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从马拉松到滑铁卢:改变世界历史的十五大战役 » 从马拉松到滑铁卢:改变世界历史的十五大战役全文在线阅读

《从马拉松到滑铁卢:改变世界历史的十五大战役》公元前490年 马拉松战役

关灯直达底部

马拉松平原位于雅典东北的爱琴海边,面朝大海,群山环抱。公元前490年9月,所向披靡的波斯大军在此登陆,600艘战舰把月牙形的海湾围得水泄不通。岸边是波斯大军的营垒,山上驻扎着雅典的军队,将士们可以居高临下俯瞰整个平原。他们只有区区1万人,这已经是雅典人的全部家底。雅典军事委员会由10位将军组成,分别代表雅典10个最大的家族;另设军事执政官一名,每年在雅典贵族中选举产生。这天,本年度的军事执政官卡利马库斯召集军事委员会成员,请大家投票决定是否立刻同波斯人决战。投票的结果是5票赞成、5票反对,这意味着卡利马库斯的一票将决定雅典的命运。他神色凝重地走出大帐,站在山坡上,眺望着人喊马嘶的波斯大营,一时间心乱如麻……

是什么样的巨大恐慌,

以欧洲人的双臂撼动了亚洲的王冠。

—维吉尔

这是2340年前的一个平常日子,由雅典将军所组成的军事委员会被召集到一座山坡上,从那儿可以俯瞰位于阿提卡(1)东海岸的马拉松平原。会议的直接主题,就是要决定是否向驻扎在山下海滨的一支敌军发起进攻。他们商讨的结果,不仅会决定两支军队的生死存亡,而且将影响整个人类文明的未来进程。

军事委员会由11名成员组成。其中有10位将军,是一年一度在雅典推举出来的,每位将军代表一个雅典的地方部族,他们被授予同等的军事权力,率领本族的勇士。另有一名军事执政官,与他们联合指挥这支集体武装。这位文职官员被称为“文官”,在战斗中,他拥有指挥大军右翼的权力,并参加所有的军事会议。本年度的军事执政官,是一位名叫卡利马库斯的雅典贵族,眼下他就以这一身份站在那儿倾听将军们的认真讨论。他们面对的问题,的确非同小可,需要大费踌躇。虽然他们并不十分清楚,自己即将投下的这一票,对人类的前途将如何关乎至重;也不会想到,他们的后世子孙将如何饶有兴味地阅读关于他们争论的记录。但他们知道,面前这支侵略大军,来自一个强大的帝国,在近50年中,它已经摧毁并奴役了已知世界几乎所有的王国和公国。他们深知,自己的国家已经倾其所有组成了这支势单力薄的队伍,交付给他们指挥。他们也知道,面前的这支精锐之师,是被他们伟大的国王派来报仇雪恨的,他们要报复雅典,还有另一个傲慢而弱小的希腊族群,因为他们竟胆敢帮助国王的叛民,还焚毁了他的一个行省的首府。

如今,这支得胜之师已经完成了他们一半的报仇使命。埃雷特里亚(2),这个在9年前那场勇敢进军萨迪斯(3)的战斗中与雅典并肩战斗的盟友,就在最近几天陷落了。雅典的将军们可以从高地上看清楚阿基里亚岛,波斯人就把他们的埃雷特里亚俘虏关押在那里,预备把他们带到小亚细亚去,在那里,俘虏们将恭听大流士国王(4)亲口宣布对他们命运的最终判决。除此之外,雅典的勇士们还知道,在他们面前的营地里,就有他们那位已经被放逐的暴君希庇亚斯(5),他正千方百计想要借助外国的弯刀恢复王位,重新以残暴的手段统治任何可能幸存的同胞(他们要么是在屠城之战中幸存了下来,要么是因为太不值得掳去做米底(6)人的奴隶而被留了下来)。

