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清盐商 » 大清盐商全文在线阅读

《大清盐商》第二十八章 洪水猛兽

关灯直达底部

扬州城的街面上,突然出现了上百只老鼠,排着队,一溜烟地逃窜,不少被路人和顽童踩死,但后面的又紧接着跟上来,蔚为壮观。

百姓惊恐地议论,这是天有异象,城外的大坝就要垮了,河水就要淹进城了!老鼠都搬家了,这回看来真要有大灾!

种种不安,洪水猛兽般撞击着人们的心房。一群百姓在城门处围观发榜:“两淮盐政衙门暨扬州知府谕:近因扬州城连遭暴雨,运河水位高涨,或将铸成洪灾,望全城百姓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全力赈灾自救……”

离扬州两百里地的清江浦,首席军机大臣阿桂的行辕独出心裁。既没有在驿站,也没有调用当地的官府民宅,而是搭起了金川打仗时用的帐篷。

黎明,一顶顶帐篷在细雨晨光下绵延不绝。

一骑快马狂奔而来。巡逻的士兵迎上来:“什么人?”

“扬州汪朝宗,有紧急公事求见阿桂大人!”

刚说完这句话,汪朝宗就从马上栽了下去,马也随即累倒,在地上吐着白沫。

士兵们赶紧上来将他搀起,有人飞跑进大帐送信。

阿桂的大帐里桌椅朴实简单,墙上挂着地图。

汪朝宗一进门:“大人!”

“什么大人?大哥!”

汪朝宗顿时泪光闪闪:“大哥!”他仿佛终于找到了可以倾诉和依靠的对象,不由痛哭失声,“大哥!扬州完了!”

阿桂赶紧过来问:“怎么回事?”

汪朝宗把阿克占抄了鲍以安的家,鲍以安现在还下在死囚牢里,生死未卜;朝廷查缴历年盐务亏空,涸泽而渔,几乎把扬州盐商的家底都榨干;现在连日阴雨,江河水位暴涨,堤防危急迫在眉睫,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百万生灵危在旦夕的种种一一诉说。

阿桂脸色也变了:“有这么严重?”

“大哥,朝廷不能这么对扬州,不能这么对盐商!不瞒大哥,盐务的公账上现在只剩下一百二十四两银子!就算能挺过洪汛,转眼秋盐引银支应、运输杂务都不知道在哪里出。这口气接不上来,盐务立即就会崩溃。这些年来,扬州盐商承担着天下四分之一的赋税,养活着天下五分之一的百姓。可他们又得到了什么呢?士农工商,商人为国家出力最多,地位呢,却总是最低。就说鲍以安吧,他是张扬、是奢靡,可他也做了两淮盐务三十年的总商。他为朝廷缴纳过多少赋税,养活了多少百姓?是,他的账抖出来不干净,可这是为什么?他身上也有朝廷四品的功名,可一个区区七品的盐场大使伸手朝他吃拿卡要,他敢说一个不字么?他敢回一个没有么?私刻反诗是他不对,但他是为了救我才印的,他本来就是粗人,无心之过。现在抄没了他家产还嫌不够,非要他再赔上一条命……不公平!大哥,不公平!”

汪朝宗越说越激动,这个做惯了别人靠山的男人,这一刻竟肆意地大哭起来:“朝廷不能这样对我们,朝廷不能这样对商人……”

阿桂显然被深深触动了。

他一直等到汪朝宗的情绪稍微平复,这才开口:“朝宗,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他指着军营大帐,“所以我放着好好的房子不住而住帐篷,我也有我的态度。清理盐务积弊,是皇上亲自过问。财税上,皇上依赖的只有和砷,我没有驳回的权力。”他看着汪朝宗,“别急——但你的话我会一字不漏地奏明皇上。你放心,该说的话我一定会替你们说。至于鲍以安,已经抄了家,我一定会保住他这条命!”

汪朝宗翻身而起,想跪拜,被阿桂一把拉住:“别这样。”

汪朝宗泪流满面:“多谢大哥,多谢大哥!”

