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默克尔:一切梦想终将成真 » 默克尔:一切梦想终将成真全文在线阅读

《默克尔:一切梦想终将成真》10 那些年,那些风波

关灯直达底部

冒德国之大不韪

公众人物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外界的关注,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默克尔登上德国政坛制高点,加之她本人个性十足,就不可能“安稳度日”。诚然,似乎作为公众人物,就必须配上各样的新闻,这仿佛是上位的“代价”。

2002年,对于伊拉克战争的争论甚嚣尘上。年底,不少国家开始发表意见,美国也开始向一些国家发出出兵帮助的邀请。联合国同意此次出兵之后,对伊拉克的决议也发布下来,伊拉克被要求接受来自联合国的全面审查。

此次事件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除了部分国家支持美国以外,不少国家认为这样的做法侵犯了伊拉克的人权,因而坚决反对。法国就公开表示,绝不会出兵伊拉克,且在这个问题上会始终站在美国的对立方。德国的施罗德政府也同样持反对意见。麻烦的是,西班牙、英国、意大利等不少欧盟国家都支持美国,这样一来,欧盟内部就产生了矛盾。欧盟国家在做出本国选择的同时,也不得不将别国的态度纳入考虑范围。

从德国内部来看,施罗德的社民党持严厉的反对出兵伊拉克的态度,但默克尔的基民盟却持支持态度。施罗德在表达对此次事件的观点时,可谓做足了姿态。

他在公开讲话中不断提及“二战”中德国人民所受的苦难,强烈谴责了战争这种不人道行为,并认为不能将得来不易的和平轻易地毁掉。这种姿态赢得了不少从“二战”中存活下来的上一代德国选民的欢心。

而彼时,默克尔的态度则完全不一样。她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施罗德的这种做法,她觉得这会毁掉德国和美国的关系。此外,她还认为德国的态度并不会左右伊拉克的局势,美国出兵伊拉克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别国是否反对都已经不再重要。而如果德国保持异议,那么在伊拉克看来,欧盟内部产生了裂痕,这样的出兵就不会具备多大的威胁。在此之上,伊拉克可能会发生更加过分的情况,最终把欧盟推往出兵的边缘。

但很明显,默克尔的想法没有被理解。当伊拉克问题成为国内最吸引选民的政治问题时,基民盟大选的失败便已注定。

2003年年初,默克尔迎来了一次出访美国的机会。在此次访问之前,她事先发表了一篇文章,强烈地批判了施罗德政府对伊拉克战争的态度。她在文章中写道,施罗德并不代表全体德国人,他的态度并不是全体德国人的态度。施罗德这样强硬的姿态给德国人民带去了非常大的困扰,以后德美之间合作将更加困难,德国人民的各方面利益也会受到影响。

这篇文章一出,舆论哗然,来自社民党以及一些社会人士的谴责向默克尔铺天盖地般袭去。单从这篇文章看,并不会产生如此大的效果,最重要的是,默克尔的这篇文章发表在《华盛顿邮报》上,这就值得深思了。

德国法律中虽没有明确规定,但已经约定俗成:任何人都不许在外国的公共场合中发表对本国政府的批判或者意见。这也成了社民党揪住不放的小辫子。然而,这样过于明显的失误很显然更容易让入迷惑:这究竟是默克尔的蓄意而为,还是她真正的意思?

除了党外的谴责,基民盟内部的不少人士也强烈批评了默克尔的这一举动。不少人认为,默克尔这是自贬身份向美国示好,如同做了跟在美国后面的哈巴狗;也有人认为,默克尔的这种行为过于软弱,这样一来,全世界都会有种德国只会溜须拍马的印象,严重损坏了德国的国家形象。

众多议论、质疑不断环绕在默克尔周围,可这丝毫没有打扰她出访美国的行程。而此时,前往美国的助手人选问题又突然冒了出来。

一直以来,默克尔的助手都是朔伊布勒,从资历以及能力来看,他也完全具备辅助默克尔的资格。之所以说人选出现了问题,关键就在于,朔伊布勒对伊拉克问题所持的立场和态度。

在出访前的议会党团会议上,朔伊布勒建议德国和美国要有一定的间隔,不要太过密切。而德国外交专家博霍莱克则主张,要和大西洋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很明显,后者的对美态度与默克尔是一致的,且博霍莱克制定的外交路线也深刻地影响了默克尔的出访态度。故此,本该出现在出访队伍中的朔伊布勒换成了博霍莱克,这对朔伊布勒是极大的刺激。其实,默克尔正是想用这样一种方式告诉他,决定对伊外交态度的权力在她手中。

访问团到达美国后,受到了美国副总统、国防部长和副部长,以及安全顾问的亲切接待,当时的美国总统小布什并未在其中。但作为非执政党的一个党派来说,这算是一个很高标准的待遇。

即使最终美国并没有在伊拉克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装备,默克尔却始终坚持她的想法和做法。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人参与伊拉克国家重建时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默克尔也没有什么谴责,态度一如既往地随和。

当人们因此而指责她时,她却有一套应对的说辞。她认为,大家都沉浸在一种想象中,就是希望武力干涉能平稳地过渡为一种民主活动,这样的话,美国和伊拉克就会无阻碍地进入一种平和稳定的状态——这也仅仅是一种想象而已。不过,当美国虐待战俘的消息传来后,默克尔表达了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强硬地指责。

2003年,在一次以国际安全为议题的会议上,默克尔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这一看法:德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有过一段艰难的战争岁月,哪个民族和国家会希望重蹈过去的覆辙?大家都渴望和平,都希望避免冲突。但是,应该如何理解“和平主义”这几个字呢?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过度地信奉就会成为一种极端偏激的错误。翻翻欧洲的历史也不难发现,万不得已之时只有依靠战争和武力才能推翻专制政权。

纵观默克尔对于美伊战争的态度和2003年的发言,不难看出,她一直在坚持她的理论——承诺不使用武力,但不会放弃使用武力。国际外交过程中,不可能没有冲突,万不得已之时就可能会动用军事和武力解决问题,这是不可能避免的。这样的做法只是希望解决冲突,让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以避免出现更大更难以把控的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德国带来了伤痛,也带来了民主,美国人说想把“民主”带去伊拉克,但又说伊拉克没有合适的土壤。默克尔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尊重人权和维护民主应该成为每个国家的权利。

默克尔秉持其不落窠臼的作风,在世界政坛如一朵奇葩一般,不逢迎、不退让,在任何事情上都毫不畏惧地展示其“大胆妄为”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