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气血才是命根子 » 气血才是命根子全文在线阅读

《气血才是命根子》⊙ 高血压全是气血不足惹的祸

关灯直达底部

【气血养生经】  人体之气的升降出入是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阴阳失调,阴虚阳亢都会引起血压升高。

高血压——人类无声杀手,是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现代流行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估计目前全国有高血压患者8000余万人,总数较10年前增加25%;另外,每年新增加高血压患者数百万。

以前,医学工作者们一直认为高血压是神经高度紧张和摄取盐分过多引起的。然而近年来对高血压的病因又有新的发现,中医研究认为它和气血功能逆乱有关。

胡老爷子今年73岁,血压一直比较正常,可是最近家族里几位年长者的相继辞世,让他以为自己大去之日不远,天天活在恐慌中。从参加葬礼回来,他就感冒且久久不能痊愈。

子女们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原本正常的血压一下子高到200mmHg/120mmHg,子女们吓坏了,这么多年来,父亲血压一直很正常,怎么这个时候突然飙升了呢?

胡老爷子血压短时间内飙升,情绪变化激烈,以致引起肝气上逆,血随气升,从而发生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西医学病名,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此病名。但《内经》早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理论,其发病机制与肝的关系甚为密切。肝藏血,体阴用阳(肝体为阴、功用为阳),主疏泄,主升,主动,性喜条达,恶抑郁;能疏发全身气机,调畅气血。依据中医学“升降出入”的理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上升和下降的对立统一,是体内气机运动的形成;出和入的平衡,是机体物质代谢的前提,所以升降出入也是生命运动的基本形式。

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可概括为先天禀赋异常,七情失控,内伤虚损,忧思劳倦等,从而引起肝肾阴阳失衡,气血功能逆乱。

1.先天禀赋异常

高血压与体质因素有关,这主要表现在先天禀赋、形体性质和发病年龄三个方面。很大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其发病与患者的先天禀赋有关。

高血压患者的体质来源于父母先天之精的影响,具有家族高血压发病史,其体质多属于中医肝肾阴虚、肝阳亢盛的类型。有人调查分析,88名血压正常的人中有50人没有高血压家族史,而63名高血压病患者中仅有1人无家族史。

从人的形体类型来说,高血压患者常见于两种形体的人。一种是形体消瘦、急躁易怒,多见面色红赤,属中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体质,阴虚阳亢,所以患高血压的多。另一种是形体丰腴肥胖的人,这种人脾气虚而多痰湿,风痰相煽,因而血压升高。

高血压发病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高血压发病的年龄高峰为40~49岁。中医认为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先天之精有密切的关系,40岁以后人体肾气渐衰,肾精渐亏,肝肾不足,肝阳容易亢盛,所以容易患高血压。

2.七情失控

神志因素是高血压发病中占第二位的因素。中医历来重视神志和发病的关系,人的神志变化过于激烈,超过人体脏腑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发病。如人在盛怒之下,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就会发生高血压病。又如大喜、过度悲伤、极度忧愁、受到惊恐等等,也会引起人体内脏腑功能失调,心肝胆等脏腑功能受扰最甚。肝脏受扰、肝气郁结、肝气上逆、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等情况时会发生高血压病。

3.生活失调

人的生活规律的改变或失于调理,同样可以引起内在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也会导致发生高血压病。劳逸失度会引发高血压病。过度劳作损伤人体正气,尤其是脾肝肾之气血阴阳失调,容易出现脾虚生痰湿,风痰上扰,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引发高血压病。中医还认为中年以后,肾精渐亏,应当节制房事,保养精液。如房事无度,耗损肾精,阴亏阳亢,也会发生高血压病。生活过度安逸,缺乏运动,气血滞涩不畅,脾气不运,也会发生高血压病。饮食失节在高血压发病诸因素中占有重要位置。过食肥甘厚味,伤脾碍胃,生湿酿痰,痰湿阻滞,风痰上扰,会发生高血压。酗酒之人,助湿留热,肝阳易涨,容易发生高血压。过食辛辣等物,伤阴化火,阴精损伤,火热上冲,从而引发高血压。尤其是嗜食咸味者,血脉凝涩,肾气损伤,则血压上升。

高血压发病与体质、情绪、生活失调有密切关系,因此预防高血压也应该紧紧地抓住这几个环节,积极预防。

患了高血压的患者,除了请医生进行药物治疗以外,还应该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治。

1.怡情养性

首先可以安排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消除紧张因素,保持血压稳定的活动。如种花草、养鸟养鱼、听音乐、学书法、绘画、钓鱼等,均可陶冶情操,宁心怡神。

2.自我按摩

按摩头部,用两手食指或中指擦抹前额,再用手掌按擦头部两侧太阳穴部位,然后将手指分开,由前额向枕后反复梳理头发,每次5~10分钟。按摩头部可以清头目,平肝阳,使头脑清新,胀痛眩晕消减,头部轻松舒适,血压随之下降。此外还有擦腰背、点血压点等法。如擦腰背是用两手握拳,用力上下按摩腰背部位,每次3~5分钟,具有补肾强腰、疏通经脉、降低血压的作用。血压点在第六颈椎两侧5厘米处,点穴按压可以通经活络,降低血压。

3.揉肚腹

患者仰卧,用两手重叠加压,按顺时针方向按揉腹部,每次3~5分钟。揉肚腹可以疏通腹气,健脾和胃,调节升降,有降压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进行按摩涌泉穴,揉搓脚趾,日光浴、森林浴、泉水浴等自我保健活动。各项自我保健均应坚持长期进行,才会有明显效果,尤其对治疗后巩固疗效,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