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过程很繁杂,但是它的应用常常会赏心悦目地事半功倍;而经验简单易行,但是你往往不知道它能否用在别的地方,甚至很多经验到最后是以讹传讹。
在学校的时候,有一个公司开发功能食品。因为铁是一种许多人缺乏的微量元素,估计全世界大概有20%的人缺铁,对于食品公司来说,加入这样的成分无疑有助于提高产品的价值。但是在食品和饮料中加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溶性的铁很容易与食物中的其他成分发生反应,一方面产生难看的颜色和不好的味道,另一方面可能影响其他成分的吸收。不溶性的铁虽然能稳定存在,但是人体也难以吸收,加了也只能骗骗人。为了克服这两方面的问题,他们使用某种像蜡的油脂把硫酸亚铁或者富马酸亚铁包裹起来,然后再加到食品或者饮料中。因为硫酸亚铁和富马酸亚铁都比水重,而油脂比水轻,所以通过调节包裹的油脂厚度可以使整个颗粒密度与水相同。
如何做出这样的颗粒是一个工程问题,通过糖浸西兰花的研究方式可以实现(参见《厨房实验党之我奶奶都能做的事》,很多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对这种研究很不屑,其实这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也是非常有用的)。他们做出这样的颗粒之后,发现这些颗粒根本不能进入水中,也就没法加到饮料里。正好参与那个产品的研发人员中有一个是我们实验室毕业的,所谓“举贤不避亲”,就推荐了我们实验室来为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的问题看起来并不复杂,一个没有经过科学训练的家庭主妇也可以尝试。比如,她可以改变饮料的组成,或者折腾那些包着铁的油脂颗粒,试来试去如果运气好的话也能找到“独家秘方”。这大概就是“烹饪艺术”的来源。
当然这种方式对工业生产来说难以接受——如果运气不好,根本就不知道试到何时是尽头。工业上经常采用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案——确定一个目标,找出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然后用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去做实验。最完善的设计方案是把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试过(英文叫做Full Factorial Design,一般翻译成“全因子设计”),可以挑出最好的,行不行也就可以做个决断了。比如这个油脂颗粒分散到水里的问题,可能的因素就有颗粒的大小、油脂的组成、饮料的组成等。这种方案一般不需要对被研究的体系有太深入的了解,而结果却很直观实用,所以在工业上应用很广泛。但是对于牵涉因素多的东西,这种方案的工作量会变得非常大。比如在这个例子里,如果我们尝试3种不同的颗粒大小、4种不同的油脂组成和5种不同的饮料成分,那么这些条件的不同组合是60种。如果再考虑每种成分可以用不同的浓度,假设尝试3种浓度的话,总的条件组合数就变成了180种。如果进一步考虑对实验进行重复——重复两次的总实验数是360种,重复三次则是540种!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工作量大大超出了一个研发项目的承受量。而且,实际上的影响因素可能更多,每个因素可选择的条件也可能更多。对于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而言,这样的实验方案显然非常劳民伤财。通常也通过一些特定的程序只选择其中的一部分来做,然后通过这一部分的实验结果来作判断。通过合理的选择,可能在减少测试的前提下获得比较多的信息——但是总的来说,做得越少还是越有可能错过最好的方案。
科学与经验的区别在于:科学研究的过程很繁杂,但是它的应用常常会赏心悦目地事半功倍;而经验简单易行,但是你往往不知道它能否用在别的地方,甚至很多经验到最后是以讹传讹。所以,当我们实验室的那位师兄说可以让科学跳出来说点话的时候,他的公司很容易就接受了,拍出一笔钱给我们实验室来玩。
问题在老板看起来很简单。油脂颗粒不能进到水里是因为表面很疏水,油脂不愿意跟水混在一起。要想它们进去,就要降低油脂表面的疏水性。所以,那些与疏水性无关的因素,比如颗粒大小,对于颗粒是否容易进入水中就没有什么影响。油脂组成的影响,也就归结为表面疏水性如何——这个因素也就用不着放进全因子设计中去一一实验,而只需要找出表面疏水性低(也就是亲水性高)的组成就行了。而饮料成分的影响主要是具有吸附能力的分子跑到颗粒表面上,疏水的那头挨着油脂,亲水的那头冲着水,整体来言颗粒的亲水性就增加了。所以,问题就变成,挑出疏水性比较低的油脂,改变饮料中有吸附能力的成分及其浓度,看看油脂颗粒在其中的分散状况。这样,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大大减少了。如果按照前面讨论的情况,颗粒大小和油脂组成不用考虑,5种成分各3种浓度的条件组合是15种。也就是说,经过这一番分析,获得同样的信息,我们需要测试的条件组合从180种降到了15种。
科学理论的指导还没有结束。如果直接拿颗粒在饮料中测试的话,测试有多少颗粒进了水中还是挺麻烦的事情——作为实验研究,不能拿着一杯饮料说“这个看起来可以”,而是要用具体的数据来表达。而数据,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颗粒对于饮料的表面疏水性是问题的关键,但是表面疏水性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测量。不过,当固体遇到液体的时候,与表面疏水性密切相关的有一个量叫接触角。简而言之,接触角就是液体碰到固体的时候,液体和固体的界面与液体与气体的界面所形成的夹角。把一个密度与水差不多的固体小颗粒放到水里,因为疏水性的原因,颗粒有拒绝进水的愿望。这个愿望的影响远远大于重力的影响,所以有多大的部分进入水中,基本上就取决于接触角的大小。接触角越大,颗粒露出水面的部分就越大;接触角越小,浸入水里的部分就越多。于是,这个问题进一步转化成,测量油脂颗粒在不同组成的饮料上的接触角,目标是找出接触角小的配方。
测量颗粒在液体里的接触角已经有了许多现成的方法,不过真测起来也挺麻烦的。好在接触角只取决于固体、液体和空气的性质,跟固体的形状无关,所以可以把那种油脂涂在玻璃片上,把液体滴在上面来测接触角。这样的操作要简单多了,测量仪器也很便宜。
于是,开头那个很复杂的问题,就转化为一个简单的实验——大公司愿意花钱做基础研究,或者养着一群科学家的原因就在于此。
真正的实验操作很简单,把熔化的油脂涂在玻璃片上,晾干;把各种配方的水滴在上面,测出接触角。什么样的成分有助于减少接触角,已经有了许多现成的知识,所以在成分的选择上多少也算有的放矢。因为实验简单,我们最后测试的成分大概有十种,所测试的浓度也比较多——这有利于找出达到最佳效果的浓度。这样的成分和浓度数量如果采用前面所说的“全因子设计”是不可能做的。最后,找出了一两个最好的配方,来做真正的饮料测试。确实,正如期望的那样,那些颗粒都能进到水里被水打湿。
但是,我们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局,那个产品实际上还是没有成功。因为那些颗粒只能做到平均密度与水相同,实际上是有的密度比水稍大,有的稍小。当这些颗粒进到水里,这个微小的密度差依然会导致这些颗粒上浮或者下沉,只是上浮的颗粒不再露出水面而是被水完全浸湿了而已。做出密度与饮料正好相同的颗粒是不现实的,所以这个问题几乎无法解决,正如俗话说的“按下了葫芦又起了瓢”。通过理论计算,我们还提供了挽救这个产品的两条思路——一是减小颗粒尺寸,当颗粒的尺寸小到一定地步,密度差的影响会被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所掩盖,那么颗粒就有可能稳定存在于饮料中;而另一种则是,把这种颗粒用到那些非常黏稠的饮料中,利用饮料的高黏度来减缓颗粒上浮或者下沉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