阿桂的眼眶也湿润了,良久:“老鲍的家人如何安顿的?”

“现在一家老小几十口人,全借宿在盐义仓的空房里。孩子大的大、小的小,最大的渐鸿明年要参加乡试,连张书桌都放不下……”

“这孩子,让他跟着我吧,我要请最好的师傅来教他。”

汪朝宗作了一揖:“我替老鲍谢谢大哥了!家里还有事儿,小弟这就告辞了!”

“哎,再急也得吃完饭再走!”

汪朝宗又一揖:“大哥,水火无情,不敢耽搁。等到这事儿过去以后,小弟一定在扬州恭候!”说着便匆匆出门。

阿桂看着他的背影,良久,摇了摇头,吩咐漕兵提督衙门速派五百漕兵增援扬州抗洪。

飞马报京,阿克占的折子已经到了紫禁城。乾隆面色凝重地看着奏折,转脸问端着脸盆站在边上的林宝:“今天军机处是谁当值?”

“回圣上,是和砷和中堂。”

“让他过来!”

乾隆随意地指了指放在桌上的奏折:“你那么急要弄死鲍以安,什么意思?”

和砷抬眼看了下乾隆:“回圣上,鲍以安私刻反诗一案,证据确凿……”

“朕在扬州时就对你们说,提引的亏空不要算到盐商头上。这时候,借反诗抄鲍以安,又借题发挥。”

和砷不敢说话。

乾隆站起来:“这板子打错了屁股!你把鲍以安打掉了,今年这盐谁去收,谁去卖?”

“圣上英明!奴才记得在热河时,圣上就教训阿克占不要做酷吏,可他还是听不进去!”和砷说着又跪下,“奴才请圣上治奴才举荐失察之责!”

乾隆瞥了他一眼:“别矫情,用阿克占是朕的意思!”

和砷悻悻然起身。

“阿克占这个人,是个死心塌地办差的人,就是脑子糊涂!还得敲打敲打,老百姓的话,不打不成器啊!他为了筹齐运库亏空,闹了这么大的动静,朕得不偿失啊。和砷,你说说,朕去扬州,最看中的是什么?”

“民心。”

乾隆叹道:“是啊,民心聚不易,可是要是让它散,却是一朝一夕的事。阿克占把扬州弄得鸡飞狗跳的,砸的是朕的民心!”

“奴才这就去拟旨!”

“扬州盐商对朝廷功不可没,农妇尚懂得不能杀下蛋的母鸡,这个阿克占!把鲍以安放了,扎扎实实地打上几板子,让他长长记性,谁让他脑袋长在屁股上!徐夔写反诗就是要跟朕争夺民心,其心可诛!着江苏巡抚一查到底,徐夔死了,要剖棺戮尸,枭首示众!徐夔子孙、兄弟及兄弟之子,年满十六岁以上皆斩首,十五岁以下及妻妾、姊妹等赴功臣之家为奴,籍没其家产入官。”

乾隆胸口起伏,和砷忙伸手去搀扶,乾隆将其甩开:“朕的意思,你听懂了没有?”

“恩威并重,奴才记下了!”和砷忙说。

署院衙门里,雨水打在池塘内,几只青蛙跳进跳出。阿克占一言不发地走近书房,一屁股瘫坐在椅子上,目光呆滞地看着门外。

一个长随走了进来:“大人,刚才何先生送来帖子,请您出席下午的……”

阿克占瞪着眼,猛然一拍桌子:“我说过不去了,要去你去!”

“小的没那个面子!”

阿克占目光呆滞,口气却凌厉:“你还知道自己没那个面子?这么多年,我一直拿你当兄弟待,把心都交给你了,你他妈跟老子玩这一招!好,你狠,你够阴,老子玩不过你!”说着将桌上的茶杯重重地摔在地上,“可你也不要欺人太甚,想老子给你捧场?没门儿!”

长随吓得浑身发抖:“老爷,这不关小的的事!”

