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徐志摩全集 » 徐志摩全集全文在线阅读

《徐志摩全集》编辑经过

关灯直达底部

梁实秋

民国四十八年胡适之先生回到台湾,我赴南港看他,和他谈起徐志摩的一部分的著作在台湾有人翻印,翻印的人不大负责任,往往将一本书割裂成好几本,号称“全集”者又缺漏太多,鲁鱼亥豕,更不必说,情形实在不能令人满意。但是志摩的作品,这么多年来,一直受读者欢迎,是可喜的事。因此我建议胡适之先生,由他主持,编印徐志摩全集。胡先生说:“当初朋友们早有此意,只因志摩的遗稿,包括信札等在内,不是全在一个人的手里,由于人事关系调集起来不是一件容易事,因循至今,搜求更加困难了。”只因遗稿不易集中,遂将印行全集之事搁置下来,实在是遗憾之至。

五十六年初张幼仪女士来,在蒋慰堂先生宴席上我和她谈起志摩的著作,我表示我们应该把他的著作整理出版,幼仪愿意赞助。慰堂是志摩的表弟,对于此事当然也是十分热心。因此我们三个人约定要在短期内促其实现。幼仪当即寄信到纽约给她的儿子徐积锴先生,由他负责搜集资料。积锴在纽约就业,百忙中向各大学及公共图书馆接洽,找到了绝大部分的作品,一一影印复本寄来,到了五十七年二月资料大致齐全。我本想请积锴写一篇序,因为他事忙未果,但是他于五十七年二月四日寄来几行文字作为“前A”,随函还寄来两帧志摩的照片的复本。旅居海外的张禹九先生在这个时候写信给我,寄来一幅他收藏多年的志摩的画像。

作品大体齐备,紧接着就是编辑与印行的问题。我们编印这个全集,目的非为牟利,旨在保存文献,传诸久远,所以必须具有同样认识的人来承当这个编印的责任才行。传记文学社的主持人刘绍唐先生听说我们有此计划,便毅然引为己任。慰堂先生与我认为付托得人,私衷窃喜,与幼仪女士和积锴先生取得同意,遂决定交由传记文学社负责印行。慰堂和我与绍唐多次商讨,发现许多问题难于解决,但是都一一克服了,例如:

一、既称全集,当然应将作者已刊未刊讲稿悉数收入,但于此时此地很难做到。其已集结成册者,幸已收齐,经过相当困难,其中《涡堤孩》一书于最后一分钟才从香港的宋淇先生处觅得。至于作者在各刊物发表的文字,我们要尽量搜求,遗憾的是有很多作品我们仅知其篇名与刊物名称而无从采集。以《新月》杂志而论,在台湾仅黄得时先生藏有十余册,后幸赖陈之迈先生鼎力帮忙,由邱创寿先生从日本访得三十余册摄影惠供参考,虽非全璧,已大致不差。其他如《小说月报》所刊志摩诗文,在台亦无处收集,第六辑正付印中,才由林明德先生自《日本东洋文库》影印寄来,及时编入全集。志摩生前诗稿之未发表者,积锴先生提供若干,虽数量不丰,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其中一部分已有刊布,字句间颇有增减出入,可以由此窥见作者斟酌推敲之痕迹,故予一并影印。

二、凡原已辑印成书的著作,一律照相影印,以存其真。但有几种复印本,因再加影印的关系,效果不够理想,又因原书间有字迹模糊之处,则需一一检字补贴。原书手民之误亦复不少,有全部加以校勘之必要,乃分别编制“校勘表”,分别附于原书之后。

三、作者执笔在四十年前,此后时势变动甚大,以今视昔,在论点上在字句间均难免偶有不合时宜之处。若径加删汰,则于心未安。故对全书均重加审阅,于必要处留出空白,事非得已,应得读者鉴原。

以上数事,做起来不简单。传记文学社特聘陶英惠先生主其事。陶先生是历史学者,对于史料整理自是擅长,但在此时此地编纂志摩全集,资料难得,在可能范围之内校雠爬梳,亦复煞费周章,耗时将近一载,始告蒇事。全集共分六卷,分别简介如后:

第一卷

本卷包括(一)前言、(二)编辑经过、(三)徐志摩小传、(四)墨迹函札、(五)未刊稿、(六)纪念文、(七)挽联·挽诗·祭文、(八)徐志摩年谱等。本卷包罗最广,内容亦最杂。除墨迹函札及未刊稿外,均非志摩本人的作品。但作为一个全集来看,各部分均有其必要,而且资料都得来不易。

未刊稿是积锴先生珍藏的手稿,无论其中有无曾经刊布均有保存价值。我们现在仅能得这一些,以后如续有发现,当再补入。

年谱是传记文学社新编的。关于年谱一项,陈从周先生曾编有《徐志摩年谱》行世,书成于一九四九年八月,上海出版。陈从周先生是徐家的亲戚,但是志摩逝世那一年他才十四岁,他作的年谱收集了不少资料,据幼仪女士和慰堂先生说其中错误不少,所以我们决定不收陈先生所作的年谱,而参考他的资料另行编写一个比较简短而确实的年谱。

本卷中还有两点必须一提的,一是梁启超先生于民国十二年初给志摩的长函真迹,此函胡适之先生曾引用过,但从未正式发表。本年初积锴伉俪有台湾之行,他们在行囊中特别把这封原信带来,恰可编入全集。此信来源,据积锴先生说是民国四十九年胡先生送给他保存的。另一是胡适之先生关于志摩遇难那天的日记及剪报,原件曾在中央研究院胡适纪念馆陈列过,承胡夫人慨允将其复制照相,把照片送给我们一套,才得制版刊出。