波斯浮雕中的大流士一世与他的国民

在军事委员会的某些人看来,雅典将军们所率领的部队,与他们将要遭遇的这支大军之间,其兵力之悬殊是显而易见的。那些与此次战役的年代相去不远的历史学家们所留下的记录,对交战双方的人数语焉不详。不过,还是有充分的数据,足以供我们对此作出一个总体估算。希腊的每个自由民都接受过从军训练,加之城邦之间连续不断的边界战争,以至于希腊成年人当中,没服过兵役的很少。但在雅典自由民的花名册上,服役人数从未超出过3万,而眼下,很可能还不到这个数字的2/3。此外,对于其中部分体质较弱的人,军队并没有给他们提供装备,他们也没有接受过正规步兵的作战训练。装备精良的部队中,有一部分要留下来驻守雅典城,而且还要为属地内的各设防岗位配备人员。这样一来,当波斯人正在登陆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能够开赴马拉松前线并且装备齐备的兵力究竟有多少呢,我想,要作出高于1万人的估算,怕是难以令人信服的。(7)

波斯人押送俘虏

除了一个城邦之外,其他城邦的希腊人都吝于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斯巴达倒是答应帮他们一把,但某种宗教方面的顾忌,使得斯巴达大军要拖延到了本月的月盈之时才能出发,而波斯人已经在本月初六就登陆了。在最危险的紧要关头,雅典得到了唯一的、而且是最意想不到的一个城邦的支援。

在此之前的许多年里,维奥蒂亚(8)的蕞尔小邦普拉提亚一直饱受强邻底比斯城邦的欺压,曾寻求过雅典的保护,而雅典军队也曾挽救过她的独立,普拉提亚人对此一直感恩戴德。如今,当全希腊都在风传那些来自地球尽头的米底人要灭掉雅典的时候,勇敢的普拉提亚人倾兵而出,不请自来,要帮助雅典人保家卫国,与他们的恩人同舟共济。普拉提亚的全体兵员,总共也不过1000人。这支小小的纵队,从他们自己的城邦出发,沿着西塞隆山南麓,穿过雅典的领地,几乎就在战斗打响前的那一刻,与雅典大军会师了。这支援军在数量上也许微不足道,但对于雅典人来说,他们的勇敢精神必定有着百倍于此的价值,而它的出现,也必定极大地驱散了人们心头那种被人抛弃、孤立无助的郁闷之感,这种感觉,正是由于斯巴达援军的拖延,而在雅典的队伍中造成的。

在雅典,他们这个弱小而真诚的盟友所表现出的慷慨英勇,从未被人遗忘。除了参与某些政治活动的权利之外,雅典人将普拉提亚人视作自己的同胞。打那时起,在雅典那些庄严的祭祀仪式上,公众的祈祷将上天的祝福一视同仁地奉献给雅典人和普拉提亚人。(9)

与来自普拉提亚的纵队会师之后,雅典的指挥官们应该掌控了约11000名全副武装、训练有素的步兵,或许还有大量轻装备非正规部队。因为,除了那些手持标枪、弯刀和盾牌走向战场的贫弱市民之外,每个重装备正规士兵都带有一个或多个奴隶在营地做伴,这些人武装得就像是一些下等自由民。(10)此次战役中,雅典人没有一个骑兵或射手,在那个时期,这些作为战场上的军事手段还没有被引入到古代战争中。

与己方的兵少将寡形成鲜明对照,希腊指挥官们看到的是:沿着马拉松湾蜿蜒的海岸,延伸着一顶顶帐篷和不同国家的战船,他们全都在东方世界之王的号令下,汹汹而来。寻找运输工具及保障补给的困难,将构成一支波斯军队在数量上的唯一限制。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得出查士丁那样夸大其词的评估,他认为,此次波斯人共有10万之众扬帆远征,他们在两位总督达提斯和阿尔塔费尼斯(萨迪斯总督之子、大流士的侄子)的率领下,从西里西亚海岸出发,向着埃维亚(11)和阿提卡海岸行进。不过,在对这个总数大打折扣之后,只要估算一下其水手和随军人员的数量,对于雅典的全国兵员来说,依然有着可怕的优势。况且,希腊将军们当时也并不觉得自己的队伍如何出类拔萃,也根本不会想到,自从马拉松战役之后,他们就激励着欧洲人与亚洲人作战(比如,在后来希腊和波斯之间的多次角逐中,在罗马军团遭遇形形色色的米特拉达梯和底格里人的时候,或者英国军队在印度战役那样的场合)。正相反,在马拉松战役打响的这一天之前,人们一直认为,米底人和波斯人是不可战胜的。他们和希腊人交手,可不止一回两回了,在小亚细亚、在塞浦路斯、在埃及,每回都把希腊人打得落花流水。早先的希腊作家,谈到米底人的名字所带来的恐惧,谈到波斯大军势不可挡的冲锋使战士们的勇气为之大挫的情形,其语气措辞之强烈,可谓登峰造极。因此,要和数量上有如此优势、军威又如此强大的敌人打一场恶仗,面对这样的前景,10位雅典将军,倒有5位打起了退堂鼓,这实在无足为怪。