阿克占瞥了他一眼:“老子没说你,滚一边儿去!”

这时,紫雪拄着拐杖蹒跚地从屋里出来:“老爷,怎么了?”

“何思圣当总商了。”

紫雪一惊:“何夫子?”

阿克占点点头。

紫雪高兴了:“这是好事啊!”

阿克占激动地答道:“好个屁!我今天才知道,这个东西原来藏得这么深!”

紫雪觉得问题严重了,口气变得温柔:“老爷,到底怎么回事儿?”

“刚才接到户部的批复,我就找他谈了。他居然一点也不愧疚,当奸细当到这个份儿上,也算是一种境界了。”

紫雪着急地问:“何夫子到底说了什么?”

“何思圣他姓和,是和砷的本家哥哥,也是咸安学宫出来的。跟了我这么些年,我拿他当兄弟,对他说了多少和砷的坏话,唉,我真想抽自己的嘴!我还要给他涨薪水,张罗外放,人家早把我给卖了!”

紫雪撇撇嘴说:“我就一直不喜欢他,觉得他不阴不阳的,每次说你都不听!”

阿克占看着紫雪:“你是对的。”

“既然都这样了,你气也没有用。”

“他今天在我面前赌咒发誓,说他从来没出卖过我,你信吗?”

“或许他真的只是贪财呢。”

阿克占恨恨地说:“能受多大的委屈,就有多大的图谋。我看哪,他是想当首总,一统扬州盐业!”

运河堤上,河工们日夜劳作,官兵们日夜值守,老百姓们挑着茶水、点心上堤坝慰问。

汪朝宗带着管夏等浑身湿透,正大呼小叫地指挥河工们搬运沙包。

不知怎的,汪朝宗突然一阵眩晕,支持不住。管夏赶紧扶着他,在众人的帮助下,将其抬走。

不远处,英子动容地看着汪朝宗的身影,泪光闪烁。她想起那天早上,汪朝宗和自己告别时的情景。他说,捆绑不成夫妻,这么些日子,该劝的都劝了。他知道她的心不在这里,所以决定让她离开。英子还担心朝廷追究他,他却洒然笑笑,说已经犯了欺君之罪,不在乎了。多年来,自己为了一个虚幻的理想,游离于社会的边缘,啸聚山林,却渐渐地失道寡助。人们更需要像汪朝宗这样有血性、有担当的人。看着他忙碌的身影,英子有些心疼,她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已经离不开这个男人。

傍晚,汪朝宗发起烧来,萧文淑心疼地端上银耳汤:“你也一把年纪了,别硬扛了。”

“这大堤要是倒了,整个扬州城就完了,几十万人口啊!阿大人、宋大人都吃住在堤坝上,我总不能在家躲清闲吧。”

“你还真以为自己是个布政使哪?家里出了那么大的事儿,你也不管管!”

“家里能有什么事儿?”

“亏你想得出!我是说婉儿!这个孩子真不省心!”

“婉儿又怎么了?”

“你们男人真是粗心,真没看出来?”

“看出什么?”

萧文淑低声说:“肚子都大了!”

汪朝宗吃惊地放下勺子:“你说什么?”

“婉儿怀上了!”

“谁的?”

“还能是谁?海鲲的!”

汪朝宗笑了起来:“这么说,麻六奶奶没瞎说,婉儿果然能生!”

“你还笑,整个府上都传开了,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哪!”

“你嫌丢人?我不信!当初是谁把我锁在屋里,好几天不让出来?”

萧文淑用力捶了他一下:“得了便宜还卖乖!你说,婉儿这事儿,怎么办?”

“能怎么办?既然已经生米煮成熟饭,那就盛上来呗!”

“跟你说正经事儿呢!”

“要我说啊,那就弄抬花轿……”汪朝宗一想不对,“噢不行,海鲲……你有什么主意?”

“反正是不能让她唱戏了。要不在乡下找处房子,把她送走……”

“不行不行,她有了身孕,怎么好赶她走?”

