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朱元璋 » 朱元璋全文在线阅读

《朱元璋》群雄逐鹿:那些曾与朱元璋争夺天下的枭雄们

关灯直达底部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天灾人祸不断,最终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最终朱元璋将元朝埋葬,并开创了276年国祚的大明王朝。正所谓英雄莫问出处,在这场疾风暴雨式的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出身贫寒英雄豪杰,群雄逐鹿,虽然他们最后失败,但其也颇具英雄色彩。

1.陈友谅

1320年出生,沔阳人。本姓谢氏,因祖父谢千一入赘,故改姓陈。陈友谅的父亲陈普才以打渔为生,共有五子,陈友谅排行第三。早年间陈友谅读过书,略通文义,在县里做小吏。1351年徐寿辉等人起义,建国号天完,陈友谅弃职投效到徐的将领倪文俊麾下,担任簿掾(文书)。

此后陈友谅多次立功,担任统兵元帅,手中掌握了一定的兵力。1357年9月倪文俊谋杀徐寿辉失败,投奔陈友谅。陈友谅乘机杀掉倪文俊,吞并了他的军队,自称宣慰使、平章政事,实力倍增,派遣军队攻占了安徽、江西等大部分地区。

1360年陈友谅自称汉王,挟持徐寿辉率军顺流而下,攻击朱元璋所部。攻克太平后,陈友谅杀死徐寿辉,在采石五通庙即皇帝位,国号汉,改元大义。此时陈友谅兵强马壮,占据着湖广、江西之地,力量远远超过朱元璋等人。

面对气势汹汹的陈友谅,朱元璋阵营有人主张逃跑,有人主张投降,他本人也一度拿不定主意,关键时刻,刘伯温一语定天下。最终朱元璋采纳刘伯温的建议,用计设伏,在龙湾展开恶战,将陈友谅击败。此后陈友谅不甘心失败,于1363年率领“超级舰队”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康郎山恶战三日,“太祖兵不能仰攻,几殆”。此时东北风起,朱元璋乃纵火焚友谅舟,才扭转战局。

此后陈友谅被困鄱阳湖,供给断绝,突围时与朱元璋所部在泾江口大战。陈友谅走出船舱指挥作战,突然迎面飞来流矢,从陈友谅的眼睛射入,贯穿头颅,一代枭雄陈友谅当场身亡。此战,陈永谅的太子陈善儿被俘,太尉张定边带着陈友谅的次子陈理逃回武昌。

1364年朱元璋大军兵临武昌城下,陈理被迫出降,朱元璋封其为归德候,并加封陈友谅的父亲陈普才为承恩。1372年已经做了五年皇帝的朱元璋将陈理送往高丽定居,将陈友谅的父兄安置于滁阳。最终原居异国陈氏一门算是躲过一劫。

那么陈友谅究竟在朱元璋心中有多大的份量呢?陈友谅死后,朱元璋曾说过一句话“友谅亡,天下不难定也。”可见陈友谅才是朱元璋争夺天下的最大障碍、最大的对手。

2.张士诚

小名张九四,1321年出生,泰州白驹场亭人。张士诚与三个弟弟以操舟运盐为生,此后为了生计,兄弟几人开始贩卖私盐,并在盐民中颇具威望。自古以来盐铁官营,贩私盐是违法行为,所以张氏兄弟饱受当地官吏与富户的敲诈勒索。张士诚忍无可忍,于1353年1月联合17人反元,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

此后张士诚的起义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势力越来越大,先后占领泰州、兴化等地。1353年张士诚将计就计,利用元人的招安,袭占高邮城,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年号天佑。正所谓树大招风,张士诚贸然称王引起了元朝政府的警惕,1354年元朝丞相脱脱率领百万大军围攻高邮城。眼看城池就要陷落,老天出手帮了张士诚一把。由于元朝内部斗争不断,脱脱被免职,百万大军失去统帅,瞬间溃散。

死里逃生的张士诚开始扩大地盘,派遣军队先后占领平江、湖州、松江、常州等地。1356年张士诚把平江(今苏州)改为隆平府,作为都城,并将承天寺作为自己的府邸。此时朱元璋面临陈友谅的威胁,无暇顾及张士诚,所以向他遣使通好。但张士诚将使者扣留,之后双方又发生了一些小规模冲突。

此后浙西地区逐渐被朱元璋占领,势单力孤的张士诚感到了危机。于是张士诚决定请求向元朝投降。元朝本来在江南地区已经没有多少势力,立即封张士诚为太尉。此后张士诚自海道向大都运送十多万石粮食,元顺帝赐予张士诚龙衣御酒,张士诚逐渐开始骄纵。

再向元朝请封王爵遭到拒绝后,张士诚于1363年自立为吴王。此时他的领土“南抵绍兴,北逾徐州,达于济宁之金沟,西距汝、颍、濠、泗,东薄海,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由于他善待文人,一时间“诸侨寓贫无籍者争趋之”。