他们在高地上所占据的位置倒是很有利,这给了以寡敌众的守军以巨大的优势。不过他们相信,向平原发动俯冲袭击的做法纯属愚夫之勇,那样只会葬身于亚洲人的马蹄之下,要不然就被乱箭所吞没,或者,被冈比西斯和居鲁士(12)的无敌老兵们剁成肉酱。再者说,全希腊最善征战的城邦斯巴达已经得到请求并答应援救雅典,虽然某些多利安人(13)在特定时期和季节所应举行的宗教仪式延缓了他们的出征。但不管怎么说,与其将自己暴露于那帮让人闻风丧胆的米底人的火力之下,不如静候斯巴达人的到来,以得到全希腊最精锐部队的帮助,这样做难道不明智么?

与上述理由同样似是而非的是,另外5位将军则赞成更快速、更大胆的军事行动。不过,对于雅典乃至整个世界来说,幸运的是,他们当中有一个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军事才干,而且有积极进取的个性,这样的性格特征,以其所具有的行事风格和主见给那些在想法上更软弱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米太亚得(约公元前554~前489)

米太亚得是雅典一个名门望族的首领,在其世系中,米太亚得属于勇士阶层,这位马拉松英雄的血管里,流淌着阿喀琉斯的鲜血。他的一位直系祖先得到了色雷斯(14)小国切尔松尼斯的宗主权,所以这个家族同时成为雅典公民和切尔松尼斯君主,这事发生在雅典暴君庇西特拉图(15)统治时期。在米太亚得成为切尔松尼斯的君主之前,他的两位亲属(一位同名的叔叔和一位名叫斯特萨哥拉斯的哥哥)先后统治这个小国。米太亚得是在雅典他父亲西门的家中接受的教育(16),西门因为在奥林匹克的战车比赛中夺冠而在全希腊声名大噪,当然也拥有了巨额的财富。庇西特拉图的几个儿子和他们的父亲一样,在雅典实行残暴的统治,正是他们策划了对西门的暗杀,不过他们对年轻的米太亚得倒是仁慈和蔼,宠爱有加。当斯特萨哥拉斯在切尔松尼斯去世的时候,他们把米太亚得派到了那里,成为这个蕞尔小国的领主。这是大约28年前的事了,而我们对米太亚得的事业生涯和性格特点的最初认识,也正是从他到达切尔松尼斯的那一刻开始的。在他有案可稽的最初的行动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相关证据,是他成年以后的那种坚定果敢而又无所顾忌的性格的标志。他的兄长在这个小公国的权威,因为战争和叛乱而摇摇欲坠,米太亚得决心以更加稳固的方式统治这个国家。他一到那儿就闭门不出,仿佛因为兄长的过世而悲恸不已。切尔松尼斯的头头脑脑们听闻此事,便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一起,结伴来到米太亚得的府邸,参加吊唁。等到这些人一进入他的控制范围之内,他就把他们全给逮了起来。然后,他断然宣告自己在这个半岛上的绝对权威,着手雇佣一支500人的正规军,并通过和色雷斯的一个邻国国王的女儿结婚而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