“你想哪儿去?我是说找个偏僻的地方,把她安顿下来,再派两个丫头伺候着,等孩子生下来再说。”

“那还差不多,行!”

“再说说你的事儿。”

“我又怎么了?”

“英子自己又回来了。她想清楚了,要留在咱家。你如愿以偿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圆房?”

汪朝宗有点儿气短:“这,放了怎么又回来了。那个,不急。”

“你不急我急!你以为是让你快活呢?我是指望你早一天抱儿子呢!”

“我是说,英子是皇上赐的婚,总不能偷偷摸摸地圆房吧。”

“我懂,你要八抬大轿抬进门,顺便把你老相好姚梦梦也请来!”

“小心眼!”

“我说真的,那姚梦梦细皮嫩肉的,这回把她扔在天地会那帮臭男人堆里,也够她受的。你也不去关心关心!”

汪朝宗打了个哈欠:“哎呀,困得不行,睡吧!”

汪朝宗生病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一大早,阿克占和马德昌就匆匆来到汪府。

汪朝宗从后堂走出,脸色有些疲倦。

马德昌的眼中充满关切:“朝宗,没事吧?”

“有事。我在想着怎么向大人请罪。”

阿克占看着汪朝宗,他意识到了什么:“你……你真?!”

汪朝宗起身站起,正色,拱手:“正是。送往朝廷的五百万两帑银我做了些手脚,截留了一百万,调包成了锡锭。”

阿克占捧着茶杯的手悬在半空:“汪朝宗,你不要命了?”

“大人,实在紧急,朝宗斗胆以身试法,请大人降罪!”

阿克占手在颤抖:“木已成舟,还降个屁罪!现在砍了你有用吗?”

“大人息怒,帑银是我一人借用的,灾后我定当悉数奉还,并进京当面向皇上认罪。我算了下时间,从扬州往京城走水路需一个月,那时洪灾也该顶过去了。”

阿克占听到这儿,缓了缓,身子往后坐了坐,叹了口气:“朝宗,你就没想过皇上真跟你计较起来怎么办?”

汪朝宗淡淡一笑:“大难当前,火烧眉毛,顾不得那许多了,在下只有一事相求,这借来的一百万两帑银悉数交给大人分拨。堤坝加固堵漏、物资用料、赈灾粥米、郎中求药,重建房屋,处处用得上!”

阿克占无奈地叹了口气:“也罢,朝宗,你这是何苦呢!”

汪朝宗深深地施一大礼:“朝宗替全城百姓几十万条性命先给大人磕头了!”

“起来吧!……起来吧。”

扬州运司衙门以南有一广场,人称教场,本是扬州卫所指挥使司的练兵之所,乾隆三十二年迁往城西郊外蜀岗下,原教场的一些空地租给了商家,教场也就成为商业集中之地。说书的、卖鸟的、算命的、摆摊的,天天是车水马龙,摩肩接踵。这一天,难得一个晴天,教场内一个巨大的帆布厂棚下,人头攒动,充斥着音乐声和歌唱声。

郑冬心抱了个袋子走了过来。

一个简易的台上,写着“赈灾义演”几个大字。

春十三姨首先上台:“今年,我们扬州遭了灾了,老天爷要收人了,一连下了两个多月的雨,大水淹了多少农田,毁了多少庄稼,各位乡亲都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看到乡亲们受灾,我们心里也不好受。我们几个老姐妹一合计,我们不能上大坝抗洪,但也不能躺在家里吃闲饭。今天我们几家一起,义演赈灾。所有收入,我们分文不留,全部捐给抗洪抢险。各位大哥大姐、叔叔伯伯们,有钱就捧个钱场,没钱就捧个人场。十三姨在这里先谢谢大家啦!”

