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文化常识 » 中国文化常识全文在线阅读

《中国文化常识》书圣王羲之

关灯直达底部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东晋时代人,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后迁至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做过秘书郎、征西长史、临川太守、江州刺史、护军将军、会稽内史、右军将军,故人称“王右军”。

王羲之幼年时经父亲指点笔法,又从卫夫人学书,后来“及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三体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遂师法张芝、钟繇等,并吸收民间书法,开始在各种书体中深下苦功。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由隶书到楷书的过渡时期。这时楷书已经形成,但是笔体还比较粗放,草书、行书亦是如此。王羲之遗留下来的书迹有章草、今草、楷书、行书等四种,虽然王羲之所致力研究的是钟繇的楷书和张芝的草书,但是他没有做纯粹的模拟,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加以新的变化发展,形成自己妍美流便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新的书法体貌。

草书的出现是在先前的金文发展到石鼓文后,这时产生的草篆是草书发展的第一阶段。在西汉末期到东汉初期之间,又出现了章草,即带有隶书波磔的草书。从章草发展到今草,西晋陆机的《平复帖》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而王羲之则以自己独特的书法创作完成了这一转变,充分体现出他的书法中尚“意”的美学原则,使今草从此之后逐渐走上了成熟。著名的《十七帖》便是草书的典范之作,因以“十七”两字为起首而得名。由于王羲之的原作现已一件无存,流传下来的《十七帖》为唐太宗搜集王羲之以草书体写的信札,历代刻本而成。全帖字字独立,无任何连带之笔,又前后顾盼,上下呼应,点墨间,似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气韵流动于其中,素有“一笔书”之称。其用笔方折有力,布局严谨疏爽,体态婉转而多边,表现出笔方势圆的古典之美。

王羲之《鹅》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王羲之的行书也更加集中体现了他的书法的妍美特色和革新精神以及审美理想,为后人所称道。人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便是这一书体的典范之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与谢安、孙卓等41位文人雅士相聚于山阴兰亭,畅谈人生,饮酒赋诗,其间有人推举他为诗集作序文。面对良辰美景,盛情乐事,又仰观俯察,感慨人生短暂,世事变迁,不禁游目骋怀,思潮泉涌,“书用茧蚕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为”,一挥而就写下了千古杰作《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全篇324字,28行,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中锋用笔,以侧锋交替,轻重适宜,字距分布疏密得当,错落有致,整体布局采取纵有行、横无列、行款紧凑,首尾呼应的方式,参差多变又浑然一体。重复之字,必若重构,全篇20个“之”字极尽变化,无一相同,且运用自如,集中体现了笔与意、形与神、刚与柔古典中和的审美典范。据说《兰亭序》原作传至其七代孙智永,遗付辩才和尚,后被唐太宗设计从辩才处得来,秘藏于宫中,并随其葬于昭陵。目前流传下来的只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等人的摹本。

王羲之流传下来的摹本的其他代表作还有《姨母帖》《初月帖》《孔侍中帖》《奉橘帖》《远宦帖》《寒切帖》《上虞帖》《知庾丹阳帖》《王略帖》《黄庭帖》《乐毅帖》《怀仁集圣教序》以及《吴文碑》等数百种。唐太宗曾评价王羲之的书法说:“详察古今,研精篆索,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王羲之传论》)唐代张怀馞也说:“增损古法,裁成今体。进退宪章,耀文含质。推方履度,动必中庸。”(《书断》)这里的“中庸”,表现在书法上就是具有中和之气的古典美。

王羲之的书法为历代书法家及爱好者所崇尚,成为书法艺术创造的典范,他本人也被人们誉为“书圣”。

(孙爱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