当波斯人的势力扩张到达达尼尔海峡(17)及其周边地区时,米太亚得作为切尔松尼斯的君主,向大流士国王俯首称臣,成了波斯帝国众多附庸国的统治者之一,领着自己的人马,参加了波斯军队对锡西厄(18)的远征。米太亚得和别的小亚细亚希腊封臣一起,被波斯国王留下来负责架设横跨多瑙河的大桥,侵略大军过了河,冲进了那片如今已成为俄国领土的茫茫荒野,徒劳无功地追击现代哥萨克人的祖先。当得知大流士倒了大霉、身陷锡西厄荒漠的时候,米太亚得便向同僚们建议:拆毁大桥,把波斯国王和他的军队交给饥荒和锡西厄人的利箭去收拾。听罢米太亚得的慷慨陈词,这些亚洲—希腊城邦的统治者们退缩了,他们不敢给波斯势力这样大胆而残忍的一击,大流士到底还是平安无事地回来了。在得知了米太亚得曾出过怎样的馊主意之后,大流士此后的报复也就特别对准了这个曾建议给他的帝国、他的人身以如此致命一击的家伙。不过,波斯军队眼下还要忙着攻城略地,这使得米太亚得此后继续在切尔松尼斯的位置上待了好些年。而他则充分利用了这个位置所给予自己的机会,通过征服利姆诺斯和伊姆布罗斯这两座岛屿(19)并把它们置于雅典的控制之下,从而赢得了雅典同胞的善意。对于这两座小岛,雅典人声称自古以来就属于他们,但在此之前,却从未能彻底征服过它们。

公元前494年,爱奥尼亚人的起义被彻底镇压下去之后,波斯人终于有空腾出他们的军队和战舰,向达达尼尔海峡西岸开拔,去收拾大王的仇敌。一支由腓尼基人的战舰所组成的强大编队被派往切尔松尼斯。米太亚得当然知道,抵抗是毫无希望的。于是,就在腓尼基人到达特内多斯(20)的时候,他装载了满满5船所能搜集到的金银财宝,起航前往雅典。腓尼基人在海上和他不期而遇,便沿着爱琴海北岸穷追不舍。他的一艘战船还真的给俘获了(他的长子米提奥恰斯正好在这艘船上)。不过米太亚得同另外4艘船一起,总算平安抵达了友好的伊姆布罗斯海岸。随后,他由此继续前往雅典,重新成为雅典联邦的一名自由民。

其时,雅典人刚刚放逐希庇亚斯不久,此人是庇西特拉图之子,雅典最后一位暴君。雅典人因为重获自由平等而兴高采烈,克利斯梯尼(21)的宪法改革,极大地点燃了人们的共和热情。米太亚得在雅典也有仇人,这些人利用公众的普遍情绪,把他作为切尔松尼斯的暴君推上了审判席。这样的指控,并不必然意味着他对臣民有什么暴行或者罪愆(它所依据的法律是如此特殊),而是基于那个年代希腊人所怀有的某种恐惧。他们认为,每个人,一旦成为其同胞所不得不接受的主人,就会不负责任地统治他们。不用说,米太亚得从前也正是这样统治切尔松尼斯的。在审判过程中聚集到一起的雅典人,必定质询过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雅典市民,米太亚得是否因为成了切尔松尼斯的暴君而应该受到惩罚。他在征服利姆诺斯和伊姆布罗斯上为这个国家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为他提供了强有力的辩护。人们拒绝宣告他有罪。米太亚得颇得民心,当人们得知波斯人即将入侵的消息之后,他们很明智地推举米太亚得为本年度的将军之一。

地米斯托克利

历史上另外两位声名卓著的人(虽然他们的成名是在米太亚得之后),也在马拉松的10位将军之列。一位是地米斯托克利(22),未来雅典海军的缔造者和萨拉米斯战役的胜利者。另一位是阿里斯提得斯(23),此人后来在普拉提亚战役中领导雅典军队,他的诚实和正直使他在自己的家乡深受爱戴。当波斯人终于被击退之后,这两位有功之臣被大多数希腊人视为自己的领导者和保护人。在马拉松的这次军事委员会的辩论中,地米斯托克利和阿里斯提得斯到底站在哪一边,已经无从查考。不过,从地米斯托克利的个性来看(他的大胆,他在每次危急时刻采取最为得当的临场措施时所表现出的直觉天才,历史学家认为他在这方面的素质比所有同时代人都要高出一筹),我们或许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他赞成采取迅速而果断的行动。(24)至于阿里斯提得斯的那一票到底投给了哪一方,推测起来恐怕要困难得多。他对斯巴达人情有独钟,这有可能使得他赞成静候斯巴达人到来。不过,他虽然处事谨慎,但并不怯懦,他既不像个军人,也不像个政治家。米太亚得的大胆建议或许在他这儿找到了一个乐意洗耳恭听的听众。

