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默克尔:一切梦想终将成真 » 默克尔:一切梦想终将成真全文在线阅读

《默克尔:一切梦想终将成真》用成绩说话

关灯直达底部

默克尔在环境部的工作依然困境重重,可她努力克服了种种不顺利。

她以实干家的做事风格,在短短的4年任期内推行了为数甚多的环保政策,像一个身上缠满缰绳的牛,执拗地顶着压力一步步向前。

1997年12月,默克尔代表德国参加了柏林气候峰会的后续峰会——日本京都举行的气候峰会。此时,离柏林气候峰会过去将近3年,这一时间轴线对于解决温室效应这一全球问题来说,连起步时间都不到,但部分朝秦暮楚的政客却在利益的驱使下出尔反尔,反对《柏林议定书》的部分协定。

默克尔决不允许柏林气候峰会的努力就这样付之东流。为了保护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她在京都气候峰会上率先表态,愿意担起德国应付的责任。这不仅为其他各国树立了表率,更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一些不负责任的国家代表的脸上。

各国的政治家们觉得脸上有点挂不住,也不再厚着脸皮互相推诿,便接受了《柏林议定书》的核心问题协定,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相关实施细则,以《京都议定书》的形式公布了出来。

默克尔对《京都议定书》的面世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直至今日,她的政绩虽然无数,但她依然把《京都议定书》的问世看作是从政以来的最大政绩之一。

按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德国将在2012年实现减排温室气体8%的目标,此后默克尔也一直在为这一承诺而努力。

默克尔在1995年上半年推行了《反烟雾臭氧法》,这也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

推行《反烟雾臭氧法》,是民心所向的一个决定,当时正值春夏之交,原本应是夏花绚烂的时节,但德国人面对的却是污浊的空气和空气中未燃烧完全的汽车尾气。这令德国人难以接受。

大批民众纷纷抱怨因大排量汽车、高速行车等带来的尾气污染问题,就连默克尔的邻居也借着近水楼台的优势,向她控诉孩子们无法出门的悲剧事实,作为环境部长的默克尔知道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

众所周知,控制夏季汽车尾气排放量并不是多困难的事情,只要限制车速就可以了,但实施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

默克尔在提出汽车限速这一提案时,不出意外地遭到了汽车工业、高速公路等相关行业代表的反对。被触及利益的行业代表们怒斥默克尔不顾大局,斥责她的行为只会让这些行业的经济大受打击。同时,德国从来没有实施过汽车限速措施,一部分人甚至将默克尔的这一提案提高到背叛德国传统这一高度,企图用道德审判来反对《反烟雾臭氧法》。面对一些利益受损的团体如此发难,默克尔偏要摸这群“老虎”的屁股,将这一提案送到了“掌门人”科尔手中。

作为“家长”的科尔也是左右为难,眼看着几个内阁部长吵成一锅粥,他一时间也没辙了。正僵持不下之际,事情发生了转机:眼看着夏天就要来临,而《反烟雾臭氧法》依然没有着落,绝望伤心之际,不能像男人般暴跳如雷发火的默克尔流下了苦涩的泪水。

这一点也不难理解,毕竟再坚强、再理智,默克尔终究是一个女人。

剩下的事情好办多了,与默克尔争吵的几位部长也不好再说什么,毕竟把女人逼哭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事情很快就有了结果。

最终,科尔采用了“各打50大板”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反烟雾臭氧法》将在德国的一个州先试行。科尔知道,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好太厚此薄彼。

纵观默克尔3次著名的“政坛流泪”——访问以色列受冷落的辛酸之泪,柏林峰会时身心俱疲的失望之泪,还有为了推行《反烟雾臭氧法》而流的苦涩之泪,都对当时情势产生了巨大的积极推动作用。

政治是个残酷、理智的游戏,有时不要说泪水,甚至亲情、爱情都会成为牺牲品。默克尔算是泪有所值了。

任期内,默克尔还推行了其他一些环境保护法规,比较重要的是《循环经济法》和《土地保护法》。《循环经济法》是为了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大量工业“三废”问题而出台的。

以往,德国企业生产过程产生的“三废”一般不经回收即排放,而且多由企业所在地的政府处理。这种做法弊端太多:首先是污染了环境,这一点毋庸置疑;其次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工业“三废”中还有很多可以回收再利用的资源;最后是给当地政府财政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循环经济法》的实施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该法基本原则即是“谁污染谁治理”,企业为了节省治理污染的资金,自然就会选择减排、优化工艺、回收再利用等做法。默克尔就是看准了商人对于金钱的痴迷追求,才完美地解决了工业“三废”问题。

《土地保护法》与《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类似,依然是把责任落实到每片土地的生产、建设者头上。

除了这些相对涉及面较广的环境保护法律,默克尔还关注了一些细节问题,譬如一次性餐具、塑料袋、易拉罐等生活垃圾问题,甚至为了管理易拉罐的回收处理等问题专门出台了易拉罐押金的规定,以此改变人们随手乱丢易拉罐的坏习惯。

默克尔在环境部的任期从1994年年底至1998年,任期内她没有特别出彩的政绩,但在前任托普费尔的“阴影”下,在“超级父亲”科尔的光环下,一些丰硕的成果还是人人得见的。至少,人们不再认为默克尔只是“科尔的小姑娘”,不再只是一位“轻量级”的环境部长。

对默克尔有切实益处的,当属同事们的改变。此前,默克尔虽在上任伊始便开始大范围地进行人事调整,但她在联邦政府的一些同事仍然对于她的能力心存怀疑,直到柏林气候峰会的成功召开,她才在同事心中树立了权威,此后开展工作也相对高效得多。

渐渐地,默克尔拥有了同事们的信任,她也开始相信同事,逐渐放宽身边同事的工作权力,这为她之后的任期内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且坚实的基础。

联合国内各国环境保护代表们,也见识到了这位年轻的德国环境部长的能力,提起时也都对默克尔心存敬意。德国民众更是对默克尔刮目相看,认为她完全能胜任环境部长一职。如此,默克尔果真凭借自己的一颗隐忍之心,收获了大批民众的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