虽然张士诚“迟重寡言,似有器量”,实际上全无远图。承平日久,加上吴地繁华,张士诚“渐奢纵,怠于政事”,手下的将领也聚敛钱财,日夜歌舞自娱,因“上下嬉娱,以至于亡”。

1366年11月朱元璋派徐达围困平江,张士诚固守城池长达10个月,最终人心涣散,1367年9月城池被攻破。张士诚组织巷战失败后,逃归府邸。张士诚的妻子刘氏登楼后,令人纵火焚楼。张士诚也准备自缢,不料被部将解救而被俘。此后跟随他起义的将领纷纷前来劝降,“士诚瞑目不答”。最终他被押到金陵后,自缢身亡,也有的说被朱元璋处死的。

张士诚死后有两个幼子藏匿民间,不知所终。张士诚占据苏州时,轻徭薄赋,深得民心,所以至今苏州保留着一个奇怪的风俗,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晚,大街小巷里就会有星星点点的香烛插在地上,俗称“烧久思香”,据说那天是地藏王菩萨生日,张士诚起兵时自是地藏王转世,而“久思”正是张士诚小名“九四”的谐音。

3.方国珍

生于1319年,台州黄岩人。史书记载方国珍“长身黑面,体白如瓠,力逐奔马”。方国珍有兄弟五人,世代以贩盐浮海为业。提到元末起义,往往认为是红巾军最先发起的,但实际上是方国珍最先举义的,而他的起兵也是无奈之举。

1348年有一个名叫蔡乱头的人,在海上劫掠财物,官府派兵追捕。方国珍的仇家便告发方通寇,方国珍被迫杀死仇家,兄弟亡命海上“,聚众数千人,劫运艘,梗海道”。元朝派大将兵讨伐,反而被方国珍所捉,方国珍因此请求元朝招安自己。此后方国珍屡叛屡降,当时在元朝当官的刘基力主彻底剿灭方国珍,但被否决。

此后天下大乱,方国珍占据庆元、温、台之地。有人劝方国珍率军“溯江窥江东,北略青、徐、辽海”以为基业,但方国珍并无远略,言道“吾始志不及此。” 朱元璋攻取婺州后,派人出使方国珍。方国珍鉴于此时朱元璋势力比较强,“姑示顺从,藉为声援以观变”,而且表示愿意献出温、台、庆元三郡。实际上方国珍阴持两端,另一方面与元朝通好,往大都运送十多万石粮食。

此后方国珍见朱元璋平定了张士诚,便派遣使者,联络扩廓帖木儿、陈友定,企图形成掎角之势。1367年朱元璋派遣汤和率大军直抵庆元,方国珍兵败,逃往海上。此时深感大势已去的方国珍决定投降。当朱元璋看到方国珍情词恳切的降表后,也觉得他十分可怜,复信道“吾当以汝此诚为诚,不以前过为过,汝勿自疑”。并授予方国珍广西行省左丞之职。1374年5月方国珍病死,朱元璋亲自设祭。

4.明玉珍

1331年出生,随州人。明玉珍和项羽有一个共同的生理特点,“目重瞳子”,这在古代是富贵的象征。1351年明玉珍里中父老组织千余人,结寨自守。徐寿辉起义后,派人威胁道“来则共富贵,不来举兵屠之”,明玉珍于是参加了徐寿辉的起义军。此后在与元军的战斗中,明玉珍被流矢射中右目,成为独眼。

1357年明玉珍率军占领重庆,被徐寿辉任命为陇蜀行省右丞,此后又率兵入川,占领成都。1360年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明玉珍便与陈友谅断绝关系,自称陇蜀王。1362年明玉珍即皇帝位于重庆,国号夏,建元天统。明玉珍占据川蜀一带,但并无远略,派人交好朱元璋。此时朱元璋不想树敌,回信道:“予与足下实唇齿邦,愿以孙刘相吞噬为鉴。”

1366年36岁的明玉珍病重,临终前对大臣言道:“西蜀险固,若协力同心,左右嗣子,则可以自守。不然,后事非所知也。”明玉珍死后,10岁儿子明升即位,果不出明玉珍所料,诸臣争权夺利,内争不断。朱元璋称帝后,国内几大势力基本上被平定,于是派使者招降明升,遭拒后开始用兵。

1371年朱元璋派出两路兵马,一路以舟师由瞿塘趋重庆,一路以步骑由秦、陇趋成都。明升所部土崩瓦解,一路败北,明升最终出降。朱元璋还算厚道,“免其伏地上表待罪之仪”,封明升为归义侯。第二年明升与陈友谅的儿子陈理被迁居高丽,也算是得以善终,据了解现在每年还有不少韩国的明氏后人来重庆祭祖。