第二卷

本卷包括四个诗集:

(一)《志摩的诗》 这是作者第一部诗集,于民国十一年回国后两年内写的,初版是由中华书局印刷所承印的,连史纸,中式线装,古宋体字,古色古香,后由北京北新书局及现代评论社先后代售。一九二八年新月书店重新用铅字排印,内容较初版为少,计被作者删去十余首,如《自然与人生》,《希望的埋葬》等。我们所收的志摩的诗系根据新月书店一九三三年二A第六版影印,因古宋体初版已不可得。但新月版所缺少的几首,我们在原诗发表的刊物上找到,故仍抄录编入全集的第六卷里。

(二)《翡冷翠的一夜》 这是作者第二部诗集,送给陆小曼女士,算是纪念他们结婚的一份礼物。江小鹣作封面,十六年九月新月书店初版,十七年五月再版,我们是根据再版本影印的。

(三)《猛虎集》 这是志摩生前出版最后一部诗集,二十年八月新月书店初版,闻一多作封面,我们是根据这初版本影印的。

(四)《云游》 二十一年七月新月书店初版,当时志摩已经去世,是由邵洵美请陈梦家编辑而成的,书名是梦家所拟,陆小曼作序,我们是根据这初版本影印的。

第三卷

本卷包括文集四种:

(一)《落叶》 这本文集有一半是讲演稿,十五年六月北新书局出版,封面是闻一多设计的,十六年九月再版,我们是根据再版本影印的。

(二)《巴黎的鳞爪》 十六年八月新月书店初版,闻一多作封面,我们是根据这初版本影印的。

(三)《自剖文集》 十七年一月新月书店初版,江小鹣作封面,我们是根据这初版本影印的。

(四)《秋》 这是志摩于十八年在国立暨南大学的一篇讲演稿,遇难后的第二天(二十年十一月二十日)由赵家璧交良友图书公司付排,列为该公司《一角丛书》第十三种,十一月二十七日初版,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再版,我们根据的是这再版本。

第四卷

本卷包括小说戏剧及其他杂著:

(一)《轮盘》 这是短篇小说集,于十八年五月结集,沈从文作序,十九年A月中华书局初版,二十五年八月四版,我们是根据这第四版影印的

(二)《卞昆冈》 志摩与陆小曼合作的五幕剧,十七年四月十日至五月十日在《新月月刊》一卷二期至三期中发表,后由新月书店出版,我们是根据新月本影印的。

(三)《爱眉小札》 二十四年,陆小曼为纪念志摩四十诞辰,把二人合写的日记(《志摩日记》与《小曼日记》)及志摩在十四年写给她的信编成这本《爱眉小札》,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三十四年六月再版,我们是根据再版普及本影印的。

(四)《志摩日记》 三十六年二月陆小曼为纪念志摩五十岁生日把这本日记交由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列为《晨光文学丛书》第六种,三十六年三月初版,三十七年九月再版,三十八年四月三版。这部日记里的《爱眉小札》与良友版《爱眉小札》中之志摩日记完全相同,两书中之小曼日记亦复雷同。为避免重复,我们在此删去这两部分。我们是根据晨光第三版影印的。

(五)《涡堤孩》 这是一本翻译的小说,应该收入第五卷,因第五卷页数过多,装订困难,姑置于本卷之末。原书名为Undine,著者为德国人福沟(Friedrich Heinrich Karl,Barondela Motte Fouqué),志摩所译是根据高斯(Edmund Gosse)的英译本转译的,十二年五月商务印书馆出版,列为《共学社文学丛书》之一。我们是根据商务本影印的。

第五卷

本卷包括翻译作品数种。翻译作品本不应羼入全集。惟志摩之翻译久已脍炙人口,现在读者购求不易,而且志摩译笔亦往往显露其才华,抒辞摛藻,如见其人,令人难以割爱,故仍收集于此,以广流传。

(一)《曼殊斐尔小说集》 这是志摩陆续翻译曼殊斐尔(Katharine field)几篇短篇小说的结集,有序,十六年北新书局出版,我们是根据北新本影印的。

(二)《赣第德》 这是志摩在十四年主编《北京晨报》副刊时翻译的,陆续在副刊发表,十六年六月北新书局出版,列为《欧美各家小说丛刊》之一。原作者为法国的凡尔太(Voltaire),志摩是据英译本转译。我们是根据北新本影印的。

(三)《玛丽玛丽》 这部小说原名The Charwoman’s Daughter,爱尔兰人James Stephens作,刊于一九二一年。民国十二年志摩在硖石东山过冬时开始翻译此书,仅成不满九章,曾于《晨报》副刊发表,以后几章是由沈性仁女士(陶孟和夫人)续成的,十六年八月由新月书店出版。我们是根据新月初版影印的。

第六卷

本卷包括(一)新编诗集、(二)新编文集、(三)新编翻译集。这是我们将所找到的志摩散篇诗文,分类并按发表的年序编辑而成。志摩的散篇诗文,杂见于报章杂志而未收入单行本者甚多。但因当年报章杂志已不易搜寻,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所得不过如此。尚有若干篇章无从觅得,只能开列详单,作为存目。进一步的搜罗补苴,当俟诸异日。

《徐志摩全集》以现在这样的面貌与读者相见了,我们一方面引以为慰,因为我们略尽了后死者之责,把志摩的作品搜聚在一起付梓问世,免于散佚;但另一方面也很遗憾,因为丧乱之中,资料难得,未敢偷懒,只能做到如此地步。我们希望海内外读者对于我们编辑的工作指正其瑕疵,并惠提资料,使我们能有填补阙漏的机会。

五十八年一月十日,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