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如何实现有效社交:做一个高段位的沟通者 » 如何实现有效社交:做一个高段位的沟通者全文在线阅读

《如何实现有效社交:做一个高段位的沟通者》学会正确使用电子邮件

关灯直达底部

著名管理专家丹·格尔曼(Dan Goleman)曾经写过一篇名为《E-mail写起来容易,读起来难》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丹讲述了自己和出版商沟通的故事。当时他和一家出版商的一位编辑正在沟通他即将出版的新书,这位编辑给他发了封邮件,其中谈到了一些“关于出版权利的关键细节”。他感觉双方沟通得很好,可这位编辑却显然不这么认为。在给丹回复的邮件中,这位编辑写道:“我很难通过电子邮件跟您沟通这件事情。我的口气听起来可能有些过于傲慢,但我感觉您好像已经火冒三丈了!”由此可见,这位编辑对双方来往邮件的感受与丹截然不同。丹在文章中写道:“没想到这位编辑会感觉我已经火冒三丈了,这的确让人吃惊。但我想她的这种想法应该是有道理的,于是我立刻给她打了个电话,几分钟之后,我们就澄清了所有误会。”

电子邮件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促进双方沟通,又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电子邮件的问题,在于如果你想要让它成为你的沟通利器,就必须学会正确地使用它。如果使用不当,它不仅无法传达你想要传达的信息,甚至还会破坏你跟对方的关系。

我的一位作家朋友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她当时正在写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截稿日期马上就到,时间很紧,而她正在等待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来完成整篇稿子,所以她必须打开电子邮箱。按照约定,对方会在当天把信息发送给她。于是她打开电子邮箱的“来件通知”功能,这样,即便她不在电脑前,一旦有邮件发送进来,她也可以马上知道,然后她就可以在屋子里四处走动,忙其他事情了。

突然电脑响了,“太好了!”这位朋友告诉自己,“没想到他竟然提前发来了信息,看来文章马上就可以写完了。”可当她走到电脑前面时,她却吃惊地发现邮箱里并不是自己期待的那封邮件,发件人是她的另一位好朋友,对方发来邮件的目的只是为了告诉她自己刚领养了一只猫咪!没关系,不管怎么说,这条好消息总可以帮助她缓解一下焦虑情绪。她仔细看了一下,这位朋友一共抄送给了二十五位收件人,但我的这位朋友此时并没有介意。

可就在几分钟之内,另外二十四位收件人纷纷回信了,一时之间,我这位朋友的邮箱开始响个不停。

这些好朋友开始讨论猫的种类,如何训练猫咪排泄等各种养猫技巧。几乎每一分钟都会有新的邮件到来,但却没有一封是她真正等待的。她的邮箱里充斥着大量陌生人的邮件,她却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停止这一切。“凯伦,这种折磨真奇怪,”她后来告诉我,“我简直要疯了!”

怎么才能让别人不再给你发送一些毫不相干的邮件呢?这是一件很有技巧的事。大多数人都不希望被人拒绝,这是动物的本能,最好的办法就是首先停止抄送给别人邮件。如果真的需要采取行动,最好不要通过邮件来告知对方,因为这样做往往会让人感觉不太礼貌。你应该立刻拿起电话,注意你的语调,千万不要让对方感觉到你的愤怒,这样你或许可以重新控制局面,停止无休止的邮件折磨。

经典案例

问题:你不小心点击了“回复全部”,把邮件发给了一些本不应该看到这封邮件的人。怎么办?

解决方案:这完全取决于你把邮件发送给了多少人,以及对方是否能够忍受你的这种做法。一般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拿起电话,抚慰对方的情绪——你可以跟对方解释你刚才是无心之过,今天心里比较乱,不小心点错了,等等。如果收件人是你的家人或好朋友,只要这样做就可以;但如果对方是一位客户——尤其是位新客户——你的麻烦就大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防患于未然。一定要在写完、审读完邮件,百分之百确信你在邮件中写的就是你想说的内容之后,再输入收件人地址,然后在发送邮件之前反复确认收件人的姓名和邮箱地址,最后点击“发送”按钮。

偶尔给自己“断电”

曾经有一次,我的一位客户詹姆斯就像飓风一样冲进办公室——此时距离我们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二十分钟,只见他一手端着咖啡,一手拿着文件包,走进办公室之后,一屁股坐在办公桌后面(这时我已经来到这间办公室一个小时了)。

他一把把公文包扔到桌子上,一股脑儿掏出自己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逐个打开。打开笔记本电脑之后,他立刻开始修改自己当天早晨在家里起草的备忘文件。

到这时为止,他根本没有跟我打过任何招呼。

我来这家公司的目的是跟他讨论公司即将启动的一项电子商务计划,但眼睁睁地看着他疯狂地忙了近半个小时(不停地翻文件、打电话、回邮件)之后,我决定上前打断他,问他是否还记得我就在他面前。

他抬头看了我一眼,大声说道:“我当然知道!我一大早就收到了一百五十封邮件,但我刚刚回完邮件,这些问题似乎都已经自然而然地解决了。照这样下去,我什么也做不了。你坐在这里的每一分钟我都要付钱,可我甚至无法抽出时间来跟你谈话。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做了。”

我直愣愣地看着詹姆斯,说道:“为什么不关上电脑、电话,还有你的手机呢?”

