个采访过程的人应该是你,而不是那位记者。具体来说,如果想要保证对方写出符合你预期的文章,你应该:

· 咨询专业人士。如果你的公司有专门的公关部,不妨先征求一下他们的建议。

· 了解你的业务。在跟公司外部人士沟通之前,一定要先仔细了解公司的相关政策和产品细节。

· 了解采访者。要清楚地了解对方的背景和刊物(或者是节目)情况,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采访者所代表的读者对象,从而更好地组织语言。

· 一定要拨回电话。绝对不要在对方给你打来的电话中接受任何采访。无论什么时候,一旦接到采访要求,你都要告诉对方:“对不起,我现在正在开会,很高兴接到你的电话,稍后我打给你。”这是控制谈话进程的第一步。在拨回电话时,一定要拨打总机,以便确认对方是否属于这家媒体。

· 确认。在给记者拨回电话之前,一定要反复核查你要传达的关键信息。确保所有的信息都是准确的,你想传达的所有要点也都经过了公司审核。

· 演练。千万不要让人感觉你是在读脚本,如果一定要读,也要在事先反复演练,让人感觉比较自然。

· 想象。想想看,记者可能会提哪些问题,提前做好准备。

· 暂停、呼吸。注意控制好语速,不要太快,调匀呼吸。时不时地停顿一下,让人感觉你是在思考。

· 用自己的话。有时候公司给你提供的发言稿可能过于书面化,这时你可以根据情况做些调整,但一定要确保不改变原意。

· 简练。如果一个句子长度超过十个词,就一定要缩短。在口头交流时,短句子的力量远远大于长句子。记住,口头交流过程中可没有标点符号。

· 不要有难懂的神秘字眼。他们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无论传达什么信息,都要确保使用对方能听懂的字眼。记住:不要因为他在采访你,就假设他会了解你的公司和你的产品。如果你要让对方猜测,那么他猜测的结果可能会让你大感意外。

· 倾听。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对方的问题听完整。如果没有听清楚,一定要让记者重复一遍。别忘了,你接受采访的主要目的就是向外界传达公司的立场,而不是回答对方的问题。还有一点一定要切记:对方会把你说的所有话都录下来。

· 声音洪亮、清晰。如果可能,在电话采访中尽量别用免提。你可以拿着电话站起身来,可以用手势——就像在进行演示时那样,语速要慢,声音要清晰。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清楚、干脆,语言不要有任何歧义。你可以假设电话那端的记者正在做笔录,所以你要放慢语速,让对方有足够的时间写下你说的话。

· 搭桥。一旦记者提出一个对你的公司来说比较重要的问题,不妨直接给出令人心动的答案。比如,如果对方问:“该项目成本大概是多少?”你可以回答:“我当然想回答你的问题,但首先我想先介绍一下该项目的一些基本情况……”然后说出你最想告知大众的话,简单介绍一下该项目的情况。

· 收尾。记者通常会希望尽量延长采访时间,以便从你这里获取更多的信息,但只要你感觉想说的话已经说完了,不妨直接告诉对方“先到这里吧”。

· 保持一致。记者经常会反复问同样的问题:“那么说你的意思是……”如果发现记者误会了你的意思,一定要及时纠正对方。大多数记者都希望得到正确的信息,所以你这么做对他们也是有帮助的。

· 重复。采访结束时,一定要抓住机会重申你想要传达的主题,起到强化作用。当记者问:“你还有其他事情要说吗?”这时你的机会就来了。你可以重复一些最重要的信息:“最重要的是……”或者“消费者之所以对我们的产品狂热追捧,主要是因为……”等等。就算记者没问,你也可以主动提出:“我想再重申一次……”

这些话绝不要对记者说

记者的主要工作是从你这里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这也就意味着他可能会提到各种问题。所以在接受采访时一定要慎用以下语句:

· 或许我不该这么说,但是……

· 我们的竞争对手可能会告诉你,但事实上……

· 我知道当局已经怀疑……

· 希望我刚才说的话都没有录音……

· 你这问题问得不太合适,你应该……

嘿,请注意!

一般来说,你无法在采访之前了解对方会提出哪些问题,但你至少应该清楚对方提问的大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