对于雅典人所应该遵循的路线,米太亚得没有丝毫犹疑,并认真地劝说他的将军弟兄们采纳自己的意见。事实上,他对波斯军队的组织构成了如指掌,这使他相信,雅典军队是有优势的(如果能很好把握的话)。他以一个伟大将领的军事眼光,洞察到了己方的兵力位置给了自己发动一场突袭的优势,同时,作为一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他也感觉到了裹足不前的危险,那样,雅典人的事业将毁于一旦。

眼下,军事委员会上还有一位指挥官没有投票。此人便是军事执政官卡利马库斯。将军们投票的结果是5∶5,这样一来,卡利马库斯的意见将是决定性的。

世界上所有国家(很可能是全人类)的命运,将取决于这一票。米太亚得走到他的面前,以质朴而勇敢的言辞(我们可以在希罗多德的报告中如实地读到谈话的内容,希罗多德曾经与一些马拉松老兵交谈过),这位伟大的雅典人这样恳求他的同胞投票赞成决战:

“现在就看你的了,卡利马库斯。要么让雅典遭受奴役,要么通过捍卫她的自由而让你本人赢得不朽的名声,这样的名声就连哈莫狄奥斯和阿里斯托吉顿(25)也不曾得到过。因为自从雅典立国以来,从来就不曾面临过此刻所面临的威胁。如果雅典人向这些米底人俯首称臣,他们也就会被交到希庇亚斯的手里,你当然清楚,这之后他们所不得不忍受的究竟是什么。但是,如果雅典在这场角逐中获胜,那么她就会成为全希腊首屈一指的城邦。你的这一票将决定我们是投身战斗,还是畏惧退缩。如果我们不促成眼下这场战斗,内部派系间的明争暗斗就会使整个雅典分崩离析,雅典城也就会被出卖给米底人。反之,如果我们赶在雅典未乱之前,奋力一战,我相信,只要诸神给我们以公平(并不需要偏袒),我们能够赢得这场战斗。”(26)

勇气倍增的军事执政官投下了他的一票,军事委员会决定战斗。由于米太亚得的优势地位及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的将军兄弟们全都把自己的指挥权交给了他,心悦诚服地听从他的调遣。不过,由于担心这样会招人忌妒,并因此无法实现他这支小规模部队与各部分的联合行动,米太亚得还是一直等到正常轮到他担任首席指挥官的那一天,才率领各部抗击来敌。

这期间,亚洲的司令官们却按兵不动,乍一看似乎颇令人费解。不过,要知道那位希庇亚斯和他们待在一起,他们都在打着如意算盘,认为可以通过希庇亚斯在雅典人中的党羽,来一次兵不血刃的征服,这可是个天赐良机。在许多时候,战场的自然条件,可以作为双方将领战前策略的依据,交战期间两军的行动战术也是如此。

马拉松平原距雅典城约有22英里(27),紧靠着位于阿提卡东北海岸的马拉松湾。这块平原几乎是半月形的,长约6英里。平原中心区域约两英里宽,群山和大海之间的距离非常开阔,但平原和二者之间的空间却很狭窄,山脉沿着海湾的两角向下延伸入海。一条小河从平原的中部向内陆延伸,一条深谷从上而下、由北向南进入平原。另外,在平原靠近陆地的一侧,环绕着崎岖不平的石灰岩山丘,那里遍布着蓊郁葱茏的松树、橄榄树和雪松,覆盖着枝繁叶茂的桃金娘、野草莓以及各种芬芳馥郁的低矮灌木,空气里芳香弥漫。平坦的地面如今因隆起的土丘而面目全非,土丘下面埋葬着在这场战斗中倒下的人。不过,当波斯人在此安营扎寨的时候,它还是一块完好无损的平原。其两端各有一片沼泽地,春夏两季是干涸的,此时对骑兵并不构成任何障碍,但一到秋天,丰沛的雨水将使这里成为泽国,骑兵也无法通行。而这场战役,正好发生在那一年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