詹姆斯看着我,他的表情好像我脑门上长出了两根天线:“啊?!”

“我是说,你可以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关上手机,让你的电脑处于休眠状态,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我身上。”

你是否也出现过这种情况,你感觉手头的事情总是处理不完,你忙来忙去,却搞不清自己究竟要做什么。你在不停地忙碌,却感觉自己什么也没做成。

当今社会有一个普遍的误解,认为科技进步一定能够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可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那些懂得给自己“断电”的人要比总是二十四小时在线的人效率更高——很多人把电子邮件看成是生命线,这可真是大错特错!

电子邮件在某些时候的确可以成为一种很不错的沟通工具,比如:

· 作为会议结束之后的跟进工具;

· 作为一种明确各自任务的工具;

· 作为一种让那些无法参加会议的人始终了解项目进展的工具;

· 作为一种跟家人和朋友更快沟通的工具,比如回复午餐邀请等;

· 作为一种跟保姆确认工作时间的工具;

· 作为一种确认截止日期(特别是对于那些总是无法兑现承诺的人)的工具。

在21世纪,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一种至关重要的沟通手段,我们无法想象,在今天这个忙忙碌碌的世界里,如果没有电子邮件,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但是,正如我前面所讲过的,电子邮件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沟通过程中的误解和混乱等。

如何提高电子邮件的回复率

在使用电子邮件时,人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如何让接到邮件的人及时回复邮件。想想看,你是否经常在给人发送一封邮件之后,当天反复刷新四五十次,却发现对方始终没有回复?(你甚至会暗暗告诉自己:“可能对方的邮箱出了问题,也可能是服务器太慢了。”)没错,这就像很多人都有过的坐电梯的经验——好像你拼命多按几次按钮,电梯就会来得更快。那么怎样才能让收件人尽快回复呢?下面是一些有用的建议:

· 邮件标题一定要具体。尤其是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每天都会接触到海量信息,如果你每次总是使用同样的标题,你的信息很可能会被淹没在大海之中。没有人喜欢总是被骚扰,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在过去的六个月中,我一直在一家委员会担任董事,但我只是处于边缘位置,并不参与委员会的大部分工作。可即便如此,我每天都会从委员会主席那里收到五封邮件——所有邮件的标题都一样。我仔细看了前五十封,每次都发现这封邮件其实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一段时间之后,我决定放弃。所以记住,在发邮件时一定要用心撰写标题。

· 千万不要在标题栏提供全部信息。很多人都会这么做,但结果可能只会适得其反。一定要记住,大多数人只会看邮件标题栏的前十个字,所以如果你希望对方打开你的邮件,标题最好不要超过十个字。一定要谨慎使用这十个字。这些字应该非常简单,比如“周六晚乔家派对”或者“CEO只有周一在”,等等。

· 标题一定要能让收件人去阅读邮件正文。邮件标题一定要精简,字数能少就少。比如“请在周一之前把我借给你的《气场是个什么玩意儿》和《优雅》还给我”,你完全可以改为“请尽快归还《气场是个什么玩意儿》和《优雅》”。用语不能太模糊,“操场委员会”或“委员会会议”之类的词会让人根本不知道你在讲什么。“委员会将讨论操场重建事宜”则要清晰许多。

· 不要把电子邮件当成实际的对话。当你跟一个人面对面交谈时,你会使用各种身体语言、面部表情、语调变化等。即便是通电话,你的声音也可以传达很多信息。但在邮件中就不同了,比如如果你想要在邮件中讽刺某件事情,对方很可能根本看不出来。

· 写英文邮件时,绝对不要全部使用大写字体。全部使用大字体只会增加阅读的难度,不会有任何好处。

· 千万不要把邮件抄送给不相关的人。想想看,如果收件人发现你同时把邮件抄送给很多跟他毫不相关的人,他会有何感想?千万不要把你认为非常有趣的笑话或照片发送给所有朋友,那样会让你的朋友看轻你之后发送的所有邮件。听说过“狼来了”的故事吗?发送太多这样的邮件只会让人不重视你的邮件。

· 如果在给对方回复邮件时你要回答很多问题,一定要把对方在发给你的邮件中提出的问题重新粘贴一遍。如果想要对方看清你的回复,不妨把你的话换种颜色,或者也可以在那些比较重要的话下面画上下划线。若是写英文邮件,千万不要用大写字体。

· 如果必须在标题栏里放上很多信息,就要把最相关的信息放到最前面。想想看,“关于图尔萨这场会议,我觉得我们应该在……”和“起飞前30分钟JFK出发大厅见”这两个标题,你觉得哪个更好?

· 邮件要简短。经验证明,邮件越短,就越有可能被读完。比较长的邮件会让收件人读到一半就厌烦,他在读邮件过程中会被各种事情打断,从而影响邮件的效果。如果你的确需要发送一封比较长的邮件,不妨用Word文档格式发送,然后用很多标题把它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