一个瘦马上台,开始唱起曲儿来。一旁的老乌师卖力地拉琴。

郑冬心突然跳上台去:“好,我们就跟她们唱出对台戏!”他站到大箱子上,大声说,“各位乡亲!郑某人和各位朋友,多年蒙大家不弃,在扬州混口饭吃,平素你们叫我们八怪。今天听说来了不少绅商,就把压箱底的画作全拿来了,也来个义卖,我们也分文不留!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多给的算你们的心意,钱没带够的,赶紧回家拿去!”

本来在看瘦马的人一下子围了许多过来,郑冬心和一帮八怪画家一边忙着收银子,一边递画。郑冬心得意地对身边的姚梦梦说:“怎么样,我老郑也不是个废物!”

舞台上,十三姨看得着急,催促在旁边候场的瘦马好好准备。

郑冬心一边收着银子,一边得意地看一眼对面台口上的铜盆,对旁边的中年画家说:“你看看,扬州人还是识货的,我老郑这张老脸比那些粉脸还值钱!”

正说着,他听到一声熟悉的声音,本来抢画的人走了不少。郑冬心抬头一看,上场的竟是姚梦梦。

只见姚梦梦怀抱琵琶坐定,开口唱道:剑溪离驻仙游路,直上云霄去。藕花恰莫碍行舟,要趁潮头八月,到扬州。

下面一片喝彩声和鼓掌声,以及银两扔进铜盆的“叮咚”声。

郑冬心看得讪讪然,说:“跟我抢钱哪!”

黄金坝大堤上,隐约传来一阵激烈的锣鼓点。大的幌子上写着“春台班”、“刀马旦婉儿”,一个临时搭起的席棚下,一身戏服的婉儿正踏着锣鼓,跟几个龙套在对打。

老三背着沙包:“那姑娘真俊!”

汪海鲲还在目不转睛地看着婉儿,自豪地对老三说:“那是我的女人!”

“你就吹吧,就会过过嘴瘾!”

“兄弟,我汪海鲲用得着吹吗,这是我们汪家的戏班哪!”汪海鲲说着从腰里取出一个布偶,“这是婉儿小时候玩的!”

“那你还不赶紧去认哪?”

“前两天我在工地上遇见我叔父,但是没敢相认,说不定是叔父让她上工地上来,就是让我们见一面的。”

“那你还不去?”

“你没看到蒋成那一帮子人也在工地上,要是被他们盯上,就麻烦了。”

深夜,堤坝上渗水处越来越多,日夜奋战的河工们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汪海鲲、田老大等也躺在泥土上打着乏力的鼾声。

远处传来一声喊:“都醒醒,开饭了!开饭了!”

汪海鲲睁开眼睛,迷迷糊糊地排在打饭的人群中。

一抬头,却听见旁边阴测测的声音:“汪海鲲!”

蒋成正冷冷地盯着他。

汪海鲲一个激灵,拔腿就跑。蒋成追了上去。

蒋成大喊着:“来人!抓天地会反贼!”

许多正在干活的衙役和盐勇听见了,都停下手里的活计,怀疑地向两人张望。

田老大等人闻声而来。这些天来他们与劳工同吃同住,身先士卒,已经团结了不少劳工,很得威望。一大群劳工故意挡住道路。蒋成着急地把众人扒拉开,汪海鲲已经逃之夭夭。

蒋成气得直跺脚。

汪海鲲从河中冒出,在田老大一干兄弟拉扯下爬上岸。

田老大责备:“汪兄弟,我就说吧!好心没好报!回去躲躲吧。”

汪海鲲擦去头上的水珠:“咱们在这里拼命,不是为了区区一个蒋成。田大哥,今天回去可不行,你没见,今天水流多急,恐怕关键就在今天。要是能撑过去,这堤坝和城里百姓兴许就保住了!”

汪海鲲从地上抹把黑泥,涂在脸上:“走,换个地方上堤!”

田老大和兄弟们面面相觑。

汪海鲲将怀中布偶取出看看又放回去,开心地朝着堤坝走去。

田老大喟然:“唉!牛脾气,不撞南墙不回头。走吧,弟兄们。”

阿克占、汪朝宗、马德昌等一行站在堤坝上,衣服全部湿透。在场的所有的官差和劳工每人手中都端着盛着茶水的粗瓷大碗。

阿克占举起手中碗,大声说:“今天是最关键的一天,成败在此一举,这扬州城内数十万黎民百姓的性命可就仰仗各位了!”

阿克占等仰头将碗中水喝干,众人跟着饮尽。

堤坝的灌木丛中开始慢慢渗水,水越渗越多,形成了不被人注意的管涌。河水拍打着堤坝,发出了猛兽咆哮般的声响。

挑夫们喊着号子,拼命地往堤坝上运着沙袋。阿克占、汪朝宗等有序指挥着。马大珩扛着沙包,汪雨涵在旁打劲加油。乔装的汪海鲲奋力地举着沙袋传着,时不时地摸摸怀中的布偶,咬牙继续坚持。铁三拳也混迹在河工中扛着沙包。

运河中的水一浪接着一浪地往堤坝上扑,巨大的浪头嚎叫着打在人们的身上。一个河工体力不支摔倒在地,一旁的汪朝宗赶紧跃步上前,将其扶起。

蒋成举着望远镜威严地扫视着整个大堤,突然在人群中发现了汪海鲲!

蒋成招呼着数个弓箭手,悄悄向汪海鲲摸过去。

汪海鲲在招呼众人填沙包,突然脖子上被冰凉凉的钢刀架住,蒋成正杀气腾腾地站在面前。

蒋成狞笑着说:“认命吧!汪海鲲!”

汪海鲲死死盯着蒋成:“你他妈的还是人吗?!老子在这儿三天三夜没合过眼了!”

“别跟我玩苦肉计!在我眼里,你就是朝廷钦犯,天地会的反贼!人人得而诛之!”

汪海鲲将头上的斗笠扔向蒋成,趁机逃脱。

蒋成气急败坏:“快!快追!”

汪海鲲在堤坝上快速奔跑,一抬头,发现几个兵勇正张弓对着自己。

蒋成虎视眈眈:“汪少爷,看见了吧?你要是再跑,今天我就让你葬身此地,活的抓不住,死的我也要!”

“蒋成,你让我忙完再杀不迟!”

蒋成狞笑道:“不缺你一个!”

汪海鲲急道:“老子没空和你废话!”说完欲走。

“汪海鲲!你要是再敢动一步,我就真的放箭了!别自寻死路!”

汪海鲲突然发现不远的前方越扩越大,冒着滚滚浊水的管涌,迅速回头嘶吼:“前面有管涌,堤坝就要溃了!”

蒋成将信将疑:“你、你,别动!”

汪海鲲瞬间脑中一片空白,回头看了看满堤坝都在全力以赴堵漏的官差和百姓。近乎黑暗的天空中蛇形闪电跳跃燃烧。

汪海鲲盯着前方的管涌,费力地眨了眨眼,深吸了一口气,纵身飞扑上去。

瞬间,几支羽翎箭射进汪海鲲的后背,汪海鲲用尽余力死死地堵住管涌。

突然之间,背后响起人们的怒吼声。一个汉子冲过来,死命地将蒋成打倒在地。正是铁三拳。

他背后是怒发冲冠、眼睛快喷出火的汪朝宗、阿克占以及众劳工们。阿克占两步走上前,狠狠地抽了蒋成两巴掌:“蒋成,你还有良心吗?!”

汪朝宗冲上前,一把抱起汪海鲲,大声地呼喊着。

堤坝上的管涌洞又在扩大,洪水疯狂地涌流进来。劳工们轰然冲上去。田老大等人眼含热泪冲在最前。

管涌处无数的沙包被堆进,渗进的水流越来越少,直至不再渗漏。

乌云慢慢散开,透进一道无比耀眼的阳光。水渐渐在退潮,露出了原本的模样。微微泛起的波浪也显得那么的温柔。

四周安静无比。空地之上,汪海鲲静静地平躺着,身体保